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唐古典舞的典型形态与内在文化意蕴

2023-08-07杜佳

艺术大观 2023年19期

杜佳

摘 要:汉唐古典舞是指汉唐时期以舞蹈形式表现出来的古代艺术,是中国古典舞发展的顶峰。它继承了古代舞蹈艺术的优秀基因,又在传统艺术形式上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舞蹈体系。汉唐古典舞的文化意蕴是指它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以身体为载体、以身体为意识的舞蹈形态。这种独特的舞蹈形态来源于传统舞蹈资源,也是传统文化中对人体美和艺术美的认识。它通过典型动作组合等舞蹈语汇来展现人体美,而古人对人体美、自然万物的崇拜与追求也凝聚在其中。从这个角度讲,汉唐古典舞也是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承发展的体现。在现代艺术中,需要加强对舞蹈历史资料的挖掘,构建舞蹈的形体语言;从“真实”到“虚幻”的理性转变,推动肢体语言向“形”向“神”的转变;通过塑造文化意象,使肢体语言达到“形神合一”,以防止传统舞蹈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出现文化偏差和形态变形,使传统舞蹈经久不衰。本文将重点对汉唐古典舞的典型形态与内在文化意蕴展开分析。

关键词:汉唐古典舞;典型形态;内在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J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9-00-03

汉唐时期的舞蹈文化十分发达,许多舞蹈都受到当时社会背景与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将中华文明的底蕴融合到舞蹈中。这些舞蹈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因此既继承了古代舞蹈艺术的优秀基因,又在传统艺术形式上融合创新,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舞蹈体系。它从“实”到“虚”的变化,从“形”到“神”的升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传统艺术中的发展与进步。这些在中国古典舞中表现突出的舞蹈,包括《踏歌行》《孔雀东南飞》《霓裳羽衣舞》等,这一时期的舞蹈文化既展现了古人对人体美与艺术美的追求,又展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万物崇拜与追求的心理。这一时期,中国古典舞发展到了顶峰,其典型的形态是以人体为载体的舞蹈艺术,它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展示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关系,同时将人体作为载体来展现人类对美的追求。而这种以人体为载体的舞蹈艺术,在古代与现代的表演中都有体现,尤其是现代舞蹈艺术中的古典舞,它以身体作为舞蹈语汇来展示人体美,通过与西方舞蹈艺术形式的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舞蹈风格。

一、汉唐古典舞的几种典型形态

(一)斜塔之形:倾倒失重,似飘飘欲飞

所谓的斜塔,就是以舞蹈演员的脚下为支点,来支持舞蹈演员的整体形态。让腿部、腰部和腹部的肌肉进行互动,从而产生出一种强有力的控制力,保证舞蹈演员的躯干与主要的腿部处于一条笔直的线条上,同时,其身体与地板之间要有一定的倾角,既可以前倾、后仰,也可以后侧、扭身。笔直的斜体是汉代舞蹈中最为基本和常用的一种,它的形式来源于汉代绘画。在河南唐河发现的汉代“翘袖折腰”画像、陕西平利发现的汉代音乐舞蹈画像,以及敦煌、莫高窟等地方发现的反弹琵琶舞姿等,均存在着丰富的斜塔舞姿。在斜塔舞蹈动作中,人体倾斜可分成三种类型:单一部分的局部倾斜、多部分的组合倾斜和全身倾斜。在单一部分局部偏斜舞蹈动作中,舞蹈演员可以通过抬头、低头、侧头来形成偏斜动作;还可以由身体的向上、向下等构成斜体;也可以用肢体向上或向下弯曲来构成一种斜体。这种单个部分的局部倾斜舞姿呈现出一条单斜线,不会对舞姿的总体曲线趋势造成过大的冲击,一般用来表达舞蹈的气度、情绪。双臂、躯干和下肢等多个部分,可以随意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互动的倾斜的舞蹈,这个舞蹈的斜面有各种各样的纹路,具有非常多的形态,并且占据着舞蹈的发展趋势。由整个身体参与而产生的整个倾斜形式,其舞姿呈现一条斜线,具有明显的倾斜特征,是最典型的斜塔舞姿[1]。

在汉唐斜塔舞姿中,形体与重力的相互影响,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在没有重力的情况下,在动作结束的时候,舞蹈演员会在动作结束的一瞬间,将自己的重心转移到另一个方向,从而在动作结束的一瞬间,维持自己的姿势。在《谢公屐》中,舞者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既要俯身,又要做深蹲下,还要把自己的身子向上倾斜,从而构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斜塔形”。第二,在无重力的情况下,舞蹈演员站在原地,以站立的姿势来完成动作,再将上半身倾斜,让自己的身体处在无重力的情况下。在《踏歌》的表演中,舞者的身体前倾,右脚踩在地面上,然后不断地前仰后合,让身体变得轻盈,从而达到了一个完美的效果。第三,先在无重力条件下,再通过无重力条件下的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变形。《踏歌》是一种以头部为起点,将衣衫甩出,使其成为一种向左倾斜的斜塔舞态,随后保持重心,迅速上脚,使其成为一种向右侧倾斜的舞态,在此过程中,其身躯在不停地倾斜中,实现了一种从静止到运动的转换,使其具有一种飘逸的感觉。

