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山歌的现状和传承研究
2023-08-10顾克
摘要:闽西山歌不仅是闽西文化中绚丽的瑰宝,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植于闽西深厚土壤的闽西山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它反映社会现实,体现不同时期的时代特质和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山歌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被音乐主流和时代浪潮推向边缘。人才的断层对闽西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有致命的影响。文章从闽西山歌演唱人才断层现状、闽西山歌的传承发展与传播再创作、传承闽西山歌的意义这三个角度出发,探究闽西山歌的现状和传承情况,旨在呼吁社会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闽西山歌;乡土气息;人才;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6-00-03
0 引言
闽西山歌又称龙岩山歌,泛指流行于今龙岩地区七个县及现属三明地区的清流、宁化等县的山歌、小调,以及说唱音乐、竹板歌、南词、北调等,是我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回旋曲折、节奏自由、婉转动听,具有极大的抒情和叙事空间,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自己代表性的山歌曲调,如新罗城关山歌、永定下洋竹板山歌、苏坂艄公号子、长汀山歌等。山歌好听但难唱,难就难在对风格、声调、情感以及“味道”的把握,难在山歌衬词、三连音及修饰音的运用[1]。唱腔唱法因人而异,但不能舍本逐末,更不能去本就末[2]。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闽西山歌都扮演着教育和鼓舞大众的角色,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保护好作为地方音乐“母体”的闽西山歌,使其继续服务大众,是时代赋予当代山歌人的使命。
1 闽西山歌演唱人才断层现状
自古以来闽西山歌在福建就极为风行,其有诗经“国风”和“吴歌”余韵之称[3]。它是劳苦大众对剥削、压迫等的呼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实反映了当地勞动人民的精神诉求。闽西山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既具有田园风情,又散发着山野气息。“渔人与樵子,唱彻百蛮天”,体现了先民对山歌的喜爱。在一首首余音绕梁的山歌中,听者仿佛可以看到男女兴往情来、抒发情愫,在山间劳作中和鸣、在隔岭采集中唱和是当地百姓抒发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社会生活繁荣发展。20世纪90年代,港台音乐、影视音乐以其多元化、个性化、职业化的特点,风靡一时,影响着那一代青年人,成为音乐的主流和时尚。随着时代发展,乡村城镇化,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资讯化,人们的生活状况、审美情趣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曲调相对单一、曲风多为哭调的山歌,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黯然退出音乐舞台。由于山歌受众群体迅速萎缩、需求边缘化,许多从事本土山歌演唱的音乐人为追逐时代浪潮和经济效益,纷纷改唱流行歌曲或从事其他行业,传唱山歌的人群所剩无几。加之老一辈山歌手的不断老去而后乏来者,导致那段时期山歌表演人才出现严重断层,影响至今。如今只有个别城区零星的传承点偶尔飘荡几句山歌,而且以老年人居多。当地专业剧团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演出节目以歌舞为主,鲜有山歌演唱。曾经“一日三餐歌送饭,夜夜睡觉歌贴头”的山歌,渐渐边缘化。人才的断层对闽西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有致命影响,同时,地方方言的逐渐衰落也对山歌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方言是山歌韵味的源泉、特定符号,是山歌的重要载体和表达形式。闽西山歌广泛流传的地区内,存在着两种文化、两种语系相互重叠、碰撞、交融的现象,一部分是闽南语系的龙岩话,一部分是客家话,两种方言互不相通。现在许多人在日常交流中放弃了方言,转而使用普通话,方言(龙岩话、客家话)适用的环境极度收缩,如今的青少年几乎不会讲本地方言。没有了方言韵味的加持,山歌便不再地道。
