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现代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的声乐发声技巧及其效果

2023-08-07杨宁

艺术大观 2023年19期
关键词:效果

杨宁

摘 要:近现代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的声乐发声技巧包括呼吸控制、声音的共鸣、声带的放松、唇齿的协调和喉部的控制等。演唱者需要掌握这些技巧,以达到良好的演唱效果。同时,在演唱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声音的韵律感、情感表达、音色变化和节奏感等方面,以表现作品所要求的演唱效果。然而,演唱者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咬字不清、音准不稳、音色单一、情感表达不到位和声音失真等问题,影响演唱效果。为解决这些问题,演唱者可以采取以下训练:加强基本功练习、学习演唱技巧、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提升情感表达能力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演唱者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

关键词:近现代民族声乐;发声技巧;效果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9-00-03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现代民族声乐作品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积淀,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要想演绎好这些民族声乐作品,演唱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声乐发声技巧,并通过声音来表现出作品所要求的韵律感、情感表达、音色变化和节奏感等方面的效果。

一、近现代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的声乐发声技巧

(一)呼吸控制

呼吸控制是声乐发声技巧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演唱者需要正确掌握呼吸的节奏和深度,以确保声音的稳定和连贯。呼吸时,应该采用腹式呼吸,即通过膈肌的运动,将空气吸入和呼出。在演唱过程中,需要根据歌曲的节奏和音乐元素来控制呼吸。一般来说,当音乐中有长音、高音或长段落时,演唱者需要深呼吸,以确保音乐的顺畅和稳定。演唱者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姿势,避免出现颈部和肩膀的紧张,影响声音的表现。呼吸控制是声乐发声技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演唱者需要不断练习和掌握,以确保演唱的质量和效果。

(二)声音的共鸣

胸腔是声音共鸣的重要部位之一。演唱者可以通过深呼吸,让空气充分进入肺部并扩大胸腔的容积,使得声音在胸腔内共鸣,从而产生浑厚的音色和强劲的音量。喉咙是声音共鸣的关键部位。演唱者需要通过喉咙的调整来控制声音的高低和音质。例如,当演唱高音时,需要收紧喉咙,使得声音在喉咙内共鸣,从而产生高亢、明亮的音色。口腔也是声音共鸣的重要部位。演唱者可以通过改变口腔的形状和大小来调整声音的音色和清晰度。例如,在演唱元音时,演唱者需要张开嘴巴,使得声音在口腔内共鸣,产生清晰、明亮的音色。

(三)声带的放松

声带的放松是演唱者掌握的另一个重要技巧。声带的紧张会导致声音的发出不畅,甚至会损害声带。演唱者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放松练习来放松声带,如口腔的拉伸、唇部的按摩、舌头的运动等。在唱歌之前,演唱者也需要进行一定的热身,如用口型发出“嘘”声,或者轻轻地发出“嗯”声,以此来放松声带和喉部肌肉。这样能够使声音更加流畅、自然,并降低声带的受损程度。

(四)唇齿的协调

不同的唇部协调方式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例如,张开嘴唇可以产生明亮而清晰的音色,而闭合嘴唇可以产生柔和而浑厚的音色。演唱者需要根据歌曲的情感和氛围,灵活运用唇部协调技巧,使得演唱更加精准和丰富。牙齿的位置和状态对音色的影响也很大。牙齿合拢可以产生明亮而尖锐的音色,而牙齿分开可以产生柔和而圆润的音色。演唱者需要通过调整牙齿的位置和状态,掌握不同的音色效果,以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在演唱过程中,发音准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演唱者需要通过准确的咬字和音调来表达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同时,也需要注意咬字的力度和音调的准确度,避免出现发音不清晰或音调偏差的情况。通过熟练掌握唇齿协调技巧,演唱者可以增加音色和发音的丰富度,使得演唱更加精准和自然。

(五)喉部的控制

演唱者需要通过喉咙的松紧程度来控制声音的高低和音质。当喉咙松弛时,声音的音调会变低,音质会较为柔和。反之,当喉咙紧张时,声音的音调会变高,音质会较为尖锐。演唱者需要通过喉咙的收缩程度来调整声音的强度和音量。当喉咙收缩程度较大时,聲音的强度和音量也会相应增加。反之,当喉咙收缩程度较小时,声音的强度和音量也会相应减小。演唱者需要通过喉部位置的调整来控制声音的音色和发音。不同位置的喉部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和发音效果,例如,喉部后移可以产生较为明亮的音色,喉部前移可以产生较为柔和的音色。通过喉部的控制,演唱者可以灵活地调整声音的高低、强度、音量、音色和发音效果,从而使得演唱更加准确和精细,表现出歌曲中的情感和氛围[1]。

