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2023-08-10喻丹
喻 丹
(贵州省金沙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金沙 551800)
贵州省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东部,地处贵阳、遵义、毕节、四川泸州四市交汇处,是贵州省经济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5个街道,242个村(社区),总人口71.22万,常住人口54.4万。2021年,金沙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9.34亿元、同比增长8.3%,农业总产值80.53亿元,同比增长9.5%,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51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17元、同比增长10.9%。生猪产业作为我县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实现数量上稳中求进,质量上提质增效,就要对生猪生产模式进行优化调整,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通过合理调整和优化生猪养殖结构,促进养猪业健康持续发展。
1 当前生猪生产特点
1.1 我县生猪产能持续稳定增长
我县受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县生猪存栏23.9081万头,同比下降9.25%,能繁母猪存栏2.2537万头,同比下降8.36%,生猪出栏28.5162万头,同比下降5.33%。2021年以来,在政府和业务部门的积极推动和市场价格优势下,我县生猪产业迅速复苏。2021年全县生猪存栏27.9260万头,同比增长16.81%,能繁母猪存栏2.5341万头,同比增长12.44%,生猪出栏31.1627万头,同比增长9.28%。2022年我县生猪产业稳步发展,全县生猪存栏28.7856万头,同比增长3.08%,能繁母猪存栏2.5624万头,同比增长1.12%,生猪出栏32.7904万头,同比增长5.22%。我县通过稳定能繁母猪抓产能调控,不断提高生猪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县生猪产能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
1.2 我县生猪出栏价格和盈利水平总体趋稳
2019年受“猪周期”现象驱使,全国生猪价格呈一片大好趋势,我县从年初生猪出栏均价16元/kg一路飙升到年底32.5元/kg,生猪价格保持高位运行横跨整个2020年,最高时达到36.8元/kg,养殖户收益可观,大大提高养殖积极性。直到2021年3月开始逐步下滑,同年第三季度趋于正常水平后一直到2022年底,生猪出栏均价保持在15~20元/kg,其间价格波动幅度不大。受市场价格影响,生猪养殖盈利水平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有空间。
2 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2.1 生猪生产恢复势头较好产能回升明显
从存出栏数据看,近两年我县生猪生产恢复较好,2021年全县生猪存栏27.9260万头,同比增长16.81%,能繁母猪存栏2.5341万头,同比增长12.44%,生猪出栏31.1627万头,同比增长9.28%。2022年我县生猪产业稳步发展,全县生猪存栏28.7856万头,同比增长3.08%,能繁母猪存栏2.5624万头,同比增长1.12%,生猪出栏32.7904万头,同比增长5.22%。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以及非洲猪瘟疫情风险逐步解除,加之我县在贵州正大农牧食品有限公司等重点生猪生产企业的强力支撑和不断发展下,我县生猪生产呈现出较好的产能回升势头,预计2023年生猪生产稳中有升。
2.2 预计2023年生猪价格与去年相比浮动不大
2022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曾有一波跌落,加之饲料价格和人员工资等饲养成本上涨,部分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一度让养殖户担忧出现亏损现象,但持续时间不长,同年下半年价格开始企稳回升,平稳度过春节出栏高峰期。2023年元宵节过后,终端需求并未实质性恢复,仍处在春节后的消费淡季,屠企订单下滑。由于1月份春节假期的影响,2月实际生猪可出栏时间较短,进入养殖端仍面临出栏压力。由于2~5月份处于猪肉需求淡季,生猪价格预计稍微低位运行,随着各地陆续进入经济复苏,2023年下半年猪肉消费有望恢复,或驱动生猪价格小幅上涨。
2.3 玉米和豆粕价格大幅上涨推动猪饲料价格上涨
近两年受疫情等影响,玉米和豆粕等价格上涨,使饲料成本大幅上升,增加了养殖成本。根据饲料行业调查的情况看,2022年上半年玉米价格和豆粕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18.1%和31.8%。猪料需求减少,企业为增加收入,积极主动调整生产结构,以生猪配合饲料为主的猪饲料需求增加。
3 当前生猪生产存在问题
3.1 规模化占比较小
根据2022年我县生猪饲养规模情况(统计范围为年末存栏不为0的养殖场户)显示,年出栏1~49头养殖场(户)数64276户,年出栏数127087头;年出栏50~99头养殖场(户)数110户,年出栏数8347头;年出栏100~499头养殖场(户)数96户,年出栏数21876头;年出栏500~999头养殖场(户)数8户,年出栏数5521头;年出栏1000~2999头养殖场(户)数11户,年出栏数25697头;年出栏3000~4999头养殖场(户)数9户,年出栏数39846头;年出栏5000~9999头养殖场(户)数5户,年出栏数29112头。综上分析,我县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场(户)年出栏数占全县总出栏数的38.91%,我县养猪业还是以农村散养户居多,由于规模场(户)少,规模化占比小,对老百姓发展生猪养殖的带动力不足,难以推动生猪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养殖效益难以起到理想的促进作用。
3.2 市场行情波动过大
生猪生产和消费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大多数散养户都不能及时掌控市场价格,一旦价格跌落,养殖户就会减少饲养量,有的甚至淘汰母猪,一旦价格上涨,就会因为存栏减少没有猪卖,形成恶性循环。市场行情的不稳定性已成为常态,价格的大起大落让养殖户几多欢喜几多忧,养殖户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3 动物疫病防不胜防
我县对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得当,近年来没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但由于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的疫病防控水平、饲养管理能力较低,消毒防范意识薄弱,再加上生猪及其产品的流通、环境污染、疫病病毒变异等原因,导致动物疫病的传播和发生防不胜防,致使生猪病死率高,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挫伤养殖积极性。
3.4 科技含量不高
我县生猪生产规模化养殖占比较低,在农村还是以散养形式多见,仍然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和观念,良种化程度低、管理水平差、养殖环境差、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缺乏,离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养殖要求相差甚远。
3.5 猪场与市场衔接不好
我县生猪养殖场(户)饲养生猪到出栏才有回报,随市场行情决定自负盈亏,大多数以“猪贩子”上门收购为主要销售渠道,而“猪贩子”收购后运输到屠宰场或加工企业,稳妥地从中赚取差价。而屠宰场屠宰一头猪,就会产生大约80元的利润。屠宰上市后,市场上卖肉的商户则根据屠宰场出厂价格随行就市,更是稳赚不赔。从养殖-屠宰-上市的环节,养殖是最重要但风险系数却是最高的。所以从利润分配上看,猪场与市场明显衔接不好。
3.6 资金筹措困难
养猪业前期资金投入大且回报慢,养殖场(户)想要扩大生产规模、完善养殖设施设备,对资金需求随之加大,但光靠自筹资金很不现实,很容易造成养殖户资金短缺、资金周转不周,导致养殖产能空间受限。然而近年来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大,银行对养殖业贷款需求门槛设置高,养殖企业资产不能作为融资、贷款抵押,严重制约了生猪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进程。
