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名著经典片段来促进写作
2023-08-10葸海军
葸海军
名著是人类智慧、人类文明的结晶,对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不同人类文明的建立和发展都曾从名著中汲取过灵感。对于人的自身而言,阅读名著不仅能够丰富认识,还能提升精神境界,当然,这是从宏观层面去分析的。立足我们的写作实践,笔者认为,名著能够给予我们写作上很多启迪。正如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强调的是只有平时多读书,慢慢积累下来,才能在写作时真实、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可见,阅读名著中的经典片段有助于同学们在平时的习作中提升写作能力,收到意想不到的表现效果。
一、从名著中学会立意之高远
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和历史考验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们的主题和立意高远深邃,对现实中的每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过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对于一篇文章而言,立意是统帅和中心,立意是否高远决定了文章的品位、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要强化写作的立意意识,毕竟立意高远的文章往往能够洞察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让整篇文章充满哲理。下面,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的经典片段,体会作者的立意。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通,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这个经典段落将文章的立意推向了高峰。当时的反动派政府对于抗战极为消极,而作者特意选择了白杨树作为自己主旨的表白——白杨树与生俱来的傲然挺立,具备了朴质和坚强,不折不挠,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发人深省。这一经典片段,给了我们作文立意方面的启示,从2022年(盐城卷)《暴风雨中的攀登者》这篇中考作文可见一斑:
那幼嫩的藤蔓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但不见一点断掉的痕迹。紫色的闪电劈裂了天空,惊雷炸响,如同沙场第一道战鼓,风嘶吼着、叫嚣着,带着万千雨水冲刷。这小小的绿苗就是暴风雨中的攀登者。
这位小作者应该是从《白杨礼赞》这个经典片段中获得了写作灵感,用不起眼的爬山虎作为描述对象,赋予它人的傲然姿态,立意高远,让人拍案叫绝。
二、从名著中体会人物形象之鲜明
大家知道,在我国,“红学”非常热门,是因为当中的文化知识、医学知识、建筑知识数不胜数,还有对人物的研究也给当代人很多积极的启示,所以名著中的人物描写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人物描写有很多种方式,都有利于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情感,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才会对名著中的虚拟人物感同身受。这里,我们看一段名著的人物描写——鲁迅的《故乡》: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一段对闰土的外貌描写反映了当时以闰土为代表的中国社会广大底层农民的苦难遭遇,即使现在的我们看到都深感同情。作者的描述思路非常清晰,首先,从宏观、第一印象来写人物——身材增加,这是一个人成长的最本质特征;其次,观察写脸:灰黄色的、深皱纹、红眼睛;再次,从衣着方面描写:破毡帽、薄棉衣;最后,细节写手:笨且裂、像松树皮。鲁迅不愧为大师,他对闰土进行了全身“扫描”,将闰土的艰辛、悲惨的遭遇呈现了出来。当然,这也只是外貌方面的描写,文章当中还有语言方面的描写,结合起来更能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从名著中领略叙述之精妙
一篇作文除了精妙的语言、高远的立意之外,叙述方式也不能忽略,毕竟很多时候,精妙的叙述方式会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让读者有不一样的观感体验,甚至能够给人跌宕起伏、山重水复的阅读快感。比方说彭荆风的《驿路梨花》,这篇文章的叙述方式就很有特点。文章将主要故事脉络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内容是“我们”在林间小屋得到了帮助,初步了解小屋的由来;另外,文章运用两段插叙文字表明过去对小屋的建造和照料。通篇扣住“小屋主人是什么人”这个核心,先设悬念(小屋的主人究竟是谁),穿插两个误会(误会老人、误会小姑娘),三次深化悬念,到故事最后才彻底解开谜题(小屋的主人包括瑶族老人、解放军叔叔、梨花以及她的妹妹,因为他们都有着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不但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又能让人在不断翻转的情节中产生回环反复的感受,最后很自然地回归到边疆少数民族和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展现心灵纯美的主题上。这种精妙的叙事形式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借鉴,由此才能在我们的作文中给予评卷老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吸引力。
四、从名著中学环境描写之重要
优秀作文的标准众说纷纭,但一定要给人真实的感觉,这不仅体现在人物的形象塑造上,也体现在环境描写上。出色的环境描写,往往有助于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比方说在鲁迅的《故乡》中,开头就有摄人心魄的环境描写,把读者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小说的场景中,请看下面两个经典片段:
(一)现实中的故乡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寥寥数笔,超越时空的悲凉景象顿时萌生,“深冬”“阴晦”“冷风”“苍黄”等词语更是渲染了暗淡、阴沉、死寂的气氛,也让读者仿佛穿越了时空一样大为震动。
(二)回忆中的故乡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个回忆的画面完全是另一幅景象,画面的色彩非常饱满、明亮、洁净,洋溢着生命的喜悦和欢乐。这两段一喜一悲的环境描写,让读者的心情也随之此起彼伏,充满现实的错落感,更显真实。
无独有偶,2022年中考河北卷的题目为“触景生情引发联想和思考”的话题作文中,一个考生模仿《故乡》,写了一篇《榕树下的记忆》:
小时候,家乡的榕树下落叶满地,藤蔓随风摇曳,落叶在这里腐烂,枝丫挡住了溪流,鸡鸭成群,发出臭腥味,这是故乡的黑暗之地……初中后,漫步时不经意又来到那棵大榕树下,树还是那棵树,但是这里已然做成了混凝土地面,秋千微荡、棋盘方正、溪流潺潺,树影婆娑之际才发现这里成了村民的聚会场所,这是新时代新农村的骄傲。
这位小作者可谓“反《故乡》之道而行之”,小时候榕树下是“黑暗之地”,长大后却是“光明之地”“欢乐之地”,在一前一后的对比中,充满对新时代的赞美之意。
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是笔者更想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但会吟更会作”,前者强调要会读,站在这个角度而言,实在太过于简单;而后者强调从名著中汲取营养,更好地反哺到写作中去,这才是现阶段的我们需要做的。写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最突出反映,具备良好的素材、流畅的语言、高远的立意是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所幸,我们能够从名著当中学会相关的写作技能。但本文受限于篇幅,只谈及围绕几个方面的内容获得写作技能的提升,而名著浩如烟海,经典片段更不胜枚举,因此,在实际阅读中,同学们应该涉猎各种名著类型,不断丰富和积累素材,不断模仿和创新,这样才能实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只要持之以恒,笔者相信,写作技能自然在無形当中获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