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境审视与策略应对: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整体性思索

2023-08-09叶肖陶立霞

决策与信息 2023年8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市场经济

叶肖 陶立霞

[摘    要]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符合时代发展客观规律和基本要求的系统性工程和战略性决策,不仅可以满足乡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且能够促进乡村文化实现均衡配置和协调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功能和价值。然而,由于受到市场经济潮流的冲击,现阶段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也面临着乡村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被打破、话语体系的完整性遭到解构;乡村文化建设缺乏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建立在认同感和归属感基础上的传承精神;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低端化倾向、相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仍然无法满足现状等现实困境。因此,为了推动乡村文化实现全面振兴,应在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乡村文化重要性的前提下,积极发挥乡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聚拢有利于赋能乡村文化治理的专业人才,并在增强经济价值和扩大社会效益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乡村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乡村文化;市场经济;文化治理;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振兴;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 G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3)08-0019-12

乡村文化是“乡土中国”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和积淀的、带有鲜明特质和生命底蕴的有机产物,是从微观与宏观相互结合的层面对中华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风貌和价值观念等进行全景式彰显与映射的生动体现,是乡村社会赖以维系和正常运行的精神根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1] 260然而,由于转型期所带来的阵痛与裂隙,乡村文化不得不面对来自资本逻辑影响下的市场化大潮的席卷和冲击,以及由此造成的乡村文化主体性缺位、地域性消散、实用性瓦解、伦理性褪色和功能性弱化等潜在的现代性危机。

当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性境遇和变革性实践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其核心目标是重建乡村文化的主体性”[2] 79。因此,只有站在培“根”塑“魂”的高度,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才能在持续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乡村文化实现全面振兴。

一、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动力源泉

作为深受传统农耕文明滋养而形成的硕果,“乡村文化是村落乡民独特生命样式的背景知识,在呈现农民特有的人际交往模式的同时,也为乡民现实生活中的思维逻辑与行为选择提供了内在基础”[3] 120。此外,乡村文化始终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记录着带有整个民族深沉记忆的古迹遗产、蕴含着乡土社会发展延续和乡村群众情感表达的实践理路,因而历经岁月淘洗依然散发着光耀千秋的永恒魅力。在实现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文化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彰显出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并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结合中,格外重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美德,挖掘和展示别具一格的标志性文化资源,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系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由此可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毋庸置疑的时代价值。

(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提供聚合力

随着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的解决,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系统、治理体制和科层结构受城市化进程的影響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和重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成为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变量。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激活乡村文化所具有的内生动力和精神基因,使其能最大限度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刻画“最大同心圆”和凝聚“最大公约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虽然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局部地区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返贫风险,一定程度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形成了掣肘。对此,除了需要在制度保障、组织完善、人才支撑等“硬件”方面及时建设和跟进之外,还应通过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来实现对乡村群众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精神信仰等“软件”方面的升级和优化,如此才能真正形成稳定化、长效化的脱贫攻坚机制,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与此同时,在“实现从传统乡村文明向现代乡村文明转型和重建乡村文明关系的现代秩序”[4] 62的过程中,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会对乡村形象的改善、乡村群众的熏陶、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人才的汇聚、乡村环境的营造和乡村组织的健全等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由此观之,应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文明新气象;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使乡村群众能够踊跃地参与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中;在实现物质生活持续改善的同时,赓续具有乡村特色的精神谱系和文化根脉,积极探索预防返贫的长效治理模式,努力在后脱贫时代持续深化脱贫攻坚的成效,为乡村振兴提供经久不衰的精神支撑和坚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为丰富乡村群众精神世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氛围感

