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在传统经典文本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18-10-13张娟祥
【摘要】近年来,“思辨性阅读”方式在传统的文本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本文简要论述了“思辨性阅读”的概念内涵,并深入探究了将“思辨性阅读”方式应用于传统经典文本教学中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 经典文本 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思辨性阅读”在传统经典文本教学中运用策略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98-02
引言
随着素质化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传统的文本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思辨性阅读”强调以辩证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并且运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这一点与我们实施文本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相符合。著名作家狄马先生曾说过:“一个人如果真的养成了独立、自主、理性和思辨的习惯,那他已经是个现代公民了。语文教育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大半,甚至是完成了最重要的部分。”由此可见“思辨性阅读”方式在传统经典文本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因此,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平时的阅读课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培养其形成良好的思辨意识。
一、“思辨性阅读”的概念界定
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所谓的“思辨性”即指思考和辨别,思考是每个人都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而辨别则是在思考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批判性继承。“思辨性阅读”则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融入辩证性的思考,是基于思辨性能力所形成的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方式,对于学习者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意义。一般来说,“思辨性阅读”包含阐释和评价两个层面的内涵,从阐释角度而言,学习者在阅读时应明确阅读的目的,从阅读内容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将自己不一样的观点呈现给别人;从评价角度来看,“思辨性阅读”是思辨性能力的一种改进形式,学习者阅读时应当从作者使用的语言来推测判断其相应的情感态度,从而较好地分辨出作者隐藏在文字之外的内涵意义。
二、“思辨性阅读”在传统经典文本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做好目标定位工作
語文教师在开展思辨性阅读课教学活动时,首先应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一方面,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好奇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欲望,促使其源源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惑时,教师应鼓励他们抓住困惑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令其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开始真正的阅读学习。另一方面,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施思辨性阅读课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主动收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阅读资料,不仅使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印象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知,还能提高他们的研究性思维能力,使其用辩证性的眼光来看待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二)保证学生思维能力的显现
在将“思辨性阅读”应用于传统的经典文本教学中时,教师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创新思维能力,保证其思维能力的显现是关键。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应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构建起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思维导图,帮助他们将文本上的阅读内容变得可视化;其次,教师还应适当地帮助学生完善他们的思维框架,充分利用好思维导图的作用将学生的隐性思维充分激发出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的目的。因此,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应用“思辨性阅读”策略开展经典文本教学活动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课堂上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以有效培养他们的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能力。
(三)提高思维活动的质量
“思辨性阅读”在经典文本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关键在于保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质量。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课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学生,凸显出其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围绕学生的阅读需求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差”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提高其思维活跃程度;另一方面,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以实现“生长性”的阅读教学。语文教师在将“思辨性阅读”融入传统文本教学中时,应充分把握班级上每个学生个体不同的学习特征和性格特点,将他们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培养学生思辨性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思辨性阅读”作为一种先进的阅读方式,教师在开展经典文本教学活动时应适当地应用“思辨性阅读”策略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在开展思辨性阅读课教学时还需注重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鼓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质疑,从而有效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董有志.小学语文课堂思辨性阅读的策略研究——以沪教版课文《信任》为例[J].教育参考.2017(08)
[2]丁晶晶.以思辨性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J].江苏教育研究.2017(08)
作者简介:
张娟祥,女,汉族,生于1986年10月06日,甘肃景泰县人,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