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韵飘香,热爱阅读

2023-08-10朱艳霞

课外语文·上 2023年8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全文恐龙

朱艳霞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有很多同学将阅读比作精神食粮,对此,笔者深以为然。毕竟进入21世纪,阅读被提到了重要位置:一个人阅读能力直接决定了他未来的工作方向和工作能力。所以在2022年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深刻指出,通过阅读,我们要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和联想,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还要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能发自内心地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思考,让我们在平时的阅读分享中、与人交际中彰显自己的阅读品位。但阅读品位的获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强大的学习能力,而阅读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这一能力。

一、新时代所需要的六大能力概说

学习能力就是人的基础思维能力,如有这方面的能力积淀,就能让一个人从容不迫地应对各个学科的学习。进入新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拥有强大学习能力的人才能适应未来高强度的学习和生活,才能披荆斩棘,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光芒。那么,新时代需要哪六大能力呢?

第一是概括能力。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尤其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量爆炸式增长,概括能力就要求我们从万千的信息中选取关键的信息点,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第二是逻辑能力。就是对事情进行推导、思考因果、判断观点等,拥有这项能力能够让人弄懂事件的先后、原理和本质。

第三是联想能力。是从一件事联想起另一件事,即举一反三的能力,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概念。

第四是理解能力。也就是能够听懂别人的话,看懂文本的语言文字,能够从中抓住信息,弄懂含义。

第五是表达能力。就是能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能把身邊的事情描述清楚。一位表达能力好的同学,在任何地方都会比较出众,他的演讲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也会比较强。

第六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观念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冷静分析问题,寻找解决之道,才能保证自己在漫漫人生路上多一份沉稳和豁达。

本文立足我们的学习实际,从阅读方法的角度出发去提升这六项学习能力。所谓“书韵飘香”,从阅读中来,也最终反馈到我们学习能力的提升上。

二、三种阅读方法与六项学习能力的关系

(一)通读是概括能力和逻辑能力的桥梁

手捧一本书,翻开最喜欢的一篇美文,我们往往最想做的就是弄清楚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潜意识当中最迫切的事情。还有就是要弄清文本的前后关系,让我们的思维跟得上作者的写作思路,而不至于在阅读文本时一头雾水,不知所言。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概括能力和逻辑能力的深刻体现。不妨通过两个方面来阐述:第一,通读全文,激发概括能力。比如《景阳冈》一文中武松打虎的前后故事情节。选文虽然阅读下来洋洋洒洒3000多字,但是只要稍微概括一下,我们就能弄懂故事的来龙去脉了。可以采用“谁干什么”的方式为全文拟几个小标题,以利于全文概括。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将全文命名为“武松喝酒”“武松上冈”“武松打虎”“武松下冈”四个标题,而整篇文章就是通过这四个标题串联起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豪爽、有勇有谋的英雄形象。第二,通读全文,提升逻辑能力。任何一篇文章都有逻辑性,不然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其中的一条线索,通过线索连起全文。比如在《草船借箭》这篇文章中,同样几乎3000字,可以按照故事情节的先后顺序来梳理其中的逻辑。起因——周瑜心怀妒忌,借机陷害孔明;经过——孔明神机妙算,借天时取十万箭;结果——周瑜自知不如,心服口服。而在整个故事当中也有事件的先后:其一,得到了鲁肃的帮忙;其二,鲁肃与孔明在船内把酒聊天;其三,曹操中计,浪费十万箭。这样,通过情节梳理,我们就弄懂了故事的发展脉络。这就要求同学们在阅读时,首先要学会通读全文,慢慢积淀概括能力和逻辑能力。

(二)精读是联想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海港

如果我们在阅读文章时都是使用通读的阅读方式,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往往会错过更多精彩的细节,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对于文本画面之美的感悟都会有遗憾。因此,精读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在多种阅读方法中,精读能够让我们获得最细腻的感受、最透彻的理解和最广泛的联想。其一,精读提升联想能力。比如《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文章,第四段是最精彩的部分,因为这部分介绍的是恐龙的演化过程。由第一种恐龙的形态到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再到猎食性动物的演化,最后到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各种形态的简介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恐龙世界,也终于知道,原来恐龙并非一开始就“飞向蓝天”,从而揭示了生物的演化历程,这是一个多么奇特的自然现象啊!另外,精读还能提升理解能力。比如《梅花魂》一文,有很多值得我们揣摩的句子和语段,例如“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此句就是文章的精华句,透露了外祖父之所以对“墨梅图”如此眷恋的原因,是因为梅花象征着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读让我们更明晰文章的主旨,也能看到一位崇高的爱国主义者。这样,通过精彩段落的细读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理解能力。总而言之,用精读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积累知识,掌握丰富的文本信息,进而理解文章内容,在反复琢磨中明白文章深意,悟出作者想表达的深层次内涵,为进一步深入解读文本做准备。

(三)研读是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引擎

如果说通读是阅读的表层,那么精读就是阅读的深入,而研读呢?是我们综合能力的最终显现,在对文本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表达对文章主旨的多重理解,收获阅读的绝美体验。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我们最终要将自己的收获通过语言文字的方式 (文字表达和语言表达)表达出来,这不但是满足考试的需要,也是呈现自己综合能力的需要。比如《爬山虎的脚》的一个课后问题——“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这需要我们对全文进行研读才能得出答案。研读后,还要调整好语言文字,梳理好答案如下:(1)关于体态的描写:第二自然段从叶子的形状、颜色和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2)关于爬墙过程的描写:第三、四自然段描写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时抓住了触、巴、拉、贴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整个过程。(3)关于触角的描写: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看得仔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能够观察到它是枝状有六七根细丝,可见观察入微。要想答案完美呈现,其实需要调动全部的思维去研读全文,有条理地梳理问题的答案,这样我们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进书屋,我们将会沉醉于淡雅清新的墨香,让我们多一份修养;踏进书海,我们也能沐浴智慧聪颖的睿气,让我们多一份智慧。走进阅读的世界,会让我们收获生活中没有的精彩,凭借这份超越生活的体验,让我们在人生路上多了一份自信和坚定,这难道不是强大的精神食粮吗?有了这个精神食粮,我们的阅读品位在无形中自会形成。而阅读品位的获得其实应了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我们需要立足阅读的实际,从浩如烟海的经典佳作、名著哲学中寻觅有益的因子。这样,才无愧于一个会阅读、爱阅读的新时代学生。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全文恐龙
全文中文摘要
全文中文摘要
青年再造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恐龙大逃亡
运用纸质地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上)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