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作家的第一个“家”

2023-08-14代明

北京纪事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代会筹委会文联

代明

我的父亲戴其锷,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曾调到北京市文联工作,开始是在《北京文艺》当编辑,后来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研究班进修了三年。毕业后,又回到原单位,被分配至文联创作研究部(简称创研部)。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大量工作日记,因为其中涉及诸多发生在京华文坛的大事,个人感觉非常珍贵,故在父亲去世十三年之际,我决定把这些已整理好的日记陆续发表出来,以供后人了解和研究之用。

北京市文联成立于1950年5月28日,那时的全称叫“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文联主席是著名作家老舍。到了1963年2月28日,经过北京市第三届文代会做出决议,又将其更名为“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当时,父亲正在文联创研部担任干事一职,他和创研部的同事一起,全程参与了北京市第三届文代会的工作。从最开始拟定老舍的大会工作报告,到确定参加大会的各路新闻媒体,他们自1962年年底就开始忙碌。至1963年2月中旬,一切工作准备完毕,北京市文联秘书长曾平,召集创研部全体人员,开了最后一次动员大会,布置任务,确定下来文代会的具体方案和日期,这在父亲的日记中有非常简洁和准确的记载。

为还原北京市第三届文代会的整个真相,今天我把这篇日记原封不动地抄录于下:

曾平:

632代表、40理事、一周

1.老舍,工作报告,15000字

2.邓拓,政治报告

3.林默涵,文艺方面

大会发言

1.老舍,文学创作,10000

2.薛恩厚,评剧的继承革新,3000

3.冯其庸,文艺批评,7000

4.密云梆子剧团,如何为农村服务

5.顺义剧团,如何在农村演出,(评)

6.延庆文化馆,辅导业余创作

7.专业作家,深入生活

8.王慧芹,如何认识生活.人物

9.马连良,培养青年演员

吴舍予,国画的继承革新

10.人艺,演工农兵的体会

会议程序

22.头一天,报告,小组头论

23. 二  小组讨论

24. 三  小组头论

25. 四  大会发言,林报告

26. 五  选举,大会发言,宣布结果

准备了三场演出

现代戏  红色宣传队

折子戏(综合)

电影  一好一坏,“燎原”

这次理事45,下届110

争取第一届理事会上成立三个协会筹委会

1.代表及理事名单寄给大家一份

2.寄记者证

新闻社2,新华分社2

3.发言稿能头天寄给我们,(报告)

4.新华分社,日、晚报都想访问管桦,可以约着一起去

5.邓拓报告多给报刊一些票

文代大会

一、记者名单

2 北京日报  于文涛 田藏申 袁柯夫

2   晚報  钟秀  韩丽君

前线  李筠  康式昭

2 新华社北京分社   周建英 顾德华

2 光明   黎丁  许兆焕

2 文汇   吴闻  单也

2 大公报  方蒙

2 北京台  李曼宜 赵晓玲

2 中央台

3 中国新闻社

2 中国少年报

2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戏剧报  韦启云

北京文艺  曾德芳

记者共18名

1963年2月22日,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届代表大会,如期在民族文化宫礼堂举行,这是一次很重要的大会,市文联副主席张季纯首先致开幕词,文联主席老舍作了题为《更好地发挥文学艺术的战斗作用》的报告,著名女演员胡朋宣读了中国文联及所属各协会致大会的贺信。2月25日,中宣部副部长林默涵和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邓拓,分别就文艺和政治两方面做了重要报告,在会议期间,共有十几位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大会决定将“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更名为“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并通过了《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选举出由老舍、曹禺、吴作人等111人组成的北京市文联第三届理事会,这比原来预计选出的理事只多出了一人。最后一天,北京市文联副主席曹禺致了闭幕词,宣布大会圆满结束。

我从父亲日记的记载中得知,第三届文代会期间,代表们的活动安排得非常紧凑,各界代表都上台发了言,还特意给他们在晚上组织了三场文艺活动。第一场是观看话剧《红色宣传队》,讲述了朝鲜和平建设时期,红色宣传员李善子在党的教育下,逐步成长的故事,主角张瑞芳,她也是此后这部同名电影的主演,可惜后来赶上“文革”,这部影片没有上映。第二场是京剧“折子戏”,但选取了哪几部京剧曲目片段,没有记载。第三场是放映两部电影,“一好一坏”,应该指的是一部符合当时革命要求的电影,一部要作为“毒草”批判的电影,前者是红色经典《燎原》,描写共产党领导煤矿工人大罢工,迫使公司老板答应工人提出的条件,取得罢工胜利的故事。导演张骏祥、顾而已,制片人丁里,演员中有我们所熟悉的祝希娟、魏鹤龄、康泰等人。因为,它是1962年刚上映的一部新片子,所以引起很多人的兴趣。但那部作为“毒草”预备来批判的电影,叫什么名字,日记里是一处空白,也许当时文联的有关负责人也拿不准,把什么样的影片推出去。

2月28日,北京市文联选举出的111名理事,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推举出由27人组成的常务理事,老舍继续当选北京市文联主席,曹禺、吴作人、赵鼎新、张季纯是副主席。

在这次理事会上,还宣布了另外一件意义十分重大的事,就是成立了北京作家协会筹委会,北京戏剧家协会筹委会,北京美术家协会筹委会。其中北京作协筹委会,主席由老舍先生担任,副主席由曹靖华、雷加、骆宾基、杨沫四位著名作家担任。随着作协筹委会的成立,北京文联创研部自动撤销,原有的编制人员都划归到作协筹委会。刚调到创研部工作不久的父亲,自然也成了筹委会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除他之外,还有江风、杲向真、周述曾等人。

父亲虽然从1957年就开始进入文化界,与很多著名作家在一起工作过很长时间,但与他们的合影几乎没有。因此,我手中保存的这张当年他与作家们的大合影,就显得异常珍贵。

那是北京市文联第三届代表大会刚结束,北京市作协筹委会正式宣布成立的时候,作家们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个“家”。参加这次大会的北京作家代表心情十分激动,尽管当时严寒还没完全过去,人们身上还裹着厚厚的棉衣,但接二连三好消息的到来,还是掩盖不住他们脸上的笑容。他们回到位于西长安街7号北京文联的办公地,迫不及待地和筹委会的工作人员,一起在写有“文联”两个大字的牌匾下面,拍下了这张十分珍贵的大合影。按照父亲在照片背面的详细标注,照片里的人分别是:前排从左至右田蓝、(未注明,待考)、老舍、杨沫、刘厚明、张季纯、草明、浩然;中间一排从左至右端木蕻良、曹禺、雷加、骆宾基、周述曾、戴其锷;最后一排从左至右古立高、李方立、李强、杜印、管桦、王慧敏、江风、林斤澜、李学鳌、杜金玺、杲向真。几乎囊括了那个年代在京的所有著名作家。

也就从这一天开始,北京文坛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猜你喜欢

文代会筹委会文联
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运行机制和工作成效探析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筹委会财政能力分析
阳泉市文联扶贫采风活动
廉江文联获评“2018年度全省文联先进集体”
第十届全国文代会
雄安新区筹委会领导带队到河北省地矿局进行工作对接
文山州第七次文代会剪影
湛江市文联领导到城月镇坑仔村扶贫
新形势下,文联何为?①——以昆明市文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