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启·问”课程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23-08-11黄智莺李盛奇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7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幼儿园专业

黄智莺 李盛奇

高素质专业化幼儿教师是幼儿园保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武汉市武昌丁字桥幼儿园秉承“自然习得,启问求真”的办园理念,围绕“聚焦问题需求,专注课程发展”的教育思路,依据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和实际培训需求,搭建由“启德”课程(师德素养)、“启智”课程(专业知识)、“启能”课程(教科研能力)三个模块组成的“启·问”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框架,逐渐形成系列教师研修课程体系,助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以教师发展需求为起点构建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启·问”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以教师的学习需求为起点,以学习、研究和评价过程的整合为研修模式,做到以学习促进研究,以研究反馈评价,以评价优化学习。

需求导向,提炼课程理念。园所“启·问”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建设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以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培训需求为导向,促进教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据此,我们依据园所实际拟定了《“启·问”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纲要》,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启·问”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从开启教师事业理想,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出发,结合幼儿园教师职业特点,加强学前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二是“启·问”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的开发是从教师需求出发,打开“问题”思路,利用园本研修的途径提升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启·问”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体系的实施促进教师专业發展的自觉性,通过大胆开展保教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彰显“能力为重”的理念。

问题导引,建构“启·问”课程体系。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不同层级教师有不同课程需求:一是新手型教师较多关注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的相关课程;二是骨干型教师较多关注教育教学方法、管理沟通艺术方面的课程;三是后勤及保育员对于如何立足本职岗位开展创新工作感到困惑。

针对教师的培训需求,为保障课程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我们在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多方力量对课程结构体系进行研讨,并多次聘请高校教授和相关科研院所的教育课程专家入园指导。通过多方探讨,初步形成了三大课程模块:“启德”课程(师德素养)、“启智”课程(专业知识)、“启能”课程(教科研能力)。

体制保障,多元实施课程。为保障“启·问”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建设研究的顺利开展,幼儿园以建立“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为目标,深入研究、统筹规划,把校本研训工作纳入幼儿园的整体发展规划中,形成园内研训机制,分工协作、责任到岗、岗位到人,同时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

首先,幼儿园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中心,由园长任第一责任人,以人本化的管理为基础,从新的视角和幼儿园实际思考传承与创新。其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领导小组分工明确,采用管理重心下移的方式构建管理运行机制。园长定期参与校本研训,直接面对一线教师;中层干部参与教研组、后勤组的决策过程中。

在制度的保障下,幼儿园通过分岗位、分层次、分渠道、分平台等方式实施“启·问”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园所将教师依据工作经验和能力进行分层,按照入职年限和专业水平分为“启辰”“启航”“启熠”三级教师。他们通过“师徒双向选”“一徒从多师”“一师带多徒”的形式充分发挥个人特长,有效促进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对一线教师有培训,又对保育员、后勤人员等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跟学、跟看、跟做等形式,在教师自我规划、勤于学习和善于反思三个方面鼓励教师自我拔高,同时也提供外出学习、园际交流等机会。

评价优化,完善课程体系。每次培训结束,幼儿园通过问卷的形式,从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方面对课程进行评价,从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培训者围绕活动达成度、活动满意度以及收获建议等方面对课程进行多元评价。评价的结果反映出新教师对于班级管理工作、家园沟通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了解了具体的开展步骤;骨干教师对五大领域教学、游戏观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动青年教师共成长,从中发挥自身价值。

让教师在特色课程中获得专业发展

基于党建“和合”特色设置“启德”课程模块。园所教师队伍年轻化,他们虽具有良好的专业理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但在职业规划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怎样在思想上引领教师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以正确的心态看待自身的专业发展?”结合党建“和合”特色,幼儿园设置了“启德”课程模块。该课程以“以德为先”为前提,通过“新教师角色的转变与适应”“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开展”“班主任工作论坛”等专题课程,引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尊重幼儿独立人格,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例如,“和合”特色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培训对象是全体教师,采用线上线下、专题分享等多种形式开展师德培训,引导全园教师增强职业道德与信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通过课程的开展,教师的觉悟不断提高,对幼师这一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相互交流中对自身的职业发展也逐渐形成清晰的规划。

幼儿园结合每个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分岗位、分层次实施课程。九月,幼儿园针对新教师开展“和合”特色下新教师培训,通过课程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教师工作,巩固五大领域知识;针对骨干教师进一步在自主游戏和课程方面进行引领。

基于岗位需求设置“启智”课程模块。根据不同教师的需求,我们开发了“启智”课程模块,重点引导教师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加强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旨在全面指导教师领悟幼儿教育的目标、原则、任务及幼儿成长的特点,围绕“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教师如何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如何进行师幼互动?”“如何合理开展幼儿保教和管理?”“如何掌握和传授通识性知识?”等开展专题课程。

例如在实施“这样设计语言讲述活动”课程时,我们利用每周三的园本研训,每周二的常规听课,将教研与听课评课活动相结合。在园本研训中,培训者引导教师对日常教育教学语言情境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利用常规听课让教师在实践中进行观察和学习。通过多次从问题到主题的校本研训和一学年的听课活动,教师作为学习主体,不仅语言知识与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还激发了探索新问题的潜力。

其次,对于保育员和后勤人员,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开发了“丁幼健康”“本真味道”两门课程。针对后勤人员如何创造性开发菜谱的需求,后勤主管推送了很多学习资源,通过互相交流,共同研究各类创新菜谱,并邀请教师、家长和幼儿进行点评,激发工作创新的动力。

基于专业提升设置“启能”课程模块。该课程重点培养教师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梳理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师保教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此课程强调教师应具有环境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游戏的支持与引导、对儿童的激励与评价、与儿童沟通与合作、教师自身反思与发展等基本专业能力。在开展园本课程建设中,很多教师对课程实施和日志的撰写存在疑惑,因此,幼儿园将教师分成课程组和游戏组,通过集体研讨、一对一探讨、实践反思的方式,引导骨干教师先了解课程实施策略,再通过自身的学习带领其他教师学习,做到学习全覆盖,各有侧重点。

经过近四年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的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师德素养、专业知识、教科研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在各项技能大赛中频频获奖。园所涌现了一大批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武昌区学科带头人、武昌区优秀青年教师。同时,幼儿园积极推进“基于‘启·问课程建构下幼儿探究素养的研究”成果的孵化,该成果荣获武昌区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在全园的不懈努力下,幼儿园被评为武昌区“十三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同时成为武昌区教育局新教师线下实践研修基地。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幼儿园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爱“上”幼儿园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