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区域普通高中教研机制创新与实践

2023-08-11龚道敏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7期
关键词:视导教科院教研员

龚道敏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建立起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体系,基本形成了职责明确、配合密切、协作研究、成果分享、共同发展的教研工作新格局,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提供了切实保障。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绝大多数县级教研机构在“三定”方案中,没有服务普通高中的职能,导致研究、指导和服务县域普通高中教研工作的职能直接转嫁给市级教研机构独自承担。市级教研机构如何在域内普通高中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恩施州基于探索问题解决的工作方法,创新教研机制,经过五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主要问题的表现

恩施州现有普通高中学校32所,在校学生8.26万人,有专职教师6300余人。受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虽然州级教研机构在推进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教研人员较少、研究力量较分散、研究内容窄化、学校教研活力不够、服务成效不显著等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县对校基本无指导。一直以来,全州八个县级教研机构按照单位“三定”方案规定,县级教研室(研培中心、教科院)只负责区域内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不涉及普通高中学校。同时,县市普通高中学校较少,校际教研交流较少,普通高中学校除了校本教研外,县域内基本上不存在教研交流、研讨、指导和服务,从而导致各普通高中学校教研“近亲繁殖”,低水平重复,教研质量不高。

学校教研作用弱化。据调查,全州32所普通高中学校教研机构基本健全,基本按照“教研处(科、室)—学科教研组—年级学科教研组”三级管理体制构建学校教研管理体系,其作用发挥因校而异,即部分优质学校教研机构作用发挥较好,做到了管理有制度、年度有计划、活动有方案、效果有考评,而部分薄弱学校,其机构“名存实亡”,其他作用发挥十分有限。

学校教研内容窄化。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改革虽然顺利推进,但是“唯分数”“唯升学”的教育教学及教研的价值取向并未得到彻底改变,从而导致高考考的课程反复上、不考的课程基本不上,教师上课就是备考、学生学习就是刷题的局面。学校教研的内容窄化为复习备考,教研形式就是试题讲评,不利于教育新政策、课堂新理念、教学新方法等的有效落实。

优秀教研力量分化。州级教研机构——恩施州教科院,按学科配备1名教研员,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能力、水平不高,服务精力有限,服务效果不优。然而,各普通高中学校不同学科均有个别优秀的正高级教师或特级教师,由于缺乏一种教研机制或平台,其作用发挥仅局限在年级学科组或学校教研组,无法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有鉴于此,2018年,以恩施州教育局为主导,州教科院统筹协调,成立了首届普通高中14个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第二届增加了教育教学管理指导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首届成员共72人,2022年换届增至80人,其中正高级教师25人,特级教师18人,形成了以州教科院为纽带、学科教师为中心的学术组织,较好解决了上述问题。

问题解决的办法

平台聚智,解决教研力量不足的问题。教指委在恩施州教育局领导下,与州教科院并行设立学术委员会。州教科院主要负责协调和后勤保障等服务性工作。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在15个学科(含1个教育教学管理指导委员会)教指委主任委员中选举产生,其余14位任副主任委员,秘书长由州教科院主要负责人担任。建立学术委员会会议制度,主要负责教研规划、工作计划、内容选择、项目策划、活动落实、效果评价以及教育决策咨询服务等,为全州教研工作提出主张,协调处理项目、活动落实及服务支持,向下指导、引领、协作教育主管部门考核评价各学科教指委工作绩效。学科教指委委员由学校推荐,教育主管部门遴选,每个学科由7位优秀教师和教研員组成一个研究团队(即学科教指委)。学科教指委有计划、有步骤地服务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完善了学科教指委组织架构,厘清了学术委员会与州教科院、学术委员会与学科教指委、学科教指委与各学校的关系和职能,明确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性质及组织关系。编织了教研机构和学校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等多点联结的一张网,实现教研员与域内优秀学科教师联结更紧密、沟通更便捷的目标,提升了工作效能。较好地解决了基层教研机构人员编制不够、研究力量较弱、群体组织与学校沟通融合不够、社会团体组织管理松散等问题。同时,在学科教指委的带动、引领下,强化了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的深化落实,汇集了教研资源,优化了教研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项目牵引,解决教研内容窄化的问题。在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过程中,教指委紧扣学校德育、课堂教学、质量监测、教师发展和服务决策等内容,开展研究、指导和服务。每年结合年度工作计划,形成3~5个不同方向的项目,每个项目配置一定的经费,采取项目招募或分配制,形成项目小组。结合教指委成员的专长,定人定时定量完成工作任务。五年来,开展学校德育专题视导、指导、研讨和经验推介活动7次;课堂教学改革综合视导10场(每场3所学校),实现域内学校全覆盖,教指委成员作专题报告127场次,上示范课368节,研讨课978节;开展自我提升培训5次,培训近600人次,承担域内外教师培训授课任务300多场次,参训人数近3万人次;开展质量监测命题、审题、质量分析10次、90个科次;开展专题调研并形成专题报告12个,为行政决策咨询提供服务。

