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新媒体思维讲好“青春故事”

2023-08-13高杨

传媒 2023年14期
关键词:红色历史用户

高杨

近年来,一批红色题材精品频频出圈,叫好又叫座。它们运用创意化形式、“年轻态”表达成功圈粉年轻人。2022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红色题材叙事互动作品《星火筑梦人》横空出世,好评如潮。作品发布仅一周,就在华为应用商城、AppStore分别得到4.9、4.3的用户评分(满分5分)。其MV、PV等周边作品也获得众多官方账号转发,播放量累积达3000余万次,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获得不少年轻用户的点赞。红色题材作品成为爆款,既为中国文化市场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也说明红色题材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和广泛的用户。本文以《星火筑梦人》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创作时代背景、新媒体思维应用、创新策划表达方式等,破译这款红色作品的“流量密码”。

一、与新时代同行,做有影响力的红色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对红色资源的传承与弘扬,明确提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近年来,各媒体广泛运用新媒体技术,弘扬主旋律,传承红色记忆。《星火筑梦人》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的大背景下诞生,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腾讯互动娱乐社会价值探索中心联合出品。这既是新时代的呼唤,也是讲好百年青春故事的需求。作品通过一段青春奋斗史、一批青年人物、一个红色主题,用精良的制作抒发爱国情怀,展现文化自信,让历史与现实相互呼应,焕发活力。

1.唱响主旋律,唱进用户心坎。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大。但不论时代如何改变,对国家、对人民深沉的爱是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不变情怀。当代青年群体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这为作品的诞生奠定了用户基础。

新媒体时代弘扬主旋律不难,难的是如何使其深入用户心坎,并引起共鸣。该作品就巧妙地通过“叙事+互动”的数字化表达,生动还原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历程,让用户沉浸式参与到“五四运动”、六三运动、筹备青年团、团一大召开等真实历史事件,亲身感受当时青年怀揣爱国理想、觉醒思想,投身爱国事业的伟大情怀。比起传统的历史教育,这种形式更加新穎,也符合年轻用户的接受习惯。用年轻人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去的方式,探索出一种历史学习的全新方式,使作品广受青年群体的好评。

2.弘扬主流价值,扛起社会担当。优秀的主流价值文化作品在教育青年成长、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该作品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制作符合年轻人文化消费品位的作品,打通了爱国主义教育、思政教育的全新渠道,实现了传播能效最大化。作品的背后是三方团队密切配合:腾讯发挥了数字技术优势,为作品的创意表达提供技术支撑;中国传媒大学师生负责剧本创作、配音工作,为作品提供剧作专业性保障;历史专家全程参与,为作品高度还原历史原貌提供了权威支持。各环节要素紧密协作、各司其职,倾注了辛勤的汗水,才成就了作品良好的市场反应。

3.符合阅读习惯,新媒体作品“出圈”关键。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深刻改变,从纸质阅读到数字阅读,从大屏阅读进入小屏阅读,从固定阅读迈向即时阅读,从浏览阅读开启沉浸阅读。新媒体作品要想“出圈”就要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革命历史内容年代久远,相较于传统教书式科普,用生动的方式重现历史,用丰富的场景感受历史,是青年人更为喜闻乐见的方式,也是作品的核心诉求。作品共设计了20多种玩法,每一篇章分布4到6种,每当进入关键剧情时,会出现分支选项,需要用户做出正确选择,在提升用户参与度的同时,也能使其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作为“叙事+互动”的作品,作品在互动设计方面也更注重跨年代的情怀表达,为用户建立了多个情感层面的交流方式。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完成互动体验获得奖励,继而触发与爷爷进行情感交流的机会,以此为下一步的历史情景回顾提供清晰线索。

二、与新思维同频,探索创新叙事方法

作为一款具有教育意义的新媒体互动作品,其成功在于制作团队充分发挥了新媒体思维,运用智能化、可视化的创意表达方式,来唤醒用户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百年青春奋斗史的情感共鸣。这种互动式、沉浸式的叙事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栩栩如生,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1.角色代入,增强互动体验。互动作品不是“单口相声”,需要用户将自身代入到故事场景中,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来推进故事发展进程,这与传统叙事有很大区别。用户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作为故事叙事者,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促成故事的发展,这也是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

作品在人物设计上瞄准历史洪流中的普通青年,以真实历史人物为原型,设计了6名身份性格迥异的主要角色:满腔热血的北大学子罗世唯,“五四运动”后南下上海,成长为一名沉稳干练、坚定忠诚的革命斗士;出身书香世家的青年画家江何西,毅然离开富庶的家庭,投身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传工作;家境困顿但学习优异的叶送声,为了救国宏愿放弃出国留学机会,加入革命队伍;上海商会会长千金施少亭为争取自家纺织厂劳工权益,与资本家父亲决裂,为工人运动和青年团的建设积极奔走;出身农村的少女周小满,逃离封建包办婚姻,在上海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后积极投身工人运动;富家子弟王鸿达,向往革命却又难以摆脱家庭的影响……不同出身的6位青年齐聚上海,开启一段革命旅程。作品通过游戏化的互动体验,满足用户的兴趣点和探索欲,从而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2.沉浸空间,增加用户参与感。用“新方法”讲好故事,首先要运用信息时代最前沿的技术。随着5G、VR、全息投影等技术的应用,让沉浸式阅读成为可能。在作品中用户以第一视角,通过虚拟场景亲临故事现场,与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交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故事情节发生联系,直接参与到故事的叙事当中,从而让用户在沉浸式体验中获取信息,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作品以团史学习教育为主要内容,打破了传统的宣讲、说教方式,带着用户一同穿越时光、沉浸式感受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走过的百年征途。作品通过对目标用户群体阅读习惯的分析研究,通过6位主角的经历,让用户真实感受1919年至1922年的革命故事剪影,见证跨越百年的热血青春,实现多重沉浸式体验:一是穿越时空,从普通人的视角参与百年征程;二是内容沉浸式,以丰富的场景、精雕细琢的内容、创新的表达方式,吸引用户参与;三是互动沉浸式,借力新科技让用户在互动参与中感悟百年团史,形成情感共鸣。

