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23-08-10林徽
【摘要】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深入,莆仙童谣在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文章分析莆仙童谣的应用意义和应用原则,从多个方面提出应用途径,希望将莆仙童谣与音乐教学有效结合,助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学;莆仙童谣;应用途径
作者简介:林徽(1976—),女,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拱辰中心幼儿园。
没有童谣的童年是不完整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童谣与幼儿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莆仙童谣而言,很多幼儿连莆仙方言都不知道怎么说,更不用说会唱莆仙童谣了。由此可见,教师对莆仙童谣的关注太少了,这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教师需要时刻谨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积极探索莆仙童谣的音乐特性,考虑幼儿的个性特点,将莆仙童谣与音乐教学有效融合,使幼儿在科学、有趣的音乐活动中感受莆仙童谣的魅力[1]。
一、莆仙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是带领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音乐,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对幼儿的吸引力不大。而莆仙童谣十分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它内容丰富,充满童趣,以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莆仙方言和朗朗上口的旋律为主,极具吸引力。合理应用莆仙童谣能够让音乐教学不再那么单调,让幼儿容易接受,从而吸引幼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利于丰富音乐教学内容[2]。
(二)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文化认同感
莆仙童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浓厚的地域色彩和重要的教育功能。如今,多样文化涌入幼儿的眼中,部分幼儿忽视了本土文化,这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带领幼儿学习莆仙童谣,能向幼儿进行文化的渗透,使幼儿了解到更多莆仙文化内容,长此以往,幼儿对莆仙文化的了解会越来越多,对莆仙文化的认同感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正确观念
幼儿正处于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指点。教师若忽视了这一阶段的观念培养,很有可能会对幼儿之后的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莆仙童谣中蕴含优秀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对幼儿正确观念的形成有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教师向幼儿传授莆仙童谣中正确的价值观念,带领幼儿深入剖析莆仙童谣,能够让幼儿受到熏陶,为幼儿未来的健康发展和成长提供较大的助力。
二、莆仙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指的是教师选择的莆仙童谣必须符合幼儿本身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若教师站在成人角度来分析和看待莆仙童谣,则幼儿不一定能接受。如果教师选择的莆仙童谣超出了幼儿的接受水平,那么幼儿会难以理解,莆仙童谣也会失去原本的应用意义。因此,幼儿园教师需遵循该原则,结合幼儿的实际认知水平,尝试站在幼儿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选择适合幼儿的莆仙童谣。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理解莆仙童谣的内容,提升莆仙童谣的应用效果[3]。
(二)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指的是教师选择的莆仙童谣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能推动幼儿进步。莆仙童谣的应用不仅是为了让幼儿感受莆仙童谣,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需遵循该原则,注重莆仙童谣的教育价值,通过发挥莆仙童谣的教育价值,带领幼儿学习莆仙童谣,让幼儿感受莆仙童谣中的人文气息,体会学习莆仙方言的乐趣。这既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又能让幼儿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指的是教师选择的莆仙童谣需满足幼儿的个人兴趣,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喜欢趣味性的内容是每一个幼儿的天性,很多时候,幼儿是凭借自身的兴趣来决定他们下一步的学习行动的。有些莆仙童谣过于追求押韵,缺乏趣味性,并不适合幼儿学习。幼儿园教师需遵循该原则,先着重考虑莆仙童谣是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再来决定是否应用,是否将其列入音乐教学内容中。
