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3-08-14王小红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师关心的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关系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历史教师认识到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了解到其主要构成内容,基于核心素养设计出目标化、信息化、推演化、时空化、爱国化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课堂 历史教学 核心素养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7-0094-03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发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课堂上需要迫切完成的任务,承载着课堂教学的目标。近年来,教师在历史学科中认识到核心素养教育的实质所在,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作用,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以育人教育作為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思考新颖的育人方式,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质量的综合性人才,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所需的重要人才。
一、高中历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历史教师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1],也是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成为了教师为之奋斗的主要方向,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认识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知道历史学科中与核心素养相关的内容,从教材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技术出发设计出综合化的核心素养培养方式,促使学生形成综合化的教学思维。其中,教师发现在历史课堂上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历史事件的辨析能力、历史事件的解析能力及时空概念的形成,同时发现核心素养还包括了爱国素养等精神素质的形成,促使学生得到综合化的发展。
首先,在历史课堂上,学生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需要形成较高的唯物史观[2],明确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知道历史形成的方法,正确看待每一个历史事件,知道每一个社会形成的原因,明确每一个社会变迁的因素,知道为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明确社会转变的形成过程,认清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当今社会之间存在的区别。在此过程中,学生形成清晰的认知,知道各个社会发展的走向,确定历史发展规律,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正确地看待历史问题,形成全面的思维体系。
其次,学生基于核心素养理念逐渐形成较高的历史解释能力[2],掌握历史的证据,明确历史事件发展的依据,准确地辨别每一个历史事件,评判每一个事件背后所蕴藏的真理,知道每一个事件所呈现出的思想感情,认识到每一个资料所代表的深刻含义。例如,学生积极学习《史记》这一书籍,从这一书籍中了解到很多的历史事件,以这本书籍作为辨别事件的依据,充分解释每一个事件,了解到历史事件是真实发生的,对此做出准确的判断。学生从《资治通鉴》中认识到事件的发展过程,知道历史事件的来源和依据,知道这些历史事件都是有据可查的,确定历史事件的来源,认识到不能根据野史来学习,做到不相信野史,不乱看野史,从正规的途径查询历史事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出准确的历史判断。
再次,学生基于核心素养在历史课堂上养成良好的历史理解能力[2],能够理解历史环境,能够发现历史条件,知道历史形成的原因,以历史环境来解释历史,知道历史背景,以原有历史事件发展的年代来看待历史,在原有时代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在此过程中,学生基于历史环境学习教材的内容,发现教材的本质内涵,知道解释历史事件的方法,确定事件的构成条件。比如,学生需要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需要知道教材上历史发生的背景环境,从背景环境思考历史,了解历史,知道历史的结构,清晰认知每一件事情,知道各个事情的发展原因,认识到故事中人物的角色,了解到故事中人物完成的事件,了解到故事中人物对于事件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而真正理解历史。
然后,学生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真正形成较高的时空观念[2],认识到不同时空下不同事件会产生的影响,知道不同时空对于人物性格产生的影响,清晰地认知各个时空背景下的事情。学生准确判断事情所处的时空,认识到人物所生活的时空,明确在不同历史区间下人物会拥有不同的性格,将不同人物放在不同时空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发现人物的思想在不同时空下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出现不同的思想碰撞。学生发现很多事情在不同时空下会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比如,将武则天放在当代就是正常的女性思想,发现武则天如果不展示出独立的女性思想,就不会出现武则天女皇的地位。再如,学生发现如果林则徐生活在西汉时期,因没有大烟的生产,也就不会出现赫赫有名的虎门销烟事件。在此基础上,学生形成清晰的空间判断能力,知道每一个时空下人物所承担的独特角色,认识到不同时空下人物的独特魅力,逐步形成较高的时空概念。
最后,学生基于核心素养逐步拥有较高的求证思维能力[2],能够准确判断史实,形成辩证的思路,不再一味地相信历史,对历史资料内容产生质疑的心理,自主求证历史资料的真实性,发现资料中的真实内容。学生学会用质疑的心理去学习历史,对资料产生质疑,才能真正求证历史,才能知道更多与教材相关的内容,通过多方求证学习到事件发展的具体过程,还原每一个细节,确定每一个真相。
二、高中历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学习,与他们对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和道德品质的提高息息相关,与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动手能力有紧密联系。一方面,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3],提升他们的推导能力,增强他们对事情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懂得推演历史发展过程,学习繁杂的人物关系,缕清事情发展过程,在推理中判断,在判断中找寻复杂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水平[3],增加他们思维的深度,使学生不再只思考表面的内容,不再只学习书本上呈现的文字信息内容,而是深入研究每一个事件的背景,深层次挖掘其中所涉及到的人、事、物,深层次思考人间百态,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深入的思考,掌握知识的本质,形成深入的学习理念,在未来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长远。
