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四史”教育创新实践探析

2023-08-07蒋笃君魏锦萍

关键词:四史人工智能大学生

蒋笃君,魏锦萍

(河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重要论述指导下,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1]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教育革命的发展起着强大的驱动作用,人工智能作为先进的科技力量,给高校“四史”教育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2]探索人工智能与高校“四史”教育的创造性融合,促进高校“四史”教育高质量发展,愈加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1 对人工智能驱动高校“四史”教育的认知

人工智能融入高校“四史”教育,不是简单的“1+1=2”模式,而是技术教育化与教育技术化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四史”教育的双向赋能。运用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聚焦高校“四史”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人工智能和高校“四史”教育共融互通、相辅相成。

1.1 可用之器:人工智能助推高校“四史”教育智慧化

智慧化铸魂育人是人工智能助推高校“四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四史”教育智慧化的建构模式适应了智能时代教育内生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对人工智能时代和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积极回应。早在1997年,钱学森先生就曾倡导“大成智慧学”,认为“大成智慧”是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是在知识爆炸、信息如潮的时代里所需要的新型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3]。钱学森先生的“智慧教育”理念,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变革。近年来,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成果在教育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逐渐改变了我国高校“四史”教育的传统教学手段。借助人工智能推动高校“四史”教育智慧化,成为必然趋势。

1.2 向善之道:高校“四史”教育赋能人工智能思政化

人工智能技术应以补充完善自然的内在的“善”为目的。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四史”教育的时代融合,需明确科学技术的本质,理解人工智能技术与高校“四史”教育两者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在此过程中,需谨防技术异化,主动掌握和驾驭人工智能技术,赋予其技术理性和情感理性双重价值。人工智能情感理性价值的实现应超越技术本身,成为一种超越“术”而培养“道”的高阶“四史”教育路径。人工智能技术的产生与应用要始终坚持以“善”为目的,以发挥其技术价值和情感价值。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四史”教育的应用中,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增强高校“四史”教育的可信度、说服力和感染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四史”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共鸣,使他们形成情感认同和历史认同。

2 人工智能驱动高校“四史”教育的价值

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清醒认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探索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四史”教育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科学价值以及发展价值,能够帮助大学生确立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历史观,引导他们坚定历史自信,强化责任担当,自觉把个人成长发展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2.1 理论价值: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强化历史教育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4]学生只有掌握了历史发展的主题、主流和主线,才能揭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内在真理;学生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四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史,它记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充分结合的历史过程,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显著成果。高校“四史”教育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下,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领悟历史智慧,感悟思想真理,实现历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步推进,在“四史”教育基础之上夯实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2.2 实践价值:创新高校“四史”教育方法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典型代表,人工智能为高校“四史”教育的方法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助力。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的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5]。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全方位和深层次的技术革命,能够以多维共享的叠加优势赋能高校“四史”教育,对高校“四史”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整体全面的创造性改造。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工具,可以创新高校“四史”教育实施方法,打破“四史”教育时间的一维性限制和空间距离限制,实现高校“四史”教育资源数字化、育人过程立体化、主客体交互化、传播渠道信息化,从而打造线下线上一体融通、虚实复合的智能“四史”教育新形态。人工智能赋能,可以创新大学生学史、知史方式,有助于实现高校“四史”教育从“指尖”直抵大学生“心间”,以“四史”教育唤起大学生历史意识,增强大学生开拓进取的勇气和信心,进而引导他们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3 科学价值:推动高校“四史”教育精准化

人工智能凭借其超强的数据获取、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可以推动高校“四史”教育精准化发展。实现教育内容精准投放是高校“四史”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传统教育模式,囿于技术、人员、场地等条件限制,受教育者所接收的教育内容往往带有主观色彩,从而影响高校“四史”教育的精准度和科学性。人工智能时代,高校能够运用校园网络、电子监控、信息检测以及多媒体等捕捉手段,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生活习惯、线上消费、网页浏览、学习成绩、社会实践等数据进行精准识别、分析、设计、决策、预测、评价和追踪,建构以大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智能化数据库,为高校“四史”教育提供数据分析的网络平台。通过分析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数据,构建教育对象的“数字画像”,依据他们的个性化特征设计“定制”方案,从而提升高校“四史”教育者把握教学效果的精准性。

2.4 发展价值:顺应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形势

人工智能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外在动力,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的伟大战略提供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6]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四史”教育不仅可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而且能够将国家战略部署转化为切实行动,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的伟大目标。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持下,高校“四史”教育能够实现人机协同的自适应个性化教与学,培养知史明史、德才兼备、爱党爱国、又红又专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新征程。

3 未来已来:人工智能驱动高校“四史”教育的实践

当前,国内国外形势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各种社会思潮竞相迸发,“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沉渣泛起。部分大学生由于意志薄弱,容易遭受错误思想侵蚀,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四史”教育。人工智能为创新高校“四史”教育的新手段和新思路提供了可能、可为和可行的空间和技术,在现有领域进行了深化和创新。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高校“四史”教育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技术、伦理、法律等限制,仍然不够完善、不够成熟。

