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影响
2023-08-09李紫菡华南师范大学
文/李紫菡 华南师范大学
家庭是一个人最早接触且终生保持联系的重要环境,而父母作为养育者,从子女出生的那一刻起,便要开始承担养育的责任。养育不仅包括对其生活上、身体上的照顾,更应该包括精神上、心理上的照顾。也就是说,家长应满足孩子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因此,在当下,培养子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显得越来越必要和重要,同时这也成为了许多父母重要的教育目标。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格分为了八个阶段,并将人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特定发展任务进行了总结,只有每个阶段都成功完成了发展任务,才会形成良好的人格,同时前一时期的发展也影响着后一时期的发展,而教育正有助于各个阶段取得良好的发展。作为父母,在子女的前期人格发展阶段做好教育工作,能够帮助子女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反之,若父母在该时期未能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教育,子女便可能误入歧途。
家庭对健全人格发展的影响
从人格发展的第二阶段儿童期开始,若父母习惯通过控制、命令等方式来指导子女,可能会让孩子对自我产生怀疑,变得不自信。而在学龄初期,若父母常以学习为重等理由限制子女做其他事情,容易导致其无法正确判断自己的价值。而到了青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一时期子女一旦遇到挫折,发现事情与自己的理想目标不一致,加上自身缺少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估的能力,往往会选择采取消极态度对待问题,进而逐步迷失自我。而若此时父母对其进行了良好的教育,他们便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并且对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合理的认识,从而较好的适应社会。反之,若该阶段父母没有进行合适的教育,他们便容易产生压抑的情绪,进一步激化,导致思想与行动上的偏激、盲目。
如何帮助青少年发展健全人格
首先,父母应重视子女的个性发展,意识到教育对子女人格形成的重要性,从各个方面负担起养育子女的责任。其次,父母应该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在不同阶段用合理的方式培养子女。例如:在儿童期,应与子女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培养其自信、独立的品质;在学龄初期,应多给予子女鼓励和表扬;在青年期,应促成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使其在各个阶段都能够成功解决危机,形成良好的品质。最后,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应注意教养方式,用温暖、接纳、爱护的态度,那么子女也多能自我接纳、愉快和情绪稳定;反之,容易让子女自卑、无安全感,甚至出现反社会行为。父母需从自身出发,了解子女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并引导子女的人格发展与社会要求相适应,使子女走向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