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班级文化开展高中德育的策略探析

2023-08-13吴存英

新课程 2023年11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班级

文| 吴存英

作为班级的一张名片,班级文化能够将班级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充分呈现出来,给德育带来的积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为了促进高中班级德育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学生构建更和谐的精神文化家园,班主任应始终坚持以发展的眼光来为学生提供教育引导,尝试更新颖、更有效的教育策略,完善班级文化建设,为德育工作各方面内容的协调落实提供一定保障,促使德育工作的稳定、持续性开展。

一、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

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相对较为活跃,且个性相对较为鲜明。因此,在实施德育工作时,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班级文化的价值。综合来看,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深化德育工作,可以促使德育效果稳步增强。一方面,作为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元素,班级文化能够让学生受到一定的感染,从而形成爱祖国、爱校园、爱班级的思想意识。建设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可以促使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低俗、不良的思想,也能够为正确“三观”的形成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班级文化也能够促使学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促使其自身德育素养稳定发展。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进入青春期。这一阶段不仅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个性和“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学生在高中阶段养成的“三观”,对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此,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班级文化的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使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有着诸多好处。首先,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师生建立和谐关系。当学生处在和谐的环境中,自然会产生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消除负面情绪。例如,笔者在日常执教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班级中有少部分学生性格较为敏感,可能会因为同学之间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陷入无尽的苦恼中,也可能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而变得郁郁寡欢,表现出沮丧和失落的状态。此时教师的积极指导是他们最需要的。教师可以对出现负面心理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正确地看待得失,通过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文化氛围感染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这样也更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和谐班级氛围的营造,以及以生为本的班级制度的制定,班主任可以为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行为规范提供有力支持,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班主任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也能够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适合的空间。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环境文化的建设给人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高中班级教育管理当中。学生之间每天都会有很多接触,班级环境文化会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德育工作的开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促进高中生德育素养的进一步提升,班主任应在重视自身引导作用有效发挥的同时,强化班级环境文化建设。在此过程中,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完善班级环境布置,为建设理想的班级环境文化提供有力支持。

良好的班级环境文化氛围,对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一种健康的班级环境文化,不仅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变得更加健康。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可以通过多渠道,采用多样式构建一套健康、全面的班级环境文化。例如,开展各种知识竞赛和演讲活动,渲染一种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又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确立班歌和口号,以及班级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等。对于班级墙面装饰来讲,教师可以联系实际,整合现有资源,和学生一起开辟出更新颖的空间作为班级的优秀作品展示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写作、美术或者书法作品展示出来。再如,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轮流设计黑板报。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通过不同的色彩装饰美化教室环境。这些活动的有效组织,不仅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全面增强,也能够促使更多学生将班集体视为一个大家庭。学生在积极参与班级环境文化建设过程中锻炼自身能力,增强自身的班级参与感、归属感。教师为每位学生提供参与、发言的机会,不仅有助于学生主人公地位的凸显,也能够在参与各项活动过程中,将自身美好品质展现出来,以此来促进高中德育有效性的显著提高。

(二)重视班级读书文化建设

读书不仅能够开阔人的眼界,也能够促进人的成长。书籍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此,为了将高中德育效果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应加强引导,带领学生做好班级读书文化建设。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在建设班级文化时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科学的教育和引导,鼓励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班级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

一方面,班主任应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全面激发。教学期间,教师要拓展教育素材与资源,整合现有资源,使学生自主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可以定期开展小组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充分体会到知识的力量,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不同主题的文化教育活动,引导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认知视野的进一步拓展,也能够促使学生对积极、美好的情感做深入体会。这些主题文化活动的有效组织,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油墨的芳香,也能够促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知识,获得更多正能量。

