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让阅读教学闪耀理性之光
2023-08-12郑江涛
郑江涛
【摘 要】思辨性阅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应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常态,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应在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中渗透体现。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的阅读,在起点处质疑问难激发思辨意识,在受阻处搭建支架触发多元思辨,通过课外阅读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 理性之光 教学新尝试
“思辨”一词来自西方哲学,《礼记·中庸》中也提到了“思辨”一词——“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所谓“思辨”就是“慎思、明辨”。思辨与阅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语文新课改对阅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当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思辨性阅读应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常態,但是有些教师认为思辨性阅读应该指向中、高年级的学习,低年级阅读并不需要。纵观小学语文教材,思辨性阅读与学生始终相依相伴,即便是在低年级,一篇小小的短文一旦打开,也可以改变学生的判断和认知。因此,思辨性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应从低年级开始,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渗透体现,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逐步提升语文素养。下面笔者重点谈一谈低年级思辨性阅读教学的一些新尝试。
一、思辨入口:在起点处质疑问难
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要让学生“大胆提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乐于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重在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思辨的起点是问题的产生,思辨的语文课堂从一开始就要教学生学会质疑,在无疑处生疑。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较强,在阅读时会产生很多疑问,对课文的理解也处于浅表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猜测,勇敢提问。
(一)在好奇处引问
例如,在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课前谈话时,教师启发学生说出自己认为大和小的事例,紧接着请全班学生根据刚刚的谈话,问一问同桌:“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以这个问题作为学习的主要切入点,学生就可以带着“小问号”,顺着这个问题走进文本的深处,思辨性学习就这样在课堂上真实自然地发生了。
(二)在初读时促问
例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学生围绕课题提了很多问题:“植物妈妈有哪些办法?”“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妈妈?”“她们的办法有用吗?”……学生在学习伊始就带着“小问号”,读课文时会更有兴趣。带着思考发问,是培养思辨意识的重要途径。
二、多元思辨:在受阻处搭建支架
在具体的教学中,当学生思辨受阻时,教师应适时地为学生搭建支架,引导学生多角度、有依据、有条理地思辨。
(一)巧设话题促思辨
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重在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引导学生多观察相似事物的异同点,多问为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充分表达,以表扬为主。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思辨阅读能力,就要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找出学生思维的训练点,以增强学生的思辨意识。
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时,围绕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教师巧妙设置话题。
师:同样的事情,说法不同,带给别人的感受就不同。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两封信,说一说如果你是露西的爸爸、妈妈,读了这两封信,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1:如果我是露西的爸爸,读完第一封信,我会担心女儿生活得不开心,如果她不开心,我肯定会很伤心,也会特别着急。看到第二封信,我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因为我感觉女儿真的长大了、懂事了。我不在身边时,她不仅能帮妈妈做家务、修台灯,还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生2:如果我是露西的妈妈,我不希望露西把第一封信寄给爸爸。信里写的不开心的事,会让远在国外的爸爸担心而无法安心工作。因此,在跟露西一起重新写第二封信时,我会指引她写我们过得挺好。将生活中的快乐和美好与爸爸分享,让爸爸放心,带着愉快的心情工作。
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那你更喜欢哪一封信呢?为什么?
生3:我更喜欢第二封信,因为第一封信里写了许多露西伤心的事,让人读起来很压抑;而第二封信写了很多生活中美好和快乐的事,使人感受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通过话题的步步深入,学生感悟到:同样的事情,考虑的角度不同,表达的方式方法不同,带给别人和自己的感受就不同。由此,他们明白与他人交流相处时要积极乐观。
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在阅读思辨的过程中常常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即使有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教师也要有“比对错更重要的是思辨”的意识,欣赏学生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辨,并鼓励他们发表意见,增强他们思辨的信心,培养他们思辨的能力。
(二)角色扮演促思辨
在学习寓言故事或童话故事时,阅读往往要走进人物的内心,揣摩他们的思维过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支架,可以帮助学生观察人物行为,读懂人物语言,走入人物内心。笔者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一课时,就用了这个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师:学习了寓言故事《狐假虎威》,狐狸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森林中的小动物的内心,听一听它们有什么看法。
学生小组讨论学习后,进行交流。
生1:老虎抓住了狐狸,狐狸说自己是老天爷派来管理百兽的首领,唬住了老虎,小兔子认为狐狸很聪明、机智。
师:狐狸出于自保,想出这个办法,它机智而且聪明。其他小组的同学也是这样想的吗?
生2:小鹿不是这样想的,它认为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把小伙伴们吓得撒腿就跑,简直太可恶了。
生3:小鸟认为狐狸带着老虎来吓小伙伴,小伙伴逃跑,根本不是怕它,而是害怕老虎,狐狸仗势欺人,是个大骗子。
在阅读与思辨的过程中,学生说的也许不是标准的寓意,但是通过角色扮演走进小动物的内心,他们学会了多角度思考,并且能够有条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水到渠成地理解了“狐假虎威”的寓意。
(三)展开对话促思辨
在传统教学中,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这使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受到阻碍。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对话,碰撞出思辨的火花,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在对话的过程中,将思辨引入阅读中,对话的过程就变成不断地质疑、求真的过程,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谁的办法好”,选取了三篇课文:《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这三篇文章寓意深刻,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实践证明,通过对话来引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感悟其内在的品质,引导学生和教材、教师对话,能够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提升思辨能力。
在教学《小马过河》 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深入文本,梳理出老牛、松鼠、小马的办法,如表1:
教师创设了“我是小小表演家”的活动,学生通过角色表演代入,和教材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以及其情感的变化,去想一想、辨一辨,到底谁的办法更好呢?学生在情境中创造、发展自己的思辨能力。学生通过角色代入、梳理对比,发现每一种办法都有两面性,而想要知道哪种方法好,最关键的就是要通过实践来证明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实践证明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作为共同探讨者,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交流真实的感受,使学生思维更加多元。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思维导图、词语卡片等工具类的学习支架,也可以给学生搭建比较、辩论等方法类的学习支架,在阅读思辨性问题的问答教学环节中,可以借助预习单、问题清单等学习支架,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看待问题,从而提高思辨能力。
三、思辨应用:课外阅读促提升
新课标倡导学生要阅读整本书,而且,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也体现了课内外阅读并重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让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之外获得一部分课外知识,即鼓励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通过思辨性阅读,逐步提高阅读素养。如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毛虫》一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绘本《你是特别的,你是最好的》《小猪变形记》等,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特别的,要学会悦纳自我;学习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后,延伸阅读科普绘本《水滴的故事》;教学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时,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与文章含义相近的课外读物《一颗种子的旅行》……这样,学生就从课内走向了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既能够提升对语文教材的理解能力,也可以提升阅读素养,以及思辨能力。
低年级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开展,主要是培养学生思辨的意识,帮助学生学会思辨阅读、思辨学习。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有效的支架,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从而让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绽放思维之花,闪耀理性之光。
注:本文系徐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大单元的小学‘思辨性阅读與表达教学案例研究”(课题编号:GH14-22-L073)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