APP下载

2022年三线建设研究述评

2023-08-15徐有威张程程

关键词:遗产研究

徐有威, 张程程

(1. 上海大学 历史系, 上海 200444; 2. 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 基础教研部, 上海 200444)

2022年的三线建设研究延续了近年来的良好态势,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据笔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共有105篇,其中期刊论文有92篇。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发表的期刊论文中共有29篇发表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收录的期刊中,约占全年期刊论文总数的31.5%,这一数据超越了2020年、2021年的23篇,占比也高于这两年。与此同时,2022度完成的学位论文有13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1篇,硕士学位论文12篇,数量上与2021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由此可见,2022年的三线建设研究在发文数量总体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论文的质量和认可度都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与此同时,这一年也有研究著作出版。由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历史系王弋文(Y. Yvon Wang)副教授合编的有关小三线口述史著作EverydayLivesinChina'sColdWarMilitary-IndustrialComplex:VoicesfromtheShanghaiSmallThirdFront,1864-1988(《冷战时期中国军事工业集合体的日常生活:来自上海小三线的声音,1964-1988》)2022年8月由美国Palgrave Macmillan(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基于徐有威教授主持的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所收集整理的大量小三线建设口述史资料,该书主编选择其中已经出版的部分内容,按照十个主题予以系列地整理和翻译。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高级讲师Matthew Davies Galway撰写了一篇书评,在英国的TheChinaQuarterly(《中国季刊》)2023年第1-2期出版。这一书评文章认为,该书提供了一本极有帮助的一手资料的翻译集,对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劳工史研究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另外,由徐有威、陈东林主编的《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八辑)》由上海大学出版社于2022年12月出版。该辑为上海大学崔海霞博士的博士论文《飞地:上海小三线社会研究》,论文从组织、户籍、人口、粮食、医疗卫生、文化生活、厂地关系等多方面全景式呈现了上海小三线在安徽皖南的历史变迁。这不仅是国内第一篇关于小三线建设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而且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小三线建设研究的专著[1]。华中科技大学谭刚毅和徐利权团队出版了有关湖北三线建设的两本专著,非常引人注目[2]。

2022年共计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个、省部级项目6个、地厅级项目40个。值得注意的是,在这40个项目中,有39个项目来源于四川三线建设研究中心的2022年度项目。本文拟对2022年的三线建设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在今后研究中发扬成绩,发现新的突破口。

一、热点问题

2022年的三线建设研究在一些热点问题上立足于以往的既有研究成果并加以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主要聚焦于三线精神、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调整与转型、口述史以及图书馆与博物馆馆藏资源研究等方面。

(一)三线精神研究

在三线建设中,几百万工人、干部、科技人员、解放军官兵,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建设起了一个个现代化企业和交通设施[3]。因此关于三线精神的探讨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和重视,从2000—2021年,学术界发表的相关论文有近150篇[4]。在2022年的研究中同样受到重视。赵清等学者从时代价值和实现路径的视角出发,认为三线精神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参照,为改革提供了强大动力,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基础。同时,应将三线精神遗产与物质遗产有机结合,以期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同增值[5]。陈昌琴、邓珏以六盘水市钟山区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三线精神的传扬价值和实现路径。作者认为,三线精神对于青年一代至关重要,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是他们从中汲取信仰与奋斗的力量。在传扬过程中,应该注重与时俱进,利用好各种现代化、数字化、立体化、可持续性的传播方式,使青年一代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三线精神[6]。柴菁铭、张熊玲还关注到了三线精神对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为其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7]。

另外,周云、张宇还从全民国防教育的视角解读三线精神。作者认为三线建设是我国国防建设史上的一项重大工程,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因此三线精神也应成为进行国防教育的宝贵资源[8]。王放着眼于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经验证据,探讨了具有三线精神的亲历者的社会责任价值取向。通过作者的研究我们看到,在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过程中,具有三线精神的CEO的捐赠水平更高,更倾向于在企业内部塑造集体主义价值观,并实施公平、均衡的利益分配制度[9]。这是关于三线精神研究一个新的独特视角并值得学界借鉴之。

