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目漱石汉诗的道家意蕴与“则天去私”思想

2023-08-08

关键词:白云庄子

李 春 草

(中山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一 引 言

夏目漱石(1867-1916)本名夏目金之助,雅号“漱石”源自中国古典“漱石枕流”,生于江户(今东京)的一个小吏家庭。他1890年考入东京大学,1900年赴英留学,归国后任第一高等学校教授和东京大学英国文学讲师。38岁时,他发表小说《我是猫》,好评如潮,从此迎来了十余年的创作高峰期。漱石的作品形式多样,除小说、俳句、评论外,亦包括208首汉诗。汉诗创作贯穿漱石的整个生涯,日本学者和田利男把漱石一生的汉诗创作分为四个时期,即留学时代、修善寺病笃时代、南画趣味时代和小说《明暗》的创作时代。[1]265特别是修善寺大病后,漱石彻悟生死,觉悟生命之根本,最终于晚年悟道。在漱石二百余首汉诗中,透射出浓厚的道家意蕴与老庄哲思,而这一以贯之的“道”与“求道”精神,基于他深厚的汉学素养。

他在早年汉文集《木屑录》里写道,“余儿时诵唐宋数千言,喜作文章”[1]260,十二岁便能用汉文写下苍劲的《正成论》,十五岁入私塾“二松学舍”,系统学习汉文经典,此时也接触了道家哲学经典。二松学舍 “以东洋精神陶冶人格”为宗旨,教师骨干多为汉学家,课程涉及中国文、史、哲等领域,依照难易程度分一二三级,每级又分一二三课,道家经典安排在第一级的一至三课。[1]263诸经典中,漱石偏爱老庄,对“道”与“绝对之境”心驰神往,写下《老子的哲学》一文,其中直接引用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孔子对弟子所言“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2]14,足见倾心道体的超越性、普遍性、无限性和空灵性,抑或是对这段文字的共鸣。

这种共鸣在漱石的汉诗中尤为显著。漱石创作汉诗最为密集的时期,恰是在创作小说《明暗》的晚年,在写小说的同时还创作了75首汉诗,由此可见一斑。正如他自己所言“因为写小说,心情被严重地俗化了”[3]307,袒露了自己的心绪。汉诗是他与自己内心的对话,是他心灵的栖息地,那里寄托着他最高的精神追求,唯有高雅的汉诗可净化流俗的心灵,也印证了他对道家的超越、无限和空灵有了更深的领悟。

迄今,学界不乏漱石小说与道家关系的研究,但多侧重文本比较,鲜有哲理分析,至于汉诗的道家哲思研究就更陋弱。本文旨在透视其汉诗的道家思想和理想境界的“白云乡”,探析漱石晚年“则天去私”思想的衍变。

二 诗中外化的道家思想

漱石的汉诗中频繁出现“道”“道心”“道情”等与“道”相关的词语,除做动词和具体指示词外,皆指抽象意义上的最高精神境界,如“日对灵芝坐,道心千古寒”[4]63,“道到无心天自合”[4]216,“道到虚明长语绝”[4]224,“观道无言只入静”[4]300等,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把“道”释为“一种哲学的、宗教的心境”[4]198。

在与“道”有关的诗句中,又常见“静坐”“虚怀”“无言”“无为”“天然”“自然观”的表达,如“静坐观复剥,虚怀役刚柔”[4]84,“欲证无言观妙谛,休将作意促诗情”[4]225,又如“风月只须看直下,不依文字道初清”[4]225,“饤饾焚时大道安,天然景物自然观”[4]239等,可见漱石的“道”是一种不依文字,由“静”“虚怀”达到的虚明澄净、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唯摆脱一切主观执念,在凝寂中虚忘外物,心如虚空,顺应自然,方可独化入道,体味大化流行。庄子认为虚静就是一种道体、道性,提出“心斋”“坐忘”“丧我”“用心若镜”作为修养道性之法,并借孔子和颜回的对话,对“心斋”和“道”的含义做了释义。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5]129