现阶段,受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的影响,面对声势浩大的城市化浪潮席卷而来,乡村社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发展思路和经济形态等难免会遭到冲击和解构,使得一部分乡村群众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发生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化,并逐渐降低对乡村生活的依恋程度,转而踏上去往城市的道路,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乡村黯然失色和文化日渐衰微。长此以往,也会造成诸如人心冷漠、贪图享乐、观念消极和情感疏离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使乡村社会逐渐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境地,以致在城市化的汹涌浪潮中被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乡村群众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充实与丰裕,但是由于对乡村文化缺乏认同感和自信心,也会导致严重的价值迷失和精神困惑问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优秀乡村文化所凝聚的智慧结晶可以有效增强乡村群众的向心力和归属感,改变受到腐朽落后观念影响而导致的消极状况,丰富乡村群众的精神世界,使他们能够积极助推乡村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进而在培育良好个人品德和塑造文明乡村风气的过程中坚定振兴乡村、造福乡民的意志。

此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一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促进的深刻实践,可以有效发挥乡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持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更进一步而言,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能够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扬优秀乡村文化,提高乡村群众的文明素养和精神境界,使乡村群众树立与时俱进的思维理念,持续激发乡村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塑造良好的民风、家风和乡风。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无疑是指导当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势必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让已经处于边缘化状态的乡村文化重新找到存在的意义,进而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丰富乡村群众的精神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力量。由此可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不仅能够充实乡村群众的精神生活,使其重拾和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而且可以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条件和机遇。

(三)为激活乡村文化资源和增强统筹发展意识打开新局面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正处于重要阶段。因此,应该认真审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这一影响到统筹发展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的现代化只有依靠文化来进行深层次的价值重塑和观念变革,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以其自身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卓越创造力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独特性,成为在充满激荡与变革的时代实现人的现代化以及推动乡村社会破旧立新、继往开来、跨越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和实质性力量。结合现阶段乡村社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来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对于激活乡村文化资源和增强统筹发展意识显然具有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

费孝通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6] 6纵观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经纬和基本脉络,不难发现,深受传统农耕文明影响而形成的乡村文化中,蕴含着耕读传家、兄友弟恭、长幼有序、扶危济困、诚实守信、重义轻利、亲仁善邻、守望相助和慎终追远等许多经过沉淀而传承下来的价值精华、优良美德和秩序理念,保留着诸如华阴老腔、关中剪纸、木刻年画、凤阳花鼓、安塞腰鼓、茶马古道、傣族村寨、丽江古城和凤凰古镇等极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浓缩着乡村群众难以忘怀的乡土情结和助推乡村发展革故鼎新的特色元素。然而,这些蕴藏着无穷智慧和显著优势的乡村文化资源目前在一些地区依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利用。因此,只有在秉持尊重历史、把握当代、开创未来的前提下,本着让乡村文化重新焕发蓬勃生机的初心,积极推动乡村文化实现全方位和多层面的振兴,才能让乡村文化以崭新的姿态融入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乡村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

此外,唯有通过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实现乡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在提升乡村文化供给质量和水平的同时丰富乡村群众的精神生活,以及在增强乡村文化发展创新意识的同时打通阻碍产业融合的壁垒。与此同时,一方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启示我们,美丽乡村建设应该激发乡村生态文化的活力,使其能够发挥增强乡村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和道德观念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血缘纽带、宗亲关系和差序格局等伦理因素启示我们,乡村社会想要达到科学化、综合化和长效化的治理效果,“需要实现中国乡村伦理的现代转型”[7] 92,进而发挥乡村伦理文化在树立规范和凝聚人心等方面的强大优势。可以说,无论是乡村生态文化还是乡村伦理文化,都是乡村治理过程中非常难得的宝贵资源。

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掣肘因素

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相互交织的影响,现代化事业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依然没有完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当受到工业化、信息化浪潮的冲击时,乡村社会由于相对保守和封闭而陷入一种“有心无力”的艰难境地,使得象征着现代文明的城市文化可以对代表着农耕文明的乡村文化造成一种基于自身价值优越感的分化和消解,从而逐渐蚕食和挤压乡村文化脆弱和狭小的生存空间。这种建立在力量不匹配、资源不均匀、信息不对称和主体不熟悉等关系失衡基础上的碰撞,无疑使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乡村文化遭遇严重的认同危机,这就从思想根源上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制造了难以预知的障碍,显然不利于激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激烈冲突

