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实践思考
2023-08-10李光胜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思维已被普遍运用于党和国家的各项治理工作中,并取得显著成效。引进精准思维,以“精准定向”“精准领悟”“精准施教”“精准考核”来指导高校思政课建设,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推进高校思政课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举。
关键词:思政课建设;精准定向;精准领悟;精准施教;精准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S2-0185-05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ecise think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governance work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troducing precise thinking and gui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precise orientation" , "precise comprehension", "precise teaching" and "precise assessment" is not only the general trend,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move to promote the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onstruction; precise orientatio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precise teaching; accurate assessment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讲到解决“四风”问题时,强调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之后几年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的公开场合反复强调,要从细节处着手,逐步养成“精准思维习惯”“精细化管理”“精准对焦”“精准发力”“精准施策”等。在众多讲话中,“精准”被反复突出强调,这既是对过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工作方式的否定,也为今后党和国家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自此,精准思维快速上升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更是在实践中成为了指导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新的思维方式,并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基于此,我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精准思维为指导,在“精准把握方向”“精准领悟精神”“精准施教内容”“精准考核方式”等方面,共同构建起了四位一体的精准思政育人模式,并在教学、科研等领域都有了较大突破,较好地推动了学校的思政课建设工作。
一 精准把握方向:思政课建设的根本保障
方向就是旗帜,在思政课建设中居于灵魂与核心地位。方向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关键性问题。在我国要建好思政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以培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 决定的,也是思政课建设的根本任务所在。实践中,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2]”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思政课建设的全面实施和顺利推进。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3]”思政课建设涉及全校各相关党政和教学部门,以及学校所有的师生,而且要各部门和所有人员形成合力,需要党的统一领导。要保证高校党委对思政课的领导作用和地位,党委务必带头落实好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黨委与行政同向、校内各部门同行的工作机制,最大程度调动师生员工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顺利推进思政课建设的各项工作。
“05方案”发布之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立即组建了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和副校长为副组长,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人事处、计财处、科技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行政为主实施、党政密切配合及各部门积极支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体制。
多年来,学校党委、行政部门坚持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思政课的建设情况。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思政课教师授课,经常参与马院组织的学生实践活动,定期参与思政课的教改研讨会,并深入教学第一线为学生作报告,而且党委书记、校长、党委副书记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等主要领导均担任了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和法治等课程的教学。学校党委、行政部门以躬亲示范引领、监督、参与思政课教学践行,保证思政课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 精准领悟精神:思政课建设的必要前提
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前提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精准掌握”思政课相关理论和有关文件精神,只有精神精准了,才能起到进入学生头脑、进入学生内心的效果。因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其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4]”否则思政课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这“源”和“本”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主体的宏大的理论宝库”[5]。
首先是思政课教师要精读深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文原著,悟通悟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因为“思政课教师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程度和信仰的坚定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5]。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思政课教师,“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2]”鉴于此,思政课教师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研读、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并精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教学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近年来,我校马院省出一部分办公经费为所有思政课教师分别购买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胡锦涛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和《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结合每周五下午的周末理论大讲堂,组织所有教师观看、学习,并做深入交流,共谈学习收获和遇到的困惑。在一次次的思想交流和碰撞中,老师们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有了切实的提高,应对教学中的问题更加从容。
