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绘画这件事儿
2023-08-14杨帅
杨帅
当孩子在家画完一张画,向你跑过来,兴奋地说道:“妈妈!您看我的画!” 而作为家长,當您并未进行过专业、系统的美术学习,又该如何更好地和孩子沟通绘画呢?笔者结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征及多年的幼儿美术教学经验,浅谈自己的几点思考,希望能为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绘画作品的特征
家长在面对孩子分享的画作时,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孩子处在什么样的年龄阶段,并针对该阶段孩子的发展特点分析画作想要表达的主题内容或想法。因此,这就需要家长们在平时多多关注和学习绘画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知识。
日本现代儿童早期绘画行为研究第一人鸟居昭美曾在其著作《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1: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中系统地分析和阐释不同年龄段孩子绘画特征的表现:“一岁左右孩子的绘画属于‘无目的的涂鸦风格。两岁左右的孩子的绘画是‘自由涂鸦风格。三岁以上,孩子开始呈现出‘有目的涂鸦风格。直到四岁左右,孩子的作品就慢慢地呈现出了‘头足人像的风格,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讨论孩子总是喜欢画脑袋大、四肢是单线条的‘蝌蚪人的原因。五六岁的孩子开始逐渐有了捕捉物象特征和建立图示秩序的能力。七八岁以上的孩子拥有了一定的绘画能力,开始喜欢表现立体物象及图景关系。九岁以上的孩子则逐渐拥有了成人绘画思维的特征,比如,特别痴迷于动漫绘画和二次元创作风格……”[1]
可见,若家长对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呈现的绘画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并对幼儿绘画心理学有一些基础认知的话,再结合教育学的知识,就能更加读懂幼儿的画,和孩子进行交流也就能做到相对地游刃有余了。由此看来,家长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围绕其绘画作品进行交流,本身既是一次促进亲子关系的好机会,也对家长自身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
二、保持多元开放的审美观念,避免固化单一的审美习惯
很多老师在教孩子画画时会无意识地采用填鸭灌输式教法,也就是老师画什么孩子就跟着画什么,一个班里所有孩子的画都是一样的构图,一样的色彩,一样的用笔。而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的画作时也习惯用“画得像不像”“色彩是否鲜艳”等固化单一的标准,这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实际上,艺术审美观念是趋于多元和开放的,家长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在和孩子沟通时就会避免用固化单一的审美观点框住孩子的思维。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结合大师的名画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画得像不像”这个问题。比如在西洋画中,达·芬奇在500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就创作出了流传百世的《蒙娜丽莎》,他将画中模特的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尤其是那一抹神秘而又深邃的微笑,成为古典油画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典。在那个时期,人们将之称为古典美,其标准之一就是画中的人或物要有具象、写实等特点。而在500年后,立体主义的代表性人物毕加索创作出同样经典的画作《哭泣的女人》。与达·芬奇完全不同的是,毕加索在画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理解,从抽象、解构的角度对一个女人的五官进行错位摆放,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是更加地大胆和夸张。而在中国画中,画家则用大写意的笔法进行创作,将水墨的干、湿、浓、淡在一瞬间挥洒出来。仔细端详,作品本身并没有对物象进行写实刻画。
通过以上分析与对比,我们发现艺术的审美标准是多元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风貌,体现不同时代下人们的不同审美观念。所以,“画得像不像”并不能作为评判一幅画的标准。尤其是在欣赏幼儿的画作时,本质上是和幼儿心灵世界的一次交流,更不应存在固化单一的标准。
其次,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一幅画“色彩是否鲜艳”的问题。还是用西洋画举例。在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时期诞生出不同的艺术流派,其风格造型与色彩表现截然不同。比如凡·高的《星月夜》和《向日葵》中的色彩梦幻又热烈,莫兰迪的《静物》系列中的色彩则雅致低调。同理可见,幼儿画作中的色彩搭配是否和谐、不突兀,比“色彩鲜艳与否”更为重要,并不能以“色彩鲜艳”作为幼儿画作唯一的审美标准。
因此,家长在引导孩子或与孩子交流画作时,一定不要用千篇一律的标准去评判孩子的画作,而是应该用包容的、多元的、开放的思维,鼓励孩子在现有想象力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尝试。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创作的兴趣,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挖掘孩子潜在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多角度引导和鼓励孩子创新想法,提升技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孩子在画画的时候,会冒出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但是落实在画纸上时却无法充分地表达出来。这时,家长会认为这是因为孩子欠缺技法的原因。还有的孩子在画画的时候,通过临摹或由老师带着画时,能画得很不错,但是一旦离开范画和老师的带领,就变得无从下手。这时,家长又认为这是因为孩子缺乏想法的原因。那么,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不断创新自己的想法,提升自己的技法,做到既有想法又有技法呢?
首先, 顾名思义,“想法”就是要打开想象。家长若想让孩子在创作时打开想象,就要让其在思维上求变、在专业上求变、在内心上求变,这三个“变”对应的分别是脑、手、心,是互通循环的。孩子首先要在脑中有创新的想法、主动求变,再把这个想法通过手画出来,这样就突破了画面千篇一律的形式,就做到了在专业上求变。但无论是思维上求变,还是专业上求变,内心求变才是根本。因此,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绘画时,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对绘画的信心,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喜欢绘画。只要从内心出发,其他的都会顺理成章,形成正向循环。孩子热爱绘画,就会有创新的内驱力,虽然起初在创作技法上会稍有欠缺,但其对绘画的热爱会转变为坚持的动力,促使孩子主动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法,最终创作出具有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原创作品。
其次,所谓“技法”,可以理解为绘画的基本功,它是将想法表达出来的重要途径。提高孩子的技法有很多种方法,在这里我们先分析一种,即观察力。观察的角度不同,自然会发现不同的美。比如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一栋灰色房子,若把它从周边环境隔离开来看的话,就会觉得它既不色彩鲜艳,又不外形靓丽,大面积的灰色调给人感觉十分普通。但是,当我们结合周边环境观察,就会发现原来这条街上有很多这样的房子,它不再是那样孤零零的、暗淡无光的,反而形成了一种自己独特的风格。当我们将这些房子和周边的高楼大厦、玻璃建筑一对比,突然觉得这一片灰色的建筑,是这样的雅致、温和、有底蕴。所以,灰色不一定就不美,关键取决于你观察的角度。再比如艺术大师莫兰迪的《花瓶》,就以高级灰调著称。在这幅画里,他将花瓶原本艳丽的色彩进行了柔化处理。若我们将画中的每一个灰色块拿出来单看,会觉得十分乏味、单调,但将它置于整幅画中细细品味,反而觉得它高雅精致、浑然天成。甚至,在这样高级灰调色彩的加持下,画中的静物显得熠熠生辉,别有风味。
从这个角度来看,家长在和孩子交流其绘画技巧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换个角度去创作,寻找不同的美,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再加上孩子在绘画班里学到的有关色彩、构图、明暗等绘画的基本知识点,孩子的技法就慢慢地被提高了。
其实,家长在家里和孩子交流绘画时,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笔者在这里只是浅薄地分析了其中的几个要点,即建立在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认知和绘画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多元开放的审美观,辅以想法和技法的巧妙统一。除此之外,家长们还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及发展特点进行引导,因材施教,促进孩子在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审美素养等多方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日〕鸟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1: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于群译,漓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