从古至今,乡村社会表现出的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以血缘为纽带而构建起一张以亲情和熟人为中心的关系网络。在这种相对保守而稳定的体系影响下,乡村社会形成了一系列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文化形态、思想内容和特色景观,成为世代相传的具有乡村风格和底蕴的集体文化记忆。然而,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当这些带有强烈共识的传统观念面对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来的饱含现代意识的城市文化的冲蚀时,会变得支离破碎,继而逐渐走向衰落,并导致各种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念渗透到乡村社会的各个角落,由此造成的影响就是建立在乡村文化共同体基础上的价值共识开始动摇,以及乡村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被打破和话语体系的完整性遭到解构。

1. 乡村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被打破。在数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乡村社会之所以能够成为“乡土中国”涵养和孕育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因为乡村社会流动性相对较弱,塑造了有利于文化发展和传承的特殊机制——差序格局。在这种机制影响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于维护乡村文化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显著更迭,使得乡村群众在面对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激烈碰撞时,因感到好奇和時髦显露出对城市文化的崇尚,反而对经年累月耳濡目染的乡村文化抱以鄙弃的态度,“无法完全正确地理解在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语境下乡村文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8] 76,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城市文化不分优劣地“嫁接”到乡村社会里。多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在同一时空场域交汇,城市文化因其自身的新颖性和时尚性而对乡村文化造成一种具有显著优势的降维打击,使得原本就略显保守和缺乏新意的乡村文化难以应对。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性无疑将被打破,城市文化终将逐渐瓦解乡村文化的信任基础。

2. 乡村文化话语体系的完整性遭到解构。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已经呈现出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当城市文化进入乡村社会,随之而来的不仅有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优质文化资源,也有一些鱼目混珠携带着或腐朽或消极或颓废或低俗的思想因子的文化资源。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文化资源,对于乡村群众而言,或多或少都充满了新鲜感和诱惑力,难免会激起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深受乡村文化的浸染,乡村群众在思想和精神层面无法完全摆脱来自于乡村文化刻骨铭心的影响,因而会将城市文化里的部分因素“植入”到乡村文化中,对原本纯粹的乡村文化进行剥离和分解,试图通过这种标新立异的方式形成特有的表达效果和思维逻辑。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不仅使乡村文化所蕴含的情感基因发生了变化,而且使乡村文化话语体系的完整性遭到了解构。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乡村群众逐渐因碎片化和表象化的记忆而忽视和丧失了对于包含习俗、遗产和价值等在内的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元素的认同、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衰落趋势变得更加明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愈发步履维艰。

(二)文化治理与人才流失的矛盾交织

在进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重视提升乡村文化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既是确保乡村文化发展体系正常运转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将自治、法治和德治融为一体的治理格局的关键举措,更是实现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然而,面对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趋势,乡村社会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而显得有些迟钝,未能及时把握时代变迁的频率和脉搏,使得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管理体制、法治理念、主体依靠、政策措施、组织建设和思路导向等方面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随着大量青壮年群众涌入城市而逐渐脱离乡村,造成乡村社会“空心化”日益严重,使得“适应农村新业态发展、文化建设的人才严重匮乏”[9] 49,导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被掏空、根基被动摇、动力被削弱。长此以往,乡村文化治理就会因为缺乏人才保障而流于形式,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1. 乡村文化建设缺乏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一项复杂而艰难的系统性工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涉及到乡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生态等宏观层面,而且关系到与乡村群众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微观层面。然而,在谋求经济利益、获得发展机遇和实现人生价值等多重因素的强力引诱和驱动下,大量乡村人才自愿外流、去往城市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与此相反,许多妇女、儿童和老人则受家庭、年龄、收入等方面的束缚而不得不滞留在乡村,日益成为乡村社会的主流群体。相对而言,这些群体因为自身综合素养不高、专业能力不足、责任意识不强、思维观念不新等各种原因的影响,难以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不竭动力和强大主体。与此同时,由于乡村本土人才的持续流失以及缺乏延揽外来人才的先天禀赋和独特优势,除了造成乡村社会发展动力欠缺、支撑疲软之外,还面临文化资源闲置、整合乏力的现实窘境。长此以往,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会因为人才流失而造成管理缺位、组织涣散、资源浪费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逐渐漠视文化发展规律,并在自我否定中陷入一种臆想里。