三、莆仙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设计音乐游戏
热爱游戏是幼儿的明显特征,因此,幼儿园教师可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灵活设计音乐游戏,有效结合莆仙童谣与音乐教学。教师要对莆仙童谣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其融入幼儿喜爱的趣味游戏中。开展趣味游戏能够增强莆仙童谣的趣味性,吸引幼儿参与到游戏中,了解并学习莆仙童谣。这一方式既能让幼儿感受到莆仙童謠的趣味性,又能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幼儿的参与程度,保障幼儿最终的学习效果[4]。
以《道一糕》这首莆仙童谣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幼儿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尝试结合这首莆仙童谣设计游戏“童谣接龙”,即教师说上一句,幼儿举手接下一句,看哪一个幼儿接得又快又正确。一听到要玩游戏,幼儿产生了极大的参与欲望,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游戏。游戏正式开始后,教师说“道一糕”,让幼儿举手接龙,等幼儿接出下一句后,给出后一句“侬分桃”,让幼儿继续接下一句。在这样一来一回的过程中,幼儿对这首童谣的印象逐渐变得深刻。游戏结束后,教师只需将刚刚接龙的句子连到一起,并带领幼儿完整地唱下来即可。设计趣味接龙游戏,带领幼儿接触、记忆童谣,既能较大幅度提高莆仙童谣的学习趣味性,又能保证幼儿最终的学习效果。
(二)改编莆仙童谣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莆仙童谣都适合幼儿学习。莆仙童谣的种类有很多,如风俗类、生活类等。有的莆仙童谣篇幅很长,有的莆仙童谣不够顺口,有的莆仙童谣缺乏音乐特色,这些童谣都不适合幼儿学习。而有的莆仙童谣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需要幼儿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教师可适当改编莆仙童谣,将莆仙童谣与音乐教学有效结合。教师可将童谣的篇幅缩短,或者是改编得更顺口,专门为幼儿量身订造莆仙童谣音乐教学素材,这样更容易被幼儿接受。
以《阿粗担卵》这首莆仙童谣的教学为例,这首童谣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版本,且涉及很多物品,导致幼儿可能无法快速记忆,甚至混淆童谣的内容。若是想要教学这首童谣,那么教师可适当对其进行改编。教师可适当缩短这首童谣,降低学习的难度。在缩短童谣时,教师要注意一点,即童谣的结尾部分必须与原来的结尾同韵,保证童谣的顺口性。等幼儿学习得差不多之后,教师可尝试带领幼儿一起改编,即在童谣的中间部分加上其他物品,无论加多少物品,都需要保证结尾押韵。这样改编莆仙童谣,带领幼儿进行创造,能够让幼儿体会到改编童谣的乐趣,锻炼幼儿的创造力,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莆仙童谣的理解与印象。
(三)挖掘莆仙童谣
并不是直接带领幼儿唱莆仙童谣就算是成功的音乐教学,教师需要带领幼儿深入挖掘和探究莆仙童谣,否则幼儿对莆仙童谣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有趣、简单等直观印象上,莆仙童谣的教育功能无法得到发挥。幼儿园教师需注重莆仙童谣的深入挖掘,将莆仙童谣与音乐教学有效结合[5]。在引入莆仙童谣时,教师不仅要告诉幼儿如何唱,更重要的是要向幼儿讲解童谣的内涵。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很快把握莆仙童谣,并主动唱童谣。
以《一个人会哭》这首童谣的教学为例。教师不仅要带领幼儿吟唱这首童谣,更要让幼儿体会其中的深意,这有利于幼儿正确观念、良好品质、道德行为的形成。第一步,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唱这首童谣,使幼儿初步接触和学习童谣。唱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说一说对这首童谣的看法,看幼儿能否领悟到其中的深意。第二步,教师可以以幼儿的想法作为基础,带领幼儿一起挖掘这首童谣中的深意,让幼儿遇到艰难险阻时,就会想起这首童谣,并努力克服困难,培养幼儿不畏艰难险阻的良好品质。挖掘莆仙童谣既能让幼儿理解其中的深意,又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
(四)创设音乐情境
莆仙童谣往往反映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而幼儿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通常很难体会莆仙童谣中描述的内容,不能快速接受,导致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幼儿园教师需主动创设音乐情境,将莆仙童谣与音乐教学有效结合。教师需结合具体的莆仙童谣,创设与之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发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在情境中,幼儿会被其中的人物吸引,产生学习莆仙童谣的兴趣,从而主动了解与感悟莆仙童谣。
