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视角下的乾隆南巡图景
2023-08-09汪映雪
一幅画卷,生动再现了乾隆南巡的繁华景象,反映出﹃康乾盛世﹄的恢宏历史。作为第一幅﹃乾隆南巡﹄的主题长卷,《万笏朝天图》因何被称为﹃耀世奇珍﹄,又有着怎样的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
在天津博物馆二楼的“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展柜里,“镇馆之宝”集体亮相。其中一件绘画作品格外引人注目,这幅画卷长达17米,画中人物有2000余名,堪称展厅中书画类体量最大的文物。其材质并非常见的白色纸卷,而是用金粉和各色颜料绘制在磁青绢地上,整幅长卷金碧辉煌,气势撼人。画卷名曰《万笏朝天图》,是清代苏州地方士族代表进献给乾隆皇帝的一件纪实性鸿篇巨制。
20世纪50年代,《万笏朝天图》由爱国收藏家陈达有、徐国端夫妇出让给国家,现收藏于天津博物馆。作为馆藏重器,它静静地躺在特制加长的展柜里,第一次以全貌示人,生动再现了“康乾盛世”的恢宏历史。
画给谁—第一幅“乾隆南巡”主题长卷
画名“万笏朝天”,一方面,形容所绘地点苏州天平山的自然特征。此山因峰石林立,直指苍天,酷似大臣上朝时所持笏板,故而形成“万笏朝天”般的奇景,明代苏州画家唐寅就曾用“千峰万峰如秉笏,崚崚嶒嶒相壁立”的诗句来形容天平山。另一方面,画卷反映的是乾隆南巡至苏州的情景,对于当地官绅、百姓来说,恭迎天子圣驾不就是“朝天”的过程吗?“万笏朝天”之名也正契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皇权统治思想,画卷塑造了神圣的帝王形象。
热爱江南文化的乾隆帝一生中共有六次南巡,苏州乃江南富庶之乡、人文渊薮之地,乾隆六次南巡每次都会驻跸苏州,并游历天平山一带。那么,这幅画究竟是他哪次南巡的记录?根据学者姚旸的考析,《万笏朝天图》所绘应为乾隆首次南巡的情景。乾隆首次南巡曾先后四度游歷天平山一带,此画为其首次南巡中第四度游历的过程刻画,具体时间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三月十八日。从创作时间看,《万笏朝天图》是史上第一幅以“乾隆南巡”为主题的长卷绘画,对此后相同题材画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史料记载,当日乾隆自灵岩寺出发,重点游览天平山、观音山等处景观,最后由阊门返回苏州城内。《万笏朝天图》共有二十处景物附有题名,除三处为标明御座、御诗题刻所在外,其余皆为天平山一带景观,分别为灵岩山、芳芷桥、高义园、白云亭、白云泉、洞子门、天平岭、听雪阁、放鹤亭、支硎古刹、观音殿、石室、范家桥、店桥等,这些地点皆系乾隆当日巡幸所到之处,与史料文字相契合,发挥了“以图证史”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画中重点描绘的建筑“高义园”乃是乾隆巡幸时为接待御驾的范氏家族亲笔题写,乾隆帝有感于范仲淹捐宅创立义庄以养族人之举,取杜甫诗“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意,挥毫御书“高义园”赐予范氏族人。再仔细观察画面,“高义园”正殿前的杏黄旗上,写的正是“万笏朝天”四字,这不仅巧妙地点出画名,也暗含着献画人的巧思,既不着痕迹地强调了皇帝御驾亲临本家这一全族高光时刻,又表现出对皇恩浩荡的恭顺感恩。
谁来画—献画者范瑶及其家族的故事
天平山位于苏州城西,自唐代以来就是旅游胜地,吸引了白居易、范仲淹、沈周、唐寅、文徵明等名人到来,康熙皇帝南巡时亦曾游览此地。由于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祖墓在此,朝廷将天平山赏赐给了范仲淹的后人,这里修建有范仲淹祠堂,并有家庙、义庄等,范氏家族世代在此繁衍生息,绵延至清代亦是名声赫赫的江南巨族。入清后,清政府对范仲淹礼敬有加,康熙皇帝御书“济时良相”,谕命范仲淹从祀孔庙,乾隆皇帝亦曾著诗褒扬范仲淹的高义品质。
《万笏朝天图》没有留下画家本人名款,根据范瑶篆书的“万笏朝天图”引首和卷尾“恩给知府职衔臣范瑶恭进”署款,可知正是范瑶组织民间画士将乾隆南巡苏州的场面描绘成画卷并将其送呈宫廷的。
范瑶系范仲淹二十世孙,他早年经商,从商成功后为范氏义庄捐田一千亩,得到雍正帝表彰,恩赏刑部员外郎职衔,后补授山西大同知府。然好景不长,他仅莅任年余即受族兄牵连而被革职。因资产为族众中最为雄厚者,且又具为官经历,范瑶自然成为宗族事务的主导者。
