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机融合
2023-08-07任凤琴
张 静,任凤琴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还需要提高其道德素养、思想觉悟、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通过当前调查可知,许多高校仍把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作为培养重点,忽视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社会认知、价值取向等方面能力的指导。因此,怎样确保大学生在课堂中“既拥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又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研究的重点[1]。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的现实性
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具有融会贯通和有机结合的内在逻辑,即目标的一致性、内容的渗透性、方法的互补性、功能的耦合性,为两者“同向双赢”提供了内在依据。同时,两者融合能够更好发挥协同育人的功效,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和融合育人的最大价值,具有重要的外在价值动力。
(一)目标的一致性
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在教育方向和目的上是一致的,教育的主体对象为大学生,且都是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增强思想品德素质、提供价值导向、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最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和高质量的人才,达到大学生的自我实现。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目标的协同一致是有效进行融合的前提条件,两者的教育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高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引领。
(二)内容的渗透性
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虽属于不同的专业范畴,但两者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相互渗透性,均属于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思政教育课程主要通过有规划性的教学活动,精心引导和栽培学生的三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心理教育课程的切入点为学生的心理,在学习、人格、生活、生涯等方面维护心理健康和培养心理素质。当前,一些学生表现出的违反道德的现象,部分原因不是思想道德问题,而是由于心理素质不高和心理失衡引起的,所以,心理教育可以为有效实施思政教育提供心理背景。同时,心理教育可以利用思政教育课程中的思想内容帮助学生修养德行、锤炼品格,高度升华心理教育效果,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内容相渗透的最大价值。
(三)方法的互补性
新时代下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授课方式,例如疏导教学法、灌输教学法等,容易忽视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而达不到思政教育的目标。面对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团体意识、合作意识等思政问题,融入心理教育的方法,结合课外活动、团队活动开展教学,既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也有利于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问题,为教师创新思政教育课堂、增强思政教育成效提供启示。同样,心理教育要围绕思政教育这一中心展开教学,根据新时代思政育人要求和方法,挖掘心理育人的元素,提升心理育人的潜能,大大提高心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最终培育出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四)功能的耦合性
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在功能方面具有耦合性,新时代心理教育的功能是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大学生解除心理疑惑和思想障碍,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的心灵教育和心理服务,具有预防、补救和发展的功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新时代学生培根铸魂,帮助大学生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由此可见,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在功能上具有耦合性,均具有感染人、塑造人、鼓舞人、发展人的功效,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样化成长提供坚实保证。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的现实困境
开辟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融合新路径,坚持“育人”“育心”紧密结合,需观照现实之思、解答现实之问,找出两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瞄准着力点精准剖析、对症下药、排除万难,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中行稳致远。
(一)“育人”教学模式单一
在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要求,教学模式单一对思政课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首先,思政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中传递的知识十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要求和期望,短暂的课时使思政课程无法形成完整的教学系统,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更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其次,对一些学生来说,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单调性和枯燥性,加之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更无法提高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思政教育课程的最终考核依靠考试分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能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不利影响,达不到育人目标。最后,思政教学缺乏必要的教学实践,仅让学生的思想停留在表面,无法将习得的理论转化为实践。
(二)“育心”重视程度较低
当前,部分院校仍然没有把心理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机构系统部署,仅仅流于形式、应付工作。一些院校对心理教育存在偏见,认为心理教育“毫无意义”,只能大量消耗人力财力物力,无法彻底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一些院校的心理教育仅流于形式,许多咨询人员一般是由学生社团成员、班主任、德育教师、医务人员等兼任,缺乏必要的专业性,有时不仅达不到心理咨询的积极效果,反而可能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许多高校由于受师资、经费等条件制约,并未把心理教育建成一套系统的工程,只是把课堂教学作为唯一的教学渠道,忽视了各学科渗透、心理咨询、班级活动等实践形式的教育功能。大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与高校未能全面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关联,心理教育工作需全员参与、学科渗透、专业引领的意识还要进一步强化。
(三)“育人”“育心”呈现“两张皮”
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分离而独立存在,即没有实现两者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出现两者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继而达不到积极的教学效果。首先,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在教授内容时,只是单纯讲解思想道德理论和时政热点问题,并未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科学有效地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教师在心理教育教学中未能结合思政内容对学生加以引导,也没有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教育。最后,两者的教学内容没有和生活实践相联系,无法引导学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理想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有效进行思政教育,通过对学生人际交往、社会认知、人格特征等方面全面分析后有针对性地安排思政教学,由“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互动的趣味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有吸引力的话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2]。
三、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
发挥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价值,需要有明确的“任务书”,从方法、制度、教学、技术等角度突破各自藩篱,发挥两者最大合力,适应时代进步和学生发展特点,以便让学生在短暂的课时中高效领悟前沿的思政教育知识,为课程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方法角度:构建“融合共享”的育人方式
