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传说的现代化内涵与当代价值探究

2023-08-10朱琳琳

艺术科技 2023年16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现实意义

摘要:民间传说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地方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口头作品。其具有超时空性与普适性,能够跨越时空而魅力不减,依旧焕发生机,闪耀璀璨光芒,其现代化内涵、现实意义及当代价值值得深入探究。文章以中国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为例,贯穿古今,联系实际,深入探讨民间传说的现代化内涵、现实意义及当代价值。首先,民间传说能够形成历史脉络网,以便当代人追溯过去,考察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思想观念等方方面面。民间传说也体现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能为构建族群记忆、增强集体认同感与社会凝聚力助力。其次,民间传说往往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是无形、易于接受且受众广泛的一种文化思想传播方式,对人们的思想进行积极的塑造与指引,起着一定的教化作用。最后,民间传说与其他领域互相促进、共同繁荣。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能够为作家文学提供素材与灵感,为其注入源头活水,促进作家文学繁荣发展。同时,民间传说能够与音乐领域、影视领域互相成就,共同发展。跨领域的交流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在促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发出中国声音,巩固中国记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民间传说具备独特且积极的现代化内涵、现实意义及当代价值,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闪耀着历史的荣光与创新的亮光,并恣意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关键词:民间传说;中国民间四大传说;现代化内涵;现实意义;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6-00-03

1 从民间传说的历史性观照其现代化内涵

1.1 民间传说的历史性

民间传说与神话、民间故事并不相同。较之神话,民间传说更为世俗化、地方化;而较之故事,民间传说则更加真实、灵动、传奇。民间传说往往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习俗、地方风情紧密相关,以明确的地点、人物、事件、风俗为对象,在此基础上具体情节得到有效加工,然后一直流传下去。《孟姜女哭长城》最初见于《左传》,原型故事中出现了杞梁和杞梁之妻这两个主要历史人物,也出现了“吊车迎夫”这一历史事件,之后其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得到丰富。《白蛇传》与多个现实地点、人文景观有关,如位于杭州西湖的断桥、雷峰塔,以及江苏镇江的金山寺。

因此,民间传说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对过去的事物具有依赖性,从而对历史产生了一种映照作用。传说流传过程中所有的地点、人物、习俗、风情织成了一张大网,形成的历史脉络难以掩藏光阴的故事,为当代人回望过去、探索历史提供了蛛丝马迹。

1.2 民间传说的现代化内涵

对民间传说进行历史性观照,再立足现实,联系实际,能够为对历史的探寻、民俗民情的考证探寻到一条真实而接地气的道路。在《牛郎织女》中,牛郎织女男耕女织、儿女双全的生活状态对中国古代传统家庭生活模式起到了一定的印证作用;《孟姜女哭长城》反映了秦王朝暴虐统治下老百姓的悲惨命运;《梁山伯与祝英台》体现了封建婚姻制度对男女爱情的束缚,以及年轻男女对自由爱情的不懈追求;《白蛇传》为杭州西湖的雷峰塔、镇江的金山寺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有利于对地方风物的考察、对历史文献的溯源。

《孟姜女哭长城》不仅生动反映了秦时村落的人文生态,还展现了人们共同的文化心理,寄托着他们的情感与向往[1]。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亦是千千万万百姓哭倒了长城。该传说是饱受秦王朝压迫的千万百姓对封建统治阶级暴虐行为的哭诉,对被奴役者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精神的歌颂。民间传说蕴含着人们共同的文化心理,会展现出群体化、集体性、地方性的特征,并由共同族群记忆的构建而积淀出族群认同与精神凝聚。

民间传说也是对民族精神的生动展现,从民间传说中可见到民族精神闪耀的光芒。在《牛郎织女》中,织女甘愿成为凡人,与牛郎一起用双手劳动谋求生计,男耕女织,安稳生活,体现了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面对重重困难时,他们共同努力克服,展现了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孟姜女哭长城》则反映了人们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坚贞不屈的高尚精神。