“道”本性虚寂,可集结于明静之心,具体地说,“心斋”要求人的感官和心志集中在对“道”的解悟,内心纯净如镜,才能照澈天道之本性,才能不被外物扰乱心智,漱石所谓的“虚明”与庄子的“道”同质。庄子认为眼、耳等感官和心欲在体“道”的虚静认知中具有局限性,强调在体“道”过程中需消除感官和心欲对道性觉解的蔽障,涤除感官、心欲与外界事物的关联,体道者只有通过“心斋”,才能抵达虚静空明、无为自在之道境。漱石在诗中表达的“虚怀”“无心”无不有其共感。

关于“坐忘”,《庄子·大宗师》写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5]226即“不受形骸、巧智的束缚”,“摆脱由生理而来的欲望”,[5]226只有摒弃自我的执着偏好,才能不偏执恒常性俗知,最终忘却自我的身体和心智,达到与物同化、物我合一的自然天道,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漱石生涯的最后一首诗正是体悟此“道”的真实表达:“真踪寂寞杳难寻,欲抱虚怀步古今。碧水碧山何有我,盖天盖地是无心。依稀暮色月离草,错落秋声风在林。眼耳双忘身亦失,空中独唱白云吟。”[4]301

“同于大道”在漱石诗中被表述为“道到无心天自合”,将道、心、天统合一体。道家的“无心”是涤除一切私欲,任随自然闲寂,与天合一、与物同化。此处的“道到无心天自合”是他摆脱俗世累烦、追寻清净无为的内心独白,是超然尘俗杂念,心随自然,天道合一的境界,也是他向往的理想桃源中的“白云乡”。

三 “白云乡”与超凡的理想象征

漱石一直试图摆脱俗尘,回归自然。他在早年赠给好友正冈子规的诗里写道“仙人堕俗界,遂不免喜悲”[4]315,“寄语功名客,役役欲何为”[4]317来表达对俗世的无可奈何,还常以“白云”“白云间”“白云乡”等词语作为超越俗世的象征,如“暇怀寄何处,缅邈白云乡”[4]74,“思白云时心始降,顾虚影处意成双”[4]236,以此表达精神自由之境。不难看出,漱石所谓的“白云”“白云乡”“白云间”多指精神自由放达,超脱现实的束缚,净化俗化的心灵。

漱石所设定的“白云乡”与《庄子·天地》的“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何其相似,而“游于白云乡”与庄子的“乘物以游心”之“逍遥游”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庄子的逍遥游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不依赖世俗之物,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行游世间。诚然,庄子的“游”亦非具象,而是走出功名利禄、权势尊位、价值限制给人带来的困境,获得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主客体相融,顺其自然,与道合一。

漱石诗中的“独坐窈窕虚白里”[4]238与《庄子·人间世》的“瞻彼阕者,虚室生白”所表达的空明心境是一致的,“虚白”即虚明澄静、无我无心,独处“心斋”“坐忘”的世界。又如,“五十年来处士分,岂期高踏自离群”[4]184,“幽居正解酒中忙,华发何须住醉乡”[4]180,“野水辞君巷,闲云入我堂。徂徕随我澹,住在自然乡”[4]152,“脱却尘怀百事闲,尽游碧水白云间”[4]323,“岩头昼静桂花落,槛外月明涧鸟啼”[4]215,诗句中的“离群”“幽居”“闲云”“自然乡”“脱却尘怀”“白云间”“昼静”“明涧”,都是他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里的空静自由和消却尘怀的清净。从身体“离群”“幽居”,逃出俗尘约束,似闲云野鹤,信游在花开花落、鸟啼虫鸣、白云蓝天之间的“自然乡”“白云乡”,显现出浓郁的道家意境。他有更直白的词句:“徂徕何澹淡,无我是仙乡”[4]168,“趺坐何处古佛逢,终日无为云出岫,夕阳多事鹤归松”[4]198,超凡“无我”便是仙乡,“无为”犹如云出岫,自然漂游,夕阳西下,劳累的鹤飞归窠巢,一副美妙画境。这种“无我”“无为”并非禅意,而是“多事”心灵的放飞,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的画面与心境同出一辙。由此可见,漱石不仅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也熟读过陶渊明的诗,具有自然诗人的一面[6]258。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人的代表,传世诗文一百四十余篇,其诗返璞归真、崇尚自然、不凿斧痕,对《列子》《庄子》的引用就多达七十多次,其特点就是将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的庄子思想诗化。漱石汉诗中亦不乏陶渊明的这种诗化特性,如“不爱帝城车马喧,故山归卧掩柴门。红桃碧水春云寺,暖日和风野霭村”[4]205,“二顷桑田何日耕,青袍敞尽出京城”[4]53,“遗却新诗无处寻,嗒然隔牖对遥林。人间至乐江湖老,犬吠鸡鸣共好音”[4]136。这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文字上异曲同工、刻鹄类鹜,思想上礼赞自然、避世隐居、澹淡仙游。漱石理想中的“白云乡”实质上是陶渊明的精神桃源乡,而二者追求自由与超脱的人生态度无不源于对庄子的崇尚。