在汉唐古典舞中,斜塔呈现出一种轻盈的姿态,具有飞行的美感。对于“飞”的渴望和遐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随处可见。汉代画像石上的西王母“腾云驾雾”,唐代诗歌里的云水飞舞,风沙飞舞,还有古建筑上的飞檐和云纹,都显示出了飞舞和流畅的美感。汉唐古典舞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形式,其注重对自己的文化身份的认识,倾斜成塔、倾身欲落的舞蹈形式包含飞动、飞腾的韵味。每一部音乐都承载着一些人的情感,《黄门鼓吹》是一部由汉朝文学创作而成的舞曲,它通过大量的倾斜的舞蹈,来展示一支雄壮的队伍,呈现出一种飞腾的感觉,隐喻军队必胜的信念。在《谢公屐》中,也出现了不少“斜塔”的舞蹈动作,以一种“空灵”的姿态,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暗含了一种“逍遥快活”的精神,传达了一种“登天之路,遨游于云霄”的理想主义精神。北京舞剧《挽扇仕女》是一种传统的集体舞,它以一种变化不定的“斜塔”姿态,来比喻生活在“深居”中的大家闺秀们对自由的渴望[2]。

(二)半月之形:弯而不直,似空中皓月

所谓的半月之形,就是以头部为起点,以头部弯到侧面,再以脖子侧弯,以肋为中心,以裆部侧出,膝部、脚腕弯曲,脊柱、手臂侧弯、拉伸,形成一个弯曲的圆弧,因为其形态栩栩如生,宛若弯月,所以被称为半月之形。河南永城汉代玉佩舞者、敦煌172窟飞天像、江苏扬州唐人舞蹈陶器等,均以半月之形舞姿形式出现,表明半月之形在漢唐舞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半月”是汉代和唐代经典舞蹈的一种代表性形式,其舞蹈形式宛若天上明月,寄寓着古人对月亮的仰慕和崇拜。中国古代审美观中,弧度最美,而半月形的弧度,则比圆润的弧度,更加生动活泼,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屈曲”美学的形成与先民对“龙”“鸟”等的崇尚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先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身体是一个弯曲的形状,可以翱翔于天空,也可以沉于大海,代表着古人的一种向往之情。此外,还出现了一种仙鹤亮翅的舞蹈,它表现出了古代人用四肢来模拟鸟儿的飞行的思想,在舞蹈过程中,张开的手臂就像是鸟儿的翅膀一样,这种舞蹈与鸟儿的形象的契合,正好反映出了祖先与上天“交流”,期望能够获得上天的保护的心理。在中国的审美观念里,“月”并非一般的“天体”,而是具有“纯净”“神圣”的审美意义,关于“月”的诗词和神话也很多。《礼记》中的日月,一在东方,一在西方,日主阳刚,象征着阳刚、强壮、有力;月属阴,代表女性化、婉约。古代人崇尚“天”,相信“天”不可征服、亘古不变,而“天”上的明月,更是赋予了他们无限的想象力,他们用身体形态来表达自己对明月的向往与对“天”的敬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美学心态与文明[3]。

(三)元宝之形:前俯后仰,似青云出岫

所谓的元宝之形,就是舞者将头后仰,打开胸膛,前后或后弯曲颈椎、腰椎和胸椎,并弯曲承重腿,姿势腿的大腿用力往上,膝盖部前举或后伸,双臂前伸或后展,呈现展翅舞姿,因为其形如元宝,所以被称为元宝舞姿。这种舞蹈需要动作迅速,收腹挺身,左右脚同时上蹬。在目前已发掘出来的汉唐文物中,记载了许多动态的元宝舞姿,其曲线是那样的优美,就像是一朵青云出岫,让人有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比如,在舞蹈《桃夭》中,出现了许多大量向后仰的弓步元宝舞姿和前俯后仰的元宝舞姿,舞蹈演员先是身体前倾,再后倾,形成了一个“弓”的“元宝”动作,而舞蹈演员弯曲的身体,则被拉长到背后,两条手臂伸得很长,展现出了“汉、唐”的玄妙,以及“元宝”的浑厚。

元宝是中国古时候非常主要的一种钱币,它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消费有着无可取代的关系。长久以来,这是一种富贵与身份的标志。在中国,元宝也是人们祈望好运和平安的吉祥之物,在中国,有许多金币类的吉祥之物,寓意为招财、富贵、驱邪镇宅。汉唐古典舞具有繁复的韵味,舞蹈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对元宝造型的运用也较为普遍。在《踏歌》的经典舞蹈中,许多抖袖舞都采用了元宝的形式,即以舞蹈演员的腰身为轴线,前后弯曲,形成一个漂亮的元宝形状,使舞蹈充满了一种浑圆的美感,表现出了汉、唐人对于浑圆美感的追求,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可[4]。

