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诗词教育走出小众赛道

2023-08-14

读报参考 2023年23期
关键词:诗教赛道诗词

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映激起又一次诗词热。中华民族本就是一个与诗词相生相伴的优雅族群,诗词文化是中华文化艺术长廊中的徽志与弦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魂和神魄。作为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中国古代经典诗词不仅给予人们思想启迪,更能给人们带来艺术享受。

中华诗词开启心智和赋授灵慧,蕴含着丰富而精良的教育资源,加之中国富有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诗教不仅在中国古代对于涵育人们精神品性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当下对于培植人们审美素养也具有耳濡目染的功能,是亟待传承和大力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

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倡导弘扬传统文化,但在学习快餐化、阅读碎片化的背景下,诗词教育目前还是一个小众赛道。事实上,不仅古典诗词正在逐步失去应有的地位,即便现代诗词也似乎慢慢对当代青少年失去吸引力。作为文化产品的诗词,是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内容;作为精神生产的诗词创作,是人类社会实践和人类文明的有机构成。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缺少了文艺皇冠的诗词,人类文明的含金量和成色将大打折扣。鉴于文化具有传承性和连续性等特点,如果没有前辈师长的精心讲解与悉心传授,作为文化重要表现形式的诗词就很难被后人创作出来,久之,诗歌文化的长河就可能断流和干涸,所以,开展诗词教育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和更为紧迫。只有通过诗词教育的熏陶与浸染,才能使青少年进入诗词的澄明境界和深彻意蕴,感悟诗人的暖意柔情和精致心灵。

一首传世好诗的感染功效与激励作用,有时要远远大于一本枯燥说教式的理论手册,换言之,润物无声的以诗为教总是要好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者的喋喋不休。诗教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培养青少年文学素养、审美能力、情感认同和价值认知的教育,它所需要的是长期而系统的培养与熏陶,这需要各级教育机构把诗教作为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和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以“诗眼”让学生感悟诗歌的主旨意境,以“秀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隽秀瑰丽,以“范读”让学生体味作者的心绪情感。唯其如此,才能将诗词的审美意象、语言魅力和节奏韵律表现出来,才能使人们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才能以诗性方式对待自然、对待社會、对待他人。

(摘自《环球时报》刘金祥)

猜你喜欢

诗教赛道诗词
我与诗教
自制冰墩墩不能滑出“法律赛道”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成立仪式暨“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建设项目启动会
征服蒙特卡洛赛道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杨叔子当代诗教理论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无人驾驶,先上赛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