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保育专业唱歌中如何进行肢体语言表达

2023-08-07焦晓岗

戏剧之家 2023年19期
关键词:幼师唱歌语言表达

焦晓岗

(甘肃省陇南市卫生学校 甘肃 陇南 746000)

作为一类重要的艺术形式,唱歌不仅能提高儿童的审美水平,还能推动幼儿精神发展,促进形成良好性格。对保育专业学生而言,唱歌不仅是基本的职业要求,还是一项必须掌握的从教技能。幼儿记忆无意性特征显著,只对一些形象突出,能激起情绪体验的事物感兴趣。肢体语言是幼师为幼儿提供信息的一项重要方式,其中包含手势、姿势、表情、眼神等。生动有趣的肢体语言,不仅符合幼儿年龄和思维特征,还可以提高幼儿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注意力,强化教学效果。因此,在中职保育专业教学中,探究在唱歌中实现肢体语言表达对幼儿情感交流和主动学习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肢体语言表达对唱歌的促进作用

儿歌表演唱歌,必须以唱为主,以演为辅,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同时还要明白如何在幼儿园开展相应的歌唱活动。唱歌本身是一项寓教于乐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幼儿教育的最佳形式之一。作为歌唱过程中的核心要素,肢体语言表达对歌曲内容阐述、幼儿探究兴趣激发等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一)激发幼儿兴趣,促进注意力集中

幼儿极易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普遍缺乏稳定的注意力,这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差。但幼儿拥有绝佳的形象思维,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激发好奇心,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能使原本的简单说唱转化成更有趣的学习模式,更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进而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鼓励幼儿在课堂上参与互动,积极加入唱歌活动,跟随幼师的思维和教学进度走,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相应的知识与能力。例如讲《数鸭子》时,通过摇摇摆摆的动作与神气表情模仿鸭子的样子,使唱歌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二)显化歌曲内容,促进信息传递

唱歌并非是幼师单向传输的教学过程,也是幼师和幼儿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需要双方共同参与。幼师的主要任务是借助自身的职业技能使故事内容得到显性化阐述,确保幼儿能够全面理解、掌握故事要表达的内涵和相关知识信息。将肢体语言应用在讲故事过程中,促使幼儿在这一无声语言中看到、感受到故事的内容与意境,潜移默化地接受和内化知识,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反过来,唱歌过程中幼儿产生的表情反应、手势等肢体语言也能使教师及时判断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力,得到最迅速的教学反馈。

(三)提升视觉效果,丰富歌曲内容

只是歌唱,不仅会使歌曲的精彩程度大打折扣,还难以长时间保持幼儿的注意力,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将肢体语言表达应用在唱歌中,能创设出相应的故事情节,为原本单一的歌曲增光添彩,达到丰富内容的目的。如在讲授《懒惰人和勤快人》时,通过慢吞吞的动作表现小懒惰,利用劳动时开心的神情和灵活的眼神体现勤快人,为幼儿带来一定视觉对比,使幼儿更好地掌握两个人物的形象,体会歌曲的内容。

二、肢体语言表达在唱歌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主要由姿态、手势、眼神、表情等构成。作为幼儿有声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灵活使用肢体语言能有效提升儿童的听课效率,激发课堂参与度,促进双方情感交流,提升教学效果。在中职保育专业教学中,应用唱歌的肢体语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手势

作为一项重要的肢体语言,手势能更好地帮助幼儿认知和理解歌曲的情感、情节。需要确保在应用手势时,与歌曲故事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情绪情感表达等关键环节保持一致,实现话到手到,不能发生动作提前或延后于歌曲的现象。以上区动作表达积极情感;以下区动作表达消极情感;以中区动作表达中性情感。

(二)身姿

唱歌过程中,身姿不但能体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还可以有效提升歌曲的表演效果,展现幼师的精神面貌。这需要幼师身姿端正,自然大方,紧密配合表情神态、手势等,强化肢体语言表达。女性幼师双脚摆出T 字步,挺胸抬头目视前方、双臂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男性幼师则需要两腿稍分开,挺胸抬头目视前方,双臂也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

(三)表情

在肢体语言表达过程中,合理应用表情与眼神的能达到有效提升唱歌效果的目的。唱歌过程中,幼师必须合理应用表情目光,保持亲切与平和,以和蔼的教师形象拉近和幼儿的距离。此外,还需跟随歌曲的发展及时变换表情,正确表达主人公的情绪和歌曲内容,使幼儿能够正确理解故事内容。

三、中职保育专业唱歌肢体语言表达策略

培养中职保育专业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即先明确幼儿的基本特点,如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等,再结合歌曲内容设计肢体语言,保持节奏感,与生活相联系,最后再融入表情与眼神,实现二者的完美配合。