(二)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如果说三线精神是三线建设历史的精神遗产,那么三线工业遗产则是其物质遗产。对它的讨论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热度。吕建昌认为,三线工业遗产是中国现代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应建立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框架和整体性的研究思路,探讨产生集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成果[10]。谭刚毅等学者基于“先生产,后生活”的视角对三线工业遗产进行分析,认为生产与生活共同构建了三线建设者的日常生活实践。因此三线工业遗产的完整性应涵盖生产、生活及共同形成的整体格局环境。这种整体性的思维应贯穿于三线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各个要素中,形成“点”“线”“面”空间层次整体保护体系[11]。而姚建军等学者以山西三线军工厂为例并基于旅游学视角探讨后指出,应将三线建设遗址所在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以及三线工业遗产资源进行整合进行旅游产业的开发与推广,形成多业态旅游综合体,打造特色军工小镇,开发艺术度假旅游景区,设立博物馆,以此来推动三线工业遗产旅游产业的发展[12]。

除此以外,杜华君、张继焦从结构遗产再生产的视角审视三线工业遗产后提出,在面对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二元选择困境中,需要换一种视角来进行反思和操作。一方面,三线工业遗产是三线建设工业化的结构遗产;另一方面,伴随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它会以一种新的有机统合,重新获得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13]。翁春萌、陈子阳借助文化记忆理论视角并基于文献计量方法梳理了三线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通过文化记忆理论,提出构建一个由经验、期待和行为主导的文化空间——“象征性文化空间”,最后通过功能表征达到三线工业遗产活化的终极目的[14]。姚宇捷从防灾减灾视角探讨了四川绵阳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4个要素层、21个因子层的工业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据此提出了增强三线工业遗产防灾减灾能力的有效策略[15]。由此可见,关于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相关研究在2022年取得了新进展。

(三)调整与转型研究

伴随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三线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调整与转型。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2022年同样受到关注。徐有威在扎实研究后认为,从1981年至2021年的40年间,发端于原小三线建设的诸多企业在改革开放时代浪潮“再塑”后,对于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徐有威在学界率先提出了“后小三线建设时代”的新命题[16]。与此同时,围绕“后小三线建设时代”,李云、徐有威以安徽池州为例,分析了上海小三线调整改造后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影响。作者以实地调研为基础,通过档案资料、口述史料和报刊材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安徽池州在上海小三线企业调整回沪以后,利用横向联营、资产重组等方法使地方工业和各项社会事业获得发展[17]。张胜、徐有威立足安徽小三线企业的调整与转型,认为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这些原安徽小三线企业通过改革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从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世纪之交,囿于国有企业整体陷入困境的大环境,这些原小三线企业难以为继,困难重重,因此对当地经济社会的作用较为有限[18]。张胜还对改革开放初期安徽小三线企业的初步调整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改革开放初期的调整虽然未使安徽小三线企业完全走出困境,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形成了军民结合的生产布局,为之后小三线的战略调整提供了基础和条件[19]。“后小三线建设时代”新命题的提出及初步成果,乃是2022年三线建设研究所取得的又一个新进展所在。

同时,郑有贵以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为例,在对嵌入式开展三线建设的探讨中也关注到了其转型发展。作者研究后发现,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能够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实行资源就地开发利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能够推动钢铁生产主体企业向市场化转型,能够在资金不足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改善生活水平,积极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通过这些措施从而使攀枝花钢铁生产基地克服了改革的阵痛,实现了持续发展[20]。可以看到,有关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研究还在持续深入地进行中。

(四)口述史研究

通过口述史推进中国当代史的研究是一条特殊和重要的渠道,对于三线建设研究而言同样如此。胡洁基于贵州三线建设者口述史资料的研究,发现在三线建设初期,族群认同、地域认同和文化认同共同构成了三线建设者社会认同的主要形态,而在中后期直至现在,阶层认同和情感认同的重要性日趋凸显。构建起三线建设者群体认同的路径一是历史时态下的时间轴,二是共时态下贯穿始终的“使命感”[21]。陈勇也以贵州三线建设口述史的调研为基础,以社会工程——行动者这一双重解释框架探讨三线建设何以可能以及建设者“在地化”现象背后的机理[22]。谭刚毅等学者以对湖北省蒲圻纺织总厂基建处设计人员的口述采访为线索,对战备时期三线建设的基建情况、建设思想、技术革新、建筑教育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更充分的还原[23]。梁依则对利用口述史方法研究小三线建设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具有弥补文献史料不足的缺憾、拓宽研究视角等优势,但是也应克服可能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规范口述史的工作方法[24]。

