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出炉
2023-08-13王文妍陈培均
王文妍 陈培均
7月11日晚间,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揭晓,32家银行保险机构上榜,其中包括24家银行和8家保险公司。相关数据显示,本次上榜的500家中国上市公司的收入总和达65.8万亿元,上榜公司年营收门槛接近237亿元。
总体来看,32家银行保险机构总营业收入达到9.14万亿元,占据500家上榜的中国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的近13.90%。其中,两家银行保险机构进入榜单前十,包括位列第五的中国平安(营收1.11万亿元)和位列第九的中国工商银行(营收9179.89亿元)。
南都·湾财社记者对比发现,2022年共有31家银行保险机构上榜,除广州农商银行(去年位居482)今年未上榜外,其余30家银行保险机构均上榜。其中,8家银行保险机构今年排名上升,升幅最大的是浙商银行(上升23位);20家银行保險机构今年排名下降,降幅最大的是渤海银行(下降45位);2家银行保险机构今年排名持平。
除此之外,阳光保险、中原银行也登上榜单。值得一提的是,刚于去年底赴港上市的阳光保险是首次上榜,列109位。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阳光保险实现总收入1285.8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减少17%。
在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榜单揭晓的同时,最赚钱的40家公司名单也随之公布。据《财富》中文网统计,盈利能力方面,银行保险机构占据40家上榜公司中的17席,包括14家银行和3家保险公司,较上一年多出3家。
具体来看,银行业仍然是上市公司中的“赚钱大户”。40家最赚钱的上榜公司中,工商银行以3604.83亿元净利润位居榜首,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紧随其后,去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238.61亿元、2591.40亿元、2274.29亿元。
今年新增进入最赚钱的40家公司榜单的是江苏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数据显示,三家银行2022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53.86亿元、250.35亿元、247.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90%、6.37%、11.40%。
净利润率方面,银行机构中排名最高的是上海农商行,净利润率约为43%。此外,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净利润率也均达到40%。此外,未有保险公司上榜净利润率最高的40家公司。
2022年上市银行业绩总体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持续增长。根据安永发布的《中国上市银行2022年回顾及未来展望》报告显示,58家中国上市银行2022年度营收合计约6.09万亿元,同比增长0.79%;全年实现净利润合计约2.13万亿元,同比增长7.10%。
据梳理发现,进入2023年,银行业规模扩张呈现提速迹象,但净利润、营业收入增速则普遍有所放缓,净息差也进一步收窄。
根据安永发布的《中国42家A股上市银行2023年一季度业绩概览》,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合计为5828.68亿元,同比增长3.22%,增速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除浦发银行、兴业银行、贵阳银行相比上年同期出现负增长之外,其他银行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与此同时,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增速持续放缓。42家上市银行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4986.03亿元,同比增长0.72%,仅较去年同期增速上升0.01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非息收入方面出现了较大波动。《报告》显示,2023年一季度42家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546.9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5%。其中,重庆银行、北京银行等部分银行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更是“腰斩”,同比降幅超过50%。
与此同时,息差下降也对上市银行业绩增速构成较大影响。从各家A股上市银行一季报来看,在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多数银行净息差同比和环比均有下滑,其中不少银行同比降幅达到10-40个BP。
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银行业息差仍存在一定的收窄压力。国金证券分析称,一季度环比去年末来看,银行负债端成本抬升明显,同业负债及表内定存均抬升了银行综合负债端成本,同时企业及居民信贷利率持续走低,商业银行净息差继续面临收窄压力。
不过,进入二季度以来,国有大行、股份行以及多家中小银行陆续下调存款利率,以缓解净息差大幅收窄的压力。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测算指出,6月份国股银行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将改善国股行2023年息差1.5BP左右,综合负债成本改善1.7BP左右;提振国股行营收增速0.6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A股上市银行将于8月底集中披露2023半年报。据同花顺统计,苏州银行将于8月22日披露半年报,打响银行业绩披露第一枪,此后披露将持续至8月31日。
此外,经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本次粤港澳大湾区共有81家上市企业入榜,有8家粤港澳大湾区上市企业进入前50。按照企业类型划分,有非国有企业43家,国有企业38家。
