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黄治疫痢的传说及效用奇观

2023-08-12梁兆松姜明辉

家庭医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血分通利泻火

梁兆松 姜明辉

我一直认为凡能通过饮食、运动等生活处方调理的疾病,都尽量不要用药物。比如便秘,多喝水、常吃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勤运动、放轻松就好。不久前的那次便秘,持续将近5天,伙同口腔溃疡、牙龈肿痛一起发难。大夫说我是胃火过旺,嘱咐我每天取6克大黄泡水喝,服用2~3剂。一剂下肚,立竿见影,通便泻火,畅快淋漓。

大夫还饶有兴致地给我讲了一个传说,令我对大黄刮目相看。宋代元祜五年春,蕲、黄二郡疫痢流行。宋哲宗下旨召天下名医云集两郡,相继献策,均无见效。黄郡东州知府潘昌最后献方,名日“大黄汤”,取大黄一两、酒二两,同浸半日后,煎至一两,分二次服。试用后果然灵验,疫痢很快得以控制。

大夫特意叮嘱道:大黄虽好,却不适合长期使用,否则会使人越来越气虚,排便越来越难而无力,加重病情,甚至引发黑变病。

北京 曹先生

专家点评

《神农本草经》载:大黄“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汤液本草》说:“大黄,阴中之阴药,泄满,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谓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无异,所以有将军之名。”《医学衷中参西录》亦云:“大黄,味苦、气香、性凉,能人血分,破一切瘀血,为其气香,故兼入气分,少用之亦能调气,治气郁作痛。其力沉而不浮,以攻决为用,下一切症瘕积聚,能開心下痰以愈疯狂,降肠胃热实以通燥结,其香窜透窍之力,又兼利小便。性虽趋下,而又善于解疮疡热毒,以治疗毒,尤为特效之药。其性能降胃热,并能引胃气下行,故善止吐衄。”宋代诗人范成大曾赋诗曰:“大竽高荷半亩阴,玉英危缀碧瑶簪。谁知一叶莲花面,中有将军剑戟心。”

大黄性味苦寒,有泻血分实热、下肠胃积滞、推陈致新的作用,故临床上常用它通便泻火、消痈散肿、清热燥湿、活血通经。遇急性热性病人,如五六天不大便,证见高热不退,下午热重,阵阵汗出,晚间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此为火积结于肠胃之证。这时可急用生大黄、芒硝、厚朴、枳实攻下泻火。患者泻下一二次稀便,常可热退症除。

胃火炽盛的人,口舌生疮,口渴咽燥.齿龈肿痛,大便秘结,或衄血、吐血者,可取生大黄6克,用开水浸泡30分钟,取汁饮服,每日1次,连用二三日,可通便泻火而使病愈。凡大便干结、数日不行的实证,需通便者,都可用此法。

热病初起,由于肠胃湿热积滞而里急后重,大便不爽,可用生大黄配黄连、木香、槟榔等,泻除肠胃积滞,其痢可止。此即“通因通用”之法。

大黄还有散肿消痈的作用。凡痈肿热痛不消,可用大黄内泻毒热,推荡壅滞而使痈消肿散。这时常与赤芍、归尾、金银花、连翘、丹皮等配合应用。

大黄还可用以清热除湿。例如治疗黄疸(阳黄)时,用茵陈、栀子、车前子、黄檗等药,适当配人大黄,可加速清热除湿和退黄疸的效果。

大黄能人血分,其性沉降下行,故妇女因血瘀而月经闭止不行者,可在调经药中加入大黄以活血通经。

《神农本草经》言大黄“通利水谷”;《药性论》载大黄“利水肿”;《日华子本草》云“利大小便”。小便不利常见于淋病。其中热淋因热而致,小便数急、涩痛,且有灼热感。大黄气味大苦大寒,迅速善走,直达下焦,可导湿热从小便出,邪去小便自利。石淋因石致淋,有时尿排砂石。以脐腹拘急,腰部一侧疼痛,或有阵发性绞痛,痛连小腹及阴部,排尿不畅或中断,或频急涩痛难出,有时砂石从小便出,尿或赤或黄为主症。大黄善于荡涤有形之邪,无坚不摧,导石排出,小便自利。血淋以小便痛涩、频、急,其色红赤,溺与血相杂,甚或尿血为主症。多由热伤血络或砂石刺破血络而致。大黄治热淋、石淋,善能祛瘀通利,故亦为治血淋之要药。

少腹症瘕积聚阻碍水道而致小便不利者,大黄行瘀破积,推陈致新,善破有形,则小便可通利。有病关格小便不通者,新病多实,大黄气味具厚,直趋下焦,折关夺将,而通利二便。久病多虚实夹杂,清浊乘乱。大黄治标去浊,则利于复正生新。亦有水气病湿热壅实小便不利者,大黄善导湿热从二便出,邪去尿自利。

猜你喜欢

血分通利泻火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不同裂缝条件下斯通利波幅度衰减实验
浅述少阳与血分病证陈申达
试从《内经》理论探讨《金匮要略》中气分、血分、水分等水气病的治疗原则
清肝泻火 试试槐花入膳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含气孔、裂隙火成岩地层斯通利波响应特征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治疗探讨
南方旗下三债基齐分红 合计派红包超1.1亿
血分证探析
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声波测井数值模拟响应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