(一)肢体语言表达应与幼儿年龄特征相符

中职保育专业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教授对象是3-6 岁的儿童,他们普遍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理解能力较弱,这增大了表演教学的难度。因此,在给幼儿讲教唱时,应以幼儿能听懂为前提,以幼儿喜爱听的故事为素材。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宗旨是为社会提供中等技术型实用人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开展也应该围绕这一宗旨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幼儿是唱歌活动开展的中心,是重要主体,因此必须基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遵循《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现准确表意,使歌曲更具吸引力。以儿童绘本故事《拾豆豆》为例,在为幼儿进行讲述时,必须根据接受程度采取针对性的肢体语言,例如在第一句“胖丫丫,俊妞妞,手牵着手儿过沟沟”时,可以先用手摸一摸肚子,表示胖;再指一指小脸蛋,表示俊;当讲到“过沟沟,拾豆豆,一拾拾了一兜兜”时,可以模仿幼儿过沟沟的样子,双手勾在一起,一只手挎竹篮,一只手“拾”豆豆;当唱到“丰收的果实不能丢呀咿儿哎吆”时,可以模仿幼儿的生活习惯,双手向上打开,抱着沉甸甸的“果实”,以摇头摆手的动作表示“果实”不能丢;当讲唱到“金豆豆,银豆豆,圆不溜溜的红豆豆”时,可以双手画圆圈,模拟圆溜溜的“豆子”的样子,以此更深入地展现这一歌曲的童趣与童真。

(二)肢体语言表达应能带动幼儿理解歌曲

例如教学歌曲《玩具进行曲》时,讲到“滴答答,滴答答,吹起小喇叭”,可以一只手叉在腰上,另一只手用手势比出小喇叭的样子,模仿一个神气的小号手,使幼儿理解小喇叭的大小;讲《花儿开》的“小锹扛起来,水桶提起来”时,可以以夸张的肢体语言表现“扛”和“提”的动作,使幼儿感受到劳动的乐趣。讲解“蝶儿飞过来,蜂儿飞过来”时,可以模仿蝴蝶、蜜蜂飞的动作,使幼儿感受到小动物的可爱。在这样的动作辅助教学中,幼儿会对劳动创造美产生正确认知,进而更深入地理解歌曲情节。

(三)肢体语言表达应该保持基本的节奏感

幼儿获得的知识基本是在游戏等活动中自然学会的。在利用肢体语言唱歌时,幼师还需保持动作的节奏感。例如在讲解歌曲《走路》时,幼师可以模仿小动物的样子,根据“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走路静悄悄”的歌词和音乐节奏的变化,通过肢体语言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在舞蹈和音乐中体会小动物走路的特点。另外,幼儿年龄较小,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舞蹈,幼儿舞蹈既含有教育意义,同时也彰显着童真童趣。所以在表达肢体语言时还需控制肢体的节奏和速度,容易理解的部分适当放快速度,重点和难点部分则放慢一些。以歌曲《粗心的小画家》为例,讲到“画只螃蟹四条腿,画只鸭子小尖嘴”“画只小兔圆耳朵”时,可以模仿这些动物姿势,激发儿童兴趣的同时,带领幼儿了解不熟悉的动物习性和动作;当讲到“画只大马没尾巴”时,可以模仿大马,双手向后摆起,弯腰向前跳动,体现出马儿的特性。

(四)肢体语言表达应与幼儿生活相互关联

幼儿掌握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基本都来源于生活,可以说,生活是孩子最大的学习课堂。因此唱歌时使用生活化的肢体语言,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兴趣,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感与内涵。以《玩具进行曲》为例,幼师可以针对歌曲内容进行肢体语言创编,如讲到“木偶的个儿都是一般高”时,先踮起脚尖,做出衡量一个物品很高的动作,身体与双手都要尽可能向上抬;讲“一吹笛子锣鼓声就咚咚锵”时,先做吹笛子的动作,然后拍三下手,表示锣鼓声,使幼儿基于自身日常的经验积累,对歌曲产生一定认知,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五)肢体语言表达应配合丰富的面部表情

歌唱过程中,丰富的面部表情能帮助幼儿更好地获取其中的信息,掌握歌曲中的情感和情绪。虽然在给幼儿讲故事时要基本保持微笑的表情,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故事角色是惊讶的,需要演绎出惊讶的表情,体现出故事内容和人物心情。在歌曲《数鸭子》中“小孩小孩快去上学呀,别考个鸭蛋抱回家”,幼师需要做出惊慌害怕的表情,瞪起眼睛,适当张开嘴巴,并将双手抱在胸前,以强化歌曲情节的感染力,调动幼儿的情绪,引发对歌曲的兴趣;或者讲《都是好娃娃》时,表现“俊小丫,头戴花,捉蝴蝶,到西洼”,需要展现单纯、美丽、善良的表情;讲授“喇叭花儿排成队,手拉手儿齐喊话,喂,喂,喂”时,可以适当眨眼睛、抖眉毛,体现出喇叭花担心破坏庄稼的焦急样子,配合一些摇头摆手的动作,使幼儿在生动教学中体会到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理解歌曲的真善美,体会歌曲的趣味性;又或者在歌曲《小鸟喳喳叫》中,唱到“太阳笑,我也笑,小鸟问声早上好”,眼神要喜悦,使幼儿能够感受到早起早睡好习惯的积极意义,进而达到培养同理心与感知力的目的。

四、结语

唱歌表达是为了提高听觉能力,肢体语言表达是为了辅助听觉、调动视觉。如果能正确应用这些教育手段,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思维发展力,还能帮助幼儿正确理解和掌握歌曲内容。对中职保育专业而言,要强化幼师利用肢体语言歌唱的能力,还需明确幼儿的基本特点,注意控制动作节奏,适当融入一些生活中的内容,尽可能地调动表情和眼神辅助展现动作,使歌唱更加简单易懂,让幼儿在歌唱过程中体验快乐,记住相关知识。

猜你喜欢

幼师唱歌语言表达
男幼师荒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