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表演性组合在民间舞教学中的应用及价值

2023-08-07银润佳

艺术大观 2023年19期

银润佳

摘 要:舞蹈是一种可以通过身体语言表达人物的强烈感情、真实的反映和塑造角色形象的一种艺术,而表演是把舞蹈家所要传达的内容有效、真实地传达到听众的一个关键步骤。在中国的舞蹈发展过程中,民间舞的舞蹈教育日益科学化、标准化。角色表演性组合是民间舞舞蹈课的一个重大尝试,在民间舞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价值,更能体现各民族的特色和习俗。

关键词:角色表演性组合;民间舞蹈教学;应用及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9-0-03

在民间舞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代代相传的体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民间舞教师许淑英为代表,把民间舞舞蹈教学带入了科学的研究领域。单元教学是对原始民间舞舞蹈材料的一种大重构,从零星的原始民间舞材料中提炼出能单独运用的基础运动,并将其“元素化”,形成能写成句子的语素,从而开启了科学、系统、规范的教学模式,推动了中国民间舞的正式教学。以“角色”为指导,从角色入手,逐级深入,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形成了民间舞的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的教科书操作。这样的编排方法是一次质的突破,使民间舞的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元素的角度,我们可以提取出民间舞的基本节奏、体态和动作的衔接,让学员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能熟练地掌握民间舞的节奏,同时,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技巧性、表现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民间舞是一种多元、色彩斑斓的文化组合,而在教室里表演的民间舞也应该是一门艺术高于规范、感情多于技巧的、具有永恒活力的课程。它既不能以一种形式存在,也不能以一种超越民族感情的方式表达出来。由此,笔者从角色的基础架构出发,提出了角色表演性组合这门课程,目的在于透过角色自身所具有的纯粹文化因子,渗透到学员的心智中,从而全面地了解一部民间舞的风格,强化其基础能力和风格性,从而增强其表现力和可塑性,从而使身体动作表现得更加生动。希望借由这种结合的训练,使学生了解到民间舞课程不仅是单纯的单元化的动作,也不仅是标准的、程式化的连贯的训练,而是要在单元化的基础上,加入多种不同的民俗特色,使学员们意识到民间舞的多样性,与其他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学员的整体表现能力得到提升,使民间舞的教学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加强。

一、角色表演性组合的定义及步骤分析

角色表演性组合是指在巩固训练性和风格性的基础上,以汉族民间舞中具有明确角色划分的人物为支点,提炼角色典型的性格与动作特征,并以此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增添对人物形象、情感、情节、情境的刻画与表演,引导学生逐渐从动作的单一训练过渡到对动作所传达的情感、内容、寓意的表演,角色表演性组合的步骤分析如下。

首先,对舞蹈角色进行分析,解读舞蹈人物。不管是在实际的或艺术化的过程中,人们先要看的就是人物的内在面貌,而要从内在的角度去剖析人物的内在的性格、背景、性格等,通过对内在的意象的剖析,可以让角色变得更真实。所以,在对学员进行角色表演性组合的培训时,必须深入地剖析其中的人物,并从中寻找出相应的表演基础。

其次,提炼角色性格,塑造良好形象。在对人物形象进行综合的剖析之后,我们就有必要去探索人物的个性。舞蹈演员在演出中展现了自己的个性,这是塑造一个人物形象的关键,也是展现这个角色活力的关键。角色表演性组合教学中,要保证学员正确地概括和掌握其内心的个性,就可以使用身体语言,使其栩栩如生。

最后,拆解节律,强化风格。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人物的个性特征后,舞者必须不断地重复演练动作,再不断地寻找人物的个性和形象,以达到节奏、力量和速度上的转变,以体现人物的形象和个性。更准确地说,就是舞蹈演员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很自然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想法[1]。

综上所述,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角色表演性组合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同时也为民间舞的课程学習提出了一个思路,既可以提高角色表演性组合的学习效果,又可以有效地刺激学员的情绪,让他们表现出舞蹈中的层次感。

二、角色表演性组合在民间舞教学中的应用

(一)民间舞蹈审美文化的浸润

民间舞既是对中国民俗的一种了解,又要对其所承载的文化意蕴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探索,才能更好地领略各民族的风情。或者说,舞蹈演员练习身体的运动,是传承民族传统的一种方法。比如,海阳民间舞的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丰富多样,极具感染力,海阳秧歌所展示的运动语言也反映了当地的民族心态与文化。此外,受中国儒教、道教等传统思想的熏陶,海阳秧歌还体现出了“中和”“阴阳”的思想,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美学思想,并对海阳秧歌的形体、造型、性格等方面的表现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呈现出一种热情、端庄、妩媚的古典美,充分体现了中国汉族的美学特征。中国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各有其独特的美学观念,从而形成了各民族的独特的意象之美。举例来说,中国朝鲜族自古以来就崇尚鹤,加上其自身的特点,朝鲜族的舞蹈在“鹤步”“围手”等方面也表现出飘逸、庄重、潇洒的美学特征;蒙古族因长期在大草原上生存,受狼、鹰图腾的熏陶,其舞姿具有舒展、稳重、豪放的美学特征。在教学中,对各民族的舞蹈进行练习,可以让学员真正感受到各民族的舞蹈所展现的美感。通过角色表演性组合的教学,通过长期的练习,他们的人格特征和气质会逐步渗透到他们的身体活动和思维当中,从而逐步加深对民族舞蹈美感的理解。同时,在利用角色表演性组合的同时,也可以让学员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逐步领悟其中所蕴含的特殊美感,从而促进学员身体动作的表现,从而达到适应不同地区美学观念的目的[2]。