二、近现代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的声乐发声效果

(一)声音的韵律感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是音乐作品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演唱者需要根据作品所要求的音高来调整自己的发声方式,以使声音在音高上准确无误地表达作品的旋律和和声。演唱者需要根据作品的节奏和韵律来掌握每个音符的音长,以确保声音在时间轴上的安排符合作品的要求。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度,也是音乐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演唱者需要根据作品所要求的音强来掌握发声的力度和空气的流量,以使声音在强度上符合作品的要求。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是决定音乐作品气氛和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演唱者需要根据作品所要求的音色来调整声音的共鸣和气息的控制,以使声音在品质上符合作品的要求。

(二)声音的情感表达

咬字清晰是演唱者表达情感的基本技巧之一。清晰的咬字可以让歌词更加生动,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音准精确是演唱者表达情感的重要保证之一。精确的音准可以让歌曲的旋律更加清晰,让听众更好地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演唱者需要通过自己的情感真挚来表达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情感真挚可以让听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歌曲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义。演唱者需要掌握各种声乐表现技巧,如音色的变化、音量的调整、音高的变化等,以使声音更加符合作品的情感要求。

(三)声音的音色变化

演唱者需要通过气息控制来调整声音的音色。通过掌握呼吸的节奏和深度,演唱者可以在演唱过程中调整声音的音色和音量,从而表达出不同的音乐元素。共鸣是指声音在声道中的反射和放大。演唱者可以通过调整喉部、嘴唇、舌头等部位的形态,来创造出不同的共鸣效果,从而表达出作品所蕴含的不同音乐元素。演唱者还可以通过调整发声的力度和共鸣的位置来改变声音的音色。比如,增加声音的共鸣位置可以使声音更加明亮,减少共鸣位置则可以使声音更加柔和。演唱者需要通过调整口腔的形态来创造出不同的音色效果。比如,将舌头放平可以创造出清晰的音色,而将舌头卷起来则可以创造出柔和的音色[2]。

三、近现代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的声乐发声技巧存在的问题

(一)咬字不清

发音技巧是声乐基础中的重要一环,包括舌位、口腔和喉部等多个方面。如果演唱者的发音技巧不够熟练,就容易造成发音不准确,影响歌曲的表现效果。演唱需要不断地发声,如果声带疲劳,就容易出现咬字不清的问题。长期的声带过度疲劳还可能导致声音失真等问题。在演唱时,有些演唱者可能会忽视歌词的表达,只注重声音的美感和表现力,这样会导致歌词发音不清晰,影响歌曲的表现效果。不同的地域和语言习惯会对发音产生影响。有些演唱者可能因为自己的语言和发音习惯与作品不同,导致发音不准确,咬字不清。

(二)音准不稳

音乐演唱需要有稳定的呼吸节奏,如果演唱者的呼吸不稳定,就会影响声音的发声效果,导致音准不稳。声乐演唱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基础,包括气息控制、共鸣运用等多个方面。如果演唱者的技巧不够熟练,就难以准确地掌握音准。长时间的演唱会导致声带疲劳,影响声音的发声效果,从而导致音准不稳。在演唱时,有些演唱者可能会忽视作品的节奏感,只注重声音的美感和表现力,导致演唱不准确,影响音准的稳定性。不同的地域和语言习惯会对发音产生影响,进而导致音准不稳定[3]。

(三)音色单一

声乐演唱需要有一定的发声技巧基础,包括气息控制、共鸣运用等多个方面。如果演唱者的发声技巧不够熟练,就难以创造出不同的音色效果。音乐作品中往往包含多种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这些元素需要演唱者通过发声技巧来表达。如果演唱者对作品音乐元素理解不够深入,就难以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情感和意境。音乐演唱需要一定的表现力和技巧,如音量控制、音高转换、音色转换等,这些技巧需要通过练习和实践来逐渐掌握。如果演唱者缺乏演唱技巧,就难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音色效果。共鸣是声乐演唱中重要的发声技巧,不同的共鸣运用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如果演唱者忽视共鸣的运用,就难以创造出多样化的音色效果。长时间地演唱会导致声带疲劳,影响声音的发声效果,从而导致声带机能受损,长久会导致声带失去弹性,严重的则会引起声带病变,大大缩短演唱者的“歌唱寿命”。

四、近现代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的声乐发声技巧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咬字清晰度