2. 乡村文化建设缺乏建立在认同感和归属感基础上的传承精神。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传统乡村文化突出强调和维护的是伦理观念和农耕秩序。这种潜在的价值意蕴在面对资本逻辑影响下的市场经济逐利性的时候,会被部分乡村群众视为迷信糟粕、落后思想和无用“古董”而束之高阁或遭到舍弃。特别是在现如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文化资源的获取极大地突破了时空限制而变得触手可及。乡村群众在享受看似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时容易深陷一种虚幻的境地,转而逐渐消解和遗忘对于乡村文化的集体记忆、情感回归和价值传承,使乡村文化因被嫌弃而沦为一种边缘性的存在。此外,在一些乡村社会,由于城市文化受到盲目和无差别的热衷和追捧,容易滋生出一种城市文化尽显优越而乡村文化普遍低劣的假象。这种略显激进和狂热的思想无疑会使人的判断标准发生扭曲和错位,导致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降低。诚然,乡村文化受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难免会带有一些与现代社会发展格格不入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认乡村文化的现实功能性。总之,如果长期对乡村文化的传承视而不见和充耳不闻的话,那么势必会使乡村文化继续走向衰落,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难以承受之重。

(三)规划滞后与管理缺位的相互制约

作为一项惠及民心的重大国家工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应该不断提升乡村科学化、高效化、精准化和现代化管理的能力。然而,部分乡村由于受到经济建设水平、社会发展模式、传统思维理念、文化地域差异和心理重视程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在主要依靠行政意志和内部力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造成了乡村文化产业规划和布局观念陈旧、政策和措施銜接不畅、管理和服务意识淡漠、供给和需求相互脱节、投入和产出结构失衡、监督和奖惩机制阙如、针对性和有效性相对缺乏以及特色化成分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难以忽视的弊端,直接影响到乡村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相关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显然无法供应和满足乡村群众现阶段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文化需求。

1.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低端化倾向。作为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乡村文化产业的培育应该综合发挥企业、人才、项目、用地等各种资源的协同作用,在降低污染和消耗的同时,注重提高潜在的附加值。从总体上来看,现阶段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系虽然逐渐完善、竞争能力得到强化,但由于人才相对匮乏导致创意乏善可陈和治理趋于僵化、监管机制存在漏洞而造成建设欠缺动力和秩序稍显混乱、发展理念盲目跟风而使得资源浪费严重和产品质量亟待优化。此外,在助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来自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只能减轻短期的阵痛而难以消解长期的症候,归根结底需要将激发内生动力和依靠外界帮扶深度结合起来。否则,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就会因为缺乏创新而陷入进退维谷的处境当中,难以产生具有开拓精神的品牌类型、形成集约高效的管理体制以及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双赢。长此以往,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就会在模仿和复制的道路上偏离注重特色鲜明和强化品牌引领的既定轨道,逐渐呈现出一种同质化和低端化的倾向。而且,如果“只是单纯移植或翻版现代城市文化产品的供给方法,就很容易导致供给的文化产品与乡村文化生态水土不服”[10] 76,进而在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被淘汰。不可否认,这些现象是当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 相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依然无法满足现状。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不仅是对于乡村文化事业发展整体概况的有效映射和直观呈现,而且深刻影响到包括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文艺表演、读书阅览等与满足乡村群众精神需求紧密相关的文化生活的内在品质和体验效果。现阶段,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依然存在些许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诸如关键设施陈旧而无法安全使用、空壳现象突出甚至被迫闲置、投入经费匮乏而显得难以为继、经济基础薄弱而长期不受重视等问题。正因如此,虽然看似每个乡镇都配备有文化站点、演出场地、农家书屋、娱乐场所和体育器械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但是因其或缺乏管理、或常年紧闭、或挪为他用、或设施老旧、或缺乏特色,导致所能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正是因为这种供需矛盾的日趋尖锐化,使得当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无法适应和满足乡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现状,随之而来的是乡村群众对参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热情锐减和兴趣阑珊。

