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修齐治平”到“经世致用”:清初儒官治国理念的嬗变

2023-08-07王靖林冉金澜

今古文创 2023年23期
关键词:清代

王靖林 冉金澜

【摘要】古之儒者,图以学优而仕,以修齐治平为道,而后得以治国安邦,故使儒学久居庙堂,鲜少入世。而清初经世思潮的出现为儒官治国提供了新的理论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儒官的治国理念。本文通过解读历史文本并汲取前人的理论成果,分析清朝初期儒官治国思想的变迁过程及其成因,并由此认为清初从“修齐治平”到“经世致用”的治国思想转变并不是线性接续推进的,而是长期共存,在历史的推动下二者发生变化。但是,“修齐治平”与“经世致用”都有其历史局限性,二者“严守中体”的思想内核甚至成了清廷近代化的主要阻碍。

【关键词】修齐治平;经世致用;清代;儒官;官僚体系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3-005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3.018

长久以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伦理观给予了古代文人家国使命感与治国方略,为儒者入朝为官提供了价值导向;到了明末清初,“经世致用”主张出现并逐渐取代“修齐治平”成了官僚体系的主流思想,在实质上是对当时学术与治国脱离实际的一种批判。在“经世致用”思想的指引下,清初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现实倾向,并对后来“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构建了理论基础。清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缩影,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代表窗口,以此儒官治国理念为视角对人们理清“修齐治平”和“经世致用”两个为政观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变迁逻辑有着重要理论价值。

一、个人、家国、天下:“修齐治平”的核心要素

古之士人,皆以修齐治平为己任。“修齐治平”,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意,其出自《礼记·大学》中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曾子,《礼记·大学》)因而,要达到“天下平”的最高实现价值,首先要做到正心,正心是一切政治理想的起点和基础。“修齐治平”体现了个人与家庭、国家的递进逻辑关系,也为儒学士人的为学为政提供了动力。

(一)修身为先,天下为重

“修齐治平”更多表现的是学识、个人修养、国家治理和天下安定四者之间的关系,在数千年来的儒学研究中给予无数儒者士人以治学目标,即先学习儒学,使心归向正道,涵养心性,陶冶情操;在修持身性之后,便可以家庭和睦;家庭的和谐与团结就能使国家得到治理,同时读书致仕也能实现自身的政治抱负,实现国家的安定繁荣才能使天下平定。这样从个人修养到天下安定的次序其实是由封建时期家国天下的社会制度决定的,它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在一方面,儒家主张个人依托社会和国家而存在,人们应该考虑自己的社会性角色,担负社会责任,而不论自己身处任何阶层,从普通百姓到王公贵族和天子,都要通过正心而修身;在另一方面,“身修、家齊、国治、天下平”分别是个人、家、国、天下的最高追求,其中包含内在的逻辑关系,即天下要实现大同和安定,民众就要自觉努力,先“明德”而后“新民”,从而达到儒家的社会和谐目标。这就突出了正心与修身的潜在价值,以及对实现天下善治的前瞻性地位。

(二)学优则仕,以学资政

《论语·子张》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儒学有为政之传统,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修齐治平的价值目标。这一点从《论语·为政篇》中可见一斑:“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这句话表现了在孔子的思想中,孝敬父母和亲近兄弟的美好品德传递到政治中也是一种传递政治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为官。但是在汉朝董仲舒等儒家学者入仕的事例中,后来的儒者更希望通过为官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与治国才能,以至于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是孔子思想的延伸,与“修齐治平”的士风有相近之处。

在古时,儒家学者就寄希望于通过提高自己的学识与修养获取入仕机会,进而参与国家的治理,儒家“入仕”思想经过发展,完善出以学资政的进一步为官主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封建王朝时期,许多读书人一旦入仕,便荒于学业,“学以资政”强调的是为官者在闲暇之余继续学习和修身,提高自己为政的能力,这同样是对“修齐治平”之家国和谐的实现手段。

二、经世与入世:“经世致用”的双重意蕴

经世致用思想在古代王朝的作用或隐或现,一直存在于儒者思想体系之中。明末清初时期,经世致用思潮兴起,典型的代表人物是王夫之、顾炎武和黄宗羲,他们对经世致用精神的见解颇为深刻,以至于影响到后世儒学数百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写道:“吾于清初大师,最尊顾、黄、王、颜,皆明学反动所产也。”清初思想家继承了明朝晚期的进步思想,在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的基础上,重视思想的现实价值,提倡经学与国运相联系,对当时形成务实的学风与官风发挥了助推作用。

