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习练要领
2023-08-07教材编写组
教材编写组
一、以静养神,静则少费
中国传统养生学一贯主张“虚静养神,抗老延年”。《老老恒言》云:“养静为摄生者首务……养静所以养阴,正为动时挥运之用。”其意是讲,“静”主要指思想清静,少私寡欲。“静”为阴,“动”为阳。祖国医学认为,“阴”为“阳”之物质基础。“阴”“阳”是相互依存的,“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所以,思想清静了就不至于妄动,阴精就能得到保养,阴精充足就能保证阳气的正常运行。
《养性延命录》云:“静者寿,躁者夭。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然静而御,躁难持,尽顺养之宜者,则静亦可养,躁亦可养。”此是强调对不同性情的人来说,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养生方法的正确合理与否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清静的人长寿,浮躁的人早夭。但清静者不善养生同样要减寿,浮躁者善于养生同样能长寿。只不过清静的人往往能把握自己,持之以恒;浮躁的人常常难以控制自己,容易朝三暮四。后者只要能改正这个缺点,正确合理地采用养生的方法,那么,不管性情如何,均能达到益寿的目的。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就是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十分强调修身养生,切忌情志波动,强调以静养神,旨在藏神健体。在练功前有“夜阑人静万虑抛,意守丹田封七窍,呼吸徐缓搭鹊桥,身轻如燕飘云霄”口诀的循循善诱。在练功中有宁神意守、净化大脑、以意引气、意随形变和恰到好处的语言暗示。在练功后,强调人与自然的谐合、人与社会的谐合和人心与身的谐合,以达少耗神气、强身健体之目的。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疾病的形成,除细菌、病毒侵害肌体外,相当多的是人的社会心理不健康造成的。而本功法正是抓住了这一基本点,从调整人们特别是病患者的情绪出发,强调动中求静,以静养神,排除杂念,净化大脑,从而畅通脏腑气机,协调阴阳,取得康体宁心之效。
二、以动养形,动勿过极
养形,是指调养和锻炼形体,包括四肢、肌肉、关节、皮毛、筋腱等。气功养生,既重视养神,又重视养形,两者不可缺一。古人告诉我们:“形乃神之宅,有形方有神。”故保养形体至关重要。何以养形?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以适动为先,以达养形。探其史料,追溯古今,回顾以往,一目了然。清代思想家颜习斋云:“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元代《三元延寿参赞书》云:“形者,气之宅。”唐代《千金翼方》亦云:“动摇肢节,导引行气,……谁知此者,可得一、二百年。”汉代《淮南子》云:“夫形者,生之舍也。”汉末医学家华佗则倡导五禽戏,说:“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足蹄,以当导引。”战国时期《庄子·刻意》又云:“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吕氏春秋》还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这些论述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动以养形、祛病健身的原理。因为运动可以提高大脑、心、肺和胃肠的生理功能及抗病能力,可使骨骼坚实,肌肉发达。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肌肉所含功能性毛细血管要比不运动的肌肉多两倍左右,其肺活量比不运动的人大2~3倍,心脏每搏输出量多1.5~2倍,故有“卫生是妙药,锻炼是金丹”的说法。
然而,動以养形,并非一日之功,既要持之以恒,更要动勿过极。正如古籍所说:“形劳不倦”“不妄作劳以养形”“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体欲常劳,劳无过极”“四肢亦欲得小劳,譬如户枢终不朽也”。这些论点都明确指出,活动时应合理安排运动量,方有益于健康。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就特别强调以动养形,动求适度。在时间上,每练完一套功只需15分钟左右;在运动强度上,功中最高心律一般在100~120次/分,还明显地体现出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运动规律;在体姿上,充分体现着柔和缓慢、舒适自然的特点等。这样就保证了人们在演练中“动宜适度”“劳则有节”的实现,避免了“劳而无当,动之有过”对肌体的损伤,既节省时间,又少花力气;既经济无痛苦,又无任何副作用。同时对保健及防治一些慢性病的效果且显著而巩固。
三、形神共养,首重养神
