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训练五法
2023-08-12李彩红
李彩红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教育所获得的最具终身发展价值的人格修养与关键语文能力。其中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是最基础的要素。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因此,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相当重要。
语感的训练就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及对语言文字的分析,披文入情,深入领悟文中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进入更好地学习。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
一、情———激发语感
激情导入是说通过典型的情景, 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感情和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正确的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常言道“触景生情”,具体的情景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文的语境,及内涵,积极创设各种能感染学生的情景,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以景渲染的效果,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角色,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更好地领悟文中要表达的情感。
例如:教学《满山的灯笼火把》一课,课文写的是作者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外婆家。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傍晚独自一人从田里回家,不幸坠入一口土井,被卡在井口,直到天黑。在危急中他冷靜地意识到不要乱挣扎,要保持体力,等待亲人援救的感人故事。因为城里的孩子无农村生活的经验,所以,在导入课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配乐课件:寂静无人的郊野,傍晚时分,狂风骤雨,乌云密布,下着滂沱大雨,天色渐渐暗下来,四周一片苍茫。老师紧接着设问:在这样一个夜晚,“我”一个人卡在田野的土井出不来,会怎样呢? 老师声情并茂的导语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课文, 学生迫切想知道故事是如何发展?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课文,自然就读得格外投入,不知不觉进入了角色。恰当的情境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语感自然就被激发起来了。
二、读———熏陶语感
读是思的先导,读是悟的前提,读是说的储备,是些的基础。学习任何一篇课文首先要让学生通读全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而通过再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最后达到熟读精思,并能成诵,以促进语感能力的提升。因此,读是至关重要,特别在理解课文重点段时,一定要让学生多读,多种形式的朗读是最好熏陶语感的办法,是培养语感最好的策略。
例如:学习《满山的灯笼火把》第二部分(2-5 自然段)时,这样设计:之前情的激发,学生已经进入了角色,因此, 此时引导学生直奔课文中心内容2-5 自然段,找出“我”当时处境的语句:我哭着、喊着、挣扎着,两手抠(kōu)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希望能爬上来。然而,一番艰苦努力的结果却是又往下陷了一点儿。我突然明白了:不能再这样盲(mánɡ)目地胡乱挣扎了,乱挣扎的结果只会更坏。我应该保存体力,坚持着不再往下掉,等人来援(yuán)救。我知道亲人们一定会来救我的。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能很快地体会到我当时的害怕、无助,然而又是那么的沉着、勇敢。其实,在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的过程中,就是语感培养的一个实践过程。因此,读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中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建议老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去读,只有多读,语感得到熏陶,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感。
三、品———强化语感
品,就是说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细细体会,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而达到语感训练的更高层次———强化语感。因此,抓住课文中的中心句进行深入的品读,对强化语感非常关键。
例如:教学《满山的灯笼火把》一课时,课文最后一句:你知道有多少人出来寻找我吗?整个村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百多人哪!这是课文的中心句,因此,在学习这一部分是,教师首先让学生读句子,并引导学生体会句末的标点“! ”:它包含的是“我”对村民的感谢和感激。
接着让学生找出自己感动的地方: 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声音。那是一声又一声焦急、亲切而悠长的呼唤。紧接着又看到了涌出的先是一线,很快是一片、一大片的亮光。那满山遍野的灯笼火把,越来越近,越来越亮……顿时,我泪如泉涌。当人们小心地把我从井口拽上来,紧紧搂在怀里的时候,我已经冻僵(jiānɡ)了,全身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 是热的。进而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的所见、所听、所感深入品读,在一次又一次的品读中,学生对村民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教师用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把“我”的情感迸发出来。这样,既升华了情感,又强化了语感。语感的训练目的就水到渠成了。
四、诵———积累语感
小学生记忆力旺盛。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让学生把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背下来,绝不会是过重的负担。通过背诵,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已证明这一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熟读成诵很有必要。它可以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例如教学《满山的灯笼火把》一课时,有很多语句写得非常好:(1)我哭着、喊着、挣扎着,两手抠(kōu)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希望能爬上来。这是一个描写得句子,它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内心的害怕。(2)那是一声又一声焦急、亲切而悠长的呼唤。紧接着又看到了涌出的先是一线,很快是一片、一大片的亮光。这两句话充分写出了村民为了找寻“我”全村出动,内心是焦急而亲切的,表现了村民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是非常感人的语句。这样的句子就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熟读成诵,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积累学生的语感。
五、思———拓展语感
学习每一篇课文,除了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外。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想开去,以点带面,发散思维。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自身的切身体验进行思想教育。从而达到语感训练的更长远目的———拓展语感。
例如教学《满山的灯笼火把》一课时,通过深入的品读,学生已经很好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也感受到了作者对村民们的感激之情。但是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长辈、亲人、老师、朋友们的关怀和爱护,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父母的哺育之恩,感激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激朋友给我们的友谊,让我们在生命之旅不再孤独,所以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这个世界。在次基础上,设计这样的练习:(1)我想对说。(2)以“感恩”为题写一篇作文。这样,语感的训练就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也就达到了语感训练的最终目的。
语感的训练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承担的责任,语感训练的策略就是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品析、体会,并能结合实际多思善用,这样,学生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自然就提高了,也就达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