由此观之,在前进征程上,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凭借坚韧的意志和切实的行动来进行逐级击破。对此,应该保持足够的机警、清醒和耐心,认真分析和把握来自各方面的障碍性因素,以及与之相关的本质性根源。惟其如此,才能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之策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

三、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文化属于“软实力”,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润物无声”的作用[11]。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致力于构建乡村文化共同体的关键步骤,更是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聚精神意志、激活创新潜能、实现协调发展奠定治理优势的重要环节,无疑具有培“根”塑“魂”的重要功能和现实价值。然而,受人才流失、理念滞后、产业薄弱、资金匮乏、设施不足等系统性因素盘根错节的掣肘,现阶段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仍然处于艰难的困境中。因此,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2],进而树立问题导向意识,在承前启后中审时度势,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能够将现实针对性、具体操作性、设计科学性和执行高效性融为一体的实践路径,真正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出一条崭新道路,进而在丰富精神世界的过程中持续提升乡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一)以正本清源的坚定态度重视传统乡村文化

“文化是乡村的精神底色”[13] 189。作为乡村社会延续和发展的文化根祗和精神命脉,乡村文化的独特价值性决定了优秀传统农耕文明所蕴含的伦理规范、思想理念、道德旨趣依然具有塑造农民风貌、传播主流价值、弘扬社会正气、提升文明程度、孕育崭新气象、完善自治体系等一系列与改善乡村群众生活环境和心灵境况紧密相关的显著功能。因此,应基于对时代变迁背景下文化传承的现代视角和潜在逻辑的把握,充分认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价值,认真辨别和抵御与精神文明建设原则背道而驰的各种异质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自觉增强对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进而在固本培元的过程中持续激发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1. 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乡村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大观园”中一枝独秀的菁华,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孕育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道德源泉、浓缩着古圣先贤深沉厚重的价值追求、镌刻着文明延续弦歌不辍的独特标识,是实现新时代乡村社会建设的宝贵资源和精神沃土。现阶段,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冲击带来的强烈震荡,一方面,优秀传统乡村文化所具有的凝聚人心、维护秩序的作用已经遭到一定程度上的削弱;另一方面,优秀传统乡村文化逐渐在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中式微。因此,要重新定位和认识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功能和价值,注重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乡村文化,使其在教化乡村群众、涵育文明乡风的过程中焕发出簇新的光彩,不断增强认同感。

第一,把握文化传承的规律。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必须深入挖掘蕴藏在其中的精髓,并与时代发展所产生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形式与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榜样示范和价值引领作用,才能实现与现代文明的有效衔接,进而融入时代发展的浩荡洪流中,不断凸显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现代化的底色和张力。

第二,坚定立体推进的观念。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互交织,决定了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载体和形态必然具有多样性。具体而言,以特色建筑、村落古迹、农耕遗址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以礼仪习俗、民间技艺、传统风情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蕴含着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思想基因。这就意味着在保护和弘扬优秀傳统乡村文化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乡村文化协同育人的作用,应该制定更为周密的计划,确保各类优秀传统乡村文化都能够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考虑和兼顾。