3.激发共情,增强传播功效。新媒体时代,好的作品一定是可以引起用户共鸣的作品。作为一款红色题材的互动作品,其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口碑,一个原因就是善于激发“共情”,在传播过程中明确共情意识、发挥共情能力,实现用户与作品的同频共振,进而形成共识、凝聚力量,达到预期传播功效。

作品在讲述历史的同时,也注重观照当下用户群体的心理需求,以普通青年的视角讲好青年故事,让青年人在故事中重温团史、牢记使命、开创未来。例如,在作品开端以一名青年帮助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爷爷完成一部著作为由头,由此开始追溯爷爷的父辈亲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诞生的历史轨迹。这样的开头,以小人物为切口,就像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更容易引发共情。此外,作品在创新叙事方式上下工夫,以平视的视角与年轻人对话,而非高高在上的说教,让故事形象可感、可触、可亲、可见,与当代年轻人产生情感共鸣,形成了有温度的共情传播。

三、与好策划同向,用好方法讲好故事

优秀的新媒体作品离不开好的策划,通过策划可以实现作品传播价值的最大化。作品从立项到对外发布,制作全程长达10个月。其中,为了全面呈现中国共青团建团前后历史,制作团队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研究共青团团史资料。作品全剧四大篇章、86个小剧情事件均由制作团队搜集查阅相关史料,再由革命史专家进行专业指导修订完成的,力求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1.用心策划,致力于精品打造。一款新媒体互动作品要想吸引用户,特别是获得年轻用户群体的欢迎,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优质的内容以及新颖的呈现方式,这需要多方配合,各顯所长。作为指导机构的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发挥了权威部门的政治把关作用,保证作品具有正确的思想性、导向性和价值观。作品充分发挥各领域专业人才优势,邀请了历史学家、中国传媒大学师生等全程参与,确保作品的历史准确性、内容制作精良。作品画面素雅、画风写实,整体非常富有历史质感。据担任作品历史顾问的党人碑介绍,大到历史背景,小到服装、道具、环境等,主创团队秉持严谨的制作态度,尽可能高度还原1922年前后的历史原貌。仅仅是作品画报上的一把枪,制作团队都是经过反复讨论,严格按照史实进行视觉呈现。作品近100张美术图、近70个人物立绘以及小物件插图等,全部采用手绘方式,一张场景图从建模到成品平均15天,部分甚至长达20~30天。此外,作品背景音乐和音效方面也是相当用心,上线前一周还在进行细致打磨。

2.视角独特,讲好中国青年故事。一个好故事胜过一堆“硬说教”。该作品既是一段历史,也是6个年轻人的青春故事,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作品别具匠心,采取了独特视角讲好年轻人的故事。一方面,透过百年前青年人的视角,弥补了宏大主题中对个体关照的缺失,也让新一代青年更容易对那段历史产生共情。作品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创造性地选取了其中的历史片段,并以平凡青年人为主人公,抒发了千千万万的进步青年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坚持理想和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将奋斗火种绵延百年的传承精神。另一方面,设计了时空穿越线索,故事从历史系青年学子帮助罹患阿兹海默症的爷爷寻找回忆开始,在追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诞生线索过程中,少年的求知与老人的执着紧密连接,共同找寻百年记忆。

3.技术驱动,新媒体作品频出彩。红色题材作为严肃主题,与现实生活差距甚远,如何为用户接受并获得广泛认可,需要从创新形式上寻求新突破。作为一款比较成功的新媒体互动作品,它依托数字技术带给用户更为生动的沉浸式体验,运用视觉小说这一特殊的形式,兼具了叙事功能和视听审美,形式新颖,能使用户更加立体地感知、理解建团前后历史中的故事价值和精神意义。随着5G、AI等新技术的应用日渐成熟,新媒体互动产品的场景构建变得更为多样化,更有纵深感。作品借鉴了游戏中的场景要素,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讲述红色历史。在作品中,用户就好比是游戏玩家,获得虚拟的人物设定、时空设定、情感设定和情节设定。在作品建构的沉浸式场景中,通过自主探索获取信息,并实现互动体验。此外,凭借新媒体技术手段应用,作品还配套推出了有声书、MV等周边作品,以富媒体、多样态的内容形态实现了更广泛的覆盖效果。

四、结语

在新媒体强势崛起的背景下,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拓展新媒体思维、创新表达方式是实现红色题材新媒体作品出圈破局的必然要求。该作品精心策划、创新表达、以年轻人为本位,以“星火”传“薪火”,以“中国梦”承“家国梦”,为建团百年献礼,为当代青年搭建了一座直通团史的桥梁,延续了中华民族青年矢志报国、不懈奋斗的价值谱系,是引导广大青年接受思想洗礼,促进当代青年健康成长的标杆案例。

作者系山西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本文系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研究项目“山西红色文化融入传媒类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20szszsx107)、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渊源及其实践”(项目编号:2020YS008)的研究成果。

【编辑:王秦】

猜你喜欢

红色历史用户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关注用户
新历史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