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段童话类文本教学的价值及策略
2023-08-13江苏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225300何孙秦
江苏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225300) 何孙秦
童话世界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童话作品中夸张的故事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神奇的想象等深受学生的喜爱。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童话故事,其中第二学段就有17 篇之多。第一学段的童话主要以浅显易懂、语言简练的短篇童话为主,第二学段则主要以幽默风趣或者更加贴近儿童生活的童话为主。第二学段的童话编排,除了散落在各个单元的单篇作品,教材还编排了两个独立的童话单元。在第二学段的童话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揣摩编者意图,挖掘童话类文本的教学价值,并依据童话类文本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提升童话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第二学段童话类文本教学价值分析
在第二学段童话类文本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发掘它的教学价值,注重语文要素的螺旋上升的特点,为学生童话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条件。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童话具有幻想性、夸张性、幽默性等特点,学生特别喜欢读。在童话类文本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它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块奶酪》这篇童话,叙述了蚂蚁队长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想偷嘴却又放弃这个念头,最后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这块奶酪的故事。文章写得特别有意思,尤其是蚂蚁队长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特别喜欢读。又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篇童话故事,写了胡萝卜先生在吃果酱面包的时候由于胡子上沾满了甜甜的果酱,导致他的这根胡子变长的故事。这奇特的景象对学生充满着极大的吸引力,他们觉得太神奇了,阅读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二)促进学生语言表达
统编语文教材中不少的童话类文本都提出复述课文的要求,复述的要求体现出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趋势。学习童话类文本,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课后练习就提出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的要求;到了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课,课后练习提出让学生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并讲给同学听的要求。这样的学习要求,充分表现了编者对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童话类文本在助力学生语言发展方面的作用,合理利用教材,凸显出这类文本的教学价值。
(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第二学段的统编语文教材在童话类文本的选编上特别注重对学生想象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宇宙的另一边》这篇童话故事,作者陈诗哥通过大胆新奇的想象,描绘出宇宙另一边的样子,为学生打开了想象的另一扇窗户,给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条件。又如,同一单元的《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童话故事,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自己变成一棵树的趣事,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想象世界。有想象才会有创新,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物质世界的不断发展。教师要揣摩编者意图,发掘童话类文本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的价值,以推动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四)丰富学生审美体验
童话类文本蕴含着真善美等特点,使学生在想象的世界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产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老屋对小动物的关爱,是老屋充满爱心与善良品质的表现;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海的女儿》这篇童话故事中,小人鱼不忍心伤害自己心爱的人,最后放弃自己生还的机会,这正是她善良、坚强、敢于奉献精神的表现。童话作品中蕴含着真善美,教师要用这些真善美去润泽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这样能把审美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二、第二学段童话课堂教学策略
相对于第一学段,统编语文教材第二学段的童话类文本篇幅较长,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时,教师要依据第二学段学生的知识经验、理解水平以及文本的内容特点,制订童话教学的目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引领学生阅读,以提升童话教学的质量。
(一)明晰教学价值,制订多维训练目标
在第二学段的童话教学中,存在一些教师过分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情感体验与审美教育的现象。为此在教学童话时,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依据第二学段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以及童话文本的教学价值,确立多维的教学目标,以助推学生童话阅读能力的提升。
1.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
在第二学段的童话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经验,教师就要善于依据童话文本特点创设恰当的情境,鼓励学生复述故事,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首先,教师要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展开复述。第二学段的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因此教师要根据童话类文本的特点,为学生搭建语言支架、导图支架、表格支架等,以降低复述的难度,让学生学会复述。如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时,教师就结合课后练习,先为学生搭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导图支架,然后让学生借助支架复述课文,以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续编故事或者对文本进行补白,学会把故事复述得更具体。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的课后练习第一题是“故事还没有结束,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据此来续编故事。在第二学段的童话教学中,教师依据童话内容,挖掘语言实践点,鼓励学生复述故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
2.注重对学生想象的激发
童话与想象共存,没有想象,童话也就不复存在。童话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都带有虚幻的特点。教学时,教师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升。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教学其中的《我变成了一棵树》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想象,在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让自己感受到了想象的神奇。有的学生说:“英英身上能冒出小树枝让我感到很神奇。”有的学生说:“英英变成果树,没有结出果实,反而长出了各种奇怪的鸟窝,真是太神奇了。”然后,教师追问:“英英变成的树上长出各种奇怪的鸟窝让我们感到神奇。如果这些鸟窝还会跳舞,那么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先想象一下菱形的、椭圆形的鸟窝跳舞的样子,再说一说。”这样,学生的想象被激发出来,纷纷描绘出自己想象的世界,让课堂教学充满快乐。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发掘出文本中可以激发学生想象的因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3.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童话不仅有夸张的故事情节,而且集语言美、形象美与情感美于一体,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在第二学段的童话类文本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童话的审美教育,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与感染,促进学生优秀品格的形成。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巨人的花园》一课时,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问学生:“巨人的花园美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有的学生从“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这句话中感受到了花园的美丽。有的学生……在学生交流后,教师追问:“当巨人回来之后,花园还是这样美吗?怎样才能让花园一直美丽呢?”这样使学生明白能够与大家分享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在童话类文本教学中,教师挖掘文本中的审美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根据学生心理,采取多样化阅读教学方法
在第二学段童话类文本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以提升童话教学的质量。
1.借助课文插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统编语文教材中不少的童话类文本都附有插图。这些插图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对童话文本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教学时,教师要借助这些插图来引领学生学习童话,使学生感受到童话阅读的乐趣。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说说插图上画的是什么,小女孩在做什么等;接着,让学生用心朗读课文,想想插图的内容对应的是课文中的哪些段落;然后,带领学生研读这些段落,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随后,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小女孩总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后她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最后,引领学生就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进行交流。这样引领学生阅读童话,从形象到抽象,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2.借助分角色朗读,深化学生阅读感悟
童话作品具有语言优美、节奏明快等特点,是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学时,教师可借助童话故事来引领学生分角色朗读,以帮助学生深刻感悟童话的内涵。如《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青头与红头的对话特别生动形象,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红头的话主要有:“救命啊!救命啊!”“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那我马上就会死掉。”“谢谢你!”青头的话主要有:“你在哪儿?”“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等。在朗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把红头遇到危险时紧张害怕的心情读出来,把青头对红头的关心以及它沉着、镇定、机智的特点读出来。在课堂上,教师可让学生先自己练读,然后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最后推选优秀的学生上台展示。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不仅会对青头、红头这对好朋友的深厚感情理解得更加深刻,而且也感受到了童话的魅力。
3.借助课本剧表演,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表演是第二学段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在童话类文本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课本剧表演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习探究,使学生亲近童话、融入童话,身临其境地感受童话主人公的经历,体会童话的意境,理解童话人物的情感。如教学《巨人的花园》一课时,根据故事的内容,教师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童话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把这篇童话改写成课本剧并演一演。教师给学生以提示,让学生按照“巨人归来—巨人挨冻—巨人醒悟”的过程进行改编。当学生改编完成后,教师把教室作为舞台,布置成花园的样子,再准备两首音乐:一首是描绘北风呼啸的音乐,一首是描绘春天的音乐。随着描绘春天的音乐响起,小朋友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开心地玩着,然后巨人回来了……生动形象的表演,不仅再现了故事内容,促进了学生对童话的理解,而且学生也获得了更加真实、有趣的学习体验,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第二学段童话类文本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充分挖掘它的教学价值,并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等,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童话故事,感受童话的艺术魅力,从而爱上阅读,形成阅读的习惯,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