3.7 养殖用地难
养殖场选址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符合当地禁(限)区规划要求,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符合环保和防疫要求,且水、电、路稳定通畅的地方,导致养殖用地预留空间不足,养殖场选址存在很大困难。规模化养殖用地的数量和质量均难得满足需求,被挤占的规模养殖用地难以得到合理置换,养殖用地申请程序繁琐且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导致我县招商引资项目企业无法新建、扩建,产能扩大空间大大缩小,严重阻碍生猪生产发展。
4 生猪生产优化措施及对策
4.1 转变生产观念明确发展方向
要想生猪产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从养殖观念上进行转变。生猪养殖行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生猪产品的发展方向,并通过对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养殖体系。要加强生猪养殖科学化、规范化,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深入挖掘和改进应用,同时还要积极引进新品种和先进的饲养技术,不断提高我县养猪业整体水平。
4.2 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
规模化养殖能够有效地提升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率,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县在生猪规模化养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集约化程度还不够高、饲养方式不够科学、管理水平较低等。随着我县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加快规模化步伐,提升集约化水平。与此同时,还要提高饲料加工与管理水平,在保证营养平衡的基础上做到科学养殖,通过规模化养殖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外,还需要在饲料质量、生产管理和饲养等方面加强研究与探索,不断改善生猪生产条件。与此同时,要建立良好的监管体系、强化对生猪产品质量监测和监督管理工作。
4.3 加强生猪疫病防控工作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生猪疫病的防控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科学饲养”的方针,加强对猪传染性疫病的程序化免疫,把春秋两季防疫与常年补针结合起来,对猪场内外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并做好日常消毒措施。业务部门要加大生猪疫病防治的指导力度,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监督体系,对动物疫病进行有效监测和控制,降低发病率,为生猪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4.4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
生猪产业的发展必须从源头抓起,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引导养殖场(户)走种养结合的畜牧业发展之路,把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良性循环,对养殖区域及养殖圈舍周边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和清理,完善配套设施。大力推进养殖场(户)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畜牧业绿色高效发展,对全县规模及规模以下养殖场粪污设施进行全面排查整改,并争取上级资金对整改达标的设施进行适当补助,实现全县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配套率达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5%以上。
4.5 完善政策落实、加大资金投入
通过制订《金沙县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行动方案》《金沙县生猪生产临时性补贴实施方案》《金沙县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使用方案》《金沙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奖补方案》等一系列生产发展方案,完善政策落实,争取各级财政资金用于新、扩建养殖场建设奖补、引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贷款贴息、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等补助。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按照“政府推动、部门服务、龙头引领、农户主体、保险增信、银行发贷”的原则,积极协调银行和企业,并成立农业担保公司,为企业担保贷款,政府给予适当贴息。加大对生猪生产在税收、信贷、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激活生猪养殖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4.6 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和指导
养殖场(户)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中小型养殖场对养殖技术认知不足、经验不够、信息不畅、方式不新,需要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指导等方式开展对养殖场(户)的现代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场(户)的技术水平和养殖理念。县级畜牧技术人员应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完善服务手段,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传递当前养猪业的前沿信息,组织有实力的规模猪场(户)引进优良品种,适时补栏,稳定生猪产业,将技术带到养殖户身边,共享技术带来的实惠和效益。
4.7 注重养殖用地难问题
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充分重视畜牧业养殖用地问题,从制度和政策层面给予养殖用地合法地位。农业农村部门要与国土、规划、环保、林业等部门通力合作并积极协调养殖用地,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对养殖用地的管理和整合。调整畜禽养殖禁(限)养区规划,切实落实畜牧生产用地需求。2020年我县重新修订畜禽养殖禁(限)养区方案并发布实施,本次方案调整划定禁养区170个,禁养区总面积460.307km2,禁养区面积减少约63km2,在原方案基础在减少约12%。取消限养区面积约211.042km2。本次调整禁养区及取消限养区总面积274.0508平方公里,占原方案禁限养区面积的37.3%,扩大养殖用地空间。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综合利用土地资源。
5 结语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了解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并进行合理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所在,需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形势进行分析,并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疾病防控、转变生产观念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保证生猪生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我县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