(一)穷理致知,识心悟性

“穷理致知,识心悟性”是儒学的前提与基础。对经学的研究是儒家的传统内涵,也是儒学各派的共通之处,不论是孔孟的先秦传统儒学,还是后来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学和宋明时期的理学与心学,都重视对经学的学习与感悟。明末清初流行的经世致用思想原则中“经世”与“入世”并重,标志儒学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顾炎武对经学颇有研究,提出“经学即理学”,并认为经学是一种“经生之术”,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将万民拯救与水火之中的治国安邦的思想。因此,顾炎武重视经学,提出:“经学源流必一一考究……明知其异同与离合之指。”(顾炎武,《顾炎武全集》)要始终研习古代圣贤的经典著作,不因其家法与师法而偏重,对所有经典著作皆为尊重。不止于此,顾炎武还认为,要想实现“明道救世”的目标,关键是化解社会的危机与矛盾,而通过经学来实践的方式就是“吾儒经世致用”,这也对后来的经世致用学者提供了价值导向。

虽然清初经世致用学者们的理念目标大致相同,但是其经世的手段和角度大相径庭,导致了思想上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孙夏峰兼采程朱、陆王,在哲学上具调和色彩,既以“阳明王氏为宗”(方苞,《望溪集》卷十四),又“潜心于宋朝濂、洛诸儒”。李颙深刻钻研体用之学,并对理学进行反思,主张“学者当先观象山、慈湖、白沙、阳明之书,鸣明心性,直指本初,然后取二程、朱子……之书玩索,以尽践履之功。”(李元度,《先生事略》二十七)黄宗羲深受王阳明的影响,在很多著作表现出“心外无理”的色彩;顾炎武更加认同程朱理学,而反对陆王的心学;王夫之与颜元既批判程朱又批判陆王,实属唯物主义人物。由此可以看出,清初思想家在对于经世致用学风与士风的追求中,学派与哲学思想不同而产生差异已属常见。

(二)开物成务,康济群生

“开物成务,康济群生”是儒学的目标与归宿。孔子所开创的儒学,本就有崇实黜虚的原则,然儒学经明学改造,其体过于重虚而轻实,是为偏废。经历明朝覆灭的伤痛,明朝遗老们以清朝入关为耻,高举“反清复明”大旗,倡导经世致用,主张以儒家经学为工具,反虚就实、矫正学风,探索济事救国之道。这种思想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关注现世,顾炎武曾曰:“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顾炎武,《亭林文集》)关注于当下现实是清初经世致用学者的为学宗旨,这种康济时艰的精神与明朝空谈的学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勇于任贤,颜元在书中提出“人必能斡旋乾坤,利济苍生,方是圣贤;不然,虽矫语性天,真见定静,终是释迦、庄周也。”(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上卷)这是清初学者对时代与苍生的一种责任感,他们认为通过任事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第三,致力创新,清初经世致用学者们认为明朝一些学者“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并主张“立言但论是非”,独立思考,发扬创新精神,反对“附和雷同”,承袭古人。第四,研究范畴多元,清初学者的涉猎范围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既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地理,又包含自然科学、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等等。在“开物成务,康济群生”的目标指引下,清初经世致用学者们開始对封建专制制度、土地方案、教育思想等方面,进行抨击并提出其进步主张,在清初学界和政界蔚然成风。

三、二者的内在逻辑与清初儒官治国方略

“修齐治平”和“经世致用”作为传统的儒学思想,在源起与价值中有着共生共存共促的逻辑关系,二者的兴起与衰落皆有其时代特色,并在清朝初年对儒官的治国方略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修齐治平”与“经世致用”之间的内在逻辑

“修齐治平”是儒家经典《礼记·大学》里的原意概括,也是古代儒者明确的价值追求。在《大学》中,曾子以修身作为关键环节,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愿景,也被称为儒家治国之道的核心策略,后来概括为人们常说的“修齐治平”四个条目。看似“修齐治平”思想形成较早,实则“经世致用”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发端。现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源于《庄子·齐物论》中的“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之而不辩。”(庄子,《庄子·齐物论》)这里的“经世”有治国安邦之意。学者普遍认为“致用”一词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窥见分毫,孔子曰:“诵《诗》三百,授人之子以辅政,不达也;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子,《论语》)其中虽然未出现“致用”二字,却强调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内涵。由最早的发源可以理解经世致用的含义,即一种使士人积极入世,共同肩负天下责任的治国方法。

“修齐治平”与“经世致用”思想产生的历史时期相近,且同为儒家治国思想和伦理道德,并在儒学发展的数千年中各自或共同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两种思想其实具有相似的精神内核,即“家国情怀”和“修身规范”,都是主张将个人的才能奉献到人类社会和天下的发展进程中,使之向好向善发展。但是二者又各有偏重,“修齐治平”强调的是从个人修身到天下安定的逻辑推动作用,主要是对儒家学者个人修养的规定与要求;而“经世致用”则偏重于治学的目的方面,要求儒者关注国家治理现实,学以致用。在两种思想的兴衰与发展层面看,二者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修齐治平”思想的历史沿袭呈现较为平稳且显著的发展态势,历代名儒大家都将此作为人生价值与目标,并积极与国家治理相结合;“经世致用”则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曲折发展的特征,在历史条件等多因素作用下,经世之学或隐或显地与“修齐治平”思想共存,二者共同促进了儒学思想的长久发展。