3.1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寻求历史史实的当代实践

VR、AR、MR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四史”教育,为跨越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高校“四史”教育知识的讲解与论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依靠填鸭式教学往往难以使“四史”教育真正走进大学生内心。因此,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习惯,可以创新高校“四史”教育方法,引导大学生在VR内容创作中学“四史”、悟“四史”、爱“四史”。

虚拟现实技术为高校“四史”教育提供了全息化的立体场景与沉浸式体验,具体表现如下:一是沉浸式的高校“四史”教育。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虚实融合教学场景,可以立体化展现“四史”教育文本知识,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接纳力。例如,国家开放大学推出的沉浸式全景虚拟VR党史课《红流星光课堂》,通过超高清5G全景技术和3D复刻技术,运用独特的全景超空间展现形式,还原了历史场景,打造了R2R(Reading to Reality)的沉浸式课程体验。二是交互式的高校“四史”教育。运用VR交互性优势,设计游戏化的“四史”教育虚拟互动场景,可以调动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例如,东北大学设置VR虚拟游戏场景,引导大学生亲身体验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战争场景,深刻理解长征精神。三是融合式的高校“四史”教育。联结其他学科,搭建多元综合课程思政格局,可以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化发展。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与图书馆开展合作,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平台,集聚全校师生,共同探索VR学“四史”课程思政建设,实现VR学“四史”常态化。虽然VR是一项有趣高效的人工智能技术,但由于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等诸多因素限制,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教育中的使用仍仅限于高校的研究性和探索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实践平台较少,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四史”教育仍处于缓慢起步阶段。

3.2 运用智能媒体,促进教育载体的共融互通

智能媒体是指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自主感知用户需求,针对特定时空场景,动态推送信息,从而实现算法驱动的媒体形态[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智能媒体技术与高校“四史”教育的传统媒介方式相融合,能够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打破时空限制,使大学生随时随地接受“四史”教育。这样,育人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就会得到增强。

当前智能媒体助推高校“四史”教育已由“硬灌”转向“软浸”,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媒介使用移动化。智能信息技术的快速更迭,可以推动传播媒介移动化进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设备目前已普遍应用于高校“四史”教育。二是传播手段视频化。打造视频化融媒体产品,通过全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引发链式反应,已成为高校“四史”教育的新模式。三是大主题小视角。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节点,将宏大主题与微观叙事充分融合,成为智能媒体驱动高校“四史”教育传播的新特点。例如,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学生团队精心制作的微电影《胡同里的国旗》,讲述了一位老志愿军战士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在小巷里升国旗、做演讲的故事。这类故事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真实事件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激励大学生争做爱国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智能媒体改进了师生获取信息与传播信息的方式,扩大了信息传播覆盖范围,但同时也给高校“四史”教育带来了挑战:微视频的瞬时刺激容易使大学生在平台维度形成路径依赖;碎片化信息使大学生难以形成体系化认知;“信息茧房”“工具理性”“装置范式”等不良现象,削弱了大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3.3 搭建优质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汇集

智能时代数据驱动呈现出的变革趋向,资源联动打造的“四史”教育智库,为高校“四史”教育打开了新篇章。发挥大数据处理的全面综合优势,准确把握大学生的知识诉求、能力需求,革新高校“四史”教育的理论传授方式,为高校“四史”教育提供个性化服务,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高校“四史”教育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成效,实现“四史”文化的赓续与传承。

建设科学规范的高校“四史”教育数据网络平台,对实现“精准教学”至关重要。基于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收集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建立合法共享的学生信息数据库,可以结合大学生的行为偏好和个性特征,为教育者精准设计高校“四史”教育方案提供依据。在精准把握大学生内心诉求和思想动态基础上,实现高校“四史”教育内容与教学对象精准对接,还需建立科学化标准化的“四史”教育资源数据库,科学选择“四史”史料,整合优质“四史”资源,凸显历史主线。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计划3年内建设全世界数量最大、种类最齐全、全面数位化的大型“四史”数据库。当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已经建成的当代文献史料数据库集初具规模,涵盖9个子数据库,集研究、资政与培训于一身,收录各类“四史”文献资料千万页以上。搭建学生信息数据库和“四史”资源数据库,能够科学严谨地实现高校“四史”教育资源与教育对象的合理匹配,但就整个“四史”教育系统而言,很明显这还远远不够。目前大数据技术运用于高校“四史”教育,一方面由于技术水平、伦理、法律等限制,始终无法全面呈现师生的真实状态,面临着学生信息数据的片面性困境;另一方面若教育者只根据大学生感兴趣的领域设计“四史”教育方案,久而久之会使大学生陷入“信息茧房”,引发价值误判、行为偏差等问题。因此,收集规模全面的数据信息和破除“信息茧房”桎梏,是当前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四史”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4 未来将来:人工智能驱动高校“四史”教育的前景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变革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学会与机器相处并一同进步,是智能时代对人类提出的基本要求。有研究者畅想未来“人机一体”下的教育形态[8],也有研究批评技术应用侵蚀人的生命成长意义[9]。面对时代潮流,激进与守旧都不是正确的态度。未来高校“四史”教育将驾驭人工智能技术之东风,构建人机协同发展新形态,打造VR超现实新体验,创建大规模个性化新模式,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新战略。