二、汉唐古典舞的内在文化意蕴

(一)对汉画像石、画像砖形态的取材

在西汉时代,大量的汉画像石和砖石被发现,在这些画中,有巾袖舞、建鼓舞、盘鼓舞等图案,这些图案都成了以后汉唐古典舞中最明显的一种舞蹈形式。“巾袖舞”指的是舞者挥动衣袖、手持手帕起舞,其在中国古典舞中有很大的革新,把舞者的动作线拉长,凸显了人体的表情,同时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感情色彩。从汉墓壁画中可以看到,在汉墓壁画上,这一舞蹈在汉墓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直到现在,汉唐的古典舞蹈,以及中国的戏剧,都是对这一舞蹈的继承与革新。现代版的《盘鼓舞》,就是以郑州二里岗的乐舞空心砖踏鼓舞画像石为素材,《盘鼓舞》将画像石描绘得惟妙惟肖,还加入了一些“腾空跳跃”“屈身折体”等高难度的技巧,使静态的画像石变得栩栩如生。

(二)魏晋南北朝清商之韵文化的体现

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舞蹈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古典舞剧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并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一定自主性的艺术形态。由于在魏晋时期是以士族为主的时期,因此,在音乐舞蹈中留下了深刻的贵族文化印记。宗白华用五“最”来描述这一时期:“这是中国最混乱的时期,也是社会最痛苦的时期,但在思想历史上,这一时期又是最自由的时期,最解放的时期,智慧和激情最浓的时期。”这一阶段,其又被称为“清商乐”,是一种对整个音乐舞蹈的统称,是一种对整个音乐舞蹈的统指。《乐府诗集》中说:“清商乐,一曰清乐。清乐者,九代之遗声。其始即相和三调是也,并汉魏以来旧曲。其辞皆古调及魏三祖所做。”《乐府诗》说,清商乐是九代(周、秦、汉、魏、晋)流传的一种音乐舞蹈,最早期的清商乐来自汉武帝时期的“相和三调”[5]。

又如王僧虔所言:“今之清商,实由铜雀。魏氏三祖,可流可怀。京洛相高,江左弥重。”这里的“铜雀”,就是指“铜雀伎人”在“铜雀台戏”上进行的一种舞蹈。铜雀戏深受统治者们的喜爱,被誉为“华夏正声”,延续了两千年。孙颖所创作的以建安为背景的《铜雀伎》,在人物形象、服饰、舞蹈动作等方面,均体现出了一种典型的“魏晋士大夫”的气质与特色。

(三)唐代乐舞文化的体现

在中国舞曲发展的鼎盛时期,唐朝的舞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礼仪宴席音乐——“立”“坐”两种音乐形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音乐、舞蹈、诗词为一体的复合式音乐组合,又称“法曲”或“大曲”;产生了“软舞”与“健舞”两种以女性与男性为主要特征的舞种,并以此来区别其舞种特征;到了唐朝,不仅有“踏歌”“酒筵舞蹈”等民间歌舞,也有各种宗教歌舞。孙颖所创作的《踏歌》一曲来源于“踏歌”这一民俗文化传统。李白的《赠汪伦》,描述了这一时期的盛况:“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踏歌”是一种休闲娱乐的舞蹈,它有三个特征,一是脚踏大地,二是舞动衣袖,三是唱歌,正如诗人张库所说:“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6]

三、结束语

汉唐古典舞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的顶峰,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不言而喻。汉唐古典舞是我国舞蹈艺术的宝贵财富,对现代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将汉唐古典舞的优秀基因融入现代艺术中,使传统舞蹈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本文对汉唐古典舞的典型形态和内在文化意蕴进行分析,以期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典舞优秀的历史文化内涵,使传统舞蹈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发展。同时,我们要发挥其内在文化意蕴,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使现代舞蹈艺术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让传统舞蹈在现代艺术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李春洁.论舞蹈表演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影响——以汉唐古典舞教学为例[J].艺术评鉴,2022(23):122-126.

[2]王亮.“泛古”之形与文化“失语”——近十年汉唐古典舞作品创作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06):135-140.

[3]吕敬秋.古士君子舞翩跹——浅析汉唐古典舞《谢公屐》[J].今古文创,2020(45):57-58.

[4]王乐.浅谈中国艺术的审美特征——气韵在汉唐古典舞教学中的体现[J].艺术教育,2020(11):229-232.

[5]范文昊.“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试论汉唐古典舞的审美特征与意境追求[J].齐鲁艺苑,2019(05):43-46.

[6]杨文佳.秉性中和的中国传统舞蹈——以汉唐古典舞《桃夭》为例[J].黄河之聲,201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