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校合作下的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策略

2023-08-09陈莹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3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开展家校合作

陈莹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要积极响应新课标的教育理念,通过联合多方教育资源,实现家校共育,从而为小学生身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将基于家校合作下开展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创新德育工作开展的路径。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德育;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3-0051-0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共育,这样才能提升教育质量。在新课改的推行和实施下,学校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愈加重视。但是,德育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持续且长久的过程,因此,德育工作的开展仅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教师和家长共同配合,充分挖掘多方面的德育因素,使小学生在无形中享受到道德的渲染,从而为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1.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开展家校合作的意义

(1)实现优势互补

相较于其他阶段学生来说,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时期,父母和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仅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形成,还利于提升德育效率。但是,放眼当前小学教学现状,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一是合作深度不够。部分学校习惯将家庭教育刨剔除在德育之外;部分家长则习惯将德育教育推给学校和教师,双方缺乏了解和沟通;其二是合作路径单一。大部分学校和家长取得联系,建立沟通、合作的途径仅通过家长会完成,这样就会导致合作途径狭窄,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力育人。最后就是合作方式死板。受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影响,在开展家校合作工作时,仍然以传统方式进行,这不仅脱离了现代新的教学理念,还对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产生阻碍。而通过家校合作,能很好地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实现优势互补,使德育的质量达到最优效果。家长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给学生做好榜样,学校则可以利用自身系统的知识体系与深厚的实践经验使德育工作开展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2)促进德育工作高效开展

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学生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许多父母总是尽可能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再加上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家长往往只重视能力的培养,却严重忽视了孩子的思想成长。而在学校,教师虽然能够系统的进行教育,但因为每个学生存在差异性,教师不可能对每位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掌握,这样在德育工作开展中难免会遇到疏漏,由此导致德育工作进展缓慢,难以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而家校合作则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相辅相成,有助于学校注重以“学生”为本,加大对学生习惯培养的力度,同时有助于家长以身作则。这能将家校的教育力量整合起来,凝聚成教育合力,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为促进德育工作高效开展提供保障。

2.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开展家校合作的策略

(1)深化家校合作理念

我国教育家孔子曾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与当前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因此,在德育中,要通过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后,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以此进一步深化家庭与教师的德育,促进家校合作顺利开展。例如,借助主题座谈会,引起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同时通过家长与家长、家長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在一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主题会议上,教师邀请学生家长一起参加,主题开始前,让学生各自谈一下好习惯都有哪些,学生讨论后再由家长阐述日常生活中做到的好习惯都有哪些,没有做到的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不仅能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家长的行为习惯也会发生着变化,会通过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以身作则,更好地参与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的共同目标。此外,还可在上述活动上进行拓展。以“你做我猜”游戏为例,教师可以根据主题的选定和目的设置与之相关的内容,如“礼貌待人”“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让学生根据题板或图片进行描述,家长则负责猜,要求在进行描述时不能说出欲猜内容的任何一个字,说出任何一个字则视为无效和犯规,游戏时间为90秒。学生可根据内容的难度选择放弃,然后比画和口头描述下一个。这不仅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而且还无形中将德育渗透其中,从而为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提高家校合作深度

提高家校合作深度,首先要以家长和学校肯定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为前提。在当今社会中,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应尽的义务,而对教师而言,由于面对教学、升学以及理念改革的压力,多数教师力不从心,难以完全顾及每一个学生。对此,学校应监理完善的合作制度,通过实际行动引导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家校合作中,并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从而保障此模式的良性运行。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大多数家长工作繁忙、压力较大,他们之缺少沟通,对此,教师可搭建多方沟通平台,一方面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一方面加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及家长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积极发挥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实现合力育人目标。此外,对有道德缺陷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耐心,且及时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寻找能真正帮助学生的教育方法。同时,学生家长也要相互配合,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不能通过严厉的批评和惩罚进行家庭教育,而是应该对孩子循循善诱,耐心倾听其内心想法,端正教育的心态,并建立互相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家校合作深度,使家校合作成为德育的重要方式。

