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演讲”课程思政研究
2023-08-08王艺磬梁洁
王艺磬 梁洁
[摘 要] 探索专业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当下学界的热门研究问题。以深圳科技大学在英语和非英语专业学生中都已成功实践的特殊场合演讲课堂为例,详细探讨如何运用适合我国国情的产出导向法,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场景、有针对性地选择输入材料、进行启发性的提问和点评,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传递给学生,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期待通过对具体课堂的研究,丰富我国外语教学课程思政建设微观层面的实证案例。
[关键词] 英语演讲;跨文化交流;课程思政;产出导向法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深圳技术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深圳技术大学‘英语演讲与辩论工作坊建设”(20211036)
[作者简介] 王艺磬(1987—),女,湖南岳阳人,硕士,深圳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演讲与辩论研究;梁 洁(1974—),女,江西赣州人,博士,深圳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学和英语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24-0134-05[收稿日期] 2022-06-13
引言
自教育部2020年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来,如何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成为学界的热门讨论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高校的“英语演讲”课程逐渐从第二课堂走进第一课堂,承担起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任务[1]。“英语演讲”课程的思辨性和人文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情感[2],因此崔琳琳[3]认为,“英语演讲”课程具有融入价值观教育的天然优势。
基于此共识,不少学者探究了高校“英语演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和融入路径。综观文献,学界目前的探讨多集中在宏观的“英语演讲”课程设计上[4-9]。而微观的实证研究,除了崔琳琳[3]的分享外,其他所见不多。因此,以笔者在某高校讲授的《特殊场合演讲》课堂为例,详细探索如何在具体的“英语演讲”课堂上挖掘核心思政元素,运用适合我国学情的外语教学法——产出导向法(以下简称POA),达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自然融合。
一、核心思政元素与教学法
(一)核心思政元素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10]在《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一文中指出,外语课程只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一门课程,其育人功能不可忽视,但也不可能完成立德树人的全部任务。因此,在挖掘“英语演讲”课程的思政内涵时,不应追求面面俱到,而应找出贴合本课特色、达到最好育人效果的元素。
《特殊场合演讲》在“英语演讲”课程的总体教学大纲中处于《演讲基础》之后,即学生此时已经完成全部的演讲基本要素学习。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特殊场合的演讲练习,让学生回顾、复习、实践学过的演讲框架和技巧。因此,选择什么样的特殊场合进行演讲是本课的关键。
在课程思政精神的指导下,本课程以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多次强调的“讲好中国故事”为核心思政抓手,确定本课的场合为“跨文化场合”,以期通过课堂设计和学生的思考、实践,达到以下三个思想政治教育目标:(1)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文化自信。(2)引导学生理解并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提升学生演讲技巧,成为国际舞台上合格的“中国发言人”。
(二)POA教学理论
为了实现上述专业教学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融合,本课运用了文秋芳[11]教授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POA,POA由教学理念(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教学假设(输出假设、输入促成、选择性学习)和教师为中介的教学流程(驱动、促成、评价)三部分组成。POA的学习中心说主张教学应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促成有效学习,提倡学用一体说,即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运用紧密结合,强调学以致用、学了就用。
基于此,POA创新性地将教学的起点设计在“驱动”环节,即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呈现给学生未来可能碰到的交际场景,让学生认识到产出任务的实际价值和自己的不足,制造“饥饿状态”。在“促成”环节教师发挥支架作用,提供恰当的输入材料,让学生能够从输入中选择产出任务所需的内容、语言形式或话语结构。同时,教师在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引领、指导和检查,把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态。另外,POA的全人教育说与课程思政理念不谋而合,认为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因此要认真选择“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或“有利于培养学生中外文明沟通互鉴和传播中国文化能力”的产出任务的话题。
由此可见,POA框架下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极大激发,且因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对教师的材料输入和指导呈现相当渴望和开放的态度,这非常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思政元素,也更易于学生接受与吸收。
二、基于POA的特殊场合演讲课堂课程思政实践
在POA理论框架的指导下,本课分为两周进行,第一周为驱动和促成环节,第二周为评价环节。
(一)驅动环节
POA认为教学的第一步是呈现给学生未来可能遇到的交际场景。为了实现本课设定的跨文化场合中的思政育人目标,本课创意地将交际场景和任务设定为:在学校的“国际周”活动开幕式上,面对来访的外国学者和交流学生,“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表一段英文演讲。该题目对学生来说非常真实,能够瞬间激发学生的参与感、自豪感和责任感。紧接着,教师安排学生两人一组,讨论演讲中想表达的内容,学生的答案大多是welcome, self introduction, our universitys great achievements, purpose of the event, my expectation for the “International Week”, what visitors can take away from the event, arrangement of the event,等等。
学生分享完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教师首先称赞学生的想法丰富,随后提问:“想法是否太多、太散,没有突出的、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得到学生的肯定答复后,教师继续启发学生:“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怎样的欢迎辞才是最吸引人的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之前学的演讲构思框架。”
(二)促成环节
