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的《草房子》教学价值
2023-08-08康琛
康琛
内容摘要: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列入拓展型语文学习任务群,特别强调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意义。《草房子》作为曹文轩的代表作品,是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文本。《草房子》既有对爱的温情描写,也有对孤独、死亡的独特体验;既有对乡村美景的描摹,也有独特的乡村记忆书写。整部作品语言流畅、质朴、耐人寻味,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从多元主题解读、诗化语言分析、乡村记忆探究三个方面挖掘其教学价值。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草房子》 教学 价值
整本书阅读着力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获得审美能力,培养良好语感,拓展学生视野,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作为传统单篇型阅读教学的补充,已成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文轩作为我国儿童文学创作领域的领军人物,其长篇小说《草房子》出版后畅销不衰,成为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的必读书目。小说书写了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小学度过的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校园生活,记录了他与秃鹤、纸月、杜小康、细马以及大人们之间发生的一连串看似平常又催人泪下的故事。学界对《草房子》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大多是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出发,研究作品主题、内容、写作手法等,涉及语文教育教学角度的还较少。本文从“整本书阅读”的角度切入,探究小说《草房子》的教学价值。
一.多元主题,助于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能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美学大辞典》中认为审美鉴赏力指“欣赏、鉴别、判断评价美丑和审美创造的特殊能力。”[1]72语文课程天然地贯穿着审美教育的价值属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2]5当前阅读教学实践中,单篇型阅读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不见全貌的单篇型阅读影响学生对作品的正确把握,和审美鉴赏能力的获取,“整本书阅读”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草房子》内容充实,人物形象立体,传递丰富主题。通过对小说多元主题进行分析与解读,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是切实可行的。
(一)爱的温情描写
作为成长三部曲之一的《草房子》,虽然描写少年苦难的成长历程,但也伴随着“爱”的主旋律。小说中的“爱”主要体现在亲人之间的爱和朋友之间的爱。秃鹤因为自己的秃头内心格外自卑,一度想要放弃读书,他的父亲用学到的秘方,拿生姜给秃鹤擦头皮,“父亲擦得很认真,像一个想要让顾客动心的铜匠在擦他的一件青铜器。”[3]4小说把父亲给秃鹤擦头皮的动作写出庄重认真之感,认真里蕴含着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朋友之间的爱是陪伴与帮助,不牵扯世俗的金钱利益,是少年纯真友谊的体现。杜小康家曾经是油麻地首富时,孩子们都爱和他玩,但后来他家庭遭受破败,桑桑为帮助杜小康摆摊,不惜卖了自己漂亮的十几只鸽子,成为他的第一位客户,陪伴他度过艰难时刻。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学科,语文课程致力于“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2]1学生处于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期,“爱”是健全人格的核心要义,审美教育对塑造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小说中“爱”的学习,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爱”,更易获得情感共鸣,培养审美能力,塑造健全人格。
(二)孤獨的强大力量
从古至今,人类总有无法摆脱的困境,个人与集体的牵扯,自我的挣扎等,这些最终体现为一种强烈的体验——孤独。小说着重刻画了细马和杜小康的孤独,细马是孤独的,从江南小镇过继到苏北油麻地,邱二妈担心他继承自己的家产,刚开始并不待见他,初次见面时邱二妈对细马就是一副冷冰冰的脸色。语言不通也使得细马难以融入这里的生活,产生孤独感。细马刚到油麻地去找桑桑玩,他想和桑桑说话,却发现他的话很难让桑桑听懂后就不吭声了。在上课朗读课文时,大家一句话也听不懂,细马与大家无法顺利进行沟通,使他产生了压抑与孤独的心情,亲情上的疏离与语言不通所带来的孤独感深深影响着细马。离开熟悉的油麻地,跟父亲去芦苇荡里放鸭的杜小康在夜里做梦哭喊“我要回家……”他陷入自我挣扎之中,忍受常人无法理解的孤独。少年时期是心理变化的关键期,家长和教师需多关注学生内心想法,并进行正确引导。孤独是少年时期一种常见问题,是对当前处境的一种认知,意味着思想达到一定高度,可以提升审美境界。第三学段学生即将步入青春期,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是成年人,希望被大家以成年人的标准看待。另一方面他们无法以成年人的思考方式处理问题,且拒绝与家长、教师进行沟通,获取帮助。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大障碍,需要引起家长与教师的格外关注,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小说中关于孤独的描写会引起学生共鸣,并起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死亡的特殊意义