漱石的这种超脱的精神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陶染下从未停止,并且不断衍化,终在一次罹患大病后大彻大悟,对生命和人生深刻思考后,提出“则天去私”的思想,而这一哲学理念也贯穿于他晚年的文学创作中。

四 “则天去私”与庄子哲学

漱石在离世的六年之前,提出了“则天去私”的思想,并挥毫写下条幅。1910年8月,病重的漱石一度陷入危笃状态,虽被抢救过来,但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让他在创作观和人生观方面都有了巨大变化,开始关注“生死”问题。1915年夏,他在《断片》中写道:“死生须一贯”[7]480,“死生不可回避,须透脱死生,毁誉亦如此”[7]488。这是漱石对庄子生死一体化思想的感悟,而这种感悟促使他开始探索一直以来追求的“道”。在给友人和辻哲郎的信中他写道:“如今我欲入道,即使语言是漠然的,但入道之心却不冷淡。”[3]267可以说“则天去私”是漱石不断求索后“悟道”的结果,是对老庄思想深刻体悟的升华。

“则天去私”是漱石的原创,字面意为“顺天道,去私欲”。那么漱石是如何阐述这一理念的呢?1915年11月2日,漱石在与弟子的聚会上说道:“近来,我终于到达了一种境地,我个人把它称之为‘则天去私’,当然别人也可能另有称呼。即去除平常所说的自我即小我之私,而使自己顺应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大我。语言虽如此形容,但并不尽意。”[8]2141916年10月,漱石又做了如下解释:“即要摒弃自己这个所谓的小我,顺应普遍的大我的命令。看上去很厉害的主张、理想或主义,结果可能是小而贫乏的;而看着普通无引人之处的东西也许是不一般的存在,因此从观察者的角度来说,要一视同仁,即无差别。”[9]103漱石所谓的“去私”,即是“去除小我之私”,而“天”则是“普遍之大我”,他认为人的“私心”是使人产生不安的根源,是有分别之心,应该去除,只有去除“私”或“小我”,才可以到达一种心灵平和的境界,达到无分别的、普遍意义的“大我”,作为由“小我”到“大我”的方法则是去除人为、顺应自然。

从此意义看,“则天去私”思想与庄子“吾丧我”具有共通之处。《庄子·齐物论》开篇写道: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5]39

关于“吾丧我”,陈鼓应认为“吾丧我”即:“摒弃我见,‘丧我’的‘我’,指偏执的我,‘吾’指‘真我’,由‘丧我’而达到忘我、臻于万物一体的境界。”[5]41此外,陈静认为“我”指的是“形态的我”或“情态的我”,是对象性关系中的存在,永远处在物我、人我、彼此、彼是、是非的对待性关系之中;“吾”是从“情态的我”中超脱出来的本真的我,即庄子所谓的“真君”“真宰”“至人”或“真人”[10]49。在庄子看来,这种“情态的我”丧失了天真,有太多人为的色彩,因此,只有去掉人为,顺应自然之性,才可以达到“真我”即“吾”,才可以逍遥游于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可见,“我”是一种相对性的存在,是带有“成心”和“机心”的存

在。庄子认为“成心”衍生出世间各种见解、言辞、是非、善恶等一切差异,而“机心”则是一种算计之心,执着于利益得失,是一种自私为我之心,由此造成了人世间的各种巧取豪夺,互相倾轧等现象,使人们精神和心灵极度不安。

