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育苗与造林技术
2023-08-09许明果
许明果
(张家口市平定堡林场 河北 张家口 076550)
樟子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树种,根系发达,且耐寒、耐旱性较强,为我国松属植物中最耐寒的树种,对土壤适应性强,是北方干旱地区用于营造人工固沙林的优良树种,也是我国三北地区栽培的主要防护林树种之一。近年来,张家口坝上地区实施杨树林退化林分改造工程,在衰退杨树林补植樟子松,对提高区域森林覆盖率、培育优质健康森林和增强森林的生态涵养功能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因此,樟子松在山地造林、沙地抗旱造林、退化林分改造中,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 育苗
1.1 采种。育苗最好采用当地种子园或母树林中所产的种子,或者选择与当地自然条件近似地区的种子。
1.2 圃地选择。圃地应选在靠近造林地或近郊交通便利的地方。适宜选在地势平坦、水源丰富、排灌方便的地方。樟子松适宜微酸性土壤,不宜选在盐碱地和前作是茄子、马铃薯、番茄、瓜类等感病植物病株残体多的农用地。最好选择新垦地,覆土沙地、沙壤土地也可。
1.3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1.3.1 整地。清理苗圃地,清除前茬作物留下的秸秆、根茬等,可以对土层进行30 ~40 cm 的深度翻耕,将圃地随耕随耙,整平,消毒。
1.3.2 做床。采用低床宽步道苗床,苗床净宽1 ~1.2 m,深18 ~20 cm,长度随地块长度决定,长度一般不超过20 m,步道宽50 ~60 cm,步道垄高20 cm,床底面平整,垄面踩实,以利浇水。
1.3.3 装袋。首先配好基质,因地制宜配置营养土,常用的营养基质有泥炭、堆肥、苗圃土或森林腐殖土、山地草皮土等,拌均集中堆放。准备好大规格营养袋,直径为10 cm,深度为15 ~18 cm,在容器袋下端打孔,以利透水。将营养土装入大规格营养袋中,之后紧实平整地摆放在已做好的苗床上,每摆满一个苗床,用圃地土壤填平营养袋与步道之间的缝隙。苗床平整后,在播种前2 ~3 d 用小水漫灌,灌足底水,同时在灌溉水中均匀施入剂量为0.65 kg/667 m2的广谱杀菌剂,如代森锰锌粉剂、甲基托布津等进行土壤消毒。
1.4 催芽和播种
1.4.1 催芽。为促使播种后种子发芽,出苗整齐,在播种前,种子应进行催芽。方法有:雪藏、沙藏、温水浸种等。常用温水浸种法:在播种前5 ~7 d 先用清水冲洗种子,然后用0.5%~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 h,捞出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将经过消毒处理的种子用40 ℃~60 ℃[1]温水浸种24 h,待种子完全吸胀后捞出,摊放在消毒过的麻袋片上,之后在种子上覆盖湿麻袋片催芽,每天翻动,保持通气,洒水保持湿润,室内温度控制在28 ℃~30 ℃之间,当有2/3 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1.4.2 播种。播种期为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地表温度应达到7 ℃~10 ℃。播种量视种子发芽率而定。一般为6 ~8 kg/667 m2,每亩15 万袋,每袋播种4 ~6 粒,播种深度0.5 cm 左右,播后覆细沙厚1 cm,稍加镇压,并及时洒水或小水漫灌。
1.5 苗期管理
1.5.1 出苗期。勤洒水,保持苗床湿润,防止地表板结。子叶出土后,采用小米拌辛硫磷等杀虫剂,遮阴网覆盖预防鸟、鼠的危害,待种壳脱落后及时撤除遮阴网。
1.5.2 幼苗期。苗出齐后,喷洒1%~3%硫酸亚铁溶液,喷后0.5 h 用清水洗苗。幼苗期需经常保持土壤表面湿润。
1.5.3 速生期。6 月中旬到8 月上旬,进入速生期,苗木需水量大,灌水以浸透营养袋为宜,8 月中旬以后逐渐控制灌溉。前期应多施氮素肥料,加速苗木生长。到7 月下旬应停施氮肥,追施一些磷钾肥,施肥应注意结合松土除草并与灌溉协调进行。樟子松苗圃地易发生立枯病,预防采用敌克松、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交替使用,每7 ~10 d 喷一次,直到无苗木发病为止。每个月结合灌溉,根灌1%硫酸亚铁溶液一次。虫害有地老虎和金龟子,可用麦麸拌辛硫磷撒施防治。
1.5.4 生长后期。进入苗木硬化期,停止施用磷钾肥,控制浇水,促进苗木木质化,防止苗木贪青徒长。