三、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目标的设定是教师需要思考的主要内容,对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定明确的课堂目标[2],确定课堂传授方法,明确教育教学的理念,根据目标设定出明确的教学形式,以唯物史观作为教学方法设置的基本理念,以教学大纲作为课堂模式的建立基础,才能真正完成核心素养培养任务。例如,教师在讲解《第一单元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内容时提出课堂需要完成的目标内容,指出唯物史观的课堂目标,带领学生发现教材中所涉及的世界文化遗产,使学生知道世界文化遗产包含的精神文明,了解到其价值不在于物质本身,而是在于物质所代表的意义,认识到文化遗产所承载的事件、精神文明和风俗特色,从文化遗产中观察到事物的本质,充分了解到精神文明和时代气息。在此过程中,学生形成唯物史观,拥有较高的核心素养,认识到文化遗产的由来,确定世界文化遗产的起源,真正认识《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内容,知道各个项目所涉及到的物品,了解到项目资金管理方法,知道保护文化遗产的日常工作内容。学生了解到世界上已经确定了788个世界文化遗产,认识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探究我国所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发现虽然我国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但是却仍旧遗留了很多重要物质遗产,已经有45项申遗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文化遗产申请者。在学习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增加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知与理解,分析我国长城、秦始皇陵、故宫等重要的遗产组成部分,了解到我国避暑山庄、丽江古城等重要的自然景观,在我国国土上遍寻世界文化遗产,逐渐形成较高的民族自信心,为作为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理解能力,促进他们精神素养的提升。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转变了教师文字化课堂教学形式[3],将影视作品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有效地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展示出历史文化的规律性,提高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知与理解。在历史课堂上,教师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出与教材息息相关的电影和电视剧,使学生通过观看电影和电视剧了解到历史的背景、时间和过程,学习到历史发展规律。例如,教师在讲解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内容时播放《神话》这一电视剧,以电视剧激起学生学习与秦朝相关内容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观看秦朝发生的事件,认识到秦朝争霸的情境,感受到秦朝一统天下的盛世,了解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学习到中央集权制度与郡县制对朝代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在秦朝的统治下认识国家的发展,同时,还认识赵高等人的出现为秦朝灭亡增添了催化剂。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到多种多样的电视剧,认识到历史发展规律,明确朝代更替的原因,了解到朝代之间的发展,认识到朝代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较高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设置推演化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求证能力
推演能力的培养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环节[4]。教师设置推演化教学模式,找寻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素材,以图文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获取到大量的学习资料,以资料推理事件发展过程,求证事件的真伪,逐步形成较高的求证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第16课《抗日战争》内容时引入大量的资源,使学生通过资料发现很多与抗日相关的内容,感受到當时人们奋起反抗日本的决心,形成全民族的反抗心理。同时,指出日本侵略我国东北、华北地区所犯下的罪行,确定日本在我国南京大屠杀所留下的照片证据,发现日本扫荡我国村落后的悲惨景象,以一个个证据作为辅助资料,指正日本的罪行,在求证中确定日本人当时所犯的过错。
(四)传授正确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需要准确传授给学生两种有效的时空学习方法[5],第一,教会他们年代的计算方法,第二,教会他们地图使用方法,带领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图标,引领他们识别历史地图,使学生学会使用年代表,以年代表和历史地图学习教材内容,形成较高的时空概念。例如,学生按照时间学习教材内容,确定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根据时间作为历史的推理方法,依次学习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等,在此过程中,学习到我国的近代史,认识到我国反对外强侵略的主要过程,逐步形成较高的民主意识,知道我国人民追求民主的过程。
(五)呈现爱国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课堂上,教师发现很多内容与爱国教育相关[6],注重对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学习爱国教育内容,逐步了解与国家相关的内容,明确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知道我国文化的本质,了解到民族特色,逐步形成家国思想,拥有爱国情怀。例如,教师发现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内容中涉及到很多的爱国教育内容,发现我们国家拥有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接触到更多的科学家,感谢很多科学家在天文学、气象学、农学等方面做出的伟大贡献。同时,学生还了解到我们国家的文学艺术,发现我们国家拥有很多绚丽的作品,接触到多种形式的诗词内容、小说内容、书法内容及戏曲内容,积极吸收这些文明成果,欣赏这些文明成果的魅力,学习我国的文化瑰宝,真正爱上我们的国家,喜欢国家的文化,承载着发扬文化的重任。
四、结束语
教师基于历史核心素养重新思考课堂构建方式,确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紧紧围绕着核心素养来设计构建策略,不断更正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不断分析他们的学习需求,根据需求引入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手段,拓展课堂教学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逐步形成较高的唯物史观,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掌握时空概念,懂得历史的本质与内涵,拥有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文文.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界,2022(6):59-61
[2]吴昶炜.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2(18):102-104
[3]范丽霞.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2):33-34
[4]郎媛媛.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神州,2019(7):147-147
[5]赵敏.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好日子,2020(14):82-82
[6]孙剑.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20(13):352-352
作者简介:
王小红(1981年12月—),男,汉族,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