第三,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我国幅员辽阔、情况复杂,这就意味着不同地区在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乡村文化时,应该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而不是笼统地照搬复刻。只有积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在实践中产生良好的预期效果。

2. 开展以弘扬乡村文化为主旨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重要方式,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将引导乡村群众自觉践行已经约定俗成的村规民约,进而为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创造难得的契机。与此同时,通过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度挖掘和宣扬传统乡村文化在成风化俗、以文化人等方面的效果,可以让乡村群众在切身体会到文化熏陶、思想引领、乡风滋养等各方面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同时,逐渐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和关注精神需求,努力搭建保护乡村文化与突出育人效果的便捷通道,进而持续提升获得感。

第一,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功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一种关系到思想变革、行为强化的有效方式。因此,必须要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才能成为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主渠道,不断完善乡村文化的发展体系和生存机制,进而使乡村群众在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将传统观念与现代秩序有机结合起来,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理念,并在增进对乡村文化传承价值的理解的同时,构建乡村群众共同享有的精神家园。

第二,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部门保驾护航的战斗堡垒作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正常开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科学领导。作为乡村社会秩序和规则的建构者、维护者和执行者,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在政策宣传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14] 104,应该主动担当和积极作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形成各级部门协调联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体系,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三,激发乡村群众的首创精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乡村群众。而且,乡村群众对于自身的文化需求具有優先发言权。他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将习以为常和“日用而不觉”的乡村文化资源通过各种形式的创新再造,转而以喜闻乐见、新颖别致的方式融入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特别是现如今已经进入融媒体时代,乡村群众在接触和使用移动网络终端上的优质资源时,也会根据现实需求去尝试模仿和创新,从而在精准对接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依托传统乡村文化资源来丰富精神生活的目的。

(二)以追赶超越的使命自觉聚拢专业人才

人才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核心和根本依靠。然而,在城乡发展失衡、资源分配偏颇等因素的潜滋暗长下,乡村社会既无法挽留本土人才,又难以吸引外来人才,艰难的处境迫使其俨然成为限制和阻碍人才汇聚的尴尬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本着弥补乡村发展弱势、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初衷,通过采取一系列完善和优化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和外来人才拓展业务的环境、改革和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管理和使用的制度体系、组建和配备能够稳定从事基层文化服务的人才队伍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各类人才“进得来、愿留下、能干事”创造良好的机遇和条件,进而汇聚起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磅礴力量。

1. 营造吸引人才长期“扎根”的适宜氛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人居环境还是发展机遇,乡村与城市之间都存在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差距。这种现状使得乡村在与城市围绕人才展开的竞争中时常陷入被动的境地。然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重任以刻不容缓的态势,迫使乡村社会不得不在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的双重压力下,勇敢正视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在吸引人才方面实现突破。这就要求乡村社会应充分发挥自身潜在的优势,为各类人才长期“扎根”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才能真正感受到人才汇聚所带来的价值外溢效果。

首先,解决后顾之忧。想要确保人才长期留在乡村,发挥人尽其才的显著作用,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整治生态地理环境,切实解决现实存在的各种实际困难,大力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社会氛围,尽力创造和满足各类人才所需的良好生活和工作条件,在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充盈精神境界,“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15] 15,进而使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中。

其次,完善奖励和提拔机制。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奖励,对于各类人才而言都是一种高度的认可和肯定,将会持续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应该完善适用于各类人才的奖励和提拔机制,当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时,可以通过召开表彰大会的形式颁发荣誉证书和严明奖励标准,并对典型事迹和榜样人物进行广泛的公开宣传和深度报道;可以根据产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提拔相应的人才到更为重要的部门和岗位进行锻炼,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盘活资源的能力。

最后,强化资金支持。各类人才在参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如果因为缺乏资金支持而导致无法购买相关设备或器材,就会使他们在开展具体工作时瞻前顾后和畏首畏尾,由此造成进度缓慢、效果欠佳、资源浪费等一系列消极后果。因此,必须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优先向有需要的人才倾斜,确保他们能够不为资金发愁而顺利推进各项工作。