曹文轩不同于其他儿童文学作家对死亡的回避,《草房子》多处对死亡进行描写,经历死亡威胁,亲人离世促进少年心智成熟。如,桑桑从刚开始天真调皮的少年,会把家里的碗柜改造成鸽笼,会把蚊帐拆下来做网捕鱼,当得知自己身患重病后,变得更加善良,用自己虚弱的身体带着妹妹去看城,兑现自己的承诺。在面对死亡的过程中,变得更有责任感,向真正的成长迈进。细马在邱二爷离世,邱二妈神志不清时承担起照顾邱二妈的责任,卖了家里的羊为邱二妈治病,卖了树重新买了羊,并且用最低的价买到最上等的羊。瘦弱的男孩失去爱护他的邱二爷后扛起家庭的重担,收获真正的成长。历经众多事情的细马拥有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俨然是一副大人模样。可见,死亡其实并不可怕,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一种自然现象,是人一生中必经的话题,既然不能避免谈及这一话题,那么向读者展示并进行正确引导,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树立阶段,引导学生对死亡进行正确认识,会让学生对这一话题有全新的认识,思考生命价值,懂得生命美好与可贵,变得善良、有责任感,更加热爱生活。正如朱光潜提到“悲剧也是被人深切地体验到、得到美的表现并传达给别人的一种情感经验。”[4]249
二.诗化语言,培养良好语感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1从语文课标定义,不难看出语言文字对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并且语言是核心素养最为重要的部分,各方面发展均需依靠语言,语言是发展学生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基础。语言是文学的外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学好语言的前提就需培养良好语感,任何言语实践活动都以语感为前提的。随着科技不断发展,阅读开始步入快时代,读者习惯借助电子产品阅读,但内容多为体裁短小的信息,阅读材料呈现碎片化特点。语感的培养需要大量言语材料的积累,整本书阅读使学生接触到更多言语材料,这是快时代阅读不能带来的。虽说整本书语言比不上教材与篇章的规范性,但它语言的核心并不在规范性,而在于通过阅读量的积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亲近感、文化认同感等良好语感,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一本书之所以是优秀经典书籍,其语言表达必有其独特之处,充满诗化的语言是《草房子》的一大特色,这与他受到“废名作品恬淡的意境、沈从文抒情诗的风格”[5]69影响有关。
(一)简单直白的表达
诗化语言首先体现在语言表达力求简洁、直白,这与《草房子》独特的儿童视角有关。小说将如诗般的意境通过简单、直白的语言描写得栩栩如生,更易于读者理解,同时不失语言的古典美。如这段描写“立在深院里的寺庙,四角翘翘,仿佛随时都会随风飞去。寺庙后面还是林子,有三两株高树,在它的背后露出枝条来。寺前是两株巨大的老槐,很少枝条,而偶尔剩下的几根,在风中轻轻摇动,显得十分苍劲。”[3]49简单直白的语言将浸月寺如诗般的意境呈现在读者眼前。儿童读者虽有阅读经历,但受阅读量小与阅读经验匮乏的影响,理解复杂表达存有困难,简单直白的表达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大量简单直白的表达有利于学生理解语言材料,为形成良好语感打下基础,并且整本书体量庞大,满足学生对阅读积累量的需求。学生对语言进行主动积累、梳理、整理与学习,量变达到一定数量就会引起质变,从而提高读者感受力,增强语感。
(二)颜色词的描写
诗化语言其次体现在颜色词描写。曹文轩对颜色词的描写无处不在,为小说增添画面美与诗意。黑格尔曾经指出:“颜色感应该是艺术家所持有的一种品质,是他们特有的掌握色调和就色调构思的一种能力,所以也是再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基本因素。”[6]282《草房子》中颜色词运用十分巧妙,作者用文字作画,让读者展开想象,为读者呈现一场视觉盛宴。“艾叶的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是两样的,正面是一般的绿色,而反面是淡绿色,加上茸茸的细毛,几乎呈灰白色。”[3]106对艾叶描写时颜色词运用极其讲究,给读者勾勒出艾叶的样子。颜色词的巧妙运用一方面使得小说语言更具有画面美,引起读者阅读兴趣。语文教学旨在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离不开学生良好语感能力的培养。小说中颜色词的巧妙运用另一方面为学生联想与想象提供条件,增强学生对具体事物的认知,发展联想与想象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现能力,两方面共同作用培养学生良好语感。
(三)叠音词与拟声词的使用
