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纪》:新时代纪录片的“数智化”转型路径
2023-08-13申冰
申冰
随着数智时代的悄然来临,在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全面赋能下,全球产业开始步入数智化时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国产纪录片产业也正在从“互联网+”创新转型阶段,转向以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智化时代。一方面,纪录片影像表达力得到了空前提升,数字技术赋予了其“超现实”文本的建构能力;另一方面,纪录片内容边界、形态边界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并赋予了受众更多主动性,交互化、跨界化的生产格局渐趋形成。《数智纪》由新华网与英特尔中国联合出品,联袂新华网及学习强国、人民视频等中央媒体宣传矩阵,共同书写各行各业从数字化走向数智化的故事。这是我国首部记录数智化转型进程、讲述各行各业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进程的纪录片,共6集。该纪录片在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数据、故事与技术的多维碰撞中,进行了新时代纪录片“数智化”转型的路径探索。
一、影像表達的数字化跃升
数智化时代,纪录片生产要利用现代影像技术进行影像表达的全面升级,特别要利用现代化拍摄与传输技术提高视觉捕捉能力和解析能力,通过视觉奇观满足受众个性化阅读需求,促进纪录片内容表达与形态演进的数字化跃升。
1.硬件升级。数字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促进了拍摄设备的升级迭代,4K/8K超高清的拍摄传输制式正在成为新常态,纪录片创作团队也开始在高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广色域、高帧率等方面追求极致。《数智纪》由获得众多纪录片奖项的《你好AI》的原班人马打造,用8K全画幅的变形宽银幕和充满爱与温暖的人文故事,串联起一段令人惊叹而又温暖的科技之旅,创新性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概念延伸到数智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创作团队依托多年来在超高清技术应用上积累的经验,融合了许多前沿创新技术,积极探索全景声制作,为受众提供优质的视听体验。相比于普通纪录片,在8K及其他超高清拍摄设备的加持下,如航拍、微距、显微、超高速拍摄等,《数智纪》所表现出的电影般细腻感是超越性的,真正实现了超高清视频产业在纪录片制作领域的渗透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价值。
2.软件创新。除了硬件设备上的数字化升级,软件上的创新应用,也是《数智纪》的一大亮点。物联网技术赋能下的活体奶牛变成了虚拟的数字牛,AI技术让文物修复工作变得更加立体饱满,人工智能技术将自动驾驶测试纳入数字孪生世界……让受众沉浸式感受到数字化技术的无限魅力。在第四集中,创作团队聚焦自动驾驶技术创新、数字孪生技术应用、车辆道路智能匹配等,向受众呈现了数字化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过程,让受众切实体会了智慧交通的巨大效用。片中,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宋继强团队采用虚拟空间内的真车实路测试技术,打通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隔阂,全面再现了未来智慧交通的新愿景。
此外,在专业的三维软件中,创作团队非常善于进行基本几何元素的组合呈现,如立方体、球体等,然后通过平移、旋转、布尔运算等打造更加立体、复杂的几何场景,同时融入相关图片资料,对平面图像进行立体转化,让原本已经消失的历史事物得以重现,实现影像表达对人文历史客观缺失的现代弥补。第二集《乐》通过专家对话、现场图片采集、后端电脑立体成像等方式,聚焦云冈石窟数字化保护采集,让受众直观了解云冈石窟高浮雕整窟三维重建背后的故事。创作团队以第12窟珍藏的1500年前的经典月舞图为切入点,为受众真实呈现了1500年后专家们如何采用3D打印方式再现月舞图景,随后再次聚焦第16窟,通过全面、精准的数字采集,在技术攻关下构建了完善的数字化档案,成功完成了云冈石窟高浮雕整窟三维重建。
二、真实记录的故事化升华
用非虚构的叙事策略展开纪实性叙事,是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则,其核心要义就是真实全面地记录人类生活,凭借原始内容进行创作,尽管可以融入艺术手法及相关元素,但语言本体必须确保素材真实性及生活的逻辑性。特别对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如何平衡真实性和叙事性,在技术表达中赋予纪录片更多的戏剧美学,对纪录片进行故事化升华,以加深受众理解,就显得十分关键,《数智纪》给出了新的答案。
1.故事与纪实的平衡。数智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纪录片的画面表达能力,降低了过度渲染情感的成本,但如何平衡故事性与纪实性的逻辑关系,消解真实叙事的乏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数智纪》虽然只有短短6集,但每一集都有着感人的小故事,透过这些故事,数智化技术褪去了冰冷的外壳,更加立体饱满地呈现到受众眼前,让受众能够真实触碰到那些无形的数据与技术。《数智纪》讲述了许多数智化技术应用的真实故事,并在人与技术的交互中产生了温度,在满足受众知识诉求的同时,进一步满足了情感诉求,成为一部有温度的纪录片。如在第五集《书》中,讲述了阿根从2016年开始进行嘉绒口语保护工作,为了制作精准的汉、藏、嘉绒方言的对照读本,她和同事做了大量的信息搜集与整理工作,最后借助数智化技术高效达成了预期目标,在学生和父亲的笑容中,让受众感受到了技术的温情与人情,进一步打动了受众的心。还有尹学亮的大米选色机,帮助母亲圆梦,王义坚的“兴牛贷”帮助友邻共同富裕等,都是以故事为内核展开纪实续写,在巧妙平衡中完成了数智化技术知识的普及工作。