此时教学进入了第二阶段,根据POA理论,“促成”分为三个环节:(1)教师描述产出任务,使学生清楚每一个步骤及其要求;(2)学生选择性学习,从输入中选择产出任务所需的内容、语言形式或话语结构,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3)学生练习产出,教师指导并检查。与此相对应的,在本课中,教师首先应:描述产出任务,通过带领学生回忆演讲的构思步骤,包括分析受众、明确中心思想、安排演讲结构、设计开头和结尾等,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记忆。其次提供输入材料,包括优秀案例和参考答案,并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选择性学习。在课堂的分析讨论中,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并将这些案例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传递给学生。最后学生在完成输入性材料的分析后,立刻带着总结出的要点进入本课场景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点评指导,确保学生专业学习的质量和思政方向的正确性。本课的具体流程如下。
1.受众分析。为了回答驱动环节的最后一个问题“怎样的欢迎辞才吸引人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去国外参加一个交流活动,在欢迎仪式上,你希望从学生代表那儿听到什么?”学生立刻明白应将话题集中到受众最在意的“感受到热烈欢迎”和受众最感兴趣的问题,包括“主办方学校介绍与我能从此次学习交流中获得什么”上。
教师继续启发学生,“这是一场跨文化场合的演讲,我们面对外国人时,要注意什么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教师提供输入性材料,即播放成龙在2016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时在美国用英文表达的获奖感言的视频,并根据POA的“选择性学习”理论,在播放前提醒学生重点找出这段演讲中成龙展现出了哪些美德。该段演讲十分幽默风趣,充满了正能量。视频播放后,学生很快总结出了成龙展现出的幽默、坚韧、敬业、礼貌、爱国等优良品德。在轻松的氛围中,教师可自然地总结道:“在跨文化场合中,一定要牢记自己代表的是中国,要展现出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人民的美德。”学生对此深表赞同。
至此,本课完成了第一次专业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即通过带领学生赏析成龙的获奖感言视频,将跨文化场合演讲中需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传递给学生。
2.中心思想与演讲结构。一是输入材料、选择性学习。在明确本课是情景下演讲的跨文化交流特性和受众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后,根据演讲的构思步骤,确定中心思想并以此展开内容、安排演讲结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这部分产出任务,教师继续提供输入性材料,为学生搭建“支架”。以2019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总决赛的题目“In what do we best see, hear and feel China as a unique country and nation”为例,通过赏析大赛冠军王嫣的演讲视频,让学生学习“以小见大”的演讲方式和结构模式,并体会演讲者如何富有感染力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民族自信。为了更有效地完成“选择性学习”,在播放演讲视频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两个问题:(1)演讲者选择了什么事物来展现中国文化;(2)这篇演讲的结构是怎样的。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第一题全班很快地共同回答:“roundtable (圆桌)”,所以很明确,该演讲通过圆桌展现了中国文化。第二题教师邀请一位学生单独回答,在教师的引导下,该学生总结出这篇演讲的结构:(1)通过个人经历引出代表中国文化的物体——圆桌。(2)将圆桌的使用范围从家庭聚会引申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3)挖掘圆桌背后的文化内涵。(4)将圆桌话题和春运结合;(5)总结全篇,升华主题。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从优秀的演讲作品中汲取专业知识,即介绍国家、民族乃至学校时,可以“以小见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物体挖掘其内涵,并和自身或其他人的经历结合起来,这样更能使人产生共情,达到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同时,范例中演讲者展现出来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强烈热爱和自信,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完成了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次融合。二是学生练习产出、教师指导评价。从“圆桌”演讲中获取灵感后,根据POA的“学用一体说”,教师应立刻引导学生将其思路应用于本课的场景中。在带领学生进行产出练习时,教师通过适时地提问,引导学生挖掘学校的突出亮点,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学校建设的例子,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最后建议学生将校训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起来,通过讲个人故事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增强传播效果。由此可见,在学生练习产出的环节里,教师继续发挥“引领”和“支架”的作用,在从专业角度帮助学生完成跨文化英语演讲学习任务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教学提问和总结中。具体而言,在练习產出环节中,教师首先给出学校的四处建筑,询问学生哪个最能代表我校,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1034雕塑”,这是纪念学校从筹备到成立经历了1 034天。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挖掘“1034雕塑”的内涵,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两个主要结论:(1)1 034天建设一所大学代表了中国速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2)学校不仅建得快,而且建得好,体现了校训中的工匠精神。对照“圆桌”演讲,找出学校的代表物并挖掘其内涵,接下来需添加个人经历。于是,教师请学生思考有无契合的个人经历,一位学生分享了个人经历,教师对其高度称赞,并鼓励其他学生也进行类似的思考。
至此,欢迎辞的主体部分基本完成。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圆桌”演讲的思路和结构运用到本课场景中。学生在进行了高质量的专业实践的同时,也收获了沉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本课完成了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三次融合。
3.设计开头结尾。英语演讲非常重视开头和结尾,巧妙、引人入胜的开头和启发性、意味深长的结尾会给演讲增色许多。在此环节里,教师主要在输入性材料中融入思政元素。通过提供参考模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民族自豪感。
在设计演讲的开头部分时,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开头的三种常见形式:提问、分享个人经历和引述名言。在引述名言部分,教师以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Is it not a delight after all to have friends come from afar!)为例,鼓励学生在跨文化场合中多引述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推广中国文化。
结尾部分教师建议学生采用“号召行动”(call for action)的演讲技巧,诚挚地邀请外国访问团在访学期间感受学校、感受中国。通过铿锵有力的结尾,在表达上提振了学生的气势,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本课完成了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第四次融合。