4.1 构建人机协同发展的新形态

人机协同是未来教育世界的主要工作模式,实现教育主客体与人工智能机器的优势互补,将成为高校“四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人机协同是一种“人与物”的共生伙伴关系,是未来人工智能逐步取代人的某些工作和功能基础上展现出来的崭新教育图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机协同这一概念就已进入计算机、机械工程等学科研究领域,学者们逐渐认识到人类在人机系统中的重要性,认为人和机器应该协同工作,人不应该也不会被机器智能完全取代。未来是强人工智能的时代,随着人工智能与高校“四史”教育融合程度的不断深化,以新型“双师课堂”为代表的人机协同,将成为未来“四史”教育教学的新形态。在未来新型双师课堂中,AI机器人可以承担教师的部分职能,减轻教师课业负担,同时也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人机协同的教育新形态,要求教师不断提升人工智能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机协同”意识,从而实现教育主客体和智能AI的优势互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和优质资源的均衡分配。

4.2 打造VR超现实的新体验

未来,人工智能将处于强人工智能阶段,拥有以全感技术为依托的感官智能。AR、VR、MR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结合全感技术和全息技术,优化全觉传播模式,让虚拟教学成为一种超现实状态。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将成为身体官能延伸的集大成者,不仅能够模拟出更深程度的视觉、听觉、触觉的体验,甚至可能拓宽感官的延伸类别,实现多感官叙事。另外,随着VR全景报道和全息投影的应用,裸眼3D将不再受位置限制,使受传者对于周围事物表达的含义更加清晰,完成“身临其境”到“身在其中”的完美转变。高校“四史”教育将通过VR超现实新技术,使大学生在进行“四史”教育信息解读过程中,仿佛能够触摸到记录伟大建党时刻的嘉兴南湖游船,嗅到淞沪会战弥漫在上海市区街头的滚滚浓烟,尝到长征路上野菜、树皮、皮带的艰苦味道,感受到长津湖战役的冰寒极限天气。“四史”教育的全感体验,可以使大学生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不怕苦、能吃苦、甘于吃苦的优秀品质,引导大学生以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力赛中,接过甘于吃苦的接力棒,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4.3 创建大规模个性化的新模式

未来人工智能将加速掀起高校“四史”教育个性化新浪潮,摒弃传统粗放式教育,提供“千人千面”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教育,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10]。目前人工智能参与教育领域的成果已证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采集学习者行为、心理和生理等多模态数据,能够提高师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自适应、个性化的学习新形态将在教育环境中得以产生并获得迅速发展,高校“四史”教育的传统模式将会发生颠覆性变化,创建大规模个性化的“四史”教育新模式成为可能。具体来讲,未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四史”教育,将通过采集高校“四史”教育全过程的动态化规模化数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优化个性化学习发生机制,释放学生大量机械性学习时间,从而增强高校“四史”教育的趣味性,增强大学生学习“四史”的学习体验与深度学习倾向。强人工智能阶段的高校“四史”教育将更多地走向基于自适应的个性化学习。在这种情境下如何充分借助人工智能优势实现因材施教教育理想,促成高校“四史”教育大规模个性化学习变革,将是未来高校“四史”教育研究的重要抓手。

4.4 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战略

创新型人才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未来人工智能革新高校“四史”教育的第一要义。未来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的前提,首先是必须厘清社会所需人力资源结构以及凸显的创新人才不足等问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械性、可重复的脑力及体力劳动逐渐被机器取代,智力劳动者比重逐渐上升,创新思考能力对未来人工智能驱动高校“四史”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1]。迈向新征程,要求高校“四史”教育完成新任务,进而对未来人工智能驱动高校“四史”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担负历史使命,不仅需要大学生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正确的爱党爱国理念,还要使他们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切实将思想伟力转化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磅礴力量。

总之,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高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四史”教育是大学生铸魂育人的重要内容,人工智能有效驱动了高校“四史”教育的创新实践,但又不能盲目夸大虚拟现实、大数据、区块链等人工智能的技术功能。人工智能技术是把双刃剑,何况人工智能这把利刃尚未全面炼成,赋能“四史”教育的“剑法”更是尚未成熟。因此,人工智能驱动高校“四史”教育,必须始终坚持“向善之道”,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正向推动作用。另外,符号编码式程序化的传播互动,难以完全代替现实场景中的人际互动与情感交流,因此,高校“四史”教育应秉持以人为本理念,打造有情怀、有温度、接地气、见实效的“四史”教育模式,为锻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猜你喜欢

四史人工智能大学生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大学生之歌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