(二)清初士风变迁与儒官治国方略的嬗变

清朝初年,士人多为受到儒家文化浸染的前朝遗民,经历了家国被清人统治的悲痛和“改发易俗”的文化冲击,士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些士人归隐山林或云游天下,远离世俗的喧嚣;一些学者,如王、黄、顾等人,则重拾经学,专耕实学,意图救民于水火;而小部分士人则入清廷为官,希冀于造福百姓。这时的士人淡薄了八股文与时文,更加关注经书典籍,涉猎广博,“经世致用”思想便有了发展契机。

明清易帜,清朝贵族入主中原之时,深感中原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难以同化,这就会对当时的政权稳定产生了极大挑战。军事统一并不是统治者的最终目标,文化统一才是关键。皇太极时期,为了更好地实现大清统治与推进统一进程,清朝贵族们采取了对士人的怀柔政策,也就是利用汉人为之谋划,并专设汉官参与朝政。顺治年间,清廷恢复乡试和会试,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以期尽力收拢士人,安定统治。由清初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后,许多儒家学者进入了朝廷为政,并将“经世致用”思想运用到为政活动中,这个时期的儒官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实学倾向。清初从政的大儒中,汤斌最为典型,魏象枢赞之曰:“居官清谨,二十年闭户读书,学有渊源,躬行实践,为文发明理趣,不尚浮艳。”(汤斌,《汤子遗书》卷四,《寄示诸子家书》)汤斌在实学思潮影响下,主张将“明心见性”与“行王道”结合,以求发挥传统儒学经世致用的作用。因而在汤斌的为政生涯中,他主要完成了两项功绩:一是政治地方风俗,引导人心回到儒家规范的正途;二是端正人心,提倡教化,祭祀先贤,以重风教。同时,汤斌强调修史的重要性,提出要广泛采集明朝遗书并加以甄别与整理,这也是他作为史学家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不管是为政还是修史,都反映出了以汤斌为代表的儒官群体在清初理学式微的背景下,实实在在以修齐治平为目标,为儒学的经世致用追求做出的实际努力,与前朝重“内圣”而轻“外王”的学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清初王、顾、黄三大儒虽没有为官从政,但是也广泛交游,学兼众长,与当时的儒者和官员交往甚密,在思想上也起到了间接影响清政府儒官治国方略的作用。

四、结语

清初兴起的“经世致用”思潮,对当时儒官的士风与政风的革新起到了巨大作用,对清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虽然在清中期经世思想因政治因素而逐渐回落,但是其深远的影响作用却贯彻了清朝存亡的始终,特别是直接推动了清朝末年洋务派和“中体西用”思想的产生。到了清朝后期,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晚清重臣融会了“经世致用”与“中体西用”思想的精神内核,并将之付诸为政的实践中,力求挽救清朝“大厦之将倾”,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因为不论是“修齐治平”,还是“经世致用”和“中体西用”,其皆陷于“中学”和巩固封建王朝的原始目的中,从而限制了清政府在更高层次上向西方学习,导致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但是,其传承和发扬的儒学“经世致用”思想,却依然能够在当代继续焕發智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148.

[2]常谦和.论语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6:391.

[3]纪德君.习近平论新时代的“修齐治平”[J].探求, 2020,(01):25-31.

[4]王静.晚明“经世致用”内涵的革新与突破——兼论儒学与科学的关系[J].孔子研究,2020,(01):120-128.

[5]阮航.略论《大学》的“家国同构”思想——对“修齐治平”政治治理途径的一种解读[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04):32-37.

[6]修齐治平与立身之道[J].国学,2010,(03):38-40.

[7]田永秀,刘斌.经世致用思想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3):120-128.

[8]徐晓楠.论清代皇权下官僚系统的演进与分化[J].学理论,2013,(29):226-227.

[9]赵宗正.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简论[J].哲学研究,1983, (06):70-76+35.

作者简介:

王靖林,男,汉族,山东滨州人,贵州师范大学,中外政治制度专业,主要研究比较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史。

冉金澜,女,苗族,重庆黔江人,贵州师范大学,中外政治制度专业,主要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

猜你喜欢

清代
试论清代满族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及影响
宗族伦理视野下的清代婚制探微
从《创建蔚文书院官绅士民捐输碑》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书院教育
清代崇明县乡村产业交易中“过投”的讨论
略论清朝蒙古族“那达慕”概况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清代贵州举人数量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