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分别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单胎足月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

2023-08-12李艳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单胎罗哌初产妇

李艳艳

河南洛阳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洛阳 471000

硬膜外分娩镇痛是缓解产妇分娩疼痛的有效方法,其中低浓度罗哌卡因可维持产妇正常的活动,不干扰产程的顺利,已成为产妇分娩硬膜外镇痛的常用药物[1]。但单独用药需高浓度才可达到镇痛效果,因而常和其他药物联用以达到分娩镇痛的目的[2]。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是阿片μ受体激动剂,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与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是临床常用的分娩镇痛方式,但会出现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3]。纳布啡是一种新型的阿片激动-拮抗剂,对内脏痛可起到有效的镇痛效果。有研究指出,该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是较为安全有效的镇痛药物[4]。本研究拟评价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分别复合罗哌卡因在单胎足月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为产妇分娩镇痛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产妇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择期拟行阴道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初产妇122例,胎心正常,临床资料均完整。无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阿片类药物依赖史、精神类疾病史,认知功能正常。年龄为22~36岁,孕周为37~41周,BMI为 20.35~24.91 kg/m2。ASA分级Ⅰ级或Ⅱ级[5]。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组(N+R组,60例)和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组(S+R组,62例)。

1.2方法产妇宫缩规律后,进入产房,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胎心等指标。当宫口开至2~3 cm时,产妇取侧卧位,于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管3.5 cm固定。产妇改平卧位,给予1%利多卡因试验剂量3 mL。5 min后产妇如无异常,N+R组经硬膜外导管匀速推注负荷剂量0.2 mg/mL纳布啡(批号:H20130127,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0.1%罗哌卡因(批号:H20140765,Aspen Pharmacare Australia Pty Ltd)混合液5~10 mL。硬膜外镇痛起效后,接电子镇痛泵镇痛。背景剂量为4~6 mL/h,自控量8 mL,间隔时间30 min。宫口开全后停止给药。S+R组:经硬膜外导管匀速推注负荷剂量0.5μg/mL舒芬太尼(批号:H20150126,Eurocept BV)+0.1%罗哌卡因混合液5~10 mL。其余操作与N+R组一致。

1.3评价指标(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6]评估产妇分娩镇痛前(T0)、镇痛30 min(T1)、宫口开全时(T2)、分娩时(T3)的疼痛程度:计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疼痛难以忍受,分值越高提示疼痛越严重。(2)分娩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瘙痒、低血压。

2 结果

2.1基线资料2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产妇的基线资料比较

2.2镇痛效果2组产妇T0、T1、T2、T3时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T1、T2、T3时的VAS评分均低于T0时,T2、T3时的VAS评分均高于T1时,T3时VAS评分高于T2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镇痛效果(VAS)比较分)

2.3不良反应发生率N+R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分娩疼痛可使产妇体内的儿茶酚胺水平增加,造成基础代谢率、心率、血压升高,影响胎儿血氧供应,引发胎儿宫内缺氧;还可延迟产妇胃排空,并增加产妇体内消耗和剖宫产率。因此,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适当镇痛,有利于自然分娩顺利进行、减少剖宫产率和保证新生儿的健康[7]。

阿片类药物又称麻醉性镇痛药,是目前术后镇痛的基础药物,与麻醉药物联用后可抑制内脏疼痛,使产妇顺利、舒适完成阴道分娩。阿片类药物的种类较多,选择有效安全的药物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舒芬太尼通过与激动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μ受体相结合,从而减少多巴胺、P物质等神经递质的释放,阻断神经冲动传递通路以达到镇痛的目的[8]。纳布啡主要通过激动κ受体降低脊髓背角发生的伤害性刺激上传,并通过激活疼痛控制回路而产生镇痛作用。两种药物通过不同的药物机制协同发挥药效,故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舒芬太尼会激动μ2 受体而引起一系列副作用。而纳布啡对μ受体具有部分拮抗作用,可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且具有封顶效应,不良反应较少。加之纳布啡主要通过激动κ受体产生“去欣快作用”,有利于降低药物依赖性,故其安全性较高。

曹爽等[9]研究结果表明,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在内脏痛上的镇痛效果相似。本研究评价了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分别复合罗哌卡因在单胎足月初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结果显示,T0、T1、T2、T3时2组产妇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纳布啡或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单胎足月初产妇的分娩镇痛效果相当。此外,本研究中N+R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单胎足月初产妇分娩镇痛的安全性较高[10]。

综上所述,纳布啡或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作用于单胎足月初产妇分娩镇痛,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单胎罗哌初产妇
导乐分娩镇痛仪联合按摩对单胎妊娠初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足月单胎孕妇孕期体重控制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妊娠晚期单胎胎死宫内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单胎双胎妊娠与自发性早产复发风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