2 民间传说传递了适用于当代的正确价值取向

2.1 对女性视角的肯定与男女平等意识的觉醒

民间传说中的叙述视角通常为女性。中国民间四大傳说的第一视角与核心人物均为女性——织女、白娘子、孟姜女、祝英台,男子反而成为陪衬[2]。

首先,传说中女主人公的来历往往非同一般。织女是天上仙女,白娘子是千年蛇妖,孟姜女是葫芦所生,祝英台为官宦人家的小姐,而传说中的男子则在女主人公或高贵富丽或神奇诡怪的光彩照耀下显得黯淡无光。身份的不平凡注定了女主人公人生的传奇,预示着故事将以她们为中心展开一系列曲折的情节,展现出强烈动人的情感。其次,男女主人公有被动与主动的明显区分[3]。四大传说中主动的一方均为女性,她们努力作出某种变化以拥抱爱情,而男主人公在传说中往往是被动的、迷茫的、不知所措的,甚至是软弱的、无能的、消极的,他们在女主人公的指引下附和着、行动着、变化着。

2.2 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与对封建礼教的冲击

民间传说是以情为载体的叙事体,情可以是爱情、亲情、友情,但最突出的无疑是爱情。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亦可称为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中心情节都是男女主人公面临阻碍的爱情,主题均是对自由爱情不懈追求的反映。传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不顾一切地奔赴爱情,在追求爱情的同时,冲破了僵化的封建礼教的桎梏,蔑视所谓的等级制度、封建统治。

民间传说表达的对自由爱情的勇敢追求与当代人寻求精神解放、独立的自由恋爱理念一拍即合,也为当代人勇敢追爱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另外,民间传说对封建礼教的抨击与控诉等观念是先进正确的,与当代价值取向保持一致,值得肯定。由此可见,民间传说具有一定的现代性与先进性,再考虑到其所具备的口头性与传承性的特征,其能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具有积极的影响与塑造指引的作用。

3 民间传说促进作家文学发展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是对立的两个范畴。民间文学扎根底层,属于俗文化、小传统;而作家文学处于高位,属于雅文化、大传统。一个处于金字塔底部,一个处于金字塔尖,两者相互渗透,产生一定的联结。民间传说属于民间文学的一部分,自然也与作家文学有一定的关联。现以民间文学为前提,将目光聚焦在民间传说上,探讨民间传说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首先,作家文学从丰富的民间传说中找寻素材、获得灵感。民间传说扎根于广阔的大地,包罗世间万象,落于细处、实处。上可以讲述神仙皇家、官宦贵族,下可以反映平民百姓的疾苦生活。天上人间,妖魔鬼怪,皆可入传说,成为人们进行文学创作的素材与对象。民间传说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形象也为作家文学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源头活水。

其次,民间传说中存在奇特的想象,能拓展作家文学的写作空间。民间传说所蕴含的奇特的想象与神秘色彩对作家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最后的化蝶最能体现传说的奇特神秘,而由人化物的这一“变形”手法也经常在作家文学中出现,体现出万物有灵、物我化一的理念。

因此,民间传说对作家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民间传说为作家文学开拓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许多经典人物形象的原型。民间传说中奇特的想象与神秘色彩为作家文学延伸了写作空间,传说中生动的口语也为严肃的作家文学注入了活力与地方特色。

4 民间传说与其他文艺领域共同促进、成长

民间传说流传千百年,阔步走入当代。其作为民间文学的一部分,除了对作家文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之外,还对其他文艺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如音乐领域、影视领域等。民间传说与这些文艺领域产生联系,建立了紧密的情感联结,共同促进、成长,一起走向更加繁荣和光明的未来。

4.1 音乐领域

民间传说是开放的、故事性的、多情的,音乐是包容的、无边界的、善于接纳的。民间传说给予音乐灵感,传说中承载的情为音乐注入了灵魂。民间传说是一种俗文化,而乐曲则是一种雅文化。当民间传说与音乐结合,音乐的变换恰与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情感一致,进而形成厚重悠长的韵味。

