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儿童电影的发生机制

2023-08-07郭丽娜史继超

今古文创 2023年26期
关键词:民国时期

郭丽娜 史继超

【摘要】1922到1949年,是民国儿童电影举步维艰的二十多年。尽管中国儿童电影时断时续,时盛时衰,但仍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本文主要探讨民国儿童电影的发生机制,多方因素共同促进了中国儿童电影的独立与发展。文化思潮的产生和社会变迁的推动,再加上这一时期儿童电影机制的建立和儿童电影工作者的自觉创作,都使民国儿童电影在中国儿童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民国时期;儿童电影;发生机制

【中图分类号】J9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6-009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6.029

中国的儿童电影始于民国时期,民国儿童电影,是指民国时期由儿童作为主要角色且适合儿童观看的影片。中国电影诞生之初,儿童电影尚未进入早期中国电影的视野,直到1922年,儿童短片《顽童》的出现,拉开了中国儿童电影创作的序幕。中国儿童电影开始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尽管这一时期的儿童电影有诸多弊端,但对研究中国儿童电影仍具有深远意义。

以史为鉴,回顾民国儿童电影,发现儿童电影的出现绝非偶然,是主观和客观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过程与结果。本文旨在发掘影响中国儿童电影产生和生长的潜在因素,探索儿童电影发生机制。从中获取智慧、探寻历史规律、得到启发。

一、客观环境:文化思潮和社会变迁

民国儿童电影的生长受到了国内文化思潮和社会变迁的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左翼电影运动、抗日战争的爆发和胜利,各种因素相互碰撞产生了奇妙的火花。

(一)“五四”新文化催生的儿童电影初兴

在封建社会,儿童被认为是家庭的附属品,兴趣得不到重视,好奇心也得不到满足,俨然一个被装进“孩童外壳”中的成人。“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拥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冲破了封建伦理纲常的桎梏,发现了儿童,开始关注起了儿童的内心和外在的世界。开明的科学思想和求真务实的举措催生了进步的儿童观,由此产生了中国最早一批儿童电影。1918年,《新青年》开始专门征集关于儿童的文章,这是早期儿童电影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冰心、丰子恺、叶圣陶等理论界、教育界、文艺界的先驱者们,都就儿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或创作出了体现自己儿童观的作品。

丰子恺的儿童观将儿童与历史、社会近乎独立开来,讴歌儿童的美好与纯真。他主张直接从生活中去感受儿童,设身处地做儿童。鲁迅从国民性批判的角度谈儿童,他认为儿童是社会中、历史中的人,应把儿童作品作为批判旧社会的锐利武器。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抨击了《二十四孝图》,在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呼吁“解放子女”,即是对封建糟粕的尖锐批判,同时也在呼唤儿童独立意识的觉醒。叶圣陶重视儿童的教化作用,同鲁迅一样,都通过儿童来表达观点,见证社会现实。他不刻意美化和隐瞒社会黑暗,而是展示出来。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们在黑暗面前应该持什么样的生活态度。这些关注儿童世界的举动掀起了一股“儿童热”,改变了社会风貌,影响了中国儿童电影的创作。

“事实上‘发现儿童是所有儿童问题的逻辑起点,早期中国电影的儿童影像也落实在这个层面。”[1]1922年,《顽童》的出现揭开了中国儿童电影的首页。“儿童”不再只是作为配角,而是成了银幕上的主角,成了一个有独立个性的完全的个人。《顽童》的出现引起了一些电影人的重视,使电影人发现了新的商机。张石川、郑正秋就是主要代表,他们先后创作了《孤儿救祖记》《苦儿弱女》《好哥哥》等影片,是中国儿童电影产业初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左翼电影运动带来的儿童电影转折

1926年,中国儿童电影的创作步入寒冬。“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意识崛起,此时的观众厌恶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电影。1933年3月,“党的电影小组”成立,左翼电影工作者们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将正直爱国的电影工作者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中国电影步入新发展阶段,沉寂已久的中国儿童电影也迎来生机。

首先,左翼电影运动改变了儿童电影的创作倾向。20世纪20年代的儿童电影或是带有明显商业化和娱乐化色彩,或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和寄希望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寻求解决办法。而左翼介入的电影,走上了反帝反封的道路,开始反映社会问题,探寻问题的本质。其次,左翼电影确立了儿童电影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左翼电影创作者勇于面对生活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尖锐冲突,倡导关注现实、反映时代精神。再次,左翼电影积极倡导开展电影批评。进步影评者们掌握了大量的报刊阵地,为影评的开展提供了窗口,极大地丰富了儿童电影批评,加强了创作者、观众和影评人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了儿童电影的发展。

