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颗糖的力量

2023-08-11张基广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7期
关键词:糖果陶行知心理学

张基广

一年级的小Z同学很顽皮,有一段时间让老师很是头疼。无奈之下,班主任把他带到我的办公室,让我跟他谈一谈。

经过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似懂非懂地点头应允。临走的时候,我打开办公桌上的储糖罐,请他从里面挑选一颗糖,并郑重地对他说:“刚才你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下决心慢慢改正,校长相信你能说到做到,所以特别奖励你一颗糖。”他欣喜地挑了一颗糖,放到自己的口袋里。

這下好了,小Z隔三岔五地来到我的办公室,一进来就自报家门——又想来吃糖了。不过,我们之间有个约定,只有他取得了进步,不断改掉原来的缺点才能吃糖。过了一段时间,听他班上的老师说,他这段时间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步。我不知这是糖果的诱惑还是糖果的教育力量,也许两者兼而有之。不过,我已经成为他的好朋友了。

前些天,他上午来我的办公室吃了一颗糖,下午又跑来了。一见面,他不好意思支支吾吾地说还想吃一颗。我当时就对他说:“小朋友一天只能吃一颗糖,糖吃多了牙齿就会坏掉,人也会变胖,对身体很不好。我们要有一个新的约定,一天最多只能吃一颗糖。”他想了想,轻轻地点点头,说了声“再见”就跑开了。果然,再没有出现一天来吃两次糖的情况了。

我想到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经典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者给幼儿园的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能吃两颗。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把糖马上吃掉了;而有些孩子则很有耐心,通过闭上眼睛不看糖、头枕双臂、假装睡觉、自己唱歌等方式拖延时间。研究人员通过后续跟踪观察,发现那些“延迟者”到后来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精神,那些“不等者”则显示出孤僻固执、易受挫、优柔寡断等倾向。

我又想到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个男孩打人,上前制止并说:“请你今天下午三点到我办公室来一趟。”下午三点,男孩准时来到陶行知的办公室,陶行知和蔼可亲地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说:“孩子,首先我要奖励你一颗糖,你三点钟准时到了,说明你时间观念强。”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你看,我叫你住手你马上住手了,说明你懂得尊重老师,我要奖励你。”男孩眼圈都红了,陶行知掏出了第三颗糖:“我已经了解过,你打那个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难道不值得奖励吗?”男孩听到这里,眼泪流了出来:“校长,我知道打人不应该。”陶行知笑了:“孩子,我早就给你准备了第四颗糖,从我第一眼看到你,就坚信你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看来我的眼光一点也没有错……”

其实,很多小学低年级老师的抽屉里、包里都装有糖果,作为奖品奖励给孩子,但什么时候予以奖励、奖励到什么程度、如何发挥这种“糖果奖励”的最大作用,都值得我们从教育学、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视角来思考研究。

对儿童来说,糖果既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童年的幸福。如果运用得好,一颗小小的糖果也可以成为一种教育的力量。

昨天下午小Z又来到我的办公室,这次可热闹了,他带来班上的七八个同学,一下子把我的办公桌围住了。看到孩子们的眼神,我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带同学们来吃糖了。我让同学们有秩序地每人挑选一颗糖,孩子们有礼貌地说着谢谢、再见。而此时的小Z,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里,俨然成了校长的老熟人和老朋友。

看来,晚上我又要去买糖了……

责任编辑/周小益

猜你喜欢

糖果陶行知心理学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陶行知教育名录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雨季里的糖果湖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