(三)评价环节
POA理论中,评价分为及时评价(即“促成”中的两个“检查”)和延时评价,后者包括复习性产出(在下一节课上展示)和提交产出成果。在本课的设计中,评价包括促成阶段的及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中的复习性产出,即学生一周后在课上完成本课场景下的演讲。本课的复习性产出评价由教师评价(打分、口头评价)、同伴评价(同学打分)和自我评价(填写反思表)三部分组成。
三、总结与反思
在POA的指导下,本课将思政元素贯穿始终,从课堂总任务的设计到具体的教学环节,实现了四次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本课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学生练习、教师提问和点评等方式,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传递给学生。
本课最初在笔者的校级教改项目“英语演讲与辩论工作坊”中试讲,后在全校范围的“英语演讲”课程中推广。教学实践发现,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参与本课堂后,都能较好地完成本课任务,学生往往能够选定校内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或物体,挖掘内涵,最终以积极热情的情绪进行演讲。
本课在学校获得了专家和学生的普遍好评。一位校内语言专家听了本课后评价本课的设计“循循善诱,引发学生思考;有视频有图片,生动形象示范效果好;语言讲解清晰,有层次有条理;有效且巧妙地融合了思政元素。”另一位专家则表示“课程中融入多重思政元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一位学生评价:“老师上课情绪饱满,引导我们回答问题;语音语调温柔平缓,能及时给出反馈并表扬我们。课程设计环节紧密,视频资料非常有趣生动。演讲技巧讲解得非常透彻,让我们真的能够掌握方法,提升了自信!视频的学习也让我们感触颇多,例如成龙的演讲视频提到了自己的家乡和国家,那一刹那感受到了深刻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当然,本课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复习性产出的评价部分,在当前的教学设计中,评价形式虽然多样,但受课堂时间的限制,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现场反馈并不多。教师主要是听了学生的演讲后,针对一些突出的、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中点评,对个体的详细点评较少;同伴点评主要是打分,没有现场口头点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调整课程编排,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堂上的反馈评价。这样一来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二来正如文秋芳教授[10]指出,评价这个教学活动也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自评和互评可以锻炼学生的反思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见贤思齐的学习态度。
改进评价环节的设计,让其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丰富课堂的思政元素,将是本课程未来继续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田朝霞.“英语演讲”课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再研讨:形成性评估课程设计与实施[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1(1):26-34+91.
[2]王玉明,汪穎,冯晓英.“金课”视阈下英语演讲课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40(1):186-190.
[3]崔琳琳.大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演讲模块的思政课程探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4(4):18-25+92.
[4]幸小梅,王丽.“传道”与“授业”:思政教育融入英语演讲与辩论课路径初探[J].教育观察,2022,11(7):88-90+108.
[5]赵岩.基于混合式教学视域的英语演讲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模式研究[J].大学,2022(6):165-168.
[6]何佳,胡碧媛.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演讲课程思政设计[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1,27(4):36-40+56.
[7]张海莉.课程思政融入混合式教学,以《英语演讲》课程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80-82.
[8]潘玉立,郜丽娜.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以《英语演讲》课程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0):3-4.
[9]黄斐.浅析引入思政理念的大学英语演讲课堂[J].新西部,2018(29):140+135.
[10]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2021,18(2):47-52.
[11]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4):547-558+640.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ollege English
Speaking Course Based on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Taking the Class of “Speaking on Special
Occasions” as an Example
WANG Yi-qing, LIANG Ji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enzhen Technology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518118, China)
Abstract: Explor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the current academic circles. Taking the “English speaking on special occasions” class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rolled out among English and non-English majors in a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how to use the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targeted for Chinas foreign-language learners to integr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ilently and smoothly” into students by designing a scenario close to students, selecting input materials, and making enlightening questions and comments. This paper aims to add a micro-level empirical ca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through the study of a specific class.
Key words: English public speak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P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