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园共育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2023-08-08麻睿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8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家园共育幼儿教育

麻睿

摘  要:引导幼儿进行动手实践,可以在驱动幼儿操作的同时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其产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往的幼儿动手能力训练多是依靠教师的引导完成,忽视了家长的教育功能。为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现以家园共育为切入点,对家园共育的教育优势进行讨论,思考在家园共育视角下设计动手操作操作任务、掌握技能、交流经验等活动的具体方法,以有效提高幼儿的活动热情,创新幼儿教育方案。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教育;动手能力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认知外界环境,并借由实操过程、活动经历来锻炼自身的相关能力。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幼儿的成长带有较为明显的自主性、发展性特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关注不能完全停留在“要求幼儿动手”上,更要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家园共育指导幼儿家长与教师同步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依靠家长与教师的联动消除幼儿教育盲区,从而激发幼儿的实践热情,为幼儿提供学习、互动的机会,创新幼儿教育模式。

一、家园共育的教育优势

1. 同步交流,提供幼儿教育灵感

为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教育活动应当包含各种实践板块,促使幼儿在产生操作兴趣后积极参与。家园共育理念将家长与教师同步引入到幼儿教育活动中,结合幼儿的成长需求、实践学习需求与活动兴趣实施幼儿教育工作。对比传统的教育模式,家长与教师可以在实施幼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对幼儿的活动能力、实践兴趣、学习特点进行讨论,在分享幼儿教育资源的同时,根据幼儿的学习能力发展特点设计对应的动手能力训练方案。家长为教师分享教育经验,确保教师能够对幼儿因材施教;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设计工作,结合家长意见提出多元化幼儿动手能力训练方案。在互动的过程中,家园共育能够同步完成情感教育、技能教育两大任务,改变幼儿的学习态度。通过家长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将教学过程内化为幼儿的学习经历,使幼儿在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引导下不断进步。

2. 多元互动,完善幼儿教育模式

教师要针对幼儿的成长特点发展其动手能力,尝试将多元理论知识融入幼儿教育活动中。家长与教师应该积极交流,针对幼儿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导入互动实践任务,以此来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热情,对幼儿的实践技能、实践成果进行评价,从而逐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新时期下,幼儿教育中包含着情感教育、思想教育、技能教育等板块,是带动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育人过程。实施家园共育可以帮助家长与教师积极分享教育经验,促使双方共同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家长以情感引导幼儿,教师则帮助幼儿掌握关键技能,双方相互配合,将教育过程内化为幼儿的成长经历,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指导幼儿动手操作时,家长与教师可以分别从实操、交流、技能训练等角度引导幼儿,使教学模式更为完善。

二、借助家园共育提高幼儿动手能力的有效策略

1. 设计动手操作任务,家长与教师各司其职

兴趣是引导幼儿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掌握理论知识的基本条件。对于学习能力不强、探索欲望旺盛的幼儿来说,借助兴趣认知外界环境,掌握相关技能,正是其自身存在的基本学习特点。在家园共育中,家长与教师要注重幼儿活动兴趣的表现:家长与教师同步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動中,在合作的过程中了解幼儿的成长特点,从多角度激发幼儿的动手实践热情。配合家园共育,家长与教师可站在幼儿的角度上选择活动话题,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以趣味实践活动“做一个机器人”为例,家长可以配合家园共育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家长负责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依靠展示、观察活动调动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向幼儿展出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如积木机器人、钢铁机器人、变形机器人等,帮助幼儿感知、观察,记录机器人的特点与基本特征。家长通过对话的方式帮助幼儿积累学习经验,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回到幼儿园中之后,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过程为幼儿提供活动素材,如积木、纸板、胶水等,要求幼儿根据家庭教育中的活动经验做一个机器人。教师可以将家长的教育经验应用到幼儿动手能力培养活动中,通过设计问题、实践操作、幼儿作品评价等过程引导幼儿进行动手创作,将幼儿感兴趣的“机器人知识”与动手能力训练活动结合起来。家长与教师应该围绕兴趣实施家园共育,将幼儿教育转化为以引导为核心的教育过程,让幼儿主动动手进行操作,创新教学模式。

2. 家园共育掌握技能,家长与教师多元互动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愈发密切,为幼儿教育活动的创新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家长提供的幼儿教育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针对幼儿的成长特点,家长与教师可以尝试围绕幼儿的动手能力设计对应的教学目标:家长与教师分别从情感、能力等角度上教育幼儿,依靠多元化互动带给幼儿全新的学习体验。技能教育为主、情感教育辅助,改变幼儿的学习态度。

以美术活动“雕像”为例,在家园共育环节,家长与教师需要针对幼儿的审美鉴赏能力、创造力开展美术教育活动,借由对美的解读,培养幼儿出色的动手能力。为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深度推进家园共育,教师可以要求家长共同开展教学工作:依靠家长展示、教师教学的方式实施动手能力培养教育。家长为幼儿展出各种各样的雕塑作品,利用橡皮泥、木质刻刀等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模仿。在教学活动中,家长可以选择长方体、正方体等基础图形作为教学资源,帮助幼儿掌握几何图形的特点,认知几何知识。在家庭互动之后,由教师继续开展专业技能教学,利用刮刀、竹签、压板等材料继续进行美术教学,通过实操展示帮助幼儿掌握相关美术技能。教师选择漫画、动画等资源为对象,引导幼儿结合相关动画形象进行手工创作。在幼儿初步掌握相关技能之后,家长与教师进行交流,为幼儿设计课后实践作业,引导幼儿进一步应用相关技能。积极落实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联动,为幼儿提供实操、互动的机会,可以逐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 家园共育交流经验,家长和教师同步育人

配合家园互动理念在教育幼儿、指导幼儿的过程中创新幼儿教育模式要重视家长与教师的互动,即设计可以在家庭、幼儿园两个环境中同步开展的教育模式,家长与教师及时交流幼儿教育经验,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以幼儿教育活动“十指真灵活”为例,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家长与教师不仅要重视幼儿活动兴趣的培养,还要积极改变幼儿教育方式,确保幼儿具备参与实践活动的基本素养。在家园共育环节,教师可以从游戏教学、技能指导两个角度入手,分别设计幼儿教育板块。家长负责幼儿手指灵活度的训练,为幼儿准备绳索、扣子等材料,设计单手系扣、单手结绳等趣味游戏任务。家长引导幼儿分别对左右手进行训练。家长对幼儿手指的灵活度、幼儿的兴趣表现进行评价,通过线上群组、家庭观察日记等方式将相关训练成果传递给教师。教师则负责在相关教学活动中加入专业教学理论,设计科学化训练任务,如手指力量训练、关节力量训练等,配合相关训练任务,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基。家长与教师协同配合,相互学习,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结束语

“动手之后再动脑”是幼儿成长的基本特点。在结合家园共育提高幼儿动手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板块,不仅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和谐互动,更要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设计活动方案,组织亲子活动,带领幼儿实践。家园配合,共同育人,才能让幼儿在实操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周丽霞. 成长共同体视域下家园共育改革的个案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0.

[2]罗鹃. 学前教育家园共育模式探究[J]. 智力,2023(14).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家园共育幼儿教育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论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折纸”中蕴含的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