《迷途的羔羊》是左翼电影运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导演蔡楚生将镜头聚焦于流浪儿童,把关注点投向了都市生活中的阶级对立,向黑暗的反动统治发起深沉的控诉。影片中社会权贵的醉生梦死和流浪儿童的悲惨境遇对比强烈,加之喜剧性的呈现,显得更为讽刺。流浪儿童在长椅上睡觉被驱赶、进影院看“凡属儿童,均应来看”的儿童片被抽打驱逐,每个情节都充满力量,让人认清是社会矛盾的本质在作祟。电影批评方面,《迷途的羔羊》也吸引了许多批评家的关注。石凌鹤称这部电影“将地狱中的儿童们的非人生活,毫不掩饰地用笑和泪暴露出来”[2]。王达夫也对于影片内容、表现方式和配乐与歌曲给予了高度评价。[3]当然,也有影評人指出了影片中的不足,比如老仆这个角色有些夸大,因为在他看来“在现社会中,很少有这种人,有这种为人所惊异的举动”等等。[4]

总之,左翼电影运动使中国儿童电影褪去了20世纪20年代的单一伦理色彩,走上了现实主义道路。但因局势日趋紧张和抗日战争的爆发,电影事业遭到重创,中国儿童电影再次陷入低迷。

(三)黑暗中迎来黎明: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解放全中国

抗日战争的打响,使中国电影业迅速走向衰落。儿童电影也受到打击,不进反退,拍摄了一批例如《小侠女》(1939)、《江南小侠》(1941)等为了娱乐消遣和商业利益的武侠片。抗日战争胜利后,电影产业开始复苏。多年的战乱使电影工作者加深了对于社会的认识与理解。在解放全中国的欢呼声中,电影工作者们再次燃起希望。中国的儿童电影迎来生机,在漫长的黑暗中等来了黎明。相较于20世纪30年代的只是揭露社会矛盾的本质外,这一时期的儿童电影不仅在艺术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儿童形象更加丰满,还力争为这些社会问题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1949年,两部优秀的儿童电影《表》和《三毛流浪记》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悦氛围中相继与观众见面了。

《表》改编自苏联儿童小说《表》,黄佐临导演的《表》在适合国情前提下对小说进行改动,使人物和故事背景更加符合中国的现状且又富有儿童教育意义。此外,影片启用了大量的非职业演员,采用实景拍摄,极具新现实主义风格。《三毛流浪记》改编自张乐平发表在《大公报》的长篇漫画。长篇漫画本身的知名度以及電影《三毛流浪记》自身的艺术性,使得电影一经上映就受到了巨大的关注。尽管影片还是聚焦于流浪儿童的问题,但影片却是以喜剧的形式呈现的,让观众在感受三毛的贫穷困顿时,又觉得充满活力与生机。在人物设置上,阳翰笙给予三毛更多群体化以外的个性,使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满性和内心世界的多层次。在思想内容上,更加尖锐深刻地暴露出社会的黑暗,“比以往同类题材的影片流露出更多的坚定的反抗精神、昂扬的战斗意志和充分的自信心。”[5]这部影片的出现,不但为民国儿童电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也为开创新中国儿童电影的崭新一页做好榜样。

二、主体条件:儿童电影机制的建立和儿童电影工作者的自觉创作

民国儿童电影从无到有,是各个因素发生且互相作用的结果。既离不开文化思潮和社会变迁等客观因素。也离不开中国人民的自我革新和不断创造。

(一)独立的儿童电影机制的建立

1933年,上海儿童幸福委员会建议将民国二十三年定为“儿童年”。[6]1934年,上海市社会局批准定民国二十四年为“儿童年”,次年,全国开始开展“儿童年”活动。在此之前,儿童电影院、儿童电影日以及观影条例等独立的儿童电影特有空间逐步在上海建立,后又在全国推广。

1934年,为了提倡儿童的正当娱乐,上海市创办了一所专供儿童观看电影的电影院,定于民国二十四年元旦首映。[7]1935年新年,中国第一个儿童电影院在尚文小学正式开业,出席者有一千余人,其间放映了影片《华盛顿之一生》。[8]同年“儿童电影日”设立,于每周二、周五下午五时及每周日上午十时举行,专门放映适合儿童观看的影片。在多方努力之下,儿童得以从成年人的观影群体中独立出来,电影成了教育儿童的利器,儿童电影发展更加多元化。

除了设立特定的场所和方式外,为了更好地借助电影教育和引导儿童,儿童电影的选择和儿童观影也有着严格要求。在选片方面,由儿童电影委员会从各影片公司挑选适合儿童观看的中外影片,统一汇编后轮流放映。在儿童观影要求方面,以往影院在报上声明“十六岁以下儿童恕不招待”,目的多是因为想通过这个广告而多吸引一些顾客。也有一些影院不许五岁以下儿童进影院,也只是怕孩子们的哭闹声影响影院秩序,而不是担心孩子的利益。1937年,国民政府内政部通令全国剧院,禁止六岁以下儿童观看电影,七至十五岁儿童除教育电影外,仅能观看经过检查许可的影片,但不得观看夜场。[9]虽然此项政策提高了大家对儿童的关注,但把重心放在了不许看哪些电影上,忽略了应该看哪些。独立的儿童电影制片厂在儿童电影的整个机制中更是处于缺失地位。