(五)图书馆与博物馆馆藏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在通过口述史开展三线建设研究的同时,充分利用博物馆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开展研究同样不容忽视。邓利萍以浙西南小三线建设的资料搜集为例,探讨图书馆如何主动介入知识生产环节,通过对档案文献和民间文献的信息整合,在资料搜集阶段就开展文献的系统性构建,从而推动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也有助于相关学科研究的深入开展[25]。张立认为三线建设博物馆应该通过合理配置各项要素和资源,科技赋能场馆设计,构建多元的服务平台,盘活馆藏资源和内容来讲好三线故事和传承三线精神[26]。李欣晨则以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为例,通过对筹建参与者、三线建设者及其后代以及普通参观者这几类参观人群的分析,认为博物馆的建设总体上得到了参观者的认可,但需要更加重视对各厂矿文化的呈现,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展示、教育和文化传播的功能[27]。笔者据此认为,在今后研究中,应更充分挖掘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博场馆的资源,以利于推动三线建设研究学术价值和社会服务价值的同步提升。

二、新面向与新视角

这一年的研究在延续往年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又有一些新面向与新视角的产生与延伸,如三线建设历史与高校思政课融合、经济学、三线文化、城乡发展、铁路建设、文艺与体育以及基于可视化分析方法的三线建设研究等方面。

(一)三线建设历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

近几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三线建设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思政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何悦对三线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分析后提出,三线精神的内容可以与教材中的部分章节进行有机的融合,使当代中国青年能够更好地了解三线历史,为讲好三线故事,传扬三线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源[28]。陈驰、刘瑞认为,三线精神是高校开展思政课育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教学过程中,三线精神教育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综合运用VR虚拟现实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和口述历史教学法,从而突破传统教学中的难点和瓶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三线精神丰富的内涵和价值[29]。李云还提到了依托“互联网+”将三线建设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利用与之相关的公众号、网站、微博,利用相关主题的博物馆网络资源,利用相关的慕课教学资源等等来推动三线建设历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助推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30]。相信在今后,三线建设研究不仅必将与高校思政课建设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也将成为三线建设研究一条可行的新进路。

(二)经济学视域下的三线建设研究

多学科融合共推三线建设研究已成为学界普遍的共识,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已出现了一批重要成果。但总的来看,这些成果仍以历史学为主。2022年经济学领域出现了三线建设研究的高质量成果。林晨等学者以三线建设为准自然实验,探讨“贫困陷阱”的成因和外部投资的效果。通过相关的实验和理论模型可以看到,三线建设投资对当地经济有明显的短期促进作用,但是从长时段来看效果不明显[31]。王鑫等研究了三线工业投资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历史上的产业政策所带来的长效影响”[32]。王鑫等还曾以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1985)的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历史上的产业政策所带来的长效影响。作者通过研究发现,三线建设对地区长期经济绩效存在正向影响,但该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33]。金瑞丰还关注到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三线军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研究。文章分析了三线军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发展基础以及现实困境。基于此,作者从顶层设计、组织体系、行业标准、协调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五个方面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建议[34]。

(三)文化视域下的三线建设研究

在三线建设研究中,从政治和经济层面的探讨往往受到较多的关注,从文化视角分析较为少见。比如在关于三线备战这一问题上,谢治菊、陆珍旭就提到三线建设是特殊时期以巩固国防和加强备战为目的开展的全方位、大规模的工业布局调整[35]。张杨、徐有威提出了文化备战的观点,认为文化备战亦是三线备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备战的含义丰富,涉及领域众多,较为典型的有档案、图书和高校三个领域,文化资源的内迁也更加彰显了三线备战的决心[36]。无独有偶,张勇等学者对清华大学三线分校的历史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该分校是三线建设中央直属项目(高等教育部651项目),从1964年秋开始启动,1965年春始建,到1979年主体部分迁京结束,历经约15年。清华大学三线分校为现西南科技大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37]。由此可见,国家当时对于文化备战的重视程度。此外,王方舟、孙圣民以陕西省为例,探讨三线建设对地方科教事业所起到的作用时,也提到有部分高校在当时迁入到陕西,为之后形成地区的科教中心打下了基础[38]。这也从全国三线建设第二重点省的层面体现出三线建设时期文化备战的普遍性。

(四)三线建设与城乡发展

三线建设的开展对三线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周明长从东北支援四川三线建设的视角出发,探讨其对四川和东北城市建设的影响。作者认为,东北以“嵌入式”的方式支援四川,为当地提供了工业化启动的必要基础资源和诸多要素,从而助推当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而在另一方面,东北由于其核心的资源的过度迁移,影响了东北工业基础的综合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情况[39]。他还以四川省江油县为例,分析在三线建设时期内陆农业县域现代化的进程。作者认为,江油县在三线建设时期得到了重点建设,获得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大批科研和技术人才,强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现代化发展[40]。