2 闽西山歌的传承、发展与传播、再创作
2.1 闽西山歌的传承和发展
人才是山歌得以传承的第一要素和载体。山歌以口传为主,本传为辅。师徒间的口口相传、真真相济,加深了彼此间的传承情感。
传承有两个不同的概念,即传与承。传是施者,是保存、流传;承是受者,是继承和延续。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提出了不同的任务,应采取不同的态度。其中,传的过程应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前人归纳、总结、提炼留下来的山歌文化、演唱技法、表达方式等宝贵的精神、物质遗产,都要尽可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如果不自觉、主动地保存,它们很可能消亡殆尽。
传承,只有传下来,才能承下去。首先,要营造较好的传承氛围,既要有传承者的情感融入和坚守大爱,又要有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的精心管理,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持续重视和扶持。自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令法规及文件,号召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岩山歌作为龙岩山歌戏(地方戏曲剧种)的“母体”,应更好地传承下去。在龙岩山歌戏传习中心(原龙岩山歌剧团)多年的奔走呼吁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龙岩艺术学校招生代培了21名学员,将龙岩山歌老专家和在团演员充实到艺教队伍中,经过三年的精心传授与培养,2017年学员毕业后全部招聘入团。经不断的打磨和锤炼,两部大型龙岩山歌戏《羊角花》《红嫲》先后在2018年、2021年的福建省第28届、第29届戏剧会演中获得佳绩,扭转了龙岩山歌、山歌戏后继无人的现状,完成了专业团体从歌舞向传统戏曲、“非遗”项目的回归。
其次是重塑对闽西山歌地位和文化的认知。闽西山歌生于斯、长于斯,传唱着几百年的民风民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展示了闽西红土地上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闽西山歌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文环境,具有时代特征,如在革命斗争年代,它是一种发动群众、激励斗志的思想宣传工具,革命理想在闽西大地通过山歌的相互传唱而深入人心、生根发芽。
2.2 闽西山歌的传播
如今人们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度日益提高,政府决策以及当地宣传部、文联、文体局等主管部门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重点加大对闽西山歌的扶持和传播力度,通过相关专项文化发展的资金配套支持,强调舆论引导和宣传。2016年5月,“山歌大王”李天生老师协助央视《中国民歌大会》栏目组来到龙岩对《正月十五看月光》《阿哥出门往南洋》等永定山歌进行采风拍摄,同年10月,“山歌皇后”郭金香老师还带着老中青三代山歌人表演的龙岩山歌《采茶扑蝶》参加央视《中国民歌大会》并获得当期擂主,提高了龙岩山歌的知名度,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当地政府在2017年成立了闽西山歌艺术家协会,对山歌专业队伍发展进行了大量投入,同时加强了对民间文化人才的管理。其不仅要求专业院团以每年积极完成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山歌“嵌入”文化三下乡、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惠民的百余场演出,还聘请山歌传承人和有山歌情怀的民间歌手,结合剧团新一代传承人,积极开展“龙岩山歌(非遗)进校园”“山歌传承从娃娃抓起”等课堂教学活动,在当地十余所中小学、高校组织开展闽西山歌乡土文化传承教学。目前龙岩中心城区几乎每所学校都开设了山歌特色班,开展了方言进课堂项目。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要适时选出代表,参加各级举办的“小小山歌手”山歌擂台赛、“心中的歌谣”少儿山歌歌词大会、方言故事大赛等,让学生感受山歌的魅力,从认知到喜爱,进而习唱、传承山歌。要将“山歌采风”纳入研学主题活动,使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童心童真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编成山歌,唱出心声、唱响自然,激发学生学习山歌的兴趣和热情,为保护和传承山歌打下人才基础。