2. 组建能够发挥“头雁”效应的专业队伍。实践发展表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绝非单纯依靠一己之力就能完成,必须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发挥出聚众智、精准化、能引领的综合作用。以往虽然在这方面也做了相应的努力,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认知和充足的保障,导致出现了重视程度不够、思路导向不明、队伍结构不专以及措施执行不力等诸多问题,使得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应该改变和更新传统的刻板化、低效化模式,抢抓政府部门出台的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所带来的机遇,使重新组建的专业人才队伍能够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产生“头雁”效应。

首先,畅通人才双向流动渠道。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背景下,无论是本土人才还是外来人才,都应该努力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而参与到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实现人才资源的相互交流和发展共享。这就需要在改革相关制度体系的基础上,畅通人才双向流动的渠道,不仅使“走出去”的本土人才能够经过专业化的学习和培训,逐渐掌握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治理方法来提升自身队伍的整体水平,而且使“引进来”的外来人才可以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优势,逐渐组建起将本土人才和外来人才融为一体的、“输血”和“造血”相得益彰的专业队伍。

其次,挖掘乡村优秀人才。乡村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培养了一批非遗传人、乡村贤达以及文化骨干等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一般具有崇高的威望和专业的技艺,而且对乡村社会饱含深厚的感情。如果他们能够获得施展才华、发挥余热的机会的话,那么无疑将会激发传承乡村文化的热情,并对组建专业队伍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甚至成为其中一员。

最后,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各类人才汇聚在乡村社会里,共同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而不懈奋斗,应该要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工作,这就意味着要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如果说组建专业人才队伍是“夯基垒台”的重要环节,那么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就是确保这个重要环节能够持续“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由此可见,其意义不言而喻。

(三)以系统规划的前瞻意识实现乡村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下,如果缺乏产业的支撑和利益的驱动,文化的发展就会失去动力而一蹶不振,乡村治理现代化也将因为资金运行不畅而沦为空谈。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要处理好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之间的紧密关系,积极结合时代变迁的特征,挖掘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资源,主动将现代市场和资本力量引入乡村社会,通过采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健全文化产业体系、提升创意设计水平、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打造良好品牌形象等方式和手段来推动乡村传统经济结构向现代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道路。

1. 强化创新驱动,提升竞争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发展模式趋于保守和固化的影响,乡村文化产业缺乏在找准自身定位的前提下激活内生性动力、弥补先天性弱点、突出地域性特色、增强差异性优势和实现赶超性崛起的强大动力和远见卓识,不止一次地错失了缩小与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差距的良机。在痛定思痛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创新是增强发展动力和优势的必然选择,并始终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核心旨归,对涉及到提升乡村文化产业竞争能力的主要内容与呈现形式、发展渠道和物质载体、空间规划和结构布局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持续释放发展潜力,不断延长价值链条,进而助推乡村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其一,熟练掌握和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文化产业数字化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重大战略。近年来,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数字信息技术的集中涌现,推动文化业态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和变革。因此,可以“将数字技术融入特色文化展示与演艺”[16] 81,让乡村文化资源通过沉浸式体验、数字创意等一系列崭新的业态模式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文化发展的生态模式和体系。

其二,保持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平衡。随着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日益旺盛和多元,应该在优化需求侧管理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方针和导向,不断提升乡村文化产品的品质和内涵,生产出既能够满足现代人消费需求、也可以彰显乡村文化精神的优质产品,不断激发消费潜力和营造消费环境,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助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动态化结构模式。

其三,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自身显著的规律,需要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相互协调、突出乡村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和实现深度支撑。一方面,将创意设计和时代元素融入到乡村特色文化资源中,在实现差异化发展的过程中增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发挥民间组织、非遗传人等团体和个人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積极作用,形成以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为内在支撑、以现代网络技术和平台为传播渠道、以传统习俗和民间艺术为主要内容的体系框架和矩阵,创新乡村文化产业的特色化发展模式。

