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教材中叙事散文和小说的比较

2023-08-08焦瑞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7期
关键词:真实典型小说

焦瑞

内容摘要:叙事散文和小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很重要的两种文体,虽然二者都具备记叙类文本的特征,但在故事的真实性、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情节的完整性以及环境描写方面均有较大差别。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二者的异同,这会使教师在解读方式和教学方法上存在误区,本文将以《散步》和《植树的牧羊人》两篇课文为例来阐述叙事散文和小说二者之间的异同点,以期对广大教师的教学以启发。

关键词:叙事散文 小说 真实 典型

王荣生老师认为,中小学语文中的“散文”特指“现代散文”,关于散文的分类也不用将其放在古代文学的的视域下进行考察,这样关于散文的分类就会比较简单。[1]叶圣陶提出散文的三大分类原则:一要包举;二要对等;三要正确,将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因此我们暂且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分为以上三类。其中叙事散文侧重于再现作者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和见闻,以此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叙事散文的情感抒发往往是含蓄内敛的,熔注于所叙事件中。同样属于叙事类的文本的还有小说,二者虽是不同的文体,但文本中都注重叙事,因而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区分。

一.叙事散文和小说在课程标准中的学习要求

在最新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学业质量评价中提到:“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要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理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通过解读课程标准,我们发现课程标准当中对散文和小说的教学要求并没有分开进行具体阐释,而是将二者放在一起来要求,一定程度上将二者只视为一种文体來对待,并没有基于文体意识而给予严格的划分。课程标准一定程度上是课程教学的指向标,当教师没有了课程标准的指引,势必会在备课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较大的随意性,会基于叙事散文和小说同属记叙类文本的特征,不加区分的将叙事散文按照小说的传统教学模式来进行分析和教学,散文教学的审美性将无从体现。

二.叙事散文和小说在单元导读中的学习要求

《散步》选自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还包括一篇回忆性散文、两首散文诗以及两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植树的牧羊人》则位于该册教材的第四单元,这个单元还包括一篇议论文、一篇哲理性记叙散文以及一篇文言文,编者在单元导读中对学生的学习建议是: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4]

通过对叙事散文和小说单元导语的解读,我们能感受到散文教学的重点是对作者情感的感悟,而小说则注重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分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散文就缺少情节、人物要素,但情节和人物只能作为表达情感的跷跷板,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对情感的把握和分析上。

三.叙事散文和小说的差异性

叙事散文和小说都属于记叙类文本,但在叙事方面却有很大的不同。小说的叙事往往是客观的,往往通过一个完整的事件,塑造一个典型的形象,而散文的叙事则主观性更加强烈,通常选取生活中真实且令人感触颇深的一个片段,借此表达作者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因此笔者将以《散步》和《植树的牧羊人》两篇课文来具体论述叙事散文和小说的差异性。

(一)事件的真实性

从叙事散文的特征出发,我们会发现,叙事散文更强调所叙事件的真实性,一般描述的都是真人真事,都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给自己留下深刻记忆,让自己难以忘怀的事件。在《散步》这篇叙事散文中,作者莫怀戚撷取自己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真实场景。散步是我们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再小不过的一件事,但是为什么作者会偏偏写这件事呢?叙事散文中作者所描写的片段并不是随随便便选取的,而是那个可以引起作者产生某种独特情感的场景,我们可以将散文比作生活的浪花,叙述的过程一定是触发了作者的心绪。作者莫怀戚写这篇散文是在1985年,父亲不久前去世,母亲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也需要人照顾,因此作者才提议一家人出门散步,去感受大自然,放松心情。而尊老爱幼本就是中华悠久的传统美德,作者的外国朋友是非常赞誉这种文化传统的,而反观自己却对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并不重视,而散步这段生活片段,使作者对对此深有感触,提醒自己要守住这份传统,而不应该等到“树欲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再去尽孝。作者在描绘一家人去散步的原因时写道:“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5]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了,身为儿子的作者对母亲的关爱,也体现了他们母子之间浓浓的亲情,我们也会为之动容,往往只有真情是最打动人的,因此我们会自然相信这是作者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写成的文章,我们很难怀疑其真实性。作者将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场景,描绘地自然而感人至深,当读者的经历与作者的经历发生交汇,便能很自然的与作者共情,进而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而小说的本质特征则是虚构,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强调小说的虚构性,作家虚构一个故事,让读者通过阅读去体验别人不同的人生,让读者产生读了一本小说就像体验了一次不一样的人生之感,这便是小说的价值。《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写的一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位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用一根铁棍将荒原变为绿洲的伟大事迹。读完小说我们无不为老人的壮举感到由衷的钦佩,文中的每一处描写都写的那么真切,就好像一切都在我们眼前一样。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小说中的事件是作者虚构的一个故事。1953年,美国的一个杂志向让·乔诺约稿,希望让·乔诺以“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从该主题来看,编辑的初衷肯定是希望他写一个真实的人物,但他却恰恰虚构了一个人物,但谁也不会去怀疑这个人物是否存在,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相信每一个读过作品的人都被震撼了,编辑也不例外,他为了证实故事的真实性,不惜千里迢迢去调查,后来在作者让·乔诺发表的声明中,人们才知道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是他虚构的,如果没有他的澄清,估计没有人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