在加强青少年培养的同时,要加大对老年歌友的支持力度,增设多个山歌传唱点,在县、市、区老年大学开设山歌班,定期派专业演员组织培训,丰富老年生活。政府相关部门也要根据自己的业务宣传要求,以山歌的形式编写宣传口号、标语,如网络安全山歌、禁毒山歌、妇女权益山歌等。这些新山歌适应当下的宣传要求,能够通过口口传唱,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营造和谐社会新气象,让山歌在老百姓中真正传起来、唱起来,愉悦百姓、服务大众。
2.3 发展与适应时代审美的再创作
固本培元,立意发展。传承山歌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山歌。随着时代的进步,闽西山歌的受众越来越少,打造符合时代审美的新龙岩山歌,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潜心积累,披荆斩棘,敢于创新,成为新一代山歌人的任务。不少闽西本土作曲家创作了许多既不失传统又有创新的闽西新山歌,如根据长汀山歌《风吹竹叶》改编的男生四重唱《风吹竹叶》《山歌风情》和山歌组歌《山歌情韵》《丰收谣》,曲调优美、婉转动听,富有时代气息,这些新山歌由拥有扎实声乐基本功的演员演唱,将和声技巧与民歌元素结合,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认可。本土作曲家戴朝荣先生在戏剧舞蹈《送郎》的音乐创作中,将五句体裁的闽西山歌《送郎当红军》发展到类似民族歌剧咏叹调(中心唱段),增强了作品的厚重感,丰富了演员对角色内心的情感表达。改编的长汀山歌《藤缠树》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演绎得丝丝入扣、荡气回肠,堪称经典。龙岩山歌戏传习中心定期面向社会开放,通过季度、年度考核,举办演员的专场山歌习唱(奏)会等活动演出,积极推进《龙岩山歌新歌集》的出版,推进了对传统“非遗”项目龙岩山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进一步发挥了闽西山歌的艺术价值,惠及大众。
3 传承闽西山歌的意义
一方山水一方情,闽西山歌根植于地方传统文化和山乡土壤,具有浓郁的山间乡土气息,保留了“山”的属性,这正是其价值所在。
越原生就越独特,因为其“根”在泥土里。山歌记载了许多历史和故事,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农耕信仰和文明。它传达爱情,如长汀山歌《树生藤死死也缠》、永定山歌《妹唔约哥哥莫来》、龙岩山歌《老妹怎么不讲话》;它赞美生活,如龙岩山歌《日头出来红搭红》《丰收乐》、长汀山歌《山歌会唱大家来》;它教化于人,如长汀山歌《劝郎歌》、龙岩山歌《反对旧礼教》《十二月歌》等。具有政治性、宣传性的红色革命山歌曾经也是宣传革命思想的武器,用浅显、通俗易懂的道理,激发人们的斗志[4],如永定山歌《救穷歌》、长汀山歌《送郎》、龙岩山歌《打土豪》、上杭山歌《坚持游擊唔怕饥》等,这些革命题材的山歌记载了无数将热血抛洒在这片红土地上的革命先烈的抗争史,展现了红土地上的贫苦百姓的革命信念与乐观主义精神。其结合方言进行演唱,实现了闽西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河洛文化的交融,极具价值。这些被传唱的山歌,无不展现了闽西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山歌贴合生活,具有民族特性,充分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面貌,让“远去”的山歌重现青春活力和其艺术魅力,是当代艺术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4 结语
“爱之弥深,嗜之弥笃”,要呼唤传承、保护、研究、发展闽西山歌,取其精华,紧跟时代,通过热爱山歌的一代代山歌人的共同努力,让不仅悦耳,还饱含红土地文化内涵的闽西山歌的传唱度更高,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山歌的魅力,认可、欣赏山歌的价值。要使这古老而动听的民间歌谣,在民族文化自省、反思到自觉,再到文化自信的时代进程中,重拾固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艺术的青春活力,代代传承。
参考文献:
[1] 郭金香.山茶吐蕊[Z].福建:龙岩市山歌剧团,1985:63-64.
[2] 林淑娟.山茶吐蕊[Z].福建:龙岩市山歌剧团,1985:65-66.
[3] 罗锐曾.客家山歌的文化底蕴与艺术特色[M].梅州:广东省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2016:43-48.
[4] 万里云.闽西山歌选[Z].福建:福建省龙岩县文化局,1979:11-12.
作者简介:顾克(1977—),男,江苏兴化人,本科,三级演员,研究方向:地方戏剧与本土歌舞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