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的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

2023-08-10张翠华

教育界·A 2023年18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这五个方面的素养,除了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要优化作业设计。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丰富作业的内容,创新作业的形式,增添作业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知识,主动解决问题,以实现课堂知识的巩固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作业设计

作者简介:张翠华(1986—),女,江苏省苏州市振吴实验学校。

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学的重点,是历史学科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主要途径。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给历史教师提供了教学提示,比如开展深度阅读活动、资料搜集活动、辩论会、项目学习等[1]。这些教学提示既可以用于开展课堂活动,也可以用来创新作业形式。初中历史教师要研读新课标,探索通过作业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途径。

作业是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是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又要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发挥特长,并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从而增强历史学习的兴趣[2]。在本文中,笔者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依据,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丰富、创新作业内容与形式的策略,以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一、巧用典故,以典树人,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标准》指出,“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3]。因此,历史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这两节课前,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两道预习作业。第一道:课前搜集与春秋战国时期相关的成语典故,每人不少于五个;第二道:了解清楚成语典故的出处和内容,并在课堂上分享给其他同学。上课时,笔者先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成语典故按照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分别写在黑板上。写完后,学生感到非常惊讶,表示自己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的成语是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接着笔者让学生分享典故,同时在一旁补充学生讲的内容,让学生厘清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进程,从而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比如,学生谈到“卧薪尝胆”“退避三舍”“一鸣惊人”“纸上谈兵”“负荆请罪”“朝秦暮楚”“一诺千金”等成语典故,笔者提醒学生注意这些典故发生的时间顺序,学生由此掌握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脉络。春秋时,周王室地位逐渐下降,大的诸侯国崛起,诸侯间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分封制逐渐遭到破坏;经过近300年的纷争,维系周王室的制度基本瓦解,各诸侯国各自为政,战事连绵;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原有的社会秩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和变法,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以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课前作业既能够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知识的能力,还能让学生领悟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历史规律,学会以唯物史观的视角看待历史。

二、思维导图,梳理历史,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历史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点很庞杂,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混乱。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在短期内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从长久来看,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真正把握历史事件,而且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会导致学生的记忆更加混乱。

笔者发现,历史教材内容的编排具有一定的逻辑特点,那么我们利用思维导图就可以顺利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具体而言,在历史作业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横向或者纵向对比历史事件,以此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后,学生需要梳理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开始殖民扩张。为了开辟海外市场,英国与中国开展贸易,而一开始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于是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来扭转贸易逆差。这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1838年,清政府派林则徐前往广东禁烟。1839年,林则徐开展了虎门销烟,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取得了胜利,而英国政府以此公然挑起战争,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为了让学生厘清这一课内容的思路,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作业,即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一张鸦片战争的思维导图,将鸦片战争的关键时间节点、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最终结果及其影响等要素体现在思维导图中,注意思维导图的层次性,用不同的颜色分层显示。这样的作业形式能让学生将历史事件置于相应的历史时空下进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制作模型,重现历史,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很多历史内容距今久远,与现实联系不强,需要借助教材以外的史料辅助了解,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但阅读史料的过程难免有些枯燥,因此在历史作业中,教师要注意增加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史料,进行史料实证。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要求学生充分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对两者进行比较,从而正确认识到中国南北原始農耕文化的异同。但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距今遥远,学生较难了解和区分其生活。为了便于学生识记、区分,笔者布置学生课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照课上呈现的原始居民房屋和彩陶制品图片,以及参考自己找到的相关史料,制作原始居民房屋和彩陶制品。学生用硬纸板、小木棒、吸管等原材料制作原始居民房屋,用轻黏土捏制或者用陶土做彩陶制品。在学生完成作品之后,笔者还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其他可靠的史料,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说明。学生小组都能根据作业要求完成作品仿制及史料引用介绍,如有的学生小组仿制了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陶钵,还在上面绘制了稻穗的图案,并根据彭林所著《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十五讲》中的原始发掘报告进行说明。在这样的作业中,学生加深了对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的了解,也在查找史料论证“文物的真实性”的过程中提高了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同时还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四、客观分析,科学评价,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解释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具体的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进行客观的认识理解及评判。在作业的布置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与评价历史,得出客观的结论。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时,为了让学生能对隋朝大运河进行客观评价,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如下课后作业。

(一)对于隋朝开通大运河一事,后人褒贬不一。下面三首诗分别代表哪三种不同的观点?请概括。

1.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咏史诗·汴水》

2.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李敬方《汴河直进船》

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二)结合以上诗句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你对隋朝大运河开通一事的看法是什么?

(三)据此,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

这样的作业借助历史材料一步步设问,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让学生懂得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思考与分析,从而全面、客观地解释历史问题,不断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

五、角色扮演,感悟历史,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课堂上,笔者尝试为教室中的“今人”搭建一座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神入”历史,体验历史,感受历史,从而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戊戌变法”时,笔者让学生先观看电视剧《走向共和》中康有为论战顽固派的片段。面对顽固派的百般刁难,康有为不卑不亢,对答如流。学生看得热血沸腾,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课后编写题为“康有为舌战顽固派”的小剧本,并搬上舞台进行演绎,亲身体会戊戌变法的风云变幻。以下是学生写的小剧本(节选)。

康有为舌战顽固派

时间:1898年1月24日

地点:总理衙门

人物:康有为、荣禄等

荣禄(眼珠怒瞪):康有为,你一天到晚说要变法,你知不知道,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是不能变的呀!

康有为(不卑不亢):老祖宗已经死了!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是用来管理老祖宗的土地的,现在洋人夺走了我们那么多土地,再用那老一套的东西,祖宗的土地马上就被瓜分得一干二净!

荣禄(气势汹汹):反正你不能变,就是不能变!

康有为(有理有据):穷则思变,变则通。西方社会都翻了个身了,你看,现在人家变强了,来打我们了,我们还不变?

荣禄(恼怒):难道你就不怕留下不忠不孝的罪名吗?

康有为(眼神坚定):我搞变法,是改变陈旧腐朽过时的东西,为的是实现国家的发展與富强,怎么能说不忠不孝呢?如果不变法,任由列强宰割和瓜分,一旦国将不国,那才是真正的不忠不孝呢!你看看,西方国家现在都是洋枪洋炮,你拿着祖宗之法能挡得住子弹的攻击吗?你难道就坐以待毙,等着亡国,改个洋名吗?!

荣禄气得面红耳赤,脸红脖子粗。

……

学生在演绎剧本时,尽量模仿人物的语气,声音高亢嘹亮,情绪激昂,还加上肢体动作,使得观众沉浸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教师最后再进行总结:在国家受辱的近代,有千千万万个“康有为”发出呐喊,四处奔走,试图挽救民族危亡。如今的我们也应该立志成为有勇有谋的爱国青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这样的作业中,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增强了爱国之情。

结语

作业设计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师应该积极主动优化作业设计,合理布置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自主思考,深入探究,理解和巩固历史知识,发展历史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范太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J].历史教学问题,2021(3):139-142.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