著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是中西合璧的典范,“中”则体现在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上。将作为俗文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倾注在雅的乐曲中,以雅的方式讲述这一段俗的故事,雅随俗而热情奔放,俗因雅而褪去粗浅,全曲清新质朴,实现了雅与俗的交融。俗文化的强烈情感与雅文化的艺术美感相互碰撞,民间传说的抒情性与戏剧性在交响乐演奏的技巧性与表现性下迸发出震撼灵魂的力量。

此外,在中国传统戏剧中,民间传说也绽放出夺目的光彩。《白蛇传》在川剧、越剧、粤剧中都有杰出的表现,京剧《柳荫记》《英台抗婚》和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梁祝戏曲文学,《牛郎织女》是黄梅戏剧中极具代表性的优秀传统剧目。戏剧强烈的情感、节奏张力与传说充沛动人的情感、跌宕曲折的情节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焕发出新的生机,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民间传说在音乐领域如鱼得水,大放异彩,心灵的情感与听觉的音乐相互交织,融为一体,带来非凡享受。虽非同一领域,但能够和谐共生,绽放出新的光芒,互为动力,相互促进,释放积极的力量,获得长足发展,为当代文艺事业的繁荣助力。

4.2 影视领域

民间传说是富有魅力的口头文学,也是流动的瑰宝,集有趣的情节、真挚动人的情感、奇特的想象、生动经典的人物形象于一身,天然地绽放异彩,其光彩自然躲不过包罗众生万象的影视领域。在电影、电视剧、动画动漫等影视作品中,民间傳说的身影也频繁出现。

以《白蛇传》为例,近几十年来,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频繁见于影视中。1992年,由赵雅芝主演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风靡大江南北。相关影视作品还有1993年徐克导演的电影《青蛇》、2001年范文芳主演的电视剧《青蛇与白蛇》、2006年由刘涛和潘粤明主演的《白蛇传》、2011年黄圣依主演的电影《白蛇传说》、2018年杨紫主演的电视剧《天乩之白蛇传说》、2019年鞠婧祎主演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等[4]。

除了电影与电视剧领域之外,《白蛇传》也被改编为动漫电影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如2019年上映的《白蛇:缘起》,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独属于东方的视听盛宴,用富有韵味的中国风画面讲述了一段凄美的前世姻缘。同系列的《白蛇2:青蛇劫起》也在2021年上映,亦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白蛇传》已成功进化为极具影响力的大IP,在几十年里被多版本还原、花样改编、精彩演绎,也使观众越发了解与熟悉这个传说,形成了深刻的文化记忆。《白蛇传》的影视化成功为其他传说走上屏幕起到了示范作用。

民间传说为影视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影视的创新与多元化发展。影视剧也可将观众对民间传说的兴趣作为一大宣传点,吸引更多观众观看。影视剧取材于民间传说,也将传说带到了更多人面前,从而提高了传说的传播度,扩大了其覆盖面,有助于观众对传说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其发扬了本土文化,巩固了国人的文化记忆,进而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因此,这不仅是民间传说与影视领域的互相促进,还是一种格局的提升、文化的传播、心灵的拉近,是传播与发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

5 结语

民间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一部分,在兼具民间文学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四大特征的同时,也具备独特的现代化文化内涵、现实意义及当代价值。

民间传说流传至今而不衰,离不开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积极向上的现实意义。它恣意展现独特的当代价值,带着历史的荣光,像是满载勋章的将军。民间传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现代化内涵、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仍有很大的探究空间,在保护与传承民间传说的过程中,持续对其进行探究,必要且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魁立,刘铁梁,赵世瑜,等.孟姜女传说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J].民俗研究,2009(3):39-57.

[2] 田茂军,林铁.中国四大传说中的男性形象[J].民间文化,2000(7):6-11.

[3] 傅修延.互文的魅力:四大民间传说新释[J].江西社会科学,2014,34(4):205-214.

[4] 王泓凯.《白蛇传》从传说到影视的视阈转换[J].艺术评鉴,2018(20):169-170.

作者简介:朱琳琳(2002—),女,江苏宿迁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学。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现实意义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重逻辑与现实意义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当代价值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党内批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