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点线面”

2023-08-12张婧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室主任

教育家 2023年31期
关键词:点线面文明绿色

张婧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室主任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深刻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3 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考察北京市育英学校时指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持续性、实践性与主体性特点。新时期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从“点—线—面”多维度呈现出时代特色,在课程教学、绿色学校建设、立德树人目标下,生态文明教育一体化的创新实践、家校社协同实践等层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多点融入,多元实践

新时代,建设绿色学校,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重大主题融入课程与教学的常态化实践,使生态文明教育成为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关键指标,为教育强国助力。

构建实践场域,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绿色校园建设。绿色学校是以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指导,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念、科学知识、学习能力与生活方式的学习者,进而促进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了《绿色学校创建行动方案》,目的是在学校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提升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当前,中小学主要从生态文化、学习创新、课程体系、师生素养、校园硬件、生态贡献等维度开展绿色学校建设与实践,打造系列特色实践场域。如很多中小学结合生态文明素养培育课程中的自主管理等相关课程和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和传承,形成“责任担当”的文化场;在校园环境氛围的创设上,主张简约、朴素,自然、留白,营造天人合一的意境;在人际环境的营造上,倡导尊重、平等的师生、生生关系和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的人生态度,结合“环境·心理”特色课程群系列课程学习,构建“和谐共生”的心理场;根据校园实际情况,精心打造室内外结合、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的创新实验室群,如水技术与环保实验室、绿色能源实验室、气候变化实验室等,充分利用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构建“知行合一”校园实验场。

培育核心素养,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与教学。课程是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础环节。生态文明教育赋予了课程新的学习视角与实践活力,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的实施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持续深入推进提供了有效的动力源泉。通过三级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知识,培养基本的生态思维与核心素养,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路径包括:

一是生态文明教育在国家课程方面的渗透与创新,即在地理、政治、生物、劳动、外语、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知识。如在国家课程中探索设置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主题,进行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大单元、大概念重构,将国家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打通,将学科知识和学科实践结合等。

二是生态文明教育在地方课程中的整合与创生。主要依托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课程,组织区域内的学校和教师开发地方课程和教材,以综合实践课、研学活动课为主要实施载体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开创区域课程治理的模式,以顶层规划、机制建设、资源整合、效果评价等方式助力区域生态文明教育的持续开展与实施。如北京市石景山区根据新课程标准育人要求,围绕区域办学理念和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依托区域内首钢园、模式口、京西古道等特色资源,研发了生态文明教育特色课程群,将德育课程、劳动课程、科技课程等进行整合,构成生态经济类、生态文化类、生态环境类、生态科技类等多个课程模块,形成了区域课程特色。

三是生态文明教育在校本课程中的融合与重构。很多学校开展了基于特色办学理念的学校整体课程建设,架构起由课程教学、实践体验、环境滋养、文化熏陶等要素构成的环境素养育人体系。如门头沟区三家店小学依托学校周边的环境与社会资源,开展跨学科与项目式学习实践,以基于学生立场、真实问题驱动、团队合作为共同特征与价值追求,以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与创新素养培育为导向探索教育教学模式。

突出主线,创新实践

随着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颁布,新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内容结构、课程标准等方面更加完善,进一步聚焦核心素养,同时更加注重学段之间的衔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一体化实践,助力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命题之一。

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一体化实践。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设计对应的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目标、素养要点、育人途径、评价方法,实现教育集团生态文明教育一体化设计与重构,同时,注意学段衔接,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在梳理学校德育实践的基础上,厘清生态文明教育在各学段实施的具体目标,开展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气候变化教育、基本国情教育以及节粮节水节电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潜移默化地让不同学段的儿童、青少年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如北京九中教育集团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突出了中小幼学段一体化实施,分目标、分阶段、分学段开展系统性实践,从而帮助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成效显著。

以“五育融合”为引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合创新与实践。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涉及多领域、多层面与跨学科知识整合,新时代新发展对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坚持育人导向,通过“五育融合”,凸显生态文明教育的持续性、综合性与实践性,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厚德、明智、立美、健体、善劳的时代新人。2020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为以“五育融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提出了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求发挥网络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实现教育的均衡化、个性化与终身化。目前,已经有很多学校运用信息化、数字化转型赋能生态文明教育与“五育融合”共融共生,如北京市宏志中学通过全学校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质量发展,打造了智慧操场、智慧中医药研究室、智慧劳动教室、智慧健康教育中心等特色智慧学习场域,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有效培育学习者生态文明素养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教育强国建设。

兼顾层面,协同发展

2021年2月发布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2022年教育部发布了《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将绿色低碳纳入大中小学教学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各学段的课程教材。因此,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多层面参与,家校社协同实践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范式。

家庭参与,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教育在家庭层面实践的主要表现是,在生活中更加注重清洁生活环境、绿色消费、绿色出行,注重“三减一节”(减霾、减塑、减排和资源节约)、垃圾分类、废旧物品创新利用等。这些生态文明行为通过线上线下传播,让更多的家庭了解并践行生态文明,进而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助力,合作共赢。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农村等不同群体,利用各种学习平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聚焦生态文明、美丽北京、美丽中国建设主题,运用培训、微博微信、视频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传播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探索生态学习社区推进范式与实践,让公众在潜移默化地学习生态文化、培养生态道德,在多维度、多层面合作学习与实践中共同提升。如延庆区儒林街道与延庆六幼联合深入开展生态学习社区建设,家庭、社区与学校携手共进,陆续开展了酵素制作、楼门文化、叶画制作、变废为宝、生态阅读等多种特色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得到了区政府、教委层面的大力支持,构建了区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范式。

终身学习,生态实践。面向全社会,帮助全社会成员通过多种活动提升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生态文明素养,在终身学习社会中践行生态文明,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例如,在每年的终身学习周内容中突出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学习与教育活动,让学习者沉浸式融入学习与参与。学校、社区定期组织学生与家庭开展绿色出行、绿色家居、绿色消费、绿色餐饮等活动,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实现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学习目标。同时,充分发挥区域党政机关作用、企业作用,积极参与生态价值理念、生态文化传播与绿色经济发展商业模式,开设环保课堂、开展生态文明公益活动。社会利益共同体积极参与,引领生态文明教育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

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中指出,地球正处于危险之中,去碳化和经济绿色化已经开启。面向未来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应成为自然、人工和虚拟的学习场域结合的创新发展范式。面向新时代,全体社会成员都需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教育,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用行动续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猜你喜欢

点线面文明绿色
绿色低碳
勾股定理应用“点线面”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东郊记忆——点线面
例说无交点线面角的求法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绘画点线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