诗化语言最后體现在词语的巧妙运用,包括叠音词、拟声词运用。“叠音指语音相同的字词叠用”[7]327在小说勾勒人物形象时,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久久不能入睡。”[3]247这是杜小康跟随父亲来到陌生的芦苇荡放鸭时的描写,“紧紧”“久久”一句话中作者运用两个叠音词,将杜小康在陌生地方产生的胆怯心理描写的极为贴切。“拟声词指摹仿人、动物的声音或自然界的声音并跟那些声音很相似的词语。”[8]19小说中拟声词比比皆是,这与曹文轩对风景描写的创作理念有关,他认为描绘风景要使读者产生真情实感,就必须动静结合,拟声词正好满足这一要求。“雨沙沙沙地打在竹叶上,然后从缝隙中滴落到他的秃头上。”[3]3“沙沙沙”从听觉的角度为读者描写出雨滴落在竹叶上,产生动静结合的表达效果。言语材料的积累是学生培养良好语感的基础,但言语材料的积累并不意味着已经形成良好语感,需要依靠具体练习进行培养。写作是良好语感的培养与测验途径,将叠音词与拟声词运用到写作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语感。并且,写作是根据自身已有认知自动生成的内容,通过对学生具体写作的分析,可以测验学生对语感的掌握与具体实施情况。
三.乡村记忆,拓展学生视野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儿童对乡村记忆逐渐淡忘,乡村美景对儿童而言越来越模糊,乡村生活场景对儿童而言遥不可及。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立足“学科”中心,学生知识面狭窄,这些在教材和单篇型阅读中很难获得。整本书是对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反映,较为全面的展示各方面文化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曹文轩出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地区,童年的乡村生活给他留下深刻记忆,带来创作灵感。《草房子》是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通过小说我们可以看到独特的乡村记忆。
首先是乡村美景,自然风景是曹文轩作品一大元素,作家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乡村美景,我们常常在小说中看到这样的描写:“而当太阳如金色的轮子,轰隆隆滚动过来,直滚到人的头顶上时,天地间就仿佛变得火光闪闪了。河边的芦苇叶晒成了卷,一切植物都无法阻挡这种热浪的袭击,而昏昏欲睡地低下了头。”[3]8向读者呈现出乡村夏天的风貌,无论是热浪袭来的感觉,还是烈日下低下头的芦苇,都描写出油麻地夏日的酷热。“起风了,四周除了玉米叶子的沙沙声和水田里的蛙鸣,就再也没有其他声响。”[3]15玉米叶子在风中的声音,蛙鸣的叫声这些乡村特有的声音,向读者展示出独特的乡村风景。
小说也保存了关于乡村的原始记忆,乡村生活孕育曹文轩的写作,他以苏北农村为背景,描写乡村人民的情与事,展示出特有的乡村画卷。贫穷的苏北农村,大家的生活依靠土地和水,小说中描写乡村劳动生活场景,其中特别写到儿童劳动生活,在麦子成熟的时候,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会一起帮忙割麦子或者捡麦穗。割麦子、捡麦穗是当时的孩子的日常生活,现代的孩子在生活中已经不能见到这些。除此之外,油麻地的孩子们喜欢在冬季玩捉迷藏,小说中还对他们玩的一种叫“贼回家”的进行详细描写,捉迷藏在现代孩子看来仅仅是一种游戏,却是当时孩子童年生活最大的乐趣。
这些独特的乡村记忆已经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消失,学生对城市生活十分熟悉,却对乡村美景、乡村生活缺少观察与体验,不利于学生对乡村的正确认知以及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指出“语文课程既包括日常生活资源,也包括地域特色文化资源。”[2]54小说对乡村美景与乡村生活地描写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类型。小说一方面让读者看到了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江南水乡美景,弥补了城市生活所缺失的美,增强学生对乡村自然美景的认识与感受。另一方面展示出那个年代特有的乡村生活画卷,乡村人民的质朴与少年生活的甜与苦,填补学生对乡村缺失的记忆,拓展学生视野。
“整本书阅读”作为当下语文教学研究热点,弥补了传统单篇型阅读的不足之处,具有重要的语文教育学意义。《草房子》作为儿童文学代表作品,反映少年成长经历,除了突出的儿童文学价值之外,作为整本书阅读,在它原本文学意义上又增加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挥语文课程育人的教学价值。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教师可以重视《草房子》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价值,从而推动教学活动开展与落实,发挥出其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大辞典[G].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曹文轩.草房子[M].北京:天天出版社,2011.
[4]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徐妍.坚守记忆并承担责任──读曹文轩小说[J].文学评论,2000(04).
[6]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三卷(上).
[7]袁晖.汉语语体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李镜儿.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