总之,这些独立的儿童活动场所虽收效甚微,甚至空有其表。但对日后儿童电影机制的逐步完善起到了很大的借鉴作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国时期儿童电影的发展。

(二)儿童电影工作者的自觉创作

一部电影的诞生需要许多人的努力。民国时期是本土和西方、传统和现代碰撞的时代,具备革新精神和自觉创作意识的儿童电影工作者们,不断探索儿童电影的新内容、新题材,丰富了民国儿童电影的类型。在关注商业性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更为多样的艺术特色和表达风格。

中国儿童电影最早的拓荒者但杜宇,将他的一生都投入到了电影事业中。凭借着从外国人手里买来的摄影机和胶卷,以及他作为画家对影像画面的好奇和兴趣,但杜宇成立了一个电影公司,开始了他的导演生涯。选择儿童作为电影的被摄对象,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正是这一尝试,中国第一部儿童电影《顽童》横空出世,小演员但二春一炮而红,但杜宇也从中发现了儿童电影的潜力,先后拍摄了《弃儿》《弟弟》《小公子》等影片,中国儿童电影迎来新的发展契机。郑正秋和张石川也为早期儿童电影做出卓越贡献,二人一编一导,配合默契,创作出许多如《孤儿救祖记》等优秀的儿童作品。他们作品中的主角多是“孤儿”,题材类型多是反映社会问题和家庭伦理,虽有改良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但能从影片中感受到创作者对儿童的关心和同情。同时期的管海峰也开始涉足儿童电影,拍摄了同样以孤儿为主角的《苦学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更多创作者投入到了儿童电影的创作中,题材也更为丰富。这一时期,儿童电影以四种题材类型为主:第一,流浪孤儿题材,包括邵醉翁导演的《苦儿流浪记》、杨小仲导演的《小孤女》、赵明和严恭导演的《三毛流浪记》等。流浪孤儿题材从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出现在银幕上。由于战争,流浪儿童的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引起了电影创作者的广泛关注。儿童电影除反映社会现实外,多了一些尖锐和深刻,观众能感受到电影工作者对于流浪儿童、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第二,家庭教育题材,包括吴永刚导演的《小天使》。《小天使》的产生与“儿童年”宣传儿童教育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也是因为吴永刚对“爱的教育”这一叙事母题的认可。第三,武侠动作片,包括张石川执导的《小侠女》和陈冀青导演的《江南小侠》。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儿童电影处于萧条之中,纯商业性儿童武侠片对社会现实问题采取回避态度。第四,童话寓言类型,包括蔡楚生执导的《小五义》和吴永刚导演的《中国白雪公主》。童话寓言类型在抗战时期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创作者们以一种较为隐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抗日热情、鼓舞中国人民士气,具有积极意义。

三、结语

抚今追昔,民国儿童电影的形成和发展演变离不开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的共同影响。从客观环境看,文化思潮和社会变迁影响着儿童电影的发生。“五四”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儿童”得以独立于“成人”被关注。左翼电影运动改变了儿童电影的创作倾向,走向了现实主义的道路,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刻。新中国的成立为解决儿童的社会问题找到了出路,这一时期儿童电影的形象更加立体化、个性化。从主观条件看,“儿童年”、儿童电影机制的建立掀起了一场全民关注儿童的热潮,看儿童电影成为一种社会的新风尚。当然,儿童电影的发生离不开一代代儿童电影工作者的努力和革新。他们用一部部作品,创造出一片属于儿童的电影世界。

从1922到1949年,民国儿童电影虽磕磕绊绊,但仍然在艰难摸索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以后的儿童电影事业积累了经验,开辟了道路,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欢欢.郑正秋与中国早期儿童电影[J].贵州社会科学,2011,(12):8-15.

[2]凌鹤.由儿童年的儿童电影谈到《迷途的羔羊》[J].妇女生活(上海1935),1936,3(2):58-59.

[3]王达夫.关于《迷途的羔羊》[J].现世界,1936, 1(1):56.

[4]大风.介绍《迷途的羔羊》[J].家庭星期,1936,1(41): 251-252.

[5]佳明.中国流浪儿童题材影片系列初探[J].电影艺术,1986,(08):60-64.

[6]消息.儿童年之建议[J].玲珑,1933,3(43):2423.

[7]消息.慈幼界情报:儿童电影院于二十四年元旦开始公映[J].现代父母,1934,2(10):52.

[8]宛青.国内影报[J].联华画报,1935,5(2):21-22.

[9]消息.六岁以下小孩禁止看电影,七岁至十五岁不准看夜场[J].影与戏,1937,1(10):3.

作者简介:

郭丽娜,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史继超,女,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述评
浅谈民国时期中国画发展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出版域外翻译文学之探析
民国时期二胡音乐研究
从民国社会环境看文官考试制度的产生
民国时期新蔡的圩寨
民国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民国时期媒体问题应急管理的特点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近代中英直接涉及西藏事务高级官员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