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设施蔬菜机械化的发展与思考
2023-08-09徐剑
徐 剑
(武义县粮油技术推广站,321200,浙江金华)
蔬菜作为政府“菜篮子”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居民日常生活十分重要。武义县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县,蔬菜产业稳定发展,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逐渐增加,近年来涌现出大棚生姜、番茄等特色产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现象也在不断加剧,蔬菜种植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因此推广发展设施蔬菜机械化已经势在必行。提高设施蔬菜机械化水平对武义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
1 武义县设施蔬菜机械化基本情况
武义位于浙江省中部,东临永康、缙云,西接遂昌、松阳,北靠义乌,县域面积为1 577 km2,耕地面积为2.43 万hm2。2021 年蔬菜播种面积为7 000 hm2,产量达1.38 万t,产值达3.89 亿元。其中,设施蔬菜面积为567 hm2,产量达0.55 万t,品种为大棚生姜、番茄、叶菜等,分布在泉溪、熟溪、壶山、王宅、俞源等乡镇。近年来,政府出台一系列设施蔬菜发展政策,推进蔬菜产业 “机器换人”,推广园地喷滴灌813 hm2,微耕机1 100 台、微耕面积1 120 hm2,生姜清洗机28 台。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武义县蔬菜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发展规模不大,设施蔬菜面积占全部蔬菜面积仅为8.1%,整个机械化水平就较低,与先进地区的设施蔬菜机械化发展水平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政府重视不够
近年来,武义县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大,尤其是支持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粮食产业的发展,相比较而言蔬菜产业受到的重视不够。一是政策层面支持力度小,近些年扶持设施蔬菜的项目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二是农机具补贴力度不够,许多新型农业机械价格高,尚未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种植蔬菜的基本是散户,难以承担巨额机械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设施蔬菜机械化的发展。三是大棚及配套设施补助少,由于蔬菜种植在粮食功能区,近些年来武义对在粮食功能区的大棚及配套设施不再进行补助,影响了农户设施化栽培的积极性。
2.2 农艺农机融合不够
设施蔬菜生产涉及多个方面,涵括了农机、农艺、植保、设施工程等多个学科,在实际生产中特别存在农艺与农机融合不够的情况。长期以来农技和农机隶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比如武义县的农技工作归属于粮油站、特产站、茶叶站等技术部门,农机工作归属于畜牧农机中心,下面乡镇也各自有农技员、农机员,形成了各自的管理、推广体系。两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与协作,导致农机农艺在融合上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并且都缺乏与生产主体的沟通联系,不能及时了解主体的需求,对农机化新技术及新机具的推广有较大影响。另外,农艺也未充分考虑到农机作业的要求,设施大棚的建设、田间作业道路的规划不能很好地适应现有农机具,一些农艺生产新技术也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农机具,这些都导致现有农机具无法推广应用。
2.3 适宜农机装备缺乏
当前武义县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应用水平较高的环节是耕整地,而在育苗、移栽、田间操作、采摘、清洗、筛选等环节适用的机械装备少,设施蔬菜产业机械化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一是蔬菜品种繁多,农艺要求不尽相同,生产周期短,设施蔬菜生产复杂的农艺限制了配套农机的开发;二是蔬菜生产机械在农机产品中属于小众产品,产品的针对性和专业化程度比较高,而专门从事该类农机制造的企业比较少,导致蔬菜生产机械的研发进展偏慢;三是武义具有“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形特点,针对丘陵盆地的专用农机装备缺乏,有些机具不太贴近武义县蔬菜生产实际,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导致关键生产环节普遍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问题,仍是传统人工作业。
2.4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武义县蔬菜以农户分散种植、自产自销为主,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有效牵引带动生产的还比较少。而现有的机械化社会服务组织服务的品种主要局限于水稻、油菜、茶叶等作物,针对设施蔬菜的很少。蔬菜种植规模小、品种多,限制了农机高效作业优势的发挥,同时蔬菜机械化生产需求少、难度高等问题也制约了蔬菜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限制了蔬菜生产作业服务范围的扩大和能力的提升。
2.5 基层技术力量薄弱