1.6 越冬防寒。樟子松营养袋苗一般2 ~3 年出圃,要采取越冬防寒措施,樟子松1 ~2 年龄苗木的越冬保护采取“埋土法”。在11 月初土壤结冻前灌足冬水,待水渗透后,取步道上的土壤覆于苗床上,厚度一般8 ~10 cm,翌年3 月初到4 月底根据天气情况分次撤出防寒土,并及时灌水。埋土防寒防风是预防冻害和生理干旱的有效措施。
1.7 大苗培育。根据培育年限,可以把2 ~3 年生的小苗移植到相应的比较大的营养钵中或直接移栽到圃地,进行大规格苗木培育,最佳时间是春季土壤解冻后,以4 月上旬为宜。
1.8 苗木出圃及运输。苗木出圃要进行起苗、选苗、假植、包装和运输等工序。苗木出圃前灌足水分,再起苗包装,在起苗和运输过程中要保持根系及母土完整,防止根团散土、碰掉顶芽、折苗、压苗。容器苗出圃时用塑料袋包装,每袋装入20 株容器苗。樟子松大苗带20 ~25 cm 土球,用麻绳或纱布包裹。苗木运达造林地后,及时栽植。
2 造林技术
2.1 苗木规格。樟子松造林苗龄与它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密切相关。樟子松幼苗在生长2 年之后便可以达到20 cm,已经达到上山栽植的标准[2]。造林试验证明:采用樟子松大苗造林,缓苗期短,抗旱能力强。樟子松造林苗选用5 年生以上的健壮的大苗,带完整母土,成活率高。为了防止苗木失水,起苗前对苗圃地灌足底水,起苗时保证苗木土球不受破坏,确保根系完整,装卸运输时防止苗木顶芽受损和土球松散。
2.2 造林时间。樟子松造林时间可以是春季、雨季、秋季。春季造林,在3 月下旬~4 月上旬,以苗木顶芽膨胀前为主,宜早不宜迟,必须适时栽植。秋季、雨季可进行补栽。
2.3 造林密度与栽植深度。樟子松大苗造林,株行距为4 m×5 m 或5 m×6 m,适当深栽,栽至苗木第一轮针叶处,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
2.4 栽植方法。樟子松栽植采用穴状整地、植苗造林,规格为坑直径50 cm 左右,坑深40 ~60 cm,一穴一株。苗木随起、随运、随栽植,栽植时将提前准备好的栽植坑再清理一下,把苗木放在坑底中央,扶正埋土,提苗踩实,要浇足定根水,水渗入土壤后,及时覆沙,厚度5 cm 左右,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容器苗或有包装的带土球大苗,栽植时要撕掉根部的塑料袋或外包装,但不能弄散根部土团,损伤根系。
河北省坝上地区,冬季长,低温寒冷,春季短,蒸发大,多风。在这种高海拔、低温干燥的环境下,造林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埋土防风是防止冻害危害和生理干旱的有效措施。此外,根据冀北坝上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造林时还可利用厚度0.01 ~0.02 mm的塑料薄膜覆盖于造林穴地表进行保墒造林,樟子松造林的保存率显著提高。
2.5 抚育管理
2.5.1 浇水灌溉。坝上地区干旱少雨,水分是影响造林成活与树木生长的关键因素。栽植时和封冻前要浇水1 ~2 次,第2 年、第3 年各灌水1 次。
2.5.2 补植。栽后成活率不达指标者,第二年春加以补植,保证幼林的适宜密度。
2.6 病虫害防治。要针对不同树种、不同的病虫害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勤观察、早发现、早防治。为进行防治提供依据,在条件允许时,每年4 月中旬和7 月中旬结合防治,将枯株、枯枝进行卫生伐并集中深埋,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2.6.1 立枯病。真菌病害,松苗立枯病多发于1 ~2年的新苗,播种前做好土壤消毒以抑制和杀死病原菌是防止猝倒病的有效方法。防治时用1%~3%硫酸亚铁、0.4%高锰酸钾溶液喷浇苗床,20 min 后用清水冲洗苗木,每10 天1 次,或者喷200 倍波尔多液,发病轻时可10 ~15 天喷1 次。
2.6.2 松苗高温伤害。当幼苗出土时或出土后,遇到高温天气,床苗温度变化大,空气干燥,使苗木受伤,出现日灼等。防治方法:适时浇水,适当早播,使苗木木质化,增强苗木抗性。
2.6.3 苗圃地下害虫。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龟子、蝼蛄等,可以采用毒饵诱杀,或用辛硫磷地面撒毒土防治幼虫,金龟子成虫羽化期进行黑光灯诱杀。2.7 提高造林成活率方法
2.7.1 药剂浸根。在造林过程中,一般用ABT 生根粉25 ~50 mg/kg 溶液对樟子松苗木进行药剂浸根,可缩短缓苗期。
2.7.2 使用保水剂。在栽植坑里撒入5 ~10 g 保水剂,栽植后浇水3 ~5 L,可提高造林成活率。
2.7.3 掺客土定植。樟子松沙地造林时,栽植穴掺入适量黏土,蓄水保墒,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