其次是及时精准地了解重要文件和讲话精神,如全国教育大会和3·18讲话等。国务院、教育部等有关主管教育的党政部门会根据不断发展的形势及时制定、发布相关文件,以指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规定思政课建设的原则、目标和内容等。这些讲话和文件都是广大思政课教师必须要自觉学习、坚决贯彻的思政课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规定了思政课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另一方面,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宣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教育厅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四川省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今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锐意进取,努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与发展。学校在深入研究教学实际、广泛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成都XX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成都XX学校关于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实施意见》《成都XX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成都XX学校关于落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实施办法》《关于调整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与管理的决定》《成都XX学校2018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方案》等20多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落实,精准有效地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规范化程度和日常管理水平,确保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有序运行。
三 精準施教内容:思政课建设的绝对核心
要做到精准施教,广大教师务必深入学生群体,立足学生实际,把握学生实情,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把其最关注、最急需的内容用最欢迎的方式准确地表达出来。
首先是精准组织理论教学内容。面对高职高专学生,教学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教材,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政课建设质量的重要前提。“05方案”实施之时,中宣部、教育部就已将高等学校思政课教材编写纳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要求全国高校统一使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这保证了高校思政课教材的精准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多年来,我校始终严格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规定选用统编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有了教材,就是要钻研教材,针对教材内容多、而高职高专思政课课时少的实际,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做合理恰当的选择,而不是从头到尾、没有重点、平均用力“大呼隆抓”和“眉毛胡子一把抓”。据此,我校特别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按照中宣部、教育部的要求,结合高职高专学生实际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和授课计划,任课教师必须按教研室制定的授课计划行课,不得擅自更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带齐课程标准、教材、授课计划、课件、教学实施方案和教学日志等教学文件。
为实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精准,我校马院制定了《集体备课管理制度》,各教研室组织教师在吃透中央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精神和统编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集体编写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授课计划和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努力将教材体系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适应学生需求的教学体系,并严格按学校要求组织教学。定期举行教学研讨活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交流。通过集体备课,做到课程标准、教学参考资料、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实践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完全统一。同时,根据本学科发展动态,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并“把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关系学生成长的思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纳入思政课课堂,使思政课教学内容能紧跟时代发展,反映时代声音。[3]”
精准组织实践教学内容,自“05方案”实施以来,我校各门思政课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了精准的实践教学学时和实践教学内容。目前,概论课实践教学学时为24个学时,占该课程总学时比例达34%;基础课实践教学学时为18个学时,占该课程总学时比例达36%;形势课实践教学学时为32个学时,占该课程总学时比例达50%。各门课都制定了实践教学大纲,每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内容都在教学计划中作了统一规定,每个学生都有专门的实践教学成绩登记表,以确保课程教学效果。
一是紧扣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校内实践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各教研室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内课外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覆盖了全体学生。如学习原著,观看爱国主义、励志教育影片,大学生讲形势与政策课,学“两会”模拟新闻发布会,写感恩家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由思政部和团委联合举办的“纺专杯”辩论赛已连续举办了二十余届,“青年杯”演讲比赛连续举办了十余届。演讲的主题如“党在我心中”“我与改革同成长”“中国梦·纺专梦·我的梦”“感悟十九大”“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缅怀伟人风采,传承革命精神,共筑中国梦想——毛泽东诗词朗诵大赛”等。对每次在辩论赛和演讲比赛中进入半决赛的同学,还单独组织其到汶川映秀镇、水磨镇、北川县等地震灾区等校外参观考察,通过参观灾区灾后重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同学们更加坚定了跟党走、听党话、感党恩的信念。
二是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好实践基地的作用。我校已在郫都区法院、邛崃监狱、郫都区战旗村建立了三个实践教学基地。
自2012年始,我校已连续十多年组织开展了“走进监狱,感悟荣辱”警示教育活动。每年春季学期,结合法治教育的相关内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都会组织100名左右学生前往邛崃监狱实地考察,通过观看该监狱服刑大学生的现身说法及自编自演的文艺作品,参观监舍、食堂、劳动生产车间和监区文化生活场所等地方,每一位考察的学生都切切实实地上了一次在课堂中无法学到而又发人警省的警示教育课,心灵也受到了极大地触动与震撼。
另一方面,自2009年始,我校已连续十多年组织开展了“参观战旗村,感悟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每年春季学期,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等相关内容,该课程教研室组织200名左右大学生前往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实地考察。通过对战旗村新农村建设的参观考察,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让思政课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增强学生服务社会、服务农村的责任意识。