据了解,本次榜单的营收前三名依旧是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位列第四,位于深圳的中国平安排名第五,同时也是榜单中非国有企业的第一名。位列前十的非国有上市企业还有京东和阿里巴巴,其中京东列第7位,阿里巴巴列第10位。
在“最赚钱的40家公司”的子榜单中,粤港澳大湾共有6家公司上榜,分别是腾讯、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美的集团、华润置地以及珠海格力。其中,在前10家上榜公司中,除5家商业银行外,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以188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排在利润榜第5位。
在公司盈利层面,81家粤港澳大湾区上榜企业中共有14家公司录得亏损。其中,亏损最高的是交通运输业的南方航空,录得亏损超326亿元。而房地产领域则是亏损的“主力军”且亏损金额相对较高,如华侨城、雅居乐、富力地产、佳兆业以及时代中国等房地产企业亏损额接近乃至超百亿。
另外,据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非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在榜单TOP50中,粤港澳大湾区8家公司入榜,前六名皆为非国有企业,分别是中国平安、腾讯控股、万科、碧桂园、比亚迪以及美的集团。
以总部所在地进行划分,深圳上榜公司数量一骑绝尘,为37家;紧随其后的是广州,上榜公司数量为16家;排名第三的是香港,上榜公司数量为11家。
其中,深圳上榜公司的“成色”也相对较好,有中国平安、腾讯控股、万科、比亚迪、招商银行5家公司闯进榜单TOP50。而广州上榜公司类型较为多样,涉及房地产、汽车制造、互联网服务、房地产以及航空运输等领域。在香港上榜公司中,华润医药、华润置地、华润电力、华润燃气、華润水泥、华润啤酒等6家华润系上市公司则占据半壁江山。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与新兴产业依旧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坚实底座。其中,在81家上榜公司中,有美的、格力、TCL、创维、立讯精密等超20家上榜公司的主营业务与制造业相关;在医疗健康领域,也涌现了华润医药、迈瑞医疗以及白云山医药等头部医疗公司;在房地产领域,有万科、保利发展、华润置地、越秀地产等房企为民众乐有所居提供保障;在新能源领域,明阳智能、格林美、欣旺达、亿纬锂能等新能源、新材料公司也在迅速崛起。
在这个过程中,粤港澳大湾区在不断巩固电子信息、金融服务以及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探索也取得初步成效。一方面,比亚迪、广汽集团以及小鹏汽车紧抓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大趋势,成为湾区乃至全国汽车产业升级的新动能;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的新能源产业上下游的活力也被进一步激发,欣旺达、亿纬锂能等3C消费类电池起家的企业吹响转型号角,成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领域的佼佼者,而格林美、金发科技等新能源材料上下游产业也紧跟时代步伐,持续探索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谋求转型发展。
对于业绩位列湾区前三的平安、腾讯及万科而言,转型节奏提速、业务开拓等挑战,已是这些行业巨头们难以回避的话题。与此同时,这些头部企业们“大象转身”的过程与成效,也同样在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升级提供样本支撑。
财报显示,2022年,中国平安的营业收入为11105.68亿元,同比下降 5.92%;归母净利润837.74亿元,同比下降17.56%。“平安过去20年保持了20%的增长,未来保持20%是不太可能,但是双位数的增长是可以的,可持续、稳定的增长,不是大起大落。”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业绩发会上表示,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要议题,高质量发展相对平安来说有三个关键词:可持续、增长的结构、增长的质量。平安集团是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养老,结构也是未来这个市场最大的需求,增长结构是非常好的。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与新兴产业依旧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坚实底座。
虽然在一众银行、石油化工等高利润企业中,腾讯以188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排在利润榜第5位。但实际上,腾讯2022年的业绩表现仍略显挣扎。
游戏作为以往的现金牛业务,腾讯本土市场游戏收入连续4个季度出现下滑,国际市场则维持着缓慢增长,腾讯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同比增长3%达468亿元。同时,腾讯的“老本行”社交业务的增长也逐渐见顶,2022年微信月活量仅实现个位数增长,收费增值服务注册账户数下滑1.1%。而寄予厚望的小程序与视频号则处于商业探索的初期,仍难当做营收增长的接班人。
不过,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的亮眼表现则成为了腾讯的紧握于手中的定心丸。财报显示,腾讯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2022年的营收创年度新高为1771亿元,第一次超过游戏业务,也是腾讯四大板块中唯一实现收入正增长的业务。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打造《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之后的爆款产品“接班人”,抓紧产业互联网的转型机遇,让小程序、视频号业务挑起商业转化的大梁等挑战,都是腾讯需要持续思考与实践的难题。
万科也与腾讯面临着类似处境。在房地产处于长时间的回调周期中,万科作为房企中为数不多净利润正向增长企业,公司净利润止跌企稳的万科依旧如履薄冰,在谨慎进行调整。
展望2023年工作时,万科将保障经营安全作为第一重点。万科表示,公司将维持行业领先的信用评级,保持融资弹性,持续优化债务结构,探索股权融资机会,助力业务良性发展。
数据来源:《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