有些小说我们可能会因为所叙事件的感人至深而将之认为是散文,但是经过对作者人生经历以及写作动机的了解之后,便可发现原来这些不过是作者的虚构。与叙事散文相反,小说不追求故事的真实可靠,往往带有一定的虚构性。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具有真实性时,教师在教学前需要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以及人生经历,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好的教学,还原作品的底色。

(二)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叙事散文并不追求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典型性,因此在人物刻画方面并没有费特别多的笔墨,不会特别突出某个人物的形象特点,而是将人物放在同一个平面,没有差异化对待。在《散步》这篇叙事散文中,我们没有对哪个人物形象印象很深刻,因为作者展现的是一家四口的群像,相比于对人物刻畫,作家更看重的是讲述故事本身和表达真情。相比于叙事散文,小说则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读完《植树的牧羊人》这篇课文,我们会对艾力泽·布菲这位老人印象深刻,但是这篇文章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显得较为独特,作者并没有集中描写老人的形象,而是描写的较为分散,开头说他有“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后面对他的形象的塑造都体现在他所做的事情当中,通过“我”三次到访,看到荒漠变绿洲的奇观,使我大受震惊,让读者更觉艾力泽·布菲的伟大,体现的是侧面烘托的作用。

叙事散文和小说二者虽然同为记叙类文本,但在人物的塑造上却体现出了较大的不同,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小说重要的灵魂,能让人过目不忘,成为千古流传的佳作,为什么我们至今仍然对《水浒传》中行侠仗义的武松、率真忠诚的鲁智深以及有情有义的宋江都印象深刻,我想这就在于施耐庵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高超技艺。因此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在教学小说时要注重对典型人物形象进行解读,而散文教学不必苛求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故事情节的完整性

叙事散文以“情”为要义,重在所叙的事件,叙事散文通常不需要包含记叙文的每个要素,它的“叙事”不需要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般的记叙文相比形式也更灵活。《散步》这篇叙事散文,故事很简单,作者也没有花过多的笔墨在描绘这件事,只是简单几句,通过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这样一件小事,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叙事散文不要求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和完整,重要的不是讲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是注重情感的表达。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塑造人物形象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人物是存在于情节中的,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是完整且有逻辑顺序的,是按照开端、发展、曲折、高潮、结局五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在《植树的牧羊人》这篇小说中,讲述的是一个长达三十几年的故事,小说中的“我”三次来到这片荒原,见证了它的蜕变和神奇的诞生,情节相对完整,符合小说对情节完整性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叙事散文时,教师应该让学生重点体会作者的情,而不是所叙的事,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所叙之事,来体会真情。而小说的教学,教师则需要带领学生去理清文章的发展脉络,分析各个情节场景的精妙之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环境描写的写实性

叙事散文的环境描写是经过作者“加工”之后呈现出来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被作者写入散文中的景,往往都会成为情感的寄托物,《散步》中描写景物的地方有两处。第一处在第四自然段:“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6]作者借对春天万物复苏的描写,引出文章的中心主题“生命”。近来母亲因为父亲的离世,而常常闷在家里,作者提议全家人出去散步,作者借绿色满满的春景,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第二处在第七自然段:“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里描写的是小路的景色,在一家四口散步时,产生了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两难选择,作者因为心疼母亲,担心走小路腿脚不便,所以提议走大路,而母亲因为宠爱孙子提议走小路,两种选择都是在为对方考虑,体现了祖孙三代之间浓厚的亲情,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跃然纸上。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叙事散文中的环境描写有烘托感情的作用,往往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果删去了这部分内容,会使文本缺少画面感,使叙事散文黯然失色,只是叙事而少了情感和深意。而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则比较注重写实,通常用白描的手法来写,景物只是起烘托的作用,并不代表作者情感,《植树的牧羊人》中的场景描写其实是为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而服务,这篇课文既没有详细的写老人牧羊以及植树的过程,而把主要的篇幅用来写“我”三次到访普罗旺斯看到荒原发生的变化,带来的视觉震撼,第一次见面“我”看到的场景:“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第二次见面:“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这片树林分为三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第三次见面:“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作者对三次“我”所见之景的描写是为了让我们看到老人这几十年对这片荒原所做的贡献,正是他的执着和无私使得这里的人们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说中的场景描写一般比较简单,带有较强目的性,不是为人物服务,烘托人物形象,就是为主题服务,突出主题。本篇课文中的场景描写是作者对所到之处环境的描绘,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部分,最终是为了文章的主题服务,表现老人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的伟大壮举。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发现叙事散文和小说在课程标准中并没有明确二者之间的教学区别,而明辨文体体式是进行文本解读的前提,也是进行阅读理解基本路径,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文体不同,教学的重心也会不同,只有区分不同类型的文体,才能进行合理的阅读和理解,发现文章的本真。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9.

[3]向东佳.学会记事抒亲情——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21(Z2):18-23.

[4]张娜.统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研究[D].青岛大学,2022.

[5]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9-65.

[6]孙志广.夏颖.看似平常却奇崛——莫怀戚《散步》解读[J].中学教学参考,2021(24):6-7.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真实典型小说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
典型引路 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