“形神共养,首重养神”的养生观,是守神可以全形养生长寿之根本,是中国生命整体观在养生方面的体现,是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青囊秘录》有一段极为生动的论述,它以房舍住宅为比喻,来说明形与神、精与气的关系:“夫形者神之舍也,而精者气之宅也,舍坏则神荡,宅动则气散,神荡则昏,气散则疲。”明确指出,如果平时不注意调形养神,则必然神昏神疲,正气亏虚,即会招致疾病。所谓“形”,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的形体,肉体。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形具而神生。”就是说有形才有精神情志。汉代有人形象地把两者比喻为蜡烛和火焰,“精神居形体,犹如火之燃烛矣。”告诉人们,健康的精神活动,情志变化必须有健康的形体作基础。
古人还认为,形与神保养的法则,一曰动,一曰静,而主宰一切生命活动的神,是易动而难静的,动则外耗,外耗则伤身。以“七情”之一的“怒”来说,真正做到戒怒实为不易。而怒不戒,神不养,又直接关系到人之健康,故善养生者均将“养神”视为养生之根本。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说:“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现代医学研究证明,50%~80%的疾病与精神异常密切相关。因此,人欲健康长寿,必须将“养神”放在首位。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不仅功法功理严格贯彻这一原则,而且还强调将这一原则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最明显地就是要求习练者一定要遵守本功法的“四乐八互”精神。以此引导人们在“以动养形” 的同时,加强以静养神,减少外耗。然而,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情志波动也是人之常情。关键在于我们应当养成自我驾驭的能力,善于控制七情,把情绪波动对身体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正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说:“凡人不可不思,当以渐遣除之。”
四、重视调节,掌握适度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个“度”的问题,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走向反面,即“物极必反”。据此,导引养身功十二法严格遵守“适度”原则,
精神情志活动宜适度。正常人的精神情志变化,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人之常情,然而,如果这七情过度(突然地剧烈地或长期的作用),就能损伤五脏,形成疾病。以喜为例,本来乐观的情绪,能促进人身健康,如《黄帝内经》所云:“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是说喜能使人神气和调,志意畅达,营卫气血,运行畅通,心身健康。但如果过度,则“暴喜伤阳”,过“喜伤心”。“喜怒过多,神不归室”。再如“思”,一般的“思”并不伤身,但“凡人才所不至而极思之则志伤也”。过“思则气结”“思伤脾”。所以,历代养生家均主张和喜怒以安神气,少思虑以养神气,去忧愁以悦神气,防惊恐以摄神气。《黄帝内经》还以为,情志过度易致病,或者成为外邪入侵人体的先导,这一点不但为诸大医家,如刘完素、朱丹溪、李东垣、叶天士所承认并发挥,且已为现代科学所证实。
饮食五味宜适度。《黄帝内经》 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贮藏阴精之五脏)”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筋脉败坏而松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凑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李东垣在《脾胃论》云:“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正也”明代《遵生八笺》云:“饮食活人之本也。……人于日用养生,务尚淡薄,勿令生我者害我”。清代《老老恒言》云:“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补之物,多食反至受伤,故曰少食以安脾也。”
形体劳作宜适度。宋代《保生要录》云:“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故水流则清,滞则浊。养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宜稍缓,即小劳之术也。”孙思邈《千金翼方》云:“四时气候和畅之日,量其时节寒温,出门行三里二里及三百二百步为佳,量力行,但无令气乏气喘而已。亲故邻里来相访问,携手出游百步,或坐。量力宜談笑简约其趣,才得欢适,不可过度耳。”总之,人欲健康长寿,在情志、饮食、劳作等诸方面都应适度,量力而行,做到动宜适度、劳则有节,严防劳而无当,动之过极之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