2.技术与人文的平衡。技术与人文的深层碰撞与平衡架构,是《数智纪》故事化叙事的一大亮点,创作团队创新性地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进行结合,以人文内涵为核心依托,清晰呈现了科技发展继承文化传统的逻辑脉络,在文化自信中讲述科技创新故事,形成了较强的人文感召力。一方面,从主题上讲,每一期以古代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命名,传承君子六艺格物致知、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然后将其投射到当代社会的相关领域,赋予其时代生机,实现了古与今的对话;另一方面,从内容上讲,受众既能够直观感受社会数智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也能够在创新创造中感受历史人文的温度气息。如古琴演奏家王悠荻始终思考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复活古谱,最终与魏兵领衔研发出“AI释谱”项目,成功再现了古琴曲《烛》,为后续古琴古曲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全新思路与可能。还有,黄先锋团队凭借丰富的石窟数字化经验,通过技术攻关完成了云冈石窟数字化档案的构建工作,让云冈石窟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完成活化呈现,极具视听震撼性和情感冲击性,实现了技术与人文的深层对接,达成了真实记录的故事化升华。
三、文本受众的交互化沉浸
新媒体时代,互动叙事已经成为纪录片传播的关键要素,强调受众与数字媒介,或者受众与文本交互产生的反应性质,就是受众通过创作者建构的各种叙事结构产生能够影响文本意义的互动行为。互动叙事也是新时代纪录片叙事转型的重要方向,其核心的概念就是互动性和叙事性,研究对象则是技术与内容相结合的媒介形态、内容形态。《数智纪》通过叙事结构的多线性,以及技术加持下的对话式语境,为受众创造了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文本空间,并借由想象完成了多向度、深层次的交互。
1.對话式语境。对话式语境强调创作主体与受众进行平等对话,将受众转变为独立存在的叙事视角,并借助数智化技术重构场景,强化受众与文本话语系统交互过程的沉浸感受。不同于狭义层面的人机交互,《数智纪》主要是利用AR、VR、AI等技术,让受众全面参与到作品叙事与意义建构中,是与文本的间接交互。整体来讲,《数智纪》的对话式语境集中体现在叙事结构和受众体验上,就叙事结构来讲,作品虽然每集时长在12~16分钟左右,但却有着较为丰富的多线叙事,围绕主题呈分支性叙事特点,叙事视角也以第一视角为主,使得受众可以主动参与其中。就受众体验而言,作品在画面、技术的赋能下极具沉浸感,为受众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影像表达空间。《数智纪》在客观真实阐述数智化技术的同时,会借助实物进行虚拟呈现,在虚拟现实交互的信息场域内传达关键信息,通过隐性介入展开内在的人文表达,进而巧妙揭露信息技术和人类命运的逻辑关系。《数智纪》第五集《书》中,首先以阿根的第一视角为受众呈现嘉绒口语保护的工作场景,随后快速切入三星堆博物馆,引出文物修复工作的艰难,以及3D打印技术带来的新突破,然后在郭汉中期待新技术引入的眼神中,再次转向阿根实地采集嘉绒口语的现场,让受众再次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不易,紧接着人工智能专业博士生彭旭谭的出现,带来了转机,技术攻关成功开发出了嘉绒方言与藏语、汉语对照词典自动生成系统,有效解决了阿根的难题,并快速制成读物进行教育验证。隐性叙事通过采访相关科研人员来传达更深层的意义,语言是文化的DNA,一旦这个语言彻底地逸散掉了,那么这个文明可以说就随之死亡了……如此,通过多线叙事和隐性叙事,纪录片就完成了与受众的深层交互,极大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感召力与价值传播力。
2.鉴赏式解码。接受理论认为,文本的不确定性与空白,会促使受众进行二度创作,通过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展开鉴赏式解码,最终完成意义建构和价值生成。对于纪录片创作与传播来讲,作品的价值生成离不开受众的解码、体验及创作。《数智纪》蕴含着创作者的个体思考与情感态度,将数智化技术的种种可能展现给受众,为受众打造一个极具想象性、开放性的未来世界,而所有的叙事都源于对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实的客观表达。每集作品都会在多线叙事中融入具有召唤性的话语表达,引发受众对文本内容的不确定展开想象,思考数智化技术对自我生活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样以《书》为例,郭汉中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文物修复领域的新突破充满期待,实际上就是一个“不确定性”留白,能够唤醒受众的无限想象。此外,受众在鉴赏式解码过程中,也会产生相应的期待视野,不同于传统科技类纪录片的严肃性,《数智纪》充满人文色彩的话语表达,具有较强的颠覆性,能够引导受众进行审美再创造,并借此与创作者、文本展开深层交互,最终实现作品价值。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智化技术,将引领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全新革命,“数智化”转型正在成为新主流、新趋向。5G、大数据、区块链等在视听生产及视觉呈现的革新等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智能剪辑、AI合成等软件系统也将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助推纪录片在视觉表达上的新突破,并为其迭代升级提供底层支持。《数智纪》影像表达的数字化跃升,真实记录的故事化升华,以及文本受众的交互化沉浸,都是“数智化”转型探索的范式呈现,对于广大纪录片创作者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宁夏广播电视台
【编辑:孙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