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各自有着独特的育人方式和育心方式,构建“融合共享”的育人方式达到两者教学效果最大化。高校思政教育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关注与重视,将心理教育方法融入思政教学当中,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规律,继而提高思政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思政教师应当全面认识心理教育对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达到思政教育的最优教学效果。高校思政教学可以有效借鉴心理教学方法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部分大学生在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念、政治信仰、行为规范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困惑和冲突,导致一些心理障碍问题产生。因此,高校思政教学可以融入心理教育方法,遵从心理学相关规律,根据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等科学解决问题,确保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同时,高校思政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如通过情景教学、团体活动等,促进师生的互动交流,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政教学中有效融入心理教学方法,既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最终达到育人教学目标,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效果。
(二)制度角度:打造“融合共建”的育人体系
要促进两者相融合需要建立两者相统一的教学运行体系,为两者的融合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以达到多维育人、合力育人的功效。具体来说,高校要对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在教学课时分配、教学目标确立、教师考核机制建立等方面做到协同管理,从而确保两者的深度融合。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分属不同的教学体系,要确保两者统一管理,需要建立联合实施的管理制度,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障碍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高校教师是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融合的重要基础,教师在思政教育授课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加入情绪管理、心态养成等方面的心理教育内容,同样在心理教育授课中,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此外,建立对大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评价制度,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针对有思想问题和心理困惑的同学提供及时服务,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教学角度:建设“融合共营”的教师队伍
促进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教师质量直接影响两者融合的成效。因此需要培养一批同时具有思政教育能力和心理教育能力的复合型教师队伍,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打造“融合共营”的教师队伍,促进两学科密切联系、浑然一体,这对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高校可以对思政教育教师和心理教育教师提供学科融合类的培训,创造更多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促进两门学科教师互相培训,加快两种教育的互相融合,最终通过融合发展提高教学水平[3]。其次,完善高校教师录用机制,优先录用同时具有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双重能力的高素质教师人才,构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两种教育的融合奠定坚实基础。最后,也要引导辅导员或学生导师学习心理知识和思政教育知识,并定期进行考核,多多关注学生,随时进行沟通和交流,认真记录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和表现,防止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大学生活和学习。
(四)技术角度:创立“融合共利”的育人平台
随着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网络成为人们发表意见和见解的重要平台,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平台中的主要活跃人群,同样也深刻影响了其生活方式和获取信息的习惯。因此,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和当代大学生的受众特点,创立“融合共利”的育人平台是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的必由之路。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大学生的一些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进行测试,借助数据研究了解大学生当前的心理发展特点,针对出现的一些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做出准确的预期和评估,更好地帮助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一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此外,高校可以通过改善互联网教育模式,成立网上师生交流平台,拓宽对学生的教育途径,为大学生提供及时解答和帮助。因此,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必将促进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相融合模式的发展。
四、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的价值旨归
(一)根本价值: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融合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伴随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高校的育人模式、培养机制、工作载体等也在发生相应改变。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形成结合心理教育创新开展思政教育的新模式,“内”“外”施加、“育人”“育心”相结合,将培养有品德的人才机制落实、落地、落细,同时做好育人工作新模式经验总结,不断推动工作方法、载体创新,是进一步贯彻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核心价值:实现全方位育人,满足多样化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此问题对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而言都是核心问题,新时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倾向于“自定义”自己的人生,同时不可避免在成长中产生心理疑虑与思想困惑。遵循高校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和育人规律,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思想洗礼与心灵沟通,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心态,最终达到育人目的,以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实现高校全方位育人目标。
(三)现实价值:筑牢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
筑牢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要坚持启智润心、潜心育人,发挥守正创新、开阔格局的育人功能,提高思政课的时代感、有效性和感召力。拥有成熟且稳定的心理状态是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的重要基础,不可忽视心理教育对思政课程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借助心理学相关规律的引导,使学生可以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其对社会的认知水平和交际能力。当前部分学生在行为上表现出的违反道德等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原因不是思想道德问题,而是由于心理素质不高和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引起的,所以心理教育可以为有效实施思政教育提供心理背景。大学生只有处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才能加深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与领悟,并转化为自身的行动,从而有效落实到社会实践中。
(四)长远价值: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高校思政课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近现代史、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为大学生培根铸魂,引导大学生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高度的国家认同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为党为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崇高信念与责任担当。同时,心理教育能帮助大学生锻造坚强的心智与积极的心态应对未来挑战,获得幸福人生。只有身心健康、意气风发、人格健全、有雄心壮志的青年大学生才能在成长道路上破浪前行,成为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总之,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开辟学校创新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全新教学理念,继而实现全方位育人,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要,真正鼓舞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相融合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明晰两者融合的价值旨归,不断探索两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体系,合理整合教师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各种优势创新融合教育模式,使两者的融合更加贴近时代特色,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和身心特点,真正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