(三)完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不论是在哪一阶段,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将德育看作重要的教育任务,以此确保德育实效性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在此过程中,为了给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落实提供一定保障,班主任应充分重视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在此期间,应明确高中德育目标定位,以“可以强化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为根本指导,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以此为德育工作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持。班主任应及时更新自身教育观念,从不同层面加强创新探索,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提供科学引导。在此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是,不论在日常教学中,还是德育中,都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班主任教师只有及时更新自身教育观念,在引导学生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才能够将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的人文性、合理性充分凸显出来。

例如,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竞争。新课标强调,在组织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应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机会。班级德育建设也不例外。班主任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将学生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以投票的方式选出组长,以此来带领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德育活动中。长期坚持,既有助于提升学生之间的默契,也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接受更理想的德育熏陶,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及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鼓励学生一起制定班级公约。如对不良行为有怎样的惩罚措施,以及对一些积极美好行为有哪些奖励制度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本班的班级公约。学生在制定这些公约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明确标准,同时也能够对行为的准确性做出判断,进而逐渐形成一种价值体系,在班主任的科学引导下,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

三、利用班级文化开展高中德育的策略

(一)坚持德育生活化

良好的文化环境既可以给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也能够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尤其是对高中生来讲,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若班主任能够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一定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的道德熏陶,为其之后的学习成长提供有力支持。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文化是高中德育的重要载体,能够支撑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尤其是对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阶段的高中生来讲,“德育生活化”既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抗拒心理,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丰富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比如,定期开展体育比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逐渐形成坚韧不拔的精神,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定期开展“德育在身边”的主题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帮助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一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感悟,增加情感交流,既能够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加深家长对德育的正确认识,也能够促使学生懂得感恩。为此,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班主任应坚持以班级文化为重要导向,通过建设更积极、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为德育工作的落实创造有利条件。此外,生活情境下开展的德育有助于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德育的积极作用也能够得到充分显现。

(二)建设班级文化墙

班级文化墙属于班级文化整体建设的重要措施,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等特点,能够将文化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营造出积极的学习氛围,为教育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在建设班级文化墙时需要做好内容更新工作,对学生产生文化刺激,发挥对学生的鼓舞与激励作用。确定德育主题,组织学生自行编写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提升集体荣誉感与综合素养。如在班级成立初期阶段因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陌生感,这时就可以利用班级文化墙来展示新学期新气象,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才能,书写学习目标等。将所书写的内容张贴在文化墙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奋斗力,发挥德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三)开展主题辩论赛

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重视提升班级文化内涵,同时还需要确保文化能够体现在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良好体验。班级文化广泛存在于各项活动中,其中辩论赛属于比较重要的活动形式之一,能够将文化精髓集合在一起,提升文化建设效果,保障德育高效开展。在班级中可以利用优秀人物故事等来吸引学生,在深化德育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展现班级文化建设作用,提升班级德育水平,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提供支持。如在班会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辩论赛,当发现学生因紧张、压力过大等问题而影响到水平发挥时,则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鼓励、引导学生,确保学生能够及时放松心态。利用辩论赛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做好主题选择工作,确保所选择的主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发表意见,逐渐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所以在高中德育中,教师需要主动挖掘班级文化,确保德育和班级文化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文化中接受德育。

(四)选择优秀人物

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形式多样等特点,但是在高中德育中不仅要确保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同时也要借助真实案例来展示,确保所开展的德育活动能够对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所以在高中德育中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就需要不断提升德育质量,加强教育渗透力。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观看电影、欣赏作品等方式,增强教育的新颖性,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逐渐提升德育素质,确保高中德育顺利开展。如班主任可以将感动中国人物节目带到德育中,通过重现不同行业中品质兼优人物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在真实案例的吸引下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使优秀人物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确保素材渗透的合理性,保障案例的真实性,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提升道德与思想水平。

综上所述,在日常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为此,在高中德育工作的具体落实中,教师应联系实际情况,从不同层面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将班级文化对学生学习、成长的积极影响充分发挥出来,为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还要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视为重点,制定更完善、更适合学生的德育策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美好的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