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那曲牦牛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3-08-07保吉财祁发生张品林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7期
关键词:那曲牦牛种业

张 勇,保吉财,李 明,祁发生,张品林

那曲市农牧业(草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西藏那曲 852000

1 自然环境与牦牛种业发展现状

1.1 自然条件

那曲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500 m 以上,气候严寒,干旱缺氧,昼夜温差大,四季不分明。那曲草场面积6.32 亿亩,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4.69 亿亩,是本地畜牧业牧草资源的主要来源[1],平均植被覆盖度为38.73%,绝大部分草地平均生产鲜草仅为1 044 kg/hm2,理论载畜量为1 017.65 万羊单位。天然草地共分5 大类型,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依次呈现出山地森林-亚高山、高山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半荒漠与高寒荒漠的分布类型。

1.2 牦牛种业发展现状

牦牛是藏高原特有的宝贵畜禽遗传资源,是唯一能够充分利用高寒高山草原进行动物性生产的优势牛种。牦牛由于对高海拔地带严寒、缺氧、缺草等恶劣条件的良好适应能力而成为当地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高寒牧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社会、经济地位。那曲牦牛遗传资源丰富,现已查明国家级牦牛品种有娘亚牦牛、查吾拉牦牛,地方优良品种有本塔牦牛、亚帕牦牛、亚贡牦牛和野血牦牛等,其中以嘉黎县为主产区的娘亚牦牛、聂荣县为主产区查吾拉牦牛以及以巴青县为主产区的本塔牦牛是那曲牦牛的“名片”。据统计,那曲市牦牛存栏192.29 万头、遍布于11 县(区)、约占全区牦牛存栏数的37.80%。

多年来,那曲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牦牛提质增效为抓手,提高个体单产水平为目标,聚焦牦牛种业为主导,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先后发掘了娘亚牛、查吾拉牦牛、本塔牦牛等高产、适应性强的地方优良牦牛品种,并进行了保护开发和利用,同时相继建设原种场、扩繁场和养殖示范基地,初步建立了牦牛良种育繁推体系框架;二是娘亚牦牛、查吾拉牦牛相继通过国家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进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为牦牛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三是随着国家牲畜良种补贴和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政策的大力实施,使良种覆盖率、个体单产水平、畜群结构得到有效提升和优化调整;四是那曲牦牛由于它的地域特征鲜明、质量特色鲜明、知名度高,2014 年我市色尼区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中国牦牛之乡”称号。

1.3 良种工程成效

2015 ~2020 年,那曲市累计推广优良牦牛种畜1.59 万头(表1)。牦牛良种补贴资金累计达3 560.80 万元,其中2015 ~2019 年每头种公牛补贴0.2 万元,从2020 起提高至每头0.4 万元。在传统天然草地放牧的条件下,按照种公畜利用年限为7 年,繁殖率为0.56,配种比为1:20 计算,能够累计改良后裔124.30 万头。

表1 2015 ~2020 年牦牛良种补贴情况

2 存在问题

2.1 基础设施不完备,作用发挥不明显

近年来,我市相继建立了娘亚牦牛、查吾拉牦牛原种场和扩繁场及多个养殖示范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推动牦牛产业振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一是养殖基地建设缺乏科学性指导,功能定位不清晰、布局不尽合理、生物安全设施设计不到位;二是基础设施设备不齐全,缺少必要的性能测定、养殖机械、消毒、无害化处理等设施设备;三是标准化建设进程缓慢,截止目前全市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种畜经营许可证的养殖场仍处于空白状态。

2.2 研究资金严重不足,良种繁育不可持续

牦牛种业工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的系统生物工程,必须经过1 代甚至几代专技人员持续攻关方能实现。目前我市牦牛种业相关项目均为国家投资,地方政府无相关资金配套,后续建设缺乏管理。良种繁育项目时而进行、时而中断停滞,一旦停滞前期基础研究工作前功尽弃,导致牦牛繁育工作不可持续。