基层农技、农机管理及推广单位存在人员结构老化、青黄不接、技术薄弱、知识更新慢等问题,而设施蔬菜机械化发展势头迅猛,新机具、新技术的更新速度较快,农技、农机人员无法及时向蔬菜生产主体推荐适宜的农机具。同时设施蔬菜生产者也普遍存在年纪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不能满足机械化生产要求。这些情况导致农机化技术推广力量薄弱、推广动力不强,农机具及技术的推广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影响了设施蔬菜机械化的发展。
3 发展设施蔬菜机械化的建议
3.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强化政策顶层设计。制定和完善设施蔬菜机械化扶持政策,积极向财政部门争取资金,设立设施蔬菜机械化专项资金,发挥资金带动作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等有影响力的主体推行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可以根据武义县实际特点,选择大棚生姜等重点品种为切入点,推广机械化生产技术,打造一批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的示范基地,通过机械化促进蔬菜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二是加大购机补贴力度。运用好当前的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出台设施蔬菜购机补贴具体措施,建议补贴政策适当向设施蔬菜机械倾斜,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高性能设施机具有些比较小众,还未列入补贴目录,建议扩大补贴机具品种范围,提高补贴比例,让生产主体可以享受购机补贴,提高其购机积极性。
3.2 推进设施蔬菜农艺与农机相融合
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农技、农机部门工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会商分析会,对当前农艺农机融合情况进行沟通交流,对主要蔬菜品种的种植技术、农机具配备情况进行实例分析,开展技术协作,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和改进措施。
二是加强机艺融合。围绕设施蔬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农技、农机部门要加强相互协调、相互融合。一方面,农机部门要积极推广先进、适用、高效的农机装备,充分考虑设施蔬菜栽培的特殊性和机械化技术的要求,根据简化栽培、“宜机化”的农艺要求,大力研发推广适合设施蔬菜生产模式的农机装备。另一方面,农艺部门要致力于研究推广宜机化的设施蔬菜生产模式,充分考虑当前现有的农机装备条件,研究推广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蔬菜的栽培技术措施和生产模式,推进机械化与农艺措施的深度融合。
三是推进产学研合作。为蔬菜生产者、机械生产商、高校、科研院所搭建交流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借助其雄厚的科研力量,推进设施蔬菜品种、技术与机械的集成配套,真正形成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3.3 加大适宜农机的研究与推广力度
一是积极引进适宜农机。鼓励蔬菜生产主体、农机经销商、技术推广人员加强学习交流,及时掌握最新农机设备情况,根据设施蔬菜生产特点,针对播种、育苗、移栽、耕作、植保、收获、清洗等不同环节,引进相应的适宜农机并进行推广,丰富设施蔬菜生产机械装备,提升蔬菜生产机械化装备水平。
二是推进适宜农机的研发。依托武义、永康本地农机制造业发达的优势,引导当地农机企业开展设施蔬菜农机具的研发工作,针对设施蔬菜生产的需求,研发一些适应性强、操作便捷、动力足的小微型、多功能农机,提升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能力。
3.4 加强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
加强培育设施蔬菜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从购机补贴、作业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扶持,加大对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政策倾斜力度,鼓励其购买贴近设施蔬菜生产的高性能农机具,丰富其机械设备的种类,不仅可以为生产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机械化服务,还有能力提供农机具的租赁、保养维修和蔬菜产品的农事操作、加工等社会化服务,有力降低蔬菜生产主体的机械化作业成本,形成设施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新模式。同时,加强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经验的提炼总结,根据蔬菜产品类别、农机作业类型、作业面积大小及各项收费标准等各项内容,制定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规程,引导其规范发展。
3.5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做好发展设施蔬菜机械化方面的技术指导工作,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一是组织基层农技、农机人员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用最新的农技、农机技术知识武装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推进辖区内设施蔬菜机械化发展。二是组织设施蔬菜生产主体到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学习,邀请业内知名专家为他们授课,不断提升生产主体的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水平。三是组织社会化服务的农机操作手、技术人员等参加培训,使其掌握应有的生产管理经验和装备操作技能,不断提高专业化、组织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