三是我校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2007年至今,我校思政课教师已先后深入到邛崃夹关镇草池明天小学、德阳中江龙台镇中学、江油市大堰乡地震灾区、郫都区战旗村、彭州小鱼洞和大邑晋原镇等地,与大学生志愿者同吃、同住,一同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四川日报》、成都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我校暑期社会活动都做过采访报道,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学联等单位也对我校社会实践活动给予表彰。我校马院有五位老师先后获得了四川省和成都市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四是连续十多年精心组织“城乡统筹一体化,校地共建新农村——‘高校+支部+农户大学生进农家”实践创新活动。2009年,由我校马院牵头与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宣传部合作开展了“城乡统筹一体化,校地共建新农村‘高校+支部+农户大学生进农家” 实践创新活动。活动的重点是我校大学生帮助结对村民家庭开展八项活动,即:体育活动、文化表演活动、网络应用技术指导活动、帮助学龄儿童进行集中学习辅导活动、创业致富合理化建议、共读一本以上有益书籍、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和撰写一篇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高校+支部+农户”大学生进农家实践创新活动从2009年启动以来,已连续开展了十多年。该项活动得到了郫都区委、区委宣传部、唐昌镇党委政府、战旗村党委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赞扬,尤其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
“‘高校+支部+农户大学生进农家”实践创新活动,是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以学校为主干、以农户为依托、以村党支部为纽带,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课堂的多方参与、共同受益的实践育人模式。活动实现了学生、教师、村民三方受益,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知民情、长见识、增才干;教师在参与活动中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教学、科研水平,思政课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也得到提升;农民通过参与活动,转变了旧观念、提升了思想素质和文明素质。
《教育导报》《成都商报》《成都日报》等多家平面媒体报道了这一活动。并且该活动还被郫都区蜀都电视台制作成了长达30分钟的专题片,在当地各大电视台轮流播放,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通过上述多种实践活动,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思想、职业精神、公德意识和法治素养等都大大增强,学习能力、社交能力、认识社会的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胆识明显提高,实现了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的目的。
其次,是精准创新工作方式。思政课建设必须坚持先进的工作理念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尤其是思政课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能够“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持续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促进教学资源、教学载体和教学空间的互联互通。
2010年,在我校顺利立项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后,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学校全面铺展开来。在此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也在积极探索适合于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经过几年的探索,在思政课教学中采用了模块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研讨法、视频冲击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思维导图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启发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悟,課堂在学生的快乐参与中真正活了起来。这些教学方法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进一步点燃了其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我校思政课推进的系列改革,引起了媒体广泛关注,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四川省教育厅网站分别于2012年5月21日和5月24日以《成都XX学校:让思政课堂活起来》为题,对我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四 精准考核方式:思政课建设的得力推手
精准、有效的考核方式是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重要体现,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而思政课又不同于专业课那样单纯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艺技能,其更多强调的是对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的培育,是对学生做人做事的教育引导,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某些素养信念的养成与价值层面的认同。这些内容若是仅由一纸试卷来确定的话,那不免有失偏颇。因为学生在卷面写的和他内心想的、实际生活中做的不一定会完全一致。因此,思政课考试方法的改革,既能体现出专业课那样的共性,即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又能突出思政课的特点,即有利于凸显学生能自觉地在实际行动中把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切实转化为自己行动的能力。为此,我校制定了思政课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内容上,注重把实践能力、行动贯彻能力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一起作为教学考核的内容;考核方式上,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全过程考核模式,着重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把各占50%的平时成绩和期末开卷考试成绩相结合,共同构成学生总评成绩,以最大限度实现教学考核的公平、公开、公正。并且每门课程都建立了试题库,教研室对考试命题的范围、难度进行研究讨论,统一命题。考试命题着重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入手,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精神实质的理解,走出死记硬背的怪圈。从2018年开始,我校进一步改进了考试方式,与超星公司合作,利用超星平台和超星马院题库资源,实现了基础课、概论课所有学生网络无纸化考试的变革。
总之,在精准思维的指引下,我校思政课建设成效显著,并以其独特的思路和全新的视角开启了未来我校思政课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参考文献:
[1] 蔡玉波,李光胜.新时代构建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的路径探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4):58-61,72.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8.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 張桂叶.“精准供给”理念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5):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