陈君锋、张勇在探讨绵阳地区三线建设时也谈到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使其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为其科技城的腾飞奠定了社会经济基础[41]。薛蕾在肯定三线建设对于四川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三线建设使当地城镇建设成本上升、城镇功能较为单一、城镇发展乏力等负面影响[42]。总的来看,三线建设对三线地区城镇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这些缺陷与不足的成因则同样值得深入研究。

(五)铁路与三线建设

铁路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意义,在三线建设中,其重要性同样值得关注。黄华平以西南铁路大会战为例,探讨这一时期我国铁路桥隧工程技术的发展情况。作者认为,西南三线铁路干线(川黔线、贵昆线、成昆线)架设于崇山峻岭之中,施工建设困难重重。在此情况下,党和政府通过建立技术领导机构、组建技术攻关战斗组等等方式,全力研制相关机械,促进我国铁路隧桥技术迈上新台阶[43]。同时,黄华平还对三线铁路的建设模式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党和政府通过大会战的模式,快速推动了西南铁路的建设进程,又以这种模式相继修建了太焦、襄渝等一批三线铁路[44]。此外,李德英等关注到了襄渝铁路学兵连这一群体,作者从其组织动员、编制待遇、工地生活以及学兵记忆等几个维度去全面认识学兵在铁路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从他们的经历中,作者认为他们是民兵,又非民兵;是知青,也不是知青[45]。

(六)文学、影视、体育与三线建设

文学、影视和体育视域下的三线建设研究在近年来方兴未艾,2022年有关于此的研究为学界带来一些新的视角与思考。陈静梅围绕张策的一组三线系列小说探讨文学书写中的身体书写与人性勘探。作者认为张策对于三线题材的创作是积极的和成功的,小说通过个体的生命历程来呈现宏大的社会历史变迁,直抵三线建设的悲剧精神内核,值得文艺工作者和各界去共同探讨和思考[46]。刘世浩以电视剧《火红年华》为例分析三线精神的影像重构。作者认为该剧以气势恢宏的史诗品格、激情燃烧的故事情节、饱满充盈的三线英雄人物群像全景式地展现了一群无私奉献的英雄形象,实现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有机统一[47]。王华以攀枝花地区为例分析三线建设时期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作者以档案、文献和口述史料为基础,通过梳理和研究,认为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对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体质有着积极影响,同时也对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单位凝聚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特殊环境的影响,职工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存在着“为政治服务”的倾向[48]。

(七)基于可视化分析方法的三线建设研究

借助可视化分析方法开展三线建设研究是2022年研究中的一大亮点。陆婷以1992-2022年CNKI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收录的三线建设和小三线建设为主题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V可视化软件进行数据化处理并制作相关的知识图谱,以此来对三线建设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动态进行描述。基于此,作者将三线建设研究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1992-1999年的萌芽期,2000-2010年的起步期以及2011年至今的全面发展期。作者认为当前的三线建设研究已逐渐成为中国当代史研究的热点领域,并且呈现出研究论题扩大化、视野更新化和研究方法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在宏观上的突破、中观上的拓宽以及微观上的纵深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强化[49]。

(八)其他

除了上述的几个主要方向以外,还有一些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张杨关注到了徐有威主编的《新中国小三线建设档案文献整理汇编(第一辑)》,该书系统整理了全国小三线建设龙头企业上海八五钢厂的企业档案文献资料,即八五钢厂的两份企业报《八五通讯》和《八五团讯》。这两份出版物,从企业报视角全景式展现了小三线企业在规划、建设、生产、调整、改革等全部过程[50]。美国学者Covell F. Meyskens(柯尚哲)认为该书的出版不仅为上海小三线建设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史料,而且也为研究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政治动态和社会经济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和视角[51]。崔一楠将浦陵机器厂作为个案探讨三线建设时期的企业搬迁问题。作者通过大量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将浦陵机器厂从上海搬迁至重庆的过程加以还原,认为该厂的迁建发挥了“解剖麻雀”的作用,为其他三线企业的搬迁提供了经验[52]。彭涛以黔东南德胜厂为例分析了三线建设初期的工农合作问题。作者认为,在这一时期的工农合作虽有政治因素,但在本质上反映的单位之间的互惠,而这也是三线建设时期工农合作实践的主基调[53]。李德英、黄俊林还注意到了西北地区三线建设的征地补偿问题。作者以当时的征地文书作为主要材料再结合其他史料进行探讨,作者认为在处理征地补偿的问题上,西北地区各三线建设项目形成了各有侧重的不同模式,较好地缓和了工农矛盾,为顺利开展三线建设奠定了基础[54]。蔡茂竹、范慧华以社会变迁为时间范畴,对三线移民的造家实践进行探讨,强调以三线移民“离乡参与三线建设——参与三线建设的过程——三线建设结束后返沪”的历史进程为主线,通过研究三线移民在这段过程中的造家实践,进而呈现结构化力量下行动主体的韧性[55]。