靶向发力,解决教研“表面热闹”的问题。教指委成员虽然都是优秀教师,但并非“万精油”或“全能冠军”,且在学校本职岗位教学任务较重。因此,不仅要用其所长,且工作任务不能过重,集中活动不能太频繁,否则会出现问题研究不透、工作质量不高、疲于应付或“表面热闹”的虚假教研现象。在开展每一次活动的过程中,须做到事前调研需求,针对问题来优化措施,对症下药,以全新的理念、有效的方法开展区域和学校教研工作。如对学校开展课堂教学视导。首先,学科教指委要与被视导学校对应学科教研组长深度交流、讨论,找准需求;其次,开展“三环节”教学视导范式,即专家报告引领解决课程实施基本理念问题、同课异构对比分析找出课堂实施细微差距、同堂议课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再次,通过网络问卷,让全体参与活动的教师对活动主题、内容、形式、收获进行评价,视导小组结合评价反馈和自我反思,总结视导活动得失,并在大会上进行反馈,以此优化教学视导、改进提升教学视导效果。五年来,通过学校综合视导、学科专题视导、课堂教学研究,教指委工作覆盖了州内所有学校和所有学科,得到了各学校高度肯定和教师的欢迎,改变了传统教研员教学视导仅限于听课、议课的模式,增强了视导的实效性。

考评跟进,解决教研活力不够的问题。教指委成员大多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或域内优秀骨干教师,在区域内都是“顶呱呱”的教师,责任、尊重和社会地位是他们最看重的评价指标,如何激发这批教师的积极性,恩施州从“匹配度、达成度、满意度、美誉度、合作度”五个维度建立了学科教指委(个人和学科团队)年度工作考评指标体系。匹配度即教指委所做工作的内容与总体目标的匹配程度;达成度即工作计划与工作完成情况;满意度是通过问卷的方式,重点调查本学科教师对每次开展活动质量的满意度;美誉度即本学科教指委工作得到省级及以上奖励情况,如参加省级课堂教学竞赛获奖率排名;合作度就是个人与团队、团队与团队合作情况,由合作伙伴评价。考评结果主要应用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考评结果采取积分制,优秀者直接进入下一轮专家聘任,不合格的取消竞聘资格;二是个人年度考评优秀者,奖励省外5天交流学习培训的指标1个,由优秀者推荐本学科教指委成员以外的骨干教师;三是考评结果通报到教指委成员所在单位主要领导。五年来,年度考核整体满意度达95%以上,无不合格个人和团队出现,激活了教研活力。在任期内,教指委成员有7名获评湖北省特级教师,11名评上正高级教师,5名晋升为专业技术三级岗位,3名获评省管专家。

探究实践的成效

五年来,通过行政主导、教研统筹、优秀教师深度参与,形成了一个“教研员—优秀教师—学科教研组—多所学校”多向、交叉、互联、扁平化的教研平台,初步改变了教研机构层级化、教研问题虚假化、学校教研孤立化的现象,形成教研主张与行动同步、教研员与教师同行、学校与学校同向、教研智慧同享的教研新格局。

探索一个教研新机制。通过建设教指委,初步改变了县市教研机构指导服务不力、州级教研机构力量不足、教研员教研热、学校教师教研冷等问题,形成了改进学校德育、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机构与学校同频共振、教研主张共商、教研问题共研、教研成果共享的新机制。

营造一种教研新生态。通过建设教指委,初步改变了学校复习备考研究多、作业设计和试题命制研究少,教师教学技术研究多、学生学习规律研究少,课堂教學研究多、课改理论方法研究少的现状。形成了既研究教育改革政策、高考改革要求、课程标准规定、课程教材呈现、课堂教学实践,又研究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学校发展等方方面面,形成了教研员和教师双主体参与,共同提炼教研主张、共同设计教研方式方法、共同总结教研经验、共同运用教研成果的新生态。

聚集一批教研新资源。通过建设教指委,将散落在各个地方的优秀学校、优秀教师聚集在一起,激活每一所学校的教研热情和每一位委员(教师)的教研活力,把教研机构与学校、教研员与教师深度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批教研新资源。

深研一批教学新问题。开展教研活动首要的任务是调研需求,无问题不教研。教研活动成效必须由第三方开展满意度调查,满意度不达标的须约谈学科主任委员和学术秘书,提出整改意见。改变了教研员自定主张、自定内容、自定形式的教研格局,也改变了教研员只关注教研内容本身,忽视学校、教师、学生发展需求的痛点、堵点问题的现象。

成长一批教学新骨干。通过组建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大批骨干教师与优秀教师汇聚在一起,通过研究诸如高考新政策、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探索教育规律、实践新课堂等,让一大批骨干在集体研讨、课堂实践、教学示范中得到历练,实现了快速成长,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

基于此,恩施州将继续深入实践,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完善教指委的组织架构、管理办法、研究内容和绩效评价,探索一种适合教研机构与学校深度融合的新机制,发挥教研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支撑作用。

责任编辑/杨万军

猜你喜欢

视导教科院教研员
以视促行,以导提质
——幼儿园内部视导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中小学视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教育局同仁到市教科院考察交流
An Analysis of Mobile Equipment o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Development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年总目录
中学实验教学视导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更正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