(二)民间舞蹈文化的表达分析

舞蹈家在舞蹈中所表达的感情是一种艺术感情,是一种能够表达情绪的方式。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学员们表现的情绪是其精神和灵魂所在。在角色表演性组合中,如果不能将自己的情绪完全调动起来,就算再怎么娴熟,也很难打动别人,因为他们的表演没有感情,没有任何的意义,也就没有了角色表演性组合的价值。所以,在对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进行剖析和讨论时,培养学生的情绪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培养角色表演性组合时,要让学员能完全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以保证所扮演的角色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个人情绪。所谓“情”,既是舞蹈演员所塑造的人物的情绪,又是民俗情绪的浸染。这就要求学员在演出时仔细地了解角色的性格、情感、气质,辨别不同性格、不同人物以及民间传说中的情感差别,以便更好地把握人物情感的不同,进而全面表达人物的情感[3]。

(三)风格性肢体语言深化分析

中国与不同国家的歌舞表演相比,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自身的特色,这也是中国民间舞给人的第一个感觉。不同的民族舞蹈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自己的人文、情感、审美观念、气质等民族特色,而以身体为媒介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目前,中国在舞蹈教学方面,把角色表演性组合作为一个目标,反映了人们对它的重视,同时,它也是我国舞蹈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因此,在所有的舞蹈课上,都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加强表现各民族的舞蹈形式。在进行角色表演性组合教学时,教师要把民间舞进行拆解,使得各个练习都可以成为一种有个性的练习,这样才能让学员在练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教学实践中,学员逐步熟悉了民族舞的体态、动律和节律,而仅凭学员的舞姿表现出民族舞蹈的特色,则表现出了一种较为单一的、不能充分体现民族舞的特色。同时,通过对学员进行角色的综合练习,可以让学员利用民间舞蹈的生动形象,把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发挥到极致,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四)个体化肢体语言表达分析

民间舞是一种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舞蹈艺术,它反映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历史、文化、生活和信仰。在民间舞的教学中,个体化肢体语言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民间舞的内涵和魅力。个体化肢体语言是指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性格特点、情感倾向和表现欲等因素,调整和优化舞蹈动作和表情,使之更符合自己的风格和特色。通过个体化肢体语言的应用,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舞蹈中的优势和特色,增强自己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对舞蹈的兴趣和自信心。通过个体化肢体语言的应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动作难度和速度,避免盲目模仿或强行执行不适合自己的动作,从而提高舞蹈技能和水平。通过个体化肢体语言的应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倾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表情和情绪,赋予舞蹈更多的个性和情感色彩,从而丰富舞蹈表现和创新。通过个体化肢体语言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也可以更好地欣赏他人的风格和特色,从而促进舞蹈交流和合作[4]。

(五)角色表演性组合在民间舞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民间舞蹈是一种富有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它往往通过不同的角色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主题。角色表演性组合是指将多个角色的动作、表情、服饰、道具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舞蹈场景,从而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民间舞教学中,角色表演性组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1.民间舞蹈组合是逻辑体现

一个好的民间舞蹈组合不仅要考虑角色之间的关系和互动,还要考虑整体的结构和节奏,使之符合舞蹈的逻辑和美感。通过角色表演性组合,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安排舞蹈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如何运用对比、变化、重复等手法来增加舞蹈的层次和变化,如何根据音乐、情节、氛围等因素来调整舞蹈的速度、力度、范围等参数。

2.准确把握民间舞艺术特性

每一种民间舞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它们反映了不同地区、民族、时代的文化和生活。通过角色表演性组合,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民间舞的背景和内涵,掌握其基本的动作特征和技巧要求,体验其独有的韵味和风情。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注意到民间舞中存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认识到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补,从而使学生尊重和欣赏民间舞艺术。

3.提升学生编创和研发能力

角色表演性组合不仅是对已有民间舞素材的复制和拼接,更是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造的过程。通过角色表演性组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设计自己的角色和场景,发挥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他们在编创前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收集资料,了解民间舞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信息,在编创中进行反复的修改和完善,确保其符合民间舞艺术的规律和要求。此外,通过角色表演性组合,可以让学生从单调的动作中解脱出来,进入一个充满想象和创造性的舞蹈世界,体验不同的角色和故事,感受不同的情绪和气氛。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5]。

4.组合是民间舞蹈的高级阶段

单个角色的表演只能展示个人的技巧和情感,而多个角色的组合则可以展示团队的协作和默契。通过角色表演性组合,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在舞蹈中与其他角色配合和互动,如何在舞蹈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如何在舞蹈中解决冲突和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让他们在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魅力,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和成就。

三、结束语

角色表演性组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为中国民间舞培养优秀的舞者,使学员能够完全地了解中国民间舞特点,并能充分表现出民间舞的情绪。在进行民间舞的舞蹈课时,一定要对组织学员进行角色表演性组合的练习,从单个的组合和运动角色中,逐步地发掘、逐步地运用角色表演性组合,最终达到用身体的形式来表现舞者的情绪的目的。本文从角色表演性组合的定义与步骤开始,对民间舞的角色表演性组合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探讨了将角色表演性组合运用到民间舞中的实践意义,以期能促进我国民族舞蹈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娅.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探究[J].戏剧之家,2022(34):136-138.

[2]刘婧孚.舞蹈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的运用分析[J].艺术评鉴,2022(11):84-88.

[3]沈培艺.“舞蹈表演”与“舞剧表演”之辨——论“舞剧表演”体系的学理建立与完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06):117-122.

[4]王小林.“熟能生巧”在舞蹈表演及創作过程中的实现途径[J].四川文化艺术研究,2021(00):79-84.

[5]吕艺生.舞蹈表演理论探秘[J].文化艺术研究,2020,13(04):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