那么,如何去除带有“成心”和“机心”的“我”,达于无分别和对立的万物一体的“吾”的境界呢?庄子提出了“无所待”,即消除自己与异己之间存在着的不可抗拒的依附关系,脱离各种对待性关系,即庄子所说的“神人”“真人”“至人”所达到的“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使内外、物我完全贯通,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种“我”即是“吾丧我”之“吾”,已不是相对性自我,不是普通凡俗之人,而是一个普遍的“大我”。既然去除了“成心”与“机心”,摆脱人为的、相对的东西,那么人所遵循的准则只有“天”,即自然。《庄子》中所说的“天”有两层意义,一个是指代与人相对的大自然,一个是与人为相对应的自然而然的意义。

从“则天去私”之“去私”即去除人为来看,此处的“天”则为第二层含义,即自然而然,即不刻意人为地做什么或执着于某些东西,而是顺应自己之天然之性,自得自然,超越世俗,从与外物纠缠的状态中超脱出来,得到精神的虚静和安宁,即是庄子所说的“生死不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漱石所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人生境界,他在1916年9月11日的汉诗中写到:“绢黄妇幼鬼神惊,饶舌何知遂八成。欲证无言观妙谛,休将作意促诗情。孤云白处遥秋色,芳草绿边多雨声。风月只须看直下,不依文字道初清。”[4]225绝妙的文章无法脱离语言,而言语并不能言尽所有,真正的“道”是求于无言之内的。庄子说“言辨而不及”,“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一旦失去,尘埃污浊就开始滋生,而人的饶舌和故作之意正是对天然之“道”之发露的妨碍,因为它是源于“私”,即“小我”。因此,道之清净无法通过植根于作为“私”的文字来表现,那么“只须看直下”,也就是随顺自然,因此漱石说“不依文字道初清”。

因此,漱石所追求的是一个无言虚明的世界,是一个直下无“私”的感悟,而这一观念的形成,与庄子哲学中的“自然”和“道”有着密切关系,抛却人工,超越小我之私,而达到大我之自然,这就是漱石“则天去私”思想的本质。

五 “则天去私”与老子哲学

从“则天去私”的意涵来看,它和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也有着共通性。《老子》第二十五章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1]159关于“道法自然”,陈鼓应解释为“道纯任自然,自己如此”[11]161,指出了“道”的无目的性和无功利性,不参杂任何人为的主观因素。且“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对“道”的把握通过感官是无能为力的,需要通过一种直觉体悟,对此老子提出了“涤除玄览”的思想。《老子》第十章写道:“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11]93“玄览”在帛书乙本作“玄鉴”。关于“玄”,陈鼓应认为是形容人心的深邃灵妙,因此“玄鉴”一词比喻心灵深处明澈如镜。冯友兰说:“老子认为,要认识‘道’也要用‘观’。‘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这是对于‘道’的‘观’。他认为这种观需要另一种方法,它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玄览’即‘览玄’,‘览玄’即观道,就要先‘涤除’。‘涤除’就是把心中的一切欲望都去掉,这就是‘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就可以见道了。见道就是对于道的体验,对于道的体验就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11]96可以说“涤除玄览”是老子提出的达“道”的一种方法,只有凭借“玄览”这种明澈如镜之心灵,才可以达到对幽昧深远之道的本真观照,那么,如何涤除呢?

老子强调的是一种重直观体验、轻理智理性的认识论,通过直观内省而体道,在具体方法上首先主张破除成见,如“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第二十二章)[11]150,“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第二十四章)[11]15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第四十七章)[11]241。其次是克制主观欲念,排除功利欲求。如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11]104“五色”“五音”“五味”等都只会激发人的私欲,使心灵激扰不安,难以进入虚静的状态,不利于对道的观照,因此老子强调要“为腹”而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即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不去追逐外在贪欲的生活,摒弃外界物欲生活的诱惑,持守内心的安足,确保固有的天真,因此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11]134,“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第五十二章)[11]259。再次要去除机心巧智,排除知识,涤清后天养成的道德伦理观念。如“智慧出,有大伪”(第十八章)[11]132,“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第十九章)[11]134,“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第三十八章)[11]206,“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第四十八章)[11]243。老子认为德、仁、义、礼都是无道的表现,只有涤除这些才可以进入“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状态,从而回到本初,观照万物根源之“道”。总的来说,就是要破除成见、克制欲望、祛除巧智、倡导虚静,不是以一颗被欲望杂念遮蔽的俗心而是以虚静清明之心去直观体“道”,只有这样才可以到达“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即观照宇宙万物往复循环的变化及其本原。