以《猪十戒背新妇》这首莆仙童谣的教学为例。很多幼儿平时看过《西游记》,所以教师可从幼儿的现实生活入手,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看《西游记》吗?你们喜欢哪一个角色呢?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什么印象呢?”教师引导幼儿朝着这个方向进行思考,为下一步的童谣学习奠定基础。有的幼儿说猪八戒特别能吃,还有的幼儿说猪八戒很胖等。接下来,教师以幼儿的回答为基础,引出这首童谣。有了之前的回顾,幼儿对这首童谣产生了较高的兴趣。创设生活情境既能提升幼儿对莆仙童谣的认同感,又能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五)引入信息技术
幼儿的思维以直观思维为主,对于他们来说,直观的事物比较容易理解,而抽象的内容则难以接受。莆仙童谣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幼儿有较高的要求。若不能降低莆仙童谣的抽象性,那么幼儿最终的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内容转变成幼儿容易接受的直观形式。因此,幼儿园教师可适当引入信息技术,将莆仙童谣与音乐教学有效结合。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向幼儿展示直观的图片、视频等,这样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幼儿主动参与到莆仙童谣学习中。
以《五日节》这首莆仙童谣的教学为例,这首童谣中出现的“糕”“艾”“爬龙船”等,幼儿可能没有见过,无法领悟这首童谣描述的实际内容,这会影响到下一步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换一种思路,引入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向幼儿展示相关的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童谣中的“糕”是什么样子的,了解什么是“爬龙船”。有了这些图片,原本抽象的莆仙童谣不再那么难以理解,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同时,教师还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播放这首童谣的音频,让幼儿跟着一起吟唱。引入信息技术既能丰富音乐课堂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增强莆仙童谣的吸引力,提高幼儿对莆仙童谣的喜爱程度。
(六)组织小组吟唱
大部分课堂是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吟唱莆仙童谣,幼儿没有独立吟唱的机会。一旦脱离了教师,幼儿很有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吟唱,无法完全掌握莆仙童谣。考虑到幼儿的吟唱能力较弱,教师可尝试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灵活组织幼儿合作吟唱,将莆仙童谣与音乐教学有效结合。在合作的过程中,幼儿相互帮助,共同摸索。这样不仅可以给幼儿提供吟唱练习的机会,还能增进幼儿之間的音乐交流,对幼儿的成长有积极影响。
以《阿妹哥回娘家》这首莆仙童谣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向幼儿讲解这首童谣,让幼儿大致了解这首童谣的吟唱要领。为了保证小组的吟唱效果,教师可带领幼儿一起吟唱,使幼儿初步学会吟唱技巧。其次,教师可让幼儿共同吟唱。在吟唱之前,教师可进行分组,将不同能力、基础的幼儿分到一个小组中,使小组成员能够相互帮助,共同练习。有的小组选择轮流吟唱,还有的小组则选择全体成员一起吟唱。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的吟唱能力。最后,教师可让各小组展示童谣练习成果。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童谣学习效果,还有助于加深幼儿对童谣的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应用莆仙童谣既可以将莆仙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教学有机结合,又可以将语言教学与音乐教学有机结合,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幼儿园教师需及时转变自身理念,意识到莆仙童谣的教学价值,并遵循应用原则,采用科学的应用途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晓莲.关于闽南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家长,2022(24):129-131.
[2]郑艳婷.福建莆仙方言童谣:教育的复现与背离[J].文化月刊,2021(10):166-167.
[3]薛陈妍.以劳育美的传统文化教育:以莆仙童谣为例[J].福建教育,2021(38):12-13.
[4]刘幼玲,颜桂,郑静婉.幼儿园地方童谣教学的游戏化策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1,37(2):87-92.
[5]邹文佳.长沙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以长沙市A幼儿园大班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