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沿岸,生态文明正潜入他们的心底
2023-08-12邓晓婷
文 | 邓晓婷
小满时节,一只东方白鹳在广利河湿地的草荡边盘旋踱步,东营市胜利四中的生态志愿队注意到了它的行踪。通过观察,杜军老师告诉学生们,这只东方白鹳并不是真的在“散心”,而是觊觎着黑翅长脚鹬刚孵下的“幼崽”,并遭到了驱逐。学生李俊颖在观察笔记中写道:“尽管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在动物界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鸟儿们纷纷从水面迁到了草荡、浅滩中,看来我们还是或多或少惊动了它们……”这些真挚的感悟和收获,正是杜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初衷。
矿泉水瓶引发的生态效应
大约10年前,杜军曾为居住地旁化工园区的废气排放苦恼至极。他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感觉:“晚上在梦里都能把人‘毒’醒。”那时,杜军留意到当地环保局网站正在招募义务监督员,他果断报了名。作为一名政治老师,他认为自己有义务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身体力行才能让自己在面对学生时有实例、不空洞。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杜军在学校图书馆读到珍·古道尔的《黑猩猩在召唤》,他瞬间被这位知名野生动物学家的故事深深触动。1991年,珍·古道尔创立了根与芽环境教育项目,鼓励全球的年轻人关心环境、关爱动物、关怀社区,用自己的行动给世界带来变化。不久,杜军便加入了根与芽。在内心深处,他强烈意识到,有了好的生态意识,才会有好的育人环境。
当杜军重新把视线聚焦到校园,他发现学生乱扔塑料瓶的现象非常严重。“过去学校没有直饮水,很多学生喜欢买矿泉水喝,喝完瓶子到处扔,有时候把厕所的下水道都给堵了,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于是杜军首先在自己的班级提出:“你们到校园捡一捡矿泉水瓶,看看一天能捡多少?”
午间溜达一圈下来,有的学生能捡十六七个,令大家惊讶的是,教室阳台上积攒的矿泉水瓶竟然有500多个。仔细一看,几乎每个瓶子里都存有一定的废水。“有些学生一瓶水喝两口就扔了,非常浪费。”因此,杜军倡议让学生自带水杯,从小事做起,让他们慢慢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杜军随即在班级成立了根与芽小组,带学生参加“水地图”项目、心田计划等,围绕学校周边的生态水域开展实践,探寻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因小组的优异成绩,2016年,杜军和他的组员受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根与芽中国峰会。在会上,杜军见到了自己的偶像珍·古道尔博士,他激动地拿出朋友寄给他的签名书,珍·古道尔在书上又添上一句:一起努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让孩子学会观察世界
到胜利四中任职后,杜军发现学校虽开设了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但这门课却没有专职的任课老师,久而久之变成了自习课。“我是政治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我可以再补充一些和生态、环保相关的知识,但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只有想办法做渗透。”
杜军首先找到同办公室的英语老师,把根与芽的英文歌曲,以及野生救援相关的英文科普视频介绍给她,学生们在课堂上既能学到专业知识,又可以从中提升生态保护意识。几节课下来,全年级12个班级都学会了这首歌曲。渐渐地,杜军开始发动全办公室的老师参与相关活动,比如看图识鸟、模拟候鸟迁徙等游戏,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了增强。“候鸟的迁徙过程是非常艰难的,我们让学生扮演候鸟,用糖代表能量。通过各种道具模拟暴风雨、猎人枪杀等。在游戏过程中,候鸟每遇到一次困难,就会少一颗糖。当学生手里的糖越来越少,他们就会明白,候鸟的迁徙之路有多么艰辛。为了能够生存繁衍,它们要付出多少努力。”
2017年,杜军指导学生张清泽在世界穿山甲日完成了一幅绘画作品《拯救我们的朋友》。画面中,在金钱和猎枪之下,人类手捧一只微弱的穿山甲,示意要用自己的行动为它们筑起保护所。当杜军把这幅作品放到自己的微博上,立刻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关注,小作者张清泽受邀参加了联合国的畅想2030活动,并发表了一次环保演讲。
由杜军组织的生态教育活动,逐渐在学校乃至更大的范围开展起来。但杜军认为,光参加活动而不去总结,就不会有任何收获。作为班主任,杜军会随时关注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有时候翻翻他们的作文,会发现诸多不真实的语句贸然堆砌。于是他在学校成立了一个绿色记者站,想通过生态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杜军说:“学生们的生态知识储备是不够的、零散的,所以在各类生态活动中,我和其他科任老师会不断纠正他们在观察笔记中的专业用语。让学生们不仅能写出来,还要通过汇报演讲,说出自己的观察和感想。长此以往,他们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描绘能力、保护意识都能得到提升。”
小记者赵青宇在最近一次的观察笔记中写下:“6月10日上午,我来到锦华公园,在白色雕塑北岸调查芦苇被割一事。靠近木栈道处两大片芦苇已被割掉,经烈日暴晒后大部分已脱水变为干草,临近湖水岸边被割的芦苇秆孤独地挺立在水中,莫名的伤感油然而生,我眉头锁紧,目光不停地在湖面搜索着……”
生态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从2014年到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我们东营的兴隆湿地,水质净化得非常好,国家层面到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但环境治理好以后,大家都在享受蓝天碧水,却没有意识到,还要持续关注环境变化、关注生物多样性,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
在杜军和老师们的努力下,他们借助支付宝“趣河边”平台,将胜利四中的生态教育逐渐体系化。杜军的团队不仅发动学校师生参与河流测评,还与东营市观鸟协会、周边社区沟通对接,在世界湿地日、六五环境日等环保主题纪念日动员市民参加。小记者指导市民使用“趣河边”观察小程序,从水质评估、水流状况、河(湖)岸景观、生物多样性观察、人与河流(湖泊)互动五个维度对河(湖)进行健康“体检”。
在胜利油田王丽静工程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做了包括COD 化学需氧量、PH酸碱度、氨氮等指标的全面水质检测,提升了记录和整理数据的能力;通过观察初沉池、曝气池、潜流湿地、表流湿地,了解污水净化的工艺流程;通过种植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减少营养沉积物,投放河蚌控制藻类生长、“放鱼养水”等了解生态修复的措施,对水生态有了系统的认识。在东营市野生动物保护(观鸟)协会发起的“小公民科学调查实践活动”中,团队每月开展一次西湖湾样线调查。杜军鼓励学生在二十四节气交替之际开展调查,记录节气气温、动植物名称、生活环境、行为特征等信息……河道沿岸,同学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画笔,生态文明正潜入心底。
杜军说,在教育环节中,尤其要让家长明白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是无用的,它对孩子的成绩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非常有益。杜军举例,在近年来的中高考命题里,有很多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的考题,比如在2022年的北京市高考政治中,要求考生们运用科学思维提出保护北京雨燕的建议;在东营市道德与法治中考题内容里,提问候鸟医生李春如在鄱阳湖几十年来坚守的故事,给学生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杜军认为,未来无论孩子们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有了生态意识,会让他们的思路更加开阔。
让杜军感到欣慰的是,生态教育活动也逐渐吸引了更多家长参与。“在一次活动中,我正在和学生们讲解微塑料的危害,其实我对微塑料了解得并不深入,当时有名家长站出来,说自己是研究高分子化学的,他可以来讲一讲。讲完我才发现,身边还有这样的‘宝藏’家长。渐渐地,家长们都陆续参与进来,愿意陪孩子一起成长。我相信,家校共育能让生态教育走得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