(3)拓展家校合作途径

在家校合作的方式上,很多家长和教师仅仅局限于“家长会”或“家访”,但事实证明这些合作途径较为单一,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下新时期的教育环境。对此,学校和家长应积极探索新型德育之路,为德育的效果提供保障。例如,面对“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教师可提前组织与节日相关的主题活动,并通过短信或电话邀请学生父母参加。在具体活动开展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父亲”和“母亲”的歌曲渲染气氛,引发学生的共鸣。随后可以通过“节日感悟我诉说”演讲活动进一步使情感得到升华,如想对父母说的话、父母生活中的点滴、父母对我的付出等,都能成为演讲的话题,让学生能学会感恩,充分激发学生和家长之间的道德意识。同时,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教学任务,可以组织“踏青”活动,并邀请父母参加。在踏青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可抓住德育教学的契机,充分挖掘德育渗透因素,从而展开讨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而且能够实现了校德育教学开展的高效性。为了促使活动进一步优化,提高活动参与的效率,教师还可在以上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借助公益性“爱护环境”主题,将学生和家长分组,采用家长配合、学生配合与亲子配合的方式进行比拼,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比如,可以组织开展收集废旧电池、垃圾分类、帮助清洁工将垃圾扔进垃圾箱等活动,让小学生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被德育思想熏陶和感染。学校还可以组织角色对换活动,让学生和家长角色对调,使学生感受到父母培养的恩情,理解父母的难处,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4)创新家校合作形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和教育的发展,德育的方式也要积极创新,不能仅局限于家庭和学校,还要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借助信息技术,能确保德育的多样性和全面性,让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其最大助力作用。例如,学校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与家长建立联系机制,双方能够通过私聊了解学生在家庭与学校中的行为表现和管理心得,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传播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德育水平。教师还要引导家长在日常进行家庭德育时做好榜样的作用,比如,在公交车上为老人和孕妇让座、将街道或小区的饮料瓶扔进垃圾桶等,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意识。同时,学校还可开展“书香家庭”“家风家训”等活动,与家长一起关注学生的发展,见证学生的成长。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是非观,提高思想道德认知,而且家校互补,实现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定期在上面发表一些关于德育教学方法的文章,并积极宣传给学生家长,学生家长则结合实际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提升德育教育效率。

(5)注重家校身教与榜样的作用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离不开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身教与榜样的作用在教学工作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学校教师更重视“言传”,而忽视了“身教与榜样”,不仅不利于德育教育的落实,而且不利于教学工作今后的发展。对此,需要教师和家长意识到,无论是在哪里,都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让学生看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为学生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在身教及榜样的带动下,能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和过硬的本领,为学生成为栋梁之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6)挖掘家庭教育资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校合作的主旨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教育。对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工作,还需挖掘家庭教育资源,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德育教学的效率。学生家长也许在专业知识上难以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家长的人生阅历比较丰富,这也是在家庭教育中的宝贵资源。因此,针对学校的主题活动,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家长的工作性质,并做好提前沟通。比如,某个学生的家长是一名心理专业医生,教师可邀请他来学校讲解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心理问题的感知,减少生活和工作上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再如,某位学生的家长是一名消防员,教师可以让学生家长播放关于救火、救灾、救人等视频,让学生了解消防员的日常工作及英雄事迹,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同时,还能感受到消防员不怕困难和危险,依然坚守使命和责任为大家默默奉献的精神。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学校要架起一座沟通桥梁,使家庭和学校两者相互配合,相融共生,挖掘家庭教育资源,从而增进家庭、学校、学生三者之间的感情,为家校共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7)设立学校开放日活动

学校开放日不仅是家校沟通的桥梁,还是有效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平台。因此,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学校开放日,让学生家长走进课堂,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并能随时和教师交流。这样互相促进,对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大有益处。例如,在一次开放日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和家长进行了“寻根溯源、粽叶飘香”为主题的活动,首先教师借助多媒体带领学生和家长回顾端午节的习俗,如五彩线、包粽子、划龙舟等;在活动课上,教师组织家长和学生开展了“童谣歌赋”“讲解贤人善举”“书写端午征文”等活动。同时也组织了游戏环节,并从端午的来历、端午的习俗、屈原的代表作品等方面设置“知识竞赛”,学生和家长在飞快地抢答和精彩的分享中,可以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还组织家长和学生制作端午香包,本次活动让学生体验了端午香包的制作过程。在活动开始前,教师要提前讲解或示范香包制作过程,通过模仿和观看,引导学生和家长一针一线地缝制香囊,不一会儿,一个个色彩斑斓、小巧可爱的小香囊便呈现在大家眼前。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纸杯和卡片制作五彩缤纷“中国龙”。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增进了师生、生生、亲子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总之,家校合作作为一种主流趋势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德育培养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学校教师和家长应积极创新合作路径,通过深入家校合作理念、提高家校合作深度、拓展家校合作途径、创新家校合作形式等,不断加强教师和家長对家校合作的重视。同时,还要注重家校身教与榜样,挖掘家庭教育资源,设立学校开放日活动,从而实现家校共育,携手育人,为提高德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黎国栋.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

[2]赵娇妍.家校合作在小学生德育水平提升方面的功能研究[J].教书育人,2019(10).

[3]赵艳丽.小学德育中如何更好地实现家校合作[J].新课程,2017(12).

[4]彭巧贤.家校合作视角的小学德育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

[5]赵璇. 家校合作在中学德育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开展家校合作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