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强化工程训练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

2023-08-11戴民牛晚扬李晓

科教导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校企联合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戴民 牛晚扬 李晓

摘要 为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沈阳建筑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通过以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设具有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调整教学计划以满足工程训练的要求、学校与行业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等措施,开展了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联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9.010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2],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3-4]。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提出,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三级实施体系,持续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态。

沈阳建筑大学是以建筑、土木、机械等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00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入选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无机专业)是学校最早招收本科生的专业之一,30多年来面向建设工程领域培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早在1993年就与沈阳星光建材集团成立沈阳建筑大学星光建材分院,开始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尝试,后期又陆续与省内外多家建材企业开展了类似的合作。多年来,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制订培养计划、指导毕业设计、参与课堂教学,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等,成为学院始终坚持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到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等现实问题,为更快融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无机专业目前已建设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首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示范专业。2013年无机专业成功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开始了工程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在校企合作育人、提升学生工程能力方面带动了整个专业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无机专业“新工科”的建设。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于2020年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以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关键核心,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主要由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实践环节的完善两部分构成,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以专业竞赛和综合设计型专业实验为载体开展。

1.1强化工程能力

无机专业以水泥混凝土材料为特色,面向建设工程,突出材性与工艺两方面的教学内容,材性是理论基础,工艺是实现材料指定性能的技术手段,二者互为因果。为了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在这两方面教学内容中必须强化实践环节,增加学时数,在题目的设置和实现方式上强调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卓越班增设了4周的材料设计综合实验,围绕实际工程中常用的工程材料设置题目,在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给定的材料性能自行设计材料的配比,并通过实验进行调整与验证,最终给出材料的最优配比;将课程设计由3周增加为6周,设计题目在生产实习之初下达,学生帶着任务去实习,使学生真正掌握生产工艺流程,理解主要生产设备的布置与生产工艺的关系,明确设备型号、工艺空间的确定对产能的影响,课程设计不再是纸上谈兵。

1.2培养创新能力

沈阳建筑大学面向所有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在此基础上,学院创造条件,鼓励卓越班的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大赛。无机专业每年都举办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大赛主题紧跟工程实际与材料发展前沿,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轻质高强”混凝土材料设计、“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材料设计等,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创新活动之中。在材料设计综合实验中,实验内容的设置要求学生按指定性能设计材料,包括材料设计、制备、性能测试和微观表征4个环节,使学生体验到材料开发的全过程。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在历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中,由卓越班学生组成的参赛队伍均有所斩获,最好成绩为一等奖。

2建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企业参与人才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与工程实际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这种参与体现在培养方案的修订、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堂教学、指导课程设计与实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等多个方面。

2.1培养方案的专家论证

无机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优化体现“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理念,培养方案的修订要由行业专家和高校教师组成的专家组进行充分论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方面充分考虑行业、企业对人才能力、培养方式的要求。例如,中建、中铁等施工企业对无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越来越多,单纯的材料课程不能满足工作岗位专业知识结构的需求,于是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监理概论”等课程,以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专业间日益交叉融合的趋势;教学中强化了“湿热养护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相关内容,以适应装配式建筑对混凝土材料的生产方式的需求。

2.2企业技术人员进课堂

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堂教学,形式要灵活,可负责整门课,也可承担一部分。由于时间、空间的问题,企业技术人员完整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有一定困难,可以就课程中某一章節或热点问题开设专题讲座;或者是利用学生在企业集中实习阶段,由企业技术人员负责整门课程的教学。卓越班学生在企业为期2个多月的生产实习,由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分公司的总工组成的教学团队,完成了“材料设计实验”的课堂教学部分;辽宁亚泰绿色建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针对“混凝土工程与技术”课程中装配式建筑PC构件的生产内容,开设了讲座。

2.3企业参与实践环节的教学

由企业主导的实践教学环节,有强烈的工程色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操作性强。卓越班学生的生产实习,完全不同于以往走马观花式的实习,近3个月的工作、学习、生活都在企业进行。卓越班的学生学习了企业管理制度,在生产、检验、工地等多个岗位进行岗位轮修,学生的业务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课程设计、材料设计实验以及毕业班论文/设计的选题上,能够充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真题真做,并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在内容和质量上都能够得到保证。

3建设具有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

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要求建设一支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教师由校内教师和企业方委派的工程师两类组成。

3.1提升教师工程能力

校内教师应具有实际工程经历,具备较高专业水平。逐步提高具备企业实践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学校鼓励校内教师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工作,并且建立了强化专任教师工程经验的培养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到联合培养企业进行实践交流与培训,提高教师的工程经验,在考核制度上为教师提升工程经验创造宽松的环境。此外在人才引进机制中,除了注重人才的学缘结构外,还强调人才的工程经验背景。

3.2选聘企业导师

企业委派的工程师应具备8年以上丰富的一线工作经历,并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比较熟悉。学校加大了对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选聘力度,目前已经有15名企业高级职称人员以“联合研究生导师”“特聘教授”“校外指导教师”等名义被聘为沈阳建筑大学校外兼职教师,这些校外教师均是行业内技术、管理领域的佼佼者,工程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为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学校制订了“校外教师选聘管理办法”,对校外教师的认定、评选、考核、薪酬等事宜,做了具体的规定。

4调整教学计划以满足工程训练的要求

相对于普通班的实践环节,卓越班明显强化了这部分的教学,除了在实施方式上有明显不同之外,学时也明显增加。在理论学时不减少,总学时适当控制的前提下,如何安排教学进程成为卓越班实践环节顺利实施的关键,否则,时间太短,实践过程容易流于形式。无机专业卓越工程师班是在第5学期开始从普通班中分离出来的,前面4个学期的课程很难进行调整,只能选择后面3个学期的课程压缩在2个学期内完成,此外还要利用第6学期的暑假,这样在第7学期学生可以有3个月的时间在企业开展实习、实验等工程实践环节,从时间上保证了学生工程能力的提升。

5学校与行业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

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是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的相互融合,促使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形成有机统一体,最终实现教育与生产的一体化发展[5]。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对高校的培养来说,更为具体和明确。无机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的定位,是在充分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广泛征求企业意见,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后才确定的。人才培养标准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职业素养、工程实践、工程研究、工程创新和工程综合,明显强调了人才培养的工程背景。在这一标准的指导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强化实践环节的培养模式也就成为必然。

6结语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学生增强了工程经验、缩短了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学校引入了社会资源,办学手段更加丰富,企业可以接收到高素质的人才,学生、学校、企业达到了共赢。无机卓越班历届毕业生均得到了联合培养企业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度认可,表示可以全部接收卓越班学生就业,更多的企业也表示愿意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这使我们更加坚定了无机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不断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培养更多面向工程实际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楷,熊巧,马啸,等.“卓越计划”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湖北师范大学为例[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22,38(6):58-62.

[2]白少元,王敦球,游少鸿.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整合[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1):68-70.

[3]石素君,赵修臣,李红,等.面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2,20(6):98-102.

[4]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5]胡万山.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大学课程保障:价值追求、现实问题与改进建议[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3,37(1):25-32.

猜你喜欢

校企联合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职业教育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模式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校企联合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初探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