此外,周升起还关注到了小三线企业的单位与职工的关系问题,作者将其称之为利益共同体。在三线建设的过程中,三线单位和三线职工形成了与国家叙事不完全一致的命运共同体,三线单位在上下联动的过程中更倾向于为职工争取利益,也造成了三线单位比一般国营企业承担更高的单位福利成本,在此背景下,三线单位面临着更大的军转民的转型困境,不得不进行更彻底的调整改造[56]。张程程聚焦上海小三线企业的工会工作问题,认为工会工作的开展对于稳定职工人心,保障各上海小三线企业的日常生产与生活秩序起到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关于工会理论问题的大讨论后,工会在企业内部并不具有实权,其往往处于企业管理层和职工群众中间的尴尬处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海小三线企业工会工作的有效开展[57]。屈晨熙关注到了上海小三线企业的共青团组织,后方封闭的单位制社会中,共青团能够在动员青年生产、稳定人心方面起到实际作用。但由于共青团本身在工厂中并无实权,导致共青团本身无法真正满足青年想要返沪的需要,显示了其工作的有限性[58]。关于三线企业中群团组织的讨论也是这一年研究中出现的新视角,值得去进一步挖掘。

三、新特点

总的来看,2022年的三线建设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也为今后研究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具体来说,这一年的三线建设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从研究的学科范围来看,尽管多数成果仍集中于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但与此同时,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体育等学科与此相关的研究正逐步升温。特别是在经济学领域,全年有多篇相关文章发表,聚焦三线建设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从研究的视角来看,文化备战、体育运动、群团组织等视角都是以往鲜有见闻的,这些视角的呈现进一步丰富了三线建设的研究框架。在多学科、多视角研究的推动下,三线建设研究的影响力也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仅从全年发表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收录期刊的数量而言便可见一斑。笔者也相信,随着更多学科的加入,更多视角的挖掘,三线建设研究在今后将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的态势,也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二)紧贴国家大政方针与时事热点

三线建设从历史上来看本身就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今天我们对于三线建设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能为当前国家的战略与时事热点提供有益的思考,这一点在2022年的研究中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在三线地区的实施,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又比如三线建设的历史如何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中来,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三线建设研究基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回应国家战略与时事热点,为这些重大方针的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同屏共振

在学术研究开展的同时,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也在积极开展,这也是2022年研究的一大特点。井冈山大学思政课教师张玉莲携手师生打造出具有专业特色的“红色+问题式研学”课堂。教师在为井冈山大学医学部学生授课时,将红色精神与医学知识相结合,之后,医学部学生从专业出发,化身“小先生”走进中小学课堂展开演讲,每一名师生都在宣讲红色文化的过程中获得成长[59]。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的曹芯老师于2022年7月12日至17日,组织带领学生在自贡、成都进行主题为“探寻三线足迹,继承弘扬三线精神”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在活动期间小组采访老同志12人,整理口述史十余万字,同时开展为老同志义诊,做健康知识讲解等活动。本小组获得四川省省级重点示范团队,四川省暑期三下乡优秀团队,全国中青网优秀文字团队,校级优秀团队、优秀品牌等荣誉称号。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能够扩大三线建设研究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使青年一代了解三线历史,感悟三线精神,弘扬优良传统,推动三线建设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四、结语

三线建设研究在众多专家学者的潜心钻研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已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纵观2022年的三线建设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多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进步显著。一方面可以看到三线建设研究的影响力在稳步提升,另一方面更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并参与到三线建设研究中来。值得一提的是,许多青年学生,包括博士、硕士、本科以及职业院校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研究中。尽管他们对三线建设的研究无法与专家学者相提并论,但是他们的参与进一步夯实了此项研究的社会基础,有利于三线建设研究的长久发展。

在欣喜地看到三线建设研究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笔者也清醒地意识到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关注。三线建设的理论研究方面仍然较为薄弱,在2022年此类研究较少。这也就导致了尽管三线建设研究相比过去已有较大提升,但是高质量的研究仍然较少。站在新的起点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三线建设研究仍然大有作为,特别是在基础理论研究、大小三线之间的联系与比较、三线建设研究与新中国史其他问题研究的交流、三线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等诸多方面还有待去进一步的发展。笔者也期待随着更多学者的加入和学科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今后将会结出更多的硕果。

猜你喜欢

遗产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笑的遗产
遗产怎么分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千万遗产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