2.科学统筹谋划,达到优势互补。 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必须增强统筹谋划意识,并在与国民经济的深度融合中准确把握产业发展链条中的各个关键环节,重视旅游资源在促进文化传播、陶冶美好心灵、实现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突出企业这一市场主体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性机遇中充分利用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相互之间的深度融合与优势互补,进而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为乡村文化产业的结构优化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一,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相互结合。与城市不同的是,乡村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情优势,积蓄了饱含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的丰富旅游资源。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业态重塑、载体拓展等一系列新形势新情况新机遇下,应该秉持以特色乡村文化来增强旅游体验效果、以创新旅游体验方式来彰显乡村文化魅力的思路,将文化产业的创意和旅游资源的种类结合起来,通过研究新型旅游产品来培育特色乡村文化产业形态,建设一批能够彰显乡村文化优势的旅游景区,在调动乡村旅游资源的同时助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其二,主动向各类市场主体学习。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向各类市场主体学习在加强分类指导和促进协同创新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因此,应加快对乡村文化资源整合的进度,积极向国有企业学习以建立现代产业发展制度和治理体系,向民营企业学习以达到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向小微企业学习以实现向“专业化、特色化、创新型”[17]方向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乡村文化产业集团和“龙头”企业。

其三,积极与国际文化产业开展合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也是乡村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真实、立体、全面地反映现阶段乡村社会的面貌和概况,就必须鼓励有资质的乡村文化产业增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观念,积极与国际文化产业进行全方位、多层面、机制化的合作,进而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开拓国际视野,持续提升综合实力,助推乡村文化实现全面振兴。

综上所述,在数千年的历史流变和文脉传承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乡村文化以其富有独特性的思想内涵、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和发展逻辑成为现阶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开拓前进的宝贵精神资源。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一场重塑乡村精神面貌的深刻社会变革,更是一件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顺利推进的崇高事业。尽管在前进的征程上依然面临许多困难,但仍应站在培“根”塑“魂”的高度,在持续增强乡村文化自信的前提下,认清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价值和现实障碍,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确保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在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和更好社会效益的过程中实现由“量”到“质”的蜕变和飞越。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  杜鹏.转型期乡村文化治理的行动逻辑[J].求实,2021,(2).

[3]  赵旭东,孙笑非.中国乡村文化的再生产——基于一种文化转型观念的再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4]  胡惠林.乡村文化治理:乡村振兴中的治理文明变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0).

[5]  郑永扣,钟科代.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1,(4).

[6]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7]  王露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与伦理重建[J].中国社会科学,2021,(12).

[8]  吕宾.文化自信视角下乡村文化振兴:实践困境与应对策略[J]. 湖湘论坛,2021,(4).

[9]  任映红.乡村文化难题破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实现研究透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1).

[10]  夏小華,雷志佳.乡村文化振兴: 现实困境与实践超越[J].中州学刊,2021,(2).

[11]  王婵,赵家乐.乡村振兴背景下“德”“法”共治一体推进法治乡村建设[J].决策与信息,2023,(1).

[12]  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N].人民日报,2022-08-17.

[13]  郑燕.文化记忆嵌入乡村振兴的路径与跨界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22,(6).

[14]  王留鑫,赵一夫.文化振兴与乡村治理: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J].宁夏社会科学,2022,(4).

[15]  文丰安.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性、动力及促进机制[J].东岳论丛,2022,(3).

[16]  秦会朵,范建华.文化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理论月刊,2022,(6).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新华网,2021-05-08.https://www.mct.gov.cn/preview/whhlyqyzcxxfw/wlrh/20210

6/t20210611_925191.html.

[责任编辑:李利林]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经济型苏州古城旅游产品策划初探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