2.3 保种育种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队伍

一是未建立长期从事种业发展的专业机构,长期以来由各县(区)农科站承担着牦牛保种育种的工作职责,专业性不强、力量薄弱;二是畜牧专业专技人才匮乏。据统计,全市县、乡两级兽防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于牲畜防病治病兽医专业人员较多,而从事牦牛选育提高、杂交改良、良种繁育促进种业发展的畜牧专业人员较少,仅仅依靠牧户牛群自繁自育,无法保障种牛的质量,严重制约了牦牛种业工程的发展。

2.4 遗传资源发掘、开发、利用力度不够

我市幅员辽阔,生物多样性复杂,遗传资源丰富。一是牦牛经过几千年的自然选择,培育出了适合当地或区域性自然条件的地方优良品种(品系)还未被发掘;二是优良品种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土新品种培育工作还未提上议事日程。

2.5 持续制种供种能力不足

“畜牧发展、种业先行”,种业是牦牛产业发展的源头和先导,牦牛是藏民族群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伴随着国家对牦牛种业工程的各种深入推进和对牦牛产业发展壮大的推广,必将对良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目前牦牛良种繁育中传统养殖方式仍处于主导地位,已建设的原种场、扩繁场牦牛存栏有限,种畜核心群数量不足,持续制种供种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远远不能满足对牦牛优良种公牛的需求。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标准化原种场、扩繁场的建设和认定工作

按照“宜牛则牛、宜羊则羊”的原则,注重实用性新建或改造升级一批规模适中、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配齐必要的相关的养殖设施设备,对达到一定饲养规模、资料完整、卫生防疫条件合格养殖场按照相关规定,组织认定工作,建设一批标准化、适度规模化、作用发挥明显的种畜保种、扩繁、科学养殖示范基地。

3.2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牦牛良种繁育长期性、持续性

牦牛良种繁育是一项资金投入量大、周期长、收益回报见效慢的公益性特征凸显的工作,建议市、县两级政府不断增加财力投入,将牦牛良种繁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投入,为该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确保牦牛良种繁育工作长期、持续性开展。

3.3 组建专业的种业繁育机构和人才队伍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建议为适应现代种业发展要求,成立专业的牦牛良种繁育机构,培育或引进专业层次较高、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利用成熟的牦牛繁殖科学技术手段,严格标准有计划地长期、持续性开展牦牛良种繁育工作,为打赢种业“翻身仗”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撑。

3.4 加大畜禽遗传资源发掘力度和开发、利用力度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掘一批本土新的优良品种,充分运用现代育种繁育手段,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利用,在合理开发利用中保护,大力实施本品种选育、杂交改良及提纯复壮工作,使得优良的地方牦牛遗传资源得以充分地发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3.5 加大制种、供种力度

建立符合那曲实际的牦牛良种繁育体系,加大力度调整畜群结构,母牦牛占比进一步提高至75%~85%,其中1 ~3 岁占比30%,能繁母牛占比45%~55%,满足生产所需的递补需要,周转合理。严格的进行选种选配和淘汰,确保种畜质量。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按照“强弱分群”和“公母分群”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组群放牧和补饲,保证采食及营养状况相对均衡。

3.6 现代种业和现代养殖业齐头并进

建立健全符合我市实际的牦牛繁育推三级体系和高效养殖技术推广体系,教育引导牧民群众消除“惜杀惜售”和“靠天养畜”的传统观念,增加出栏力度,优化畜群结构。大力推广高效繁殖养殖技术,特别是在半舍饲条件下已经研究成熟的犊牛“6月龄早期断奶”和能繁母牛“一年一胎”繁殖技术,为提高持续制种供种能力创造有利必要条件。

3.7 加快种业发展政策的研究制定

建议围绕种业发展重点方向,在机构设立、人才需求、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快研究政策支持,不断破解制约种业发展的难题,加快编制牦牛种业发展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实施,重点帮扶,促进我市牦牛种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那曲牦牛种业
我校成功中标西藏那曲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项目
西藏那曲公司:新能源送出工程甘德线全线贯通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跟着牦牛去巡山
那曲河边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目前牦牛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