老子的这种认识论表现在美学文艺范畴就是倡导审美主体的无功利性,即在创作中不应带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目的,去除人为的、主观的杂念和私欲,创作者要用自由、空明的心境去纵情地抒发感受,自由地表达思想。创作者都要事先有静心养气等修养功夫,达到一种澄澈纯真、无欲无求的心理状态,才能创作出有高度的艺术作品。漱石“则天去私”的“去私”正是要求克制主观成见、欲念巧智,“则天”则要求保持虚静无为的本然之心,并以玄览观道的审美心胸去观照宇宙万物,以虚静清明之心去直观体悟“道”,这样才不会妨碍“道”之发露流行。这种审美方式或艺术创作方式重视体验直观,轻视理智理性,在漱石的许多诗中都有所体现。如“大愚难到志难成,五十春秋瞬息程。观道无言只入静,拈诗有句独求清。迢迢天外去云影,籁籁风中落叶声。忽见闲窗虚白上,东山月出半江明。”[4]300这体现了漱石所达到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审美境界。此外,“碧水碧山何有我,盖天盖地是无心。……眼耳双忘身亦失,空中独唱白云吟。”[4]301“何有我”“无心”“眼耳双忘身亦失”呈现了在对“道”的直观体悟过程中所达到的一种情理融合、主客不分的天人合一状态。在创作过程中,物与人、自然与人的界限消失了,我与万物在生命的大化流行中相交相游,交感互荡,达到了最高的大美之境。这种大美之境的到达,必然以涤除成见、私欲、巧智,即漱石所谓的“去私”为前提,同时随顺自然之天。

漱石“则天去私”的理念在他最后的小说《明暗》中也有着深刻的体现。在《明暗》中“自然”“天然”等词语多次出现,意为去除人为执念、顺应自然,可以说是漱石思想的重要体现。漱石借用登场人物小林之口阐述了他顺应自然的人生观,他说:“与夫人相比,我的确少了很多技巧,但我已打算要顺应天然自然。”[12]288小林所说的“天然自然”即“无目的”、一切顺应自然之天的命令,即是“则天去私”。

六 结 语

夏目漱石幼时接受汉学教育,青年时期留学英国,东西方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在他身上都有着显著的体现。东西文化有着各自的优势,但也有相违和碰撞的地方,如何将两种不同文化融合,不仅是漱石内心纠缠着的矛盾,也是当时日本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矛盾。因此,漱石一生都在“求道”,努力追求一种在西方哲学中无法找到的心灵和精神的自由,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东方、投向老庄,在经历了苦闷、罹病后,最终在晚年提出了他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则天去私”。

漱石的“求道”精神在汉诗中体现得最为显著,充溢在诗中的“道”,是漱石对生命、对人生的终极追求,是他精神的理想境界。从他的汉诗意蕴和“则天去私”的思想形成看,在“求道”的过程中,他不断剖析自我、剖析人和社会,其思想源自老庄哲学。

漱石也是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的一个代表,在跨越明治时代的知识分子身上都存在着相同的矛盾性。他们在知识层面,十分精通西学;在精神层面,东方的传统价值观早已打下了烙印。他们意识到双重结构下的自我,试图去解决精神的烦忧和理论的乖离时,最终还是选择回归传统,在古老的东方传统中寻求解决的办法,正如雅号“漱石”所象征的那样,努力追求一种“漱石枕流”式的东方生命美学。

猜你喜欢

白云庄子
白云(外三首)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四)
《庄子说》(十五)
寻找丢失的快乐
白云的来历
我喜欢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