在获悉皇帝南巡计划后,范瑶抓住机会获得了接驾资格,他大刀阔斧地修葺天平山一带的景观,做足迎接圣驾的准备工作。不仅如此,范瑶还率领族人将唐、宋、元、明四代赞颂帝王的一百首诗作汇集成册,合称《圣驾南巡欢迎曲》,在册页封面上手题“原任山西大同府革职知府臣范瑶恭进”,并在南巡前进呈宫廷。这些举措显然给乾隆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乾隆驻跸苏州时范瑶率族人迎接随侍,因其勤勉任事,乾隆帝除赏赐御制诗词、书画扇、荷包等物外,还赏还了范瑶被褫夺的知府职衔。
乾隆南巡结束后,范瑶又远赴京师,借为庆贺崇庆皇太后六十寿辰的机会向皇帝恭进御制诗刻摹本九册和“金绘《万笏朝天图》一卷”。范瑶的苦心没有白费,此后范氏高义园几乎成了乾隆南巡苏州的必游之地,范氏家族也因此声名大振。
范瑶通过进呈图画借以拉近范氏家族与朝廷的距离,《万笏朝天图》也成为江南士族与皇权互动关系的见证。
怎么画—民间画工笔下的颂圣作品
《万笏朝天图》描绘的是乾隆十六年三月十八日圣驾南巡的具体场景,同年十二月初九日,范瑶赴京敬献礼物,也就是说,这幅皇皇巨制从起草到完成的时间仅有九个月。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召集画工、构思图景、着笔落墨、精心装裱,无疑需要组织者高超的智慧,更为难得的是,画面所反映的内容也处处有巧思。
首先是独具一格的皇帝形象。对大部分观者来说,在观赏这幅画时会首先寻找皇帝在哪里。但《万笏朝天图》中并未直接描画皇帝面容,而是以一把黄华伞盖作为象征,树木浓荫遮蔽了皇帝本人,只有周边匍匐跪拜的人群暗示着黄华伞盖下人物的尊贵身份。那么,为何不直接画出皇帝形象?主要原因恐怕是地方官绅和民间画工不具备绘制帝王形象的资格,更不敢擅作主张,恐有僭越嫌疑。通过象征的手法,既可以强调皇权的神圣性和神秘感,又有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化浪漫。尽管画中“不见王”,却能通过画面中心这一位置安排和众星拱月的氛围,快速找到画卷的重点。
其次是多样化的朝圣人群。由于绘画组织者亲历帝王南巡,并负责安排地方接驾事务,画中各色人物形象相较于宫廷画师更具地方视角。画家通过写实手法,让士农工商各阶层人物跃然纸上。画中人物以头戴缨帽的官绅居多,尤其是在接驾的重点场所高义园中,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排列跪伏,气氛庄严肃穆,给人以强烈的现场既视感。在接驾人群中,画家还重点刻画了一位身着“皇恩钦赐”字样服装的耆老,这恐怕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有真实人物原型,甚至极大可能此人即为范氏家族长老。此外,画中的普通百姓老幼咸集,身份多样,既有僧人道士、贩夫走卒,还有成群带着孩子、在远处好奇张望的女性形象,这是乾隆南巡时苏州民风习俗的真实反映,也是难能可贵的反映清中期妇女生活的史料证据。
最后是移步换景的场域描写。《万笏朝天图》中用金线勾勒山石轮廓,其间以石绿、石青点染,形成连绵起伏的丘陵地貌。卷首从绵延的河流与稻田起笔,跟随人群步入繁华的姑苏城市生活,一路上桃红柳绿,龙舟画舫和戏台歌剧点缀其间,画卷中的人物形象也随之越发密集,最后再以城郊的田园风光结束,画卷疏密得宜。画中房屋舟桥等建筑均用界尺严谨绘制,自然背景上则更多使用写意画法,区分浓淡虚实,让画风更加清新淡雅,以中和拘谨严肃的“政治命题作文”氛围。《万笏朝天图》记录的不仅是百姓面对皇帝南巡这一重大事件的真实反应,也体现出乾隆统治下苏州地区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景象,歌颂了统治者的圣明。
实际上,恐怕要让进献者期待落空的是,《万笏朝天图》入宫后并未受到特別的重视,它未被著录于《石渠宝笈》等宫廷藏画总录,也缺少乾隆本人题跋赏鉴的痕迹。直到1922年末代皇帝溥仪盘查宫内所藏书画,它才第一次出现在宫廷内部有关文献记录上,溥仪才在画上加盖“宣统御赏之宝”以标记。1923年1月22日,该画被溥仪以赏赐名义交溥杰自宫中带出,几经辗转,复归津门。
《万笏朝天图》被清廷“冷落”或是因其民间出身,但这恰恰是它独特艺术魅力的源泉。作为少见的以地方视角来记录皇家巡幸活动的绘画作品,此画不仅处处富有政治隐喻,也具有高度的写实性,从接驾者的眼中观察乾隆南巡时苏州地区的表现,强调乾隆皇帝的圣明形象。整幅画卷场面宏大,生动传神,能够在几个月内快速完工,是清中期苏州地区物产丰饶、画工技艺超群的集中展示。
汪映雪,供职于浙江省文物鉴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