提高咬字清晰度包括发音、咬字等基础技巧的练习,可以提高发音准确度和歌词表达能力。在演唱前,演唱者需要充分理解歌词的含义和表达方式,将歌词的情感和内涵转化为发声表达。在演唱过程中,可以注意发音的重点和节奏,使歌词表达更加清晰明了。可以多听优秀的演唱作品,模仿其中的咬字和发音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发音准确度和歌词表达能力。不同歌曲的歌词难度和表达方式不同,演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进行演唱,避免在表达时出现咬字不清的问题。例如,演唱者在演唱艺术歌曲《大江东去》时,演唱者需要注意每个字音的发音准确度。例如,歌曲中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演唱者需要把握歌曲情感走向,同时要注意“杰”字的归韵,保证歌唱位置的统一。演唱者需要通过音乐和语言的结合表达出豪迈不可一世的气概。声带是演唱者的重要资本,需要加以保护。在课下练习时,演唱者需要注意声带的保护,避免声带疲劳和受损。可以通过控制音量、减少频繁高音的发声、注意喉部的保养等方式来保护声带。在选择演唱歌曲时,演唱者需要注意歌曲的难度和自己的能力是否相匹配,要保證作品的完整程度,避免出现因为作品的难度导致自己的机能受损[4]。

(二)提高音准稳定性

提高音准稳定性包括气息控制、共鸣运用、舌位、口腔和喉部等多个方面的基础技巧的练习,可以提高音准的稳定性和准确度。在演唱前,演唱者需要充分理解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将音乐的情感和内涵转化为发声表达。在演唱过程中,可以注意节奏的强弱和起伏,使音准表现更加稳定和准确。音乐演唱需要有稳定的呼吸节奏,可以通过适当的呼吸控制来提高音乐演唱的稳定性。演唱者可以通过练习深呼吸、缓慢呼吸等方式来增加呼吸的稳定性。不同歌曲的节奏感和表现方式不同,演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进行演唱,避免在表达时出现音准不稳定的问题。例如,一位歌手正在练习演唱一首具有快节奏和高音难度的歌曲,为了提高音准稳定性,他可以通过以下练习方式来提高技巧:练习深呼吸和缓慢呼吸,以增加呼吸的稳定性和控制力。通过调整喉部和口腔的共鸣来改善音色,增强音准的准确性。通过练习舌头的位置和动作,来控制发音的清晰度和准确度。练习口腔和喉部肌肉的控制和协调,以保证音准的稳定性。熟悉歌曲的节奏感和通过多次听歌和练习,熟悉歌曲的节奏和韵律,并将其转化为发声表达。在演唱过程中,注意歌曲节奏的强弱和起伏,以确保音准表现更加稳定和准确。将自己的演唱录下来并进行回听,听自己的音准表现,找出问题并加以改善。在练习和演出中,向听众请教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中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音准的稳定性。

(三)提升音色丰富度

音乐作品中往往包含多种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演唱者需要深入理解这些元素,从而根据音乐元素的不同来调整发声的技巧,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音色效果。音乐演唱需要一定的表现力和技巧,如音量控制、音高转换、音色转换等,这些技巧需要通过练习和实践来逐渐掌握。共鸣是声乐演唱中重要的发声技巧,不同的共鸣运用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演唱者需要注意共鸣的运用,学会如何使用共鸣来调整音色效果。声带是演唱者的重要资本,需要加以保护,可以通过控制音量、减少频繁高音的发声、注意喉部的保养等方式来保护声带,避免声带疲劳和受损,从而保持稳定的音色效果。演唱者可以选择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歌曲进行练习和演唱,从而增加自己的音乐素材和表现能力,进一步丰富自己的音色效果[5]。

五、结束语

近现代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需要演唱者掌握一定的声乐发声技巧,并通过声音来表现出作品所要求的韵律感、情感表达、音色变化和节奏感等方面的效果。本文从声乐发声技巧、声乐发声效果、声乐发声技巧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策略等方面,对演唱近现代民族声乐作品的关键技巧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在实践中,演唱者可能会遇到各种技巧上的问题,如咬字不清、音准不稳、音色单一、情感表达不到位和声音失真等。然而,通过加强基本功练习、学习演唱技巧、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提升情感表达能力等优化策略,演唱者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春晓.论民族唱法的形成与发展[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06):24.

[2]宋祖英.我对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D].中国音乐学院,2012.

[3]常丹丹.也谈民族声乐演唱的发展[J].音乐大观,2012(03):123.

[4]苗颀.如何聆听中国民族歌曲[J].黄河之声,2012(01):74-76.

[5]邹娟.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发展对传统的继承[J].艺术教育,2009(06):76-77.

猜你喜欢

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笑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创造逼真的长曝光虚化效果
四种去色效果超越传